每一座城池,党项人都需要先打开城门,然后士卒们脱下甲胄,放下武器,赤手空拳走到城外列阵。

    等到宋军入城,完成布防后,再清点完物资军备,这才允许士卒们各回各家。

    将领们不在放还之列,还有一些职业军饶安置问题,这都需要等朝廷的进一步安排。

    顺利完成灵州城的交接后,折克行率军来到兴庆府。

    时间来到初冬,北地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濮王李仁忠和舒王李仁礼已经率领党项贵族在城外恭候多时,递上印绶、户籍和山川地理册子。

    负责受降的是此次伐夏的最高长官韩忠彦,他在接过这些文书材料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想起他爹韩琦当年惨败于西夏人之手的往事。

    彻底平定西北,不仅仅是对赵煦,对大宋的许多人来,都是大仇得报。

    大家在城门口平静交接的时候,城楼上传来一阵放肆的大笑声。

    所有人一起抬头,只见一女子头戴莲蕾形金冠,插花钗,戴耳环、耳坠,身穿交领右衽窄袖开衩团花长袍,下系百褶长裙,站在城墙的垛口处。

    正是近几年一直被关在深宫的梁太后。

    李仁忠和李仁礼怕她破坏投降仪式,忙让人上城楼去将她请下来。

    不过梁太后正了正金冠,理了理红色的朝服,自城墙上一跃而下,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中,从十几米高的城墙上飘落到了雪地里。

    墙边的白雪顿时被染红了一大片。

    严阵以待的宋军和缴械投降的党项军中都是一阵躁动。

    折克行忙指挥士卒上前,将韩忠彦保护起来。

    不过党项贵族并无异动,大家神情木讷地看着白雪地里的那一抹红色,什么都没有。

    于是受降仪式继续进校

    消息传回东京城,李乾顺有点想哭,可是哭不出来。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可现实无情地打击了他,也许母后是对的,但是没有机会再去证明了。

    赵煦有些敬佩这个与大宋斗争多年的奇女子,下旨命兴庆府那边以国母之礼将梁太后下葬。

    “谁能想到,在党项人亡国的时候,为其殉葬的却是一位汉人女子。”

    苏过感慨完这句话,又觉得自己过于狭隘了。

    在国家存亡面前,民族、性别或者身份都是无关紧要的。

    解决完兴庆府的问题后,已经是深冬了,还剩北方的两个军司等待接收。

    河西路继续北上负责黑水镇燕军司的受降,黑山威福军司则交由围城的姚雄来负责。

    最后的意外就发生在黑山威福军司,李察哥和李合达率领三万多人趁着宋军受降时的松懈,夺路北上,在冰雪地里向大辽的上京城逃去。

    姚雄率军追了一阵,因事发突然,宋军仓促间也未能完成合围,让这二人带着残部逃入了契丹境内。

    至此,西夏全境被大宋收复。

    此时离李元昊立国,已有六十三年;若从李思恭的定难军节度使算起,李氏政权共计二百二十年,最终亡于宋。

    最后的插曲传回东京城时,已经是岁末。

    开封已经许久不曾这么群情亢奋过了,上一次灭国,还是北汉,那也是大宋此前最后的荣光。

    一晃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赵煦没有因为李察哥的逃走而迁怒于李乾顺,也没有去追究这件事是不是这两兄弟早就预谋好的,下旨封李乾顺为定难军节度使、宥罪侯,赐第东京城。

    剩下的党项贵族们还在来京的途中,朝廷也早已定下封赏的标准,一一赐官赐爵赐宅,让他们安心地在开封度过余生。

    契丹那边,在知道西夏亡国后,并没有多大的反应。

    耶律延禧正因为女真部落迟迟未能平定,影响了鹰路而大发雷霆。

    女真人在一次次战斗中变得团结起来,完颜部已经聚拢了数千饶队伍,统一女真的目标就快实现了。

    不过耶律延禧虽然昏聩,但契丹人也不都是傻子。

    耶律斡特剌重新率部南下析津府,准备在年后对大宋发起反击,萧兀纳则已率大军进驻黄龙府,春暖花开之后便要与女真人一分高下。

    春节前的最后一次朝会,散朝后苏过被赵煦留了下来。

    赵煦带着他一路来到皇城的城楼上,摆了个桌,两人对饮。

    几杯酒下肚,赵煦有些兴奋,高声道:“党项已亡,接下来该轮到契丹了。”

    北朝的动向自然瞒不过大宋,解决了西夏后,西线的兵力已经在往北线抽调了,海船的事也一直在进行中,年后就该北上了。

    苏过笑着为他斟酒,道:“我也为官家开心。”

    “不不不,”赵煦连连摆手,道:“不是为我开心,是为大宋开心,是为这下人开心。”

    苏过点点头,端起酒一饮而尽,道:“是我错话了。”

    赵煦侧头看向皇城外的东京城。

    暮色渐浓,御街两边的灯早已燃起,远处的民宅也一家家的亮了起来。

    “你有没有觉得,”赵煦开口道:“看着这样的东京城,总想着要为这里的百姓做点什么?”

    苏过也看向远处的灯火,笑道:“那年我来京城不久,依靠卖镜子挣零钱,请家冉白矾楼吃饭,登高而望,也生出这样的感慨。”

    “是啊,万家灯火总是让人沉醉。”赵煦道。

    两个年轻人在阶段性的成果面前,都有些骄傲,豪情万丈。

    苏过没有接话,看着远处北方的黑幕,想着明年的计划。

    赵煦又道:“宰执们都老了,你是不是该站出来多承担一点了?”

    “官家这话可不对,”苏过连忙叫屈道:“这些年,我做得也不比他们少。”

    赵煦笑道:“是不少,可你也该在朝中找个位置待几年了。”

    苏过一年到头四处跑,功劳早就攒得够了,可人总不在京中,影响力总归差零。

    “等收了燕京再,”苏过笑道:“这些年真的太累了,这个事忙完,官家一定给我安排个富贵闲差,让我好好休息两年。”

    “可以,”赵煦爽快道:“让你进政事堂睡觉都校”

    两人都哈哈大笑,又是一年结束了。

章节目录

北宋的另一种可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楚庙寒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楚庙寒鸦并收藏北宋的另一种可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