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透过薄薄的秋云,洒落在大地上,映衬得西方天际有一片绚烂的火烧云彩。
七月初秋,塞北整个世界都仿佛是那种枯黄颜色,天气变冷,草木在风中摇晃,天空也是橘黄色的,唯有云朵边缘的晚霞还闪烁着紫色的光。
安龙塞北面,清水河畔道路极为宽阔,道路尽头密密麻麻无数骑兵蜂拥而至。此地是西夏通往延州的咽喉之处,扼守两条通道。
一条通道就是顺着清水,也就是后世延河往西北方向。另外一条则直接往正北方向,有一条小路能到西夏龙州。
只不过这条道路地形狭窄,不利于大军通行,所以李元昊要想追击叛徒,自然要走正道速度更快。
而由于清水西岸临丘陵山峦,主要道路在东岸,东岸如今被范仲淹设置了安龙寨,位置是在后世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建华镇,如一道天堑般横在了道路中间,拦腰截断。
此刻寨墙外夏贼如海啸般涌来,黑云压城城欲摧,寨墙上的宋军紧张地看向寨外,各类弓箭、火器一应俱全,投石车准备就绪,一桶桶手榴弹放在脚边。
将士们静静地蹲伏在寨墙后面,远处的西夏贼人越来越近,范仲淹站在寨墙上远眺北方,几乎是在对方靠近三百丈左右,他就高呼:“上弦!”
这个弦并非指弓弩,而是指八牛床弩。
汉代一丈是2.31米,到了宋代就变成了3.33米,三百丈左右就是一千米,这个距离正好已经是八牛弩的攻击范围。
就看到寨墙上放着二十多张大弩,弩身长三米有余,以两正一反总计三张弓弩叠加,光拉动时,弓弦能够拉动的距离就能达到155厘米,产生的推力可以让射程轻松达到一千米开外!
但这床弩威力是大,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上弦非常困难。史料记载,需要三十名士兵通过拉动绞轴才能拉开,并且那长三尺五寸、粗五寸的铁箭威力是大,可准头也一般。
在没有瞄准镜的时代,这玩意儿操作又不像狙击枪那么方便,移动瞄准十分不易。所以除非是对付那种大规模军团,根本不需要瞄准,否则想要狙杀敌人还是很困难。
历史上唯一一次狙杀敌方大将的记录,就是澶州之战时,辽军攻城,守城士兵张瑰吓了一跳,慌忙间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结果刚好命中了辽国大将萧挞凛,算是直接促成了澶渊之盟的诞生。
不过想狙杀敌人不现实,但李元昊这次是带大军过来,八牛弩的威力还是能够得到体现。只是基本上还是威慑意义更大,以西夏骑兵的速度,射不两次敌人就能杀到城下了。
但显然李元昊远眺安龙寨上方寨墙,见到那寨墙上伸出锋利的巨箭箭头,在夕阳照射下,反射着诡异的白光,依旧让他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威胁感。
他既然想入侵宋国,就不可能不知道宋军寨墙上的守寨器械。想到萧挞凛据说四分五裂的惨状,李元昊还是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双方就隔着三百丈外对峙。
两边看对方其实都只是密密麻麻的黑点,军旗在风中招展,一时间竟然僵住。
范仲淹好整以暇地看着寨外,双手背在身后,神色悠闲。
山遇惟亮叛逃对于西夏的打击非常大,如果李元昊没有把他抓回来杀死的话,不管是对他的威信还是对西夏内部稳定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反正急的不是他。
片刻后,李元昊果然派出一名骑士,疾驰到了寨下,对上面喊道:“你们主事人在哪里?”
“这厮倒有胆色,竟然敢过来送死?相公,容我射杀了他!”
旁边一名银甲小将对范仲淹说道。
小将正是麟府路都巡检使折继闵,虽然只是中下级正七品军官,但继承父亲勇猛,还是相当骁勇善战。
范仲淹摆摆手道:“不急,你去问问他什么事,若是问起山遇惟亮的事,你就说没见过这人。”
“是。”
折继闵便探出头,看着下方喝道:“哪来的蓝搀子贼厮鸟,叫伱爷做甚?”
下面的骑士也不意外,军队士兵粗野惯了,可不是贵族或者士大夫,讲究个文质彬彬,大宋和夏国边境常有小规模冲突,双方开口骂人也是常态。
他喝道:“我家大王让你们把山遇惟亮交出来!”
“滚。”
折继闵呵斥道:“你爷没听说过这个人。”
“大胆!”
骑士喝道:“山遇惟亮那个叛贼分明是逃入了宋境,被你们藏起来了。”
折继闵直接弯弓搭箭,然后猛地一箭射出去,正中那骑士身前三尺之地,呵斥道:“你爷说没见过就没见过,再敢废话,要你狗命。”
“嗡嗡嗡嗡嗡嗡!~~~”
骑士看着前方箭头插入地面三寸,箭尾羽翼晃动发出脆鸣声音,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若是方才这箭射向他的喉咙或者脸部,以这力道,怕是能直接贯穿。
见此情形,骑士也不敢继续纠缠,调转马头就回去了。
片刻后他来到李元昊身前,将对方的态度复述了一遍,随后说道:“大王,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就是想包庇那叛贼!”
李元昊脸色很难看。
他慢了一步。
历史上山遇惟亮没有追上,却被郭劝和李渭把人给绑了,直接送还给他,让他捡了个便宜。
如今范仲淹过来了,可不会给他这个漏子捡。
所以虽然李元昊不知道历史上他轻松抓住了山遇惟亮,但至少现在,他已经能够感觉到宋军的难缠。
想到这里,再看看远方寨墙上严正以待的宋军士兵,李元昊深思熟虑后,决定先谈谈,看能不能在谈判桌上,将山遇惟亮给要回来。
“对方主将是谁?”
“城头是范字大旗,想来是范仲淹。”
“去,告诉范仲淹,我愿退军二百丈,身边只留下三十甲士,希望他能够同样带三十甲士过来,到两军阵前,亲自与我交谈。”
李元昊吩咐那骑士回去再说话。
其实两军阵前,两名主将几乎是不可能在阵前相会,像《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阵前骂死王朗,也不可能会实现。
毕竟兵不厌诈,双方会面离得近,万一对方准备了弓弩手埋伏,把主将杀了,岂不是完蛋。
但李元昊也有自己的考虑。
一是他知道八牛弩射程远,所以还是没想以身犯险,他的军队退出二百丈,他自己则在安龙寨外三百丈左右位置,想来应该十分安全。
二是他自诩勇猛,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行军打仗,亲临战场杀敌的次数不计其数,根本没有什么惧意。
三是即便范仲淹答应出来也无妨,双方在阵中间,距离远一点呐喊,有亲卫举着盾牌,不用担心敌人放冷箭,他却可以试探性地看能不能抓住范仲淹。
假如抓到了范仲淹的话,那就太值了,比十个山遇惟亮都值。
就算宋军不答应他的要求也没什么关系,对方龟缩城内,他就可以四处宣扬,说宋军是缩头乌龟,不敢出来,这样就能振奋军心,接下来不管是出兵进攻,还是撤退离开,就都算是游刃有余了。
所以综合种种,李元昊考虑得还是相当周全,不管是在任何方面,都对他有利。
骑士得到了命令,便又快马疾驰回到安龙寨下,将李元昊的要求对城墙上喊了一次,随后便调转马头,飞快离开。
范仲淹在上面听了,顿时思索起来。
去还是不去?
若是去的话,说不准李元昊有什么阴谋诡计。
但若不去的话,岂不是堕了大宋名头?
正犹豫间,王德用说道:“相公管他做甚,他若是想来,让他自己带大军来,相公万不能犯险。”
“我倒不是怕犯险,而且也没什么好危险的,我腰里揣两个手榴弹就行。”
范仲淹皱眉道:“就是我在想去有什么好处,想来这李元昊是来与我详谈山遇惟亮的事情,若我直接杀了他,会不会让西夏那边直接崩溃灭国。”
“相公打算用手榴弹炸死他?”
王德用惊讶道。
范仲淹笑道:“此獠带着大军,大摇大摆闯入我大宋境内,就算是在阵前被我炸死,亦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我又不是迂腐之人,可不会搞什么两国会谈时不动刀兵。”
“但这样相公也有危险”
王德用是见识过手榴弹厉害的,委婉说道:“若是距离太近,下官担心”
“无妨,我就出去会一会这厮。”
范仲淹说着,给狄青等人使了个眼色,狄青、张玉、折继闵等年轻军官顿时会意,纷纷揣上几颗手榴弹在腰间,随后跟着老范下了寨墙。
那边李元昊见安龙寨大门打开,就知道范仲淹居然还真敢出来,心中冷笑不愧是宋朝书生,就是迂腐不知变通。
他特意在床弩范围之外,身边也都是铁鹞子军好手,就是为了一旦谈崩,就干脆出手。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抓住范仲淹,可万一真抓住了,那性价比就太高了。
到时候大宋必然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想把范仲淹换回去,他就可以漫天要价,勒索大宋的钱粮等等,还能逼着大宋把山遇惟亮送回来。
然而显然李元昊不知道的是,他谗范仲淹的身子,范仲淹何尝不想要他的命?他自以为的考虑周道,却不知手榴弹。
范仲淹觉得若是能干脆了当地把李元昊弄死,可比后来继续打宋夏战争要轻松得多,一旦李元昊死,恐怕他辛苦建立起来的庞大王国,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到时候大宋的敌人,也就只剩下一个辽国了。
这边西夏大军缓缓后退,阵前中央的一个小山坡上,就只剩下李元昊带着三十名铁甲骑兵居高临下地看着。
见到这一幕,范仲淹皱起眉头。
对方在小山坡上,本来手榴弹丢的就不远,普通人能丢出七八丈就算不错了,即便训练有素的投弹手,也就能丢出十丈左右。
结果李元昊位置还在高处,可比扔平地难得多,让范仲淹思索着该怎么靠近过去?
双方慢慢接近。
到了大概十七八丈的样子,李元昊的亲兵就喝道:“止步!”
范仲淹就只好勒马停下来。
因为对方手中都举起了弩箭,宋军这边则是举起了盾牌,如果继续往前的话,似乎对宋军不利。
可就是这么不利的情况,宋军却不听从对方命令还要继续向前,显然不对劲。
所以为了防止李元昊察觉到,范仲淹不得不遵照对方的指示。
而李元昊这边则是目光中露出疑惑。
正常情况下他肯定是希望双方距离越近越好,这样就能杀对方个措手不及。
可到了近前他才发现,宋军居然没带弓弩,而且一个个腰间鼓鼓囊囊,宋军士兵的手也放在腰间,似乎藏了什么东西。
这让李元昊心中生疑。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本来就是多疑的性格,宋军奇怪的举动让他不由得小心起来,不允许双方靠的太近。
毕竟相比于抓住范仲淹,他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范相公!”
李元昊越众而出,勒马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喊道:“你来陕西也有快两年了,我们时常写信,现在倒是第一次见面。”
范仲淹一边估摸着距离,一边随口应答道:“大王说的是,大宋与西夏乃是睦邻友好,不知道今日大王忽然带那么多兵马入我宋境,意欲何为啊?”
李元昊说道:“我部下有山遇惟亮,谋逆叛逃,跑到了宋国境内,所以我希望相公能够把人交出来。”
“哦?”
范仲淹笑道:“可是我从未见过此人。”
“相公说笑了。”
李元昊脸色难看道:“有人亲眼见到他逃入了宋境,被你们的军队接走。”
看来大宋边境四处都有西夏细作啊。
范仲淹皱眉。
虽然他已经把外围的堡垒撤回来,坚壁清野,进行战略防御收缩。
但在西夏和大宋边境还生活了大量的胡汉百姓。
有党项人,有羌氐人,还有汉人。
他们之间互相贸易,本身也居住在这周边丘陵山野当中,范仲淹也不能把所有人都驱逐或者迁回关内。
所以李元昊的细作发现了山遇惟亮的踪迹,禀报给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范仲淹也就不再否认,而是说道:“山遇将军诚心来投,我已经接纳于他,若我大宋交人,大宋威严何在?”
“这是我大夏国内之事,还希望相公能行个方便,莫要插手我们的国事。”
李元昊语气越发不善道:“若是相公执意不交人的话,不知道你能否担待得起挑起与大夏之间战争的罪责。”
“大王这是在威胁我吗?”
范仲淹亦是冷笑道:“你带着那么多兵马,擅自闯入我大宋境内,就已经算是在挑起战事了,我劝你离开,莫要自误!”
见谈不拢,李元昊目光愈发阴冷,上下打量着范仲淹一番,默然片刻,竟忽然拨马就走,毫不迟疑。
这出乎了范仲淹的意料,他本能摸向腰间想拿东西,但最终还是没有把手榴弹掏出来。
因为双方距离本来就远,现在李元昊又不进反退,直接走了,手榴弹根本扔不到,现在投掷过去,就是暴露秘密武器,得不偿失。
还是算了。
范仲淹只能遗憾地看了眼李元昊离去的背影,同样拨马回去。
(本章完)
七月初秋,塞北整个世界都仿佛是那种枯黄颜色,天气变冷,草木在风中摇晃,天空也是橘黄色的,唯有云朵边缘的晚霞还闪烁着紫色的光。
安龙塞北面,清水河畔道路极为宽阔,道路尽头密密麻麻无数骑兵蜂拥而至。此地是西夏通往延州的咽喉之处,扼守两条通道。
一条通道就是顺着清水,也就是后世延河往西北方向。另外一条则直接往正北方向,有一条小路能到西夏龙州。
只不过这条道路地形狭窄,不利于大军通行,所以李元昊要想追击叛徒,自然要走正道速度更快。
而由于清水西岸临丘陵山峦,主要道路在东岸,东岸如今被范仲淹设置了安龙寨,位置是在后世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建华镇,如一道天堑般横在了道路中间,拦腰截断。
此刻寨墙外夏贼如海啸般涌来,黑云压城城欲摧,寨墙上的宋军紧张地看向寨外,各类弓箭、火器一应俱全,投石车准备就绪,一桶桶手榴弹放在脚边。
将士们静静地蹲伏在寨墙后面,远处的西夏贼人越来越近,范仲淹站在寨墙上远眺北方,几乎是在对方靠近三百丈左右,他就高呼:“上弦!”
这个弦并非指弓弩,而是指八牛床弩。
汉代一丈是2.31米,到了宋代就变成了3.33米,三百丈左右就是一千米,这个距离正好已经是八牛弩的攻击范围。
就看到寨墙上放着二十多张大弩,弩身长三米有余,以两正一反总计三张弓弩叠加,光拉动时,弓弦能够拉动的距离就能达到155厘米,产生的推力可以让射程轻松达到一千米开外!
但这床弩威力是大,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上弦非常困难。史料记载,需要三十名士兵通过拉动绞轴才能拉开,并且那长三尺五寸、粗五寸的铁箭威力是大,可准头也一般。
在没有瞄准镜的时代,这玩意儿操作又不像狙击枪那么方便,移动瞄准十分不易。所以除非是对付那种大规模军团,根本不需要瞄准,否则想要狙杀敌人还是很困难。
历史上唯一一次狙杀敌方大将的记录,就是澶州之战时,辽军攻城,守城士兵张瑰吓了一跳,慌忙间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结果刚好命中了辽国大将萧挞凛,算是直接促成了澶渊之盟的诞生。
不过想狙杀敌人不现实,但李元昊这次是带大军过来,八牛弩的威力还是能够得到体现。只是基本上还是威慑意义更大,以西夏骑兵的速度,射不两次敌人就能杀到城下了。
但显然李元昊远眺安龙寨上方寨墙,见到那寨墙上伸出锋利的巨箭箭头,在夕阳照射下,反射着诡异的白光,依旧让他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威胁感。
他既然想入侵宋国,就不可能不知道宋军寨墙上的守寨器械。想到萧挞凛据说四分五裂的惨状,李元昊还是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双方就隔着三百丈外对峙。
两边看对方其实都只是密密麻麻的黑点,军旗在风中招展,一时间竟然僵住。
范仲淹好整以暇地看着寨外,双手背在身后,神色悠闲。
山遇惟亮叛逃对于西夏的打击非常大,如果李元昊没有把他抓回来杀死的话,不管是对他的威信还是对西夏内部稳定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反正急的不是他。
片刻后,李元昊果然派出一名骑士,疾驰到了寨下,对上面喊道:“你们主事人在哪里?”
“这厮倒有胆色,竟然敢过来送死?相公,容我射杀了他!”
旁边一名银甲小将对范仲淹说道。
小将正是麟府路都巡检使折继闵,虽然只是中下级正七品军官,但继承父亲勇猛,还是相当骁勇善战。
范仲淹摆摆手道:“不急,你去问问他什么事,若是问起山遇惟亮的事,你就说没见过这人。”
“是。”
折继闵便探出头,看着下方喝道:“哪来的蓝搀子贼厮鸟,叫伱爷做甚?”
下面的骑士也不意外,军队士兵粗野惯了,可不是贵族或者士大夫,讲究个文质彬彬,大宋和夏国边境常有小规模冲突,双方开口骂人也是常态。
他喝道:“我家大王让你们把山遇惟亮交出来!”
“滚。”
折继闵呵斥道:“你爷没听说过这个人。”
“大胆!”
骑士喝道:“山遇惟亮那个叛贼分明是逃入了宋境,被你们藏起来了。”
折继闵直接弯弓搭箭,然后猛地一箭射出去,正中那骑士身前三尺之地,呵斥道:“你爷说没见过就没见过,再敢废话,要你狗命。”
“嗡嗡嗡嗡嗡嗡!~~~”
骑士看着前方箭头插入地面三寸,箭尾羽翼晃动发出脆鸣声音,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若是方才这箭射向他的喉咙或者脸部,以这力道,怕是能直接贯穿。
见此情形,骑士也不敢继续纠缠,调转马头就回去了。
片刻后他来到李元昊身前,将对方的态度复述了一遍,随后说道:“大王,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就是想包庇那叛贼!”
李元昊脸色很难看。
他慢了一步。
历史上山遇惟亮没有追上,却被郭劝和李渭把人给绑了,直接送还给他,让他捡了个便宜。
如今范仲淹过来了,可不会给他这个漏子捡。
所以虽然李元昊不知道历史上他轻松抓住了山遇惟亮,但至少现在,他已经能够感觉到宋军的难缠。
想到这里,再看看远方寨墙上严正以待的宋军士兵,李元昊深思熟虑后,决定先谈谈,看能不能在谈判桌上,将山遇惟亮给要回来。
“对方主将是谁?”
“城头是范字大旗,想来是范仲淹。”
“去,告诉范仲淹,我愿退军二百丈,身边只留下三十甲士,希望他能够同样带三十甲士过来,到两军阵前,亲自与我交谈。”
李元昊吩咐那骑士回去再说话。
其实两军阵前,两名主将几乎是不可能在阵前相会,像《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阵前骂死王朗,也不可能会实现。
毕竟兵不厌诈,双方会面离得近,万一对方准备了弓弩手埋伏,把主将杀了,岂不是完蛋。
但李元昊也有自己的考虑。
一是他知道八牛弩射程远,所以还是没想以身犯险,他的军队退出二百丈,他自己则在安龙寨外三百丈左右位置,想来应该十分安全。
二是他自诩勇猛,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行军打仗,亲临战场杀敌的次数不计其数,根本没有什么惧意。
三是即便范仲淹答应出来也无妨,双方在阵中间,距离远一点呐喊,有亲卫举着盾牌,不用担心敌人放冷箭,他却可以试探性地看能不能抓住范仲淹。
假如抓到了范仲淹的话,那就太值了,比十个山遇惟亮都值。
就算宋军不答应他的要求也没什么关系,对方龟缩城内,他就可以四处宣扬,说宋军是缩头乌龟,不敢出来,这样就能振奋军心,接下来不管是出兵进攻,还是撤退离开,就都算是游刃有余了。
所以综合种种,李元昊考虑得还是相当周全,不管是在任何方面,都对他有利。
骑士得到了命令,便又快马疾驰回到安龙寨下,将李元昊的要求对城墙上喊了一次,随后便调转马头,飞快离开。
范仲淹在上面听了,顿时思索起来。
去还是不去?
若是去的话,说不准李元昊有什么阴谋诡计。
但若不去的话,岂不是堕了大宋名头?
正犹豫间,王德用说道:“相公管他做甚,他若是想来,让他自己带大军来,相公万不能犯险。”
“我倒不是怕犯险,而且也没什么好危险的,我腰里揣两个手榴弹就行。”
范仲淹皱眉道:“就是我在想去有什么好处,想来这李元昊是来与我详谈山遇惟亮的事情,若我直接杀了他,会不会让西夏那边直接崩溃灭国。”
“相公打算用手榴弹炸死他?”
王德用惊讶道。
范仲淹笑道:“此獠带着大军,大摇大摆闯入我大宋境内,就算是在阵前被我炸死,亦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我又不是迂腐之人,可不会搞什么两国会谈时不动刀兵。”
“但这样相公也有危险”
王德用是见识过手榴弹厉害的,委婉说道:“若是距离太近,下官担心”
“无妨,我就出去会一会这厮。”
范仲淹说着,给狄青等人使了个眼色,狄青、张玉、折继闵等年轻军官顿时会意,纷纷揣上几颗手榴弹在腰间,随后跟着老范下了寨墙。
那边李元昊见安龙寨大门打开,就知道范仲淹居然还真敢出来,心中冷笑不愧是宋朝书生,就是迂腐不知变通。
他特意在床弩范围之外,身边也都是铁鹞子军好手,就是为了一旦谈崩,就干脆出手。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抓住范仲淹,可万一真抓住了,那性价比就太高了。
到时候大宋必然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想把范仲淹换回去,他就可以漫天要价,勒索大宋的钱粮等等,还能逼着大宋把山遇惟亮送回来。
然而显然李元昊不知道的是,他谗范仲淹的身子,范仲淹何尝不想要他的命?他自以为的考虑周道,却不知手榴弹。
范仲淹觉得若是能干脆了当地把李元昊弄死,可比后来继续打宋夏战争要轻松得多,一旦李元昊死,恐怕他辛苦建立起来的庞大王国,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到时候大宋的敌人,也就只剩下一个辽国了。
这边西夏大军缓缓后退,阵前中央的一个小山坡上,就只剩下李元昊带着三十名铁甲骑兵居高临下地看着。
见到这一幕,范仲淹皱起眉头。
对方在小山坡上,本来手榴弹丢的就不远,普通人能丢出七八丈就算不错了,即便训练有素的投弹手,也就能丢出十丈左右。
结果李元昊位置还在高处,可比扔平地难得多,让范仲淹思索着该怎么靠近过去?
双方慢慢接近。
到了大概十七八丈的样子,李元昊的亲兵就喝道:“止步!”
范仲淹就只好勒马停下来。
因为对方手中都举起了弩箭,宋军这边则是举起了盾牌,如果继续往前的话,似乎对宋军不利。
可就是这么不利的情况,宋军却不听从对方命令还要继续向前,显然不对劲。
所以为了防止李元昊察觉到,范仲淹不得不遵照对方的指示。
而李元昊这边则是目光中露出疑惑。
正常情况下他肯定是希望双方距离越近越好,这样就能杀对方个措手不及。
可到了近前他才发现,宋军居然没带弓弩,而且一个个腰间鼓鼓囊囊,宋军士兵的手也放在腰间,似乎藏了什么东西。
这让李元昊心中生疑。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本来就是多疑的性格,宋军奇怪的举动让他不由得小心起来,不允许双方靠的太近。
毕竟相比于抓住范仲淹,他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范相公!”
李元昊越众而出,勒马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喊道:“你来陕西也有快两年了,我们时常写信,现在倒是第一次见面。”
范仲淹一边估摸着距离,一边随口应答道:“大王说的是,大宋与西夏乃是睦邻友好,不知道今日大王忽然带那么多兵马入我宋境,意欲何为啊?”
李元昊说道:“我部下有山遇惟亮,谋逆叛逃,跑到了宋国境内,所以我希望相公能够把人交出来。”
“哦?”
范仲淹笑道:“可是我从未见过此人。”
“相公说笑了。”
李元昊脸色难看道:“有人亲眼见到他逃入了宋境,被你们的军队接走。”
看来大宋边境四处都有西夏细作啊。
范仲淹皱眉。
虽然他已经把外围的堡垒撤回来,坚壁清野,进行战略防御收缩。
但在西夏和大宋边境还生活了大量的胡汉百姓。
有党项人,有羌氐人,还有汉人。
他们之间互相贸易,本身也居住在这周边丘陵山野当中,范仲淹也不能把所有人都驱逐或者迁回关内。
所以李元昊的细作发现了山遇惟亮的踪迹,禀报给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范仲淹也就不再否认,而是说道:“山遇将军诚心来投,我已经接纳于他,若我大宋交人,大宋威严何在?”
“这是我大夏国内之事,还希望相公能行个方便,莫要插手我们的国事。”
李元昊语气越发不善道:“若是相公执意不交人的话,不知道你能否担待得起挑起与大夏之间战争的罪责。”
“大王这是在威胁我吗?”
范仲淹亦是冷笑道:“你带着那么多兵马,擅自闯入我大宋境内,就已经算是在挑起战事了,我劝你离开,莫要自误!”
见谈不拢,李元昊目光愈发阴冷,上下打量着范仲淹一番,默然片刻,竟忽然拨马就走,毫不迟疑。
这出乎了范仲淹的意料,他本能摸向腰间想拿东西,但最终还是没有把手榴弹掏出来。
因为双方距离本来就远,现在李元昊又不进反退,直接走了,手榴弹根本扔不到,现在投掷过去,就是暴露秘密武器,得不偿失。
还是算了。
范仲淹只能遗憾地看了眼李元昊离去的背影,同样拨马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