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骏谢过了赵允让的邀请,既不得罪,也不接洽,一切静等赵祯是否真的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子嗣来。
他给出那两句忠告,一来是没必要平白树敌,二来也是让赵允让安分一点,别上蹿下跳。否则惹恼了赵祯,以后未必还有赵宗实的皇位可以坐。
虽说赵宗实是个庸君,而且还是个短命鬼,但赵骏并不反感在赵祯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他坐上皇帝这个位子。
因为即便是赵祯没有子嗣,赵宗实上位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如果事情一切顺利的话,到时候赵骏的地位恐怕早就稳如泰山。赵宗实要是聪明的话,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必要惹了赵骏的不快。
所以几十年后,说不准他的皇位都得被架空,要是赵宗实还能坐上那个位置,其实跟别人来坐也没什么区别了。
午后阳光洒落下来,最近几天都是难得的好天气。
开封府和皇城司依旧在行动,往日遍布汴梁的泼皮无赖们少了许多,就连原本嚣张跋扈的将门衙内也多了几分收敛。
史书上虽然没记载衙内作恶的事情,但现实生活当中也不乏二世祖在汴梁目无法纪,横冲直撞。
有的时候走在街上,被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都可能会觉得受了侮辱,暴起伤人。
以往普通百姓遇上了,便只能自认倒霉。
现在有范仲淹执掌开封府后,街头上遇到了这种事情,少不得就要秉公办理。
前几天就有个三班的衙内去开封府挨了顿板子,现在老实了许多。
除此之外,刘元瑜被抄家了。
贩卖违禁物品,加上其余一些违法勾当,够他流放岭南了。
这事赵骏没有去,现在皇城司还是由曹修在管,这种事情基本上就吩咐下去,不需要他亲自动手。
御史台又少不了上书弹劾争辩一番,要求把案子移交到御史台和大理寺去。
主要是皇城司目前的职责范围太广,上能惩罚官员违法乱纪,下能处理百姓矛盾治安。甚至有的时候查案子他们都想插手,管得太宽。
几乎把开封府、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活全给抢走了,这让除开封府以外的其余部门很是不满,因此时常联名弹劾。
也就是这些事情都被赵祯和政制院的宰相们压了下来,否则要是以往时候,皇城司早就被打压了下去。
此刻午间的风吹拂在政制院外的樟树上,枝叶婆娑作响,飘落下几枚轻柔的叶片。
赵骏乘坐马车离开了皇宫。
今日上午李迪以办公务为名到政制院走了一趟,私下邀请他去赴宴做客。
面对对方的邀请,赵骏没有拒绝,便选在中午有时间的时候。
主要也是李迪请了他两次了,平时实在没什么时间,今天刚好稍微空余一点,就答应赴约。
说起来也是有趣。
自从李迪低调回汴梁之后,他就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整合了盐铁司所有数据,第二日就亲自送了过来。
来的时候遇到了吕夷简,两个老头大眼瞪小眼,像是两只老公鸡一样怒视着对方。
对于李迪被召回京,吕夷简是一万个不同意的,但赵骏加上王曾、蔡齐三票同意,赵骏这个知院一票还能顶两票,最终吕夷简和宋绶这一派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赵祯的意见则是欣然同意。
因为李迪也是帝师之一,曾经担任资政殿学士为赵祯讲课,当初李迪被吕夷简排挤的时候,虽然被罢权知相州,但赵祯还是把他留在了京师。
结果李迪的操作有点抽象,居然诬告吕夷简,导致赵祯也保不住他,最后被迫还是被赶出了朝堂。
所以赵祯是舍不得李迪的,只是他跟吕夷简势同水火没办法。
现在赵骏把他弄回来,赵祯自然很高兴。
今日李迪相邀,对于他这样的朝堂老狐狸来说,估计也是嗅到了一些味道,想要拉近自己与他的关系。
既然人家想巴结,那又何必拒绝呢?
毕竟正如教员所说,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李迪宴请的地方是在樊楼。
全汴梁规格最高的酒店,赵骏也只是听闻,不曾来过。
他现在工资也挺高的,虽然没有品级官,可光一个宋国公一年收入就一万多贯,还加上政制院知院以及皇城司知司的差遣,林林总总加起来两万多贯,跟宰相差不多。
但他自己都打算把自己的工资先砍个三分之二了,更别说动用工资过奢侈生活,平日里发了月禄也是放在皇城司做资金,倒是没享受过这樊楼的滋味。
今日托李迪的福,倒是见识了一下。
马车停在樊楼外,樊楼的掌柜早在等着,门内外来来往往不知道多少人,在掌柜的带领下一路进入其中,才发现这樊楼确实名不虚传。
五栋三层高的楼如井字般分布,左右回廊连阙,又有附属大院,错落分布,甚至还有亭阁、水榭、楼台,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混着饭菜、酒味以及香料味道,令人食指大动。
掌柜带着赵骏一路到了东面那栋最高楼上,三楼雅间内,从这里能一眼看到汴梁街道风景,眺望过去,街头巷尾、寺院林立、粉墙红瓦、河渠桥梁,在无数建筑物中还夹杂着很多参天大树,颇有些江南水乡般的风景。
“知院,冒昧打扰,还请海涵。”
李迪见到赵骏进来,笑眯眯地起身打招呼,如今年近六旬,做事也圆滑了许多,不像年轻时候,跟丁谓争权,最终被贬它乡。
其余人都退了出去,赵骏先向李迪拱拱手说道:“李相能邀请我,是我的荣幸,怎么能算打扰呢?”
说着又环顾四周道:“这地方确实是雅静,我以前倒是没来过这么高档的地方。”
“知院请坐。”
李迪伸手示意,随后笑道:“若是知院喜欢,叫樊楼给知院留一个雅间常来便是。”
“呵呵。”
赵骏坐了下来,笑着说道:“樊楼的消费太大,我可常来不起,何况我对吃饭没什么要求,街边小吃挺好。”
“看来知院还是更长于民情,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件好事。”
李迪笑着打了个哈哈,也坐了下来。
赵骏笑道:“不知道李相请我过来,是有何事?”
“唉,我一遭贬之人,算什么相?”
李迪苦笑道:“以为这辈子要老死它乡了,能回来都是托了知院的福。”
“副计相也是相嘛。”
赵骏笑了笑。
二府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公认的宰相,参知政事则是副宰相。
枢密使是枢相,其余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都是副枢相。
三司虽然有个计相的名称,掌管财政大权,但在二府三司当中实际地位最低。
李迪这个三司副使,抬举一声是副计相,正常来说也就是个三司副使而已,排名得十多号去了。
不过李迪的资历摆在那,朝堂上要是考虑升相的话,只要不犯大错,基本有他一份。
“还是多谢知院抬爱。”
李迪客套了一句,随后说道:“菜饭是刚上的,不知道合不合知院胃口,咱们边吃边说。”
“那就却之不恭了,正好是午饭的饭点。”
赵骏没有客气,拿起了筷子。
虽说李迪是长辈,但他的地位更高,又是客人,大家平等对待就是了。
两人也就边吃边闲谈了起来。
赵骏说李迪劳苦功高,是先帝留下的栋梁之才。
李迪说赵骏年轻有为,是未来的国家支柱。
双方客套了一会儿,李迪这才说道:“今日叨扰知院,其实是有些疑问。”
“哦?”
赵骏问道:“李相请说。”
李迪说道:“政制院成立,节制百官,如此大权,官家怎么会同意呢?”
赵骏笑了起来,说道:“李相来找我,是想问问为什么我年纪轻轻,就能够做到政制院知院,并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吕相、王相他们都服服帖帖吧。”
李迪被点破了心思,也不尴尬,只是抚须笑道:“知院卓尔不群,乃是万中无一的大才也,坐在这个位置,正是合适。”
哇。
这老李头这么拍我马屁吗?
赵骏古怪地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李迪还挺识时务。
刚回到汴梁,就开始巴结起他来,这是让人没想到的事情。
不过这也不算坏事。
赵骏要的不是丁度这样只有品德没有才能又不服他的人,要的就是李迪这样有才能且愿意听他话的人。
只要对方不搞事,不闹幺蛾子,乖乖地听安排,并且把布置的任务做好,那么别说李迪,就算是夏竦这个历史上破坏庆历新政的阴险小人,他也不是不能重用。
想到这里,赵骏便说道:“李相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我确实万中无一,官家和吕相王相他们需要我,所以我才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
“哦?”
李迪还是不解道:“愿闻其详。”
赵骏笑道:“你可以理解为我德牟天地,道冠古今。按照我们那的话说,我很牛逼。不过详细也不能告知李相,如果有一天李相能进政制院,哪怕只是候补同知政制院,你也能知道为什么。”
现在政制院都是知情人,晏殊和范仲淹虽然不是宰相,但因为知道内情而得了个候补同知,堪比副相的地位。
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只要进了政制院,就知道赵骏的来历和身份。
那么他就能一定知道赵骏有多牛逼。
李迪猜到这可能涉及一个天大的秘密,联想到赵骏是真宗幼子的传闻,不由得肃然起敬,脑子里浮想联翩了一下,便说道:“原来如此,却是老夫孟浪了。”
“没关系,估计整个朝堂上都好奇为什么我能坐在那个位置上,只是这确实是个大秘密,以后说不准也不可能公开,知情人如果敢传出去,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包括吕夷简他们。”
赵骏见四周没人,也就吓唬了李迪一下道:“所以李相至少目前还是不要知道的为好,政制院确实权重,但这其实也是为了让吕相王相他们保守秘密而做的一部分割舍,李相若是能支持我改制,将来未必不能入政制院,知道这个秘密。”
“哦?”
李迪问道:“知院果真要改制?”
“是的。”
赵骏点点头道:“如今朝政糜烂,国事衰落,各地起义不断,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只是目前外敌环伺,西夏辽国虎视眈眈,尚没有到时机。因而我只是做一些前期铺垫,将来再做变法。”
李迪追问道:“那能否知院告知老夫,具体要变法哪些事情?老夫自是愿意支持知院的,想尽一份绵薄之力,若是早些知道,也早做准备。”
赵骏略微沉思,最终还是没有告知对方。
因为整顿吏治在庆历新政失败了,这个大方向改革还是会触动很多人利益,包括吕夷简王曾他们,要不是靠着政制院笼络,说不好还是会继续反对。
所以他无法确定李迪在知道情况后会不会继续支持他,哪怕现在李迪已经表现出善意,对他态度十分恭敬和表示支持。
但目前新政还是隐蔽阶段。
包括欧阳修写《吏论》都不许发表,就是为了藏起来,将来搞波大的。
要是被外人提前知道,容易节外生枝。
何况正所谓交浅言深。
至少在李迪进政制院之前,他只需要做自己吩咐的事情就行,没必要知道这么多。
因此想到这里,赵骏便岔开话题道:“这些李相以后自然知道的,话说回来李相,我一直很好奇。”
“哦?”
李迪见他不肯说,便识趣没有继续问,而是说道:“知院好奇什么?”
赵骏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是李相当初的一件不好的事情,主要也是我跟吕相的交情也就那样,他当初甚至还设计过我,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当初你们之间.若是李相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提起这件事,李迪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其实赵骏问他和吕夷简之间的事情还是有点冒昧,不过赵骏也说了,因为吕夷简当初设计过他,所以好奇问问倒也正常。
李迪便说道:“知院是不是在想,老夫为什么要用诬告的方式与吕夷简那老匹夫相斗?”
“是啊。”
赵骏一脸纳闷道:“官家一查证,岂不是自己遭殃?”
李迪便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件事情,老夫真的是诬告吗?其实也是老匹夫厉害,把罪证给消掉了,否则被罢相的,怎么可能会是老夫呢?”
“原来如此。”
赵骏便恍然大悟起来。
原来当初吕夷简确实结交了荆王。
只是那老货惯会下套。
历史上他坑王曾那一手,就是故意做的局。
《宋史》记载,有一个叫王继明的小吏曾给吕夷简送了3000贯钱,吕夷简便安排他做秦州知州。
王曾把这个案子举报给宋仁宗后,宋仁宗大惊,连忙质问吕夷简,没想到,吕夷简很淡定地说:“这是诬陷!”
宋仁宗于是下令让御史彻查。
查案的结果让王曾大跌眼镜,第一,那个叫王继明的秦州知州并没有行贿。
第二,吕夷简的确经手过3000贯钱,但那是吕夷简自己的,只是经过他人之手打算捐给家乡修建学馆而已。
最后王曾被罢相了。
李迪的情况如出一辙,吕夷简也给李迪下了套,让李迪以为他结交了荆王。
御史一查,结果发现子虚乌有,于是李迪被罢相。
老家伙阴险得很啊。
推书:《乱世书》:仗剑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少年肩扛长刀,腰间挂酒,大步前行,心中的江湖却隐约难见。
乱世书中翻一页,江湖夜雨数十年。
蓦然回首,已劈碎了人间。
(本章完)
他给出那两句忠告,一来是没必要平白树敌,二来也是让赵允让安分一点,别上蹿下跳。否则惹恼了赵祯,以后未必还有赵宗实的皇位可以坐。
虽说赵宗实是个庸君,而且还是个短命鬼,但赵骏并不反感在赵祯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他坐上皇帝这个位子。
因为即便是赵祯没有子嗣,赵宗实上位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如果事情一切顺利的话,到时候赵骏的地位恐怕早就稳如泰山。赵宗实要是聪明的话,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必要惹了赵骏的不快。
所以几十年后,说不准他的皇位都得被架空,要是赵宗实还能坐上那个位置,其实跟别人来坐也没什么区别了。
午后阳光洒落下来,最近几天都是难得的好天气。
开封府和皇城司依旧在行动,往日遍布汴梁的泼皮无赖们少了许多,就连原本嚣张跋扈的将门衙内也多了几分收敛。
史书上虽然没记载衙内作恶的事情,但现实生活当中也不乏二世祖在汴梁目无法纪,横冲直撞。
有的时候走在街上,被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都可能会觉得受了侮辱,暴起伤人。
以往普通百姓遇上了,便只能自认倒霉。
现在有范仲淹执掌开封府后,街头上遇到了这种事情,少不得就要秉公办理。
前几天就有个三班的衙内去开封府挨了顿板子,现在老实了许多。
除此之外,刘元瑜被抄家了。
贩卖违禁物品,加上其余一些违法勾当,够他流放岭南了。
这事赵骏没有去,现在皇城司还是由曹修在管,这种事情基本上就吩咐下去,不需要他亲自动手。
御史台又少不了上书弹劾争辩一番,要求把案子移交到御史台和大理寺去。
主要是皇城司目前的职责范围太广,上能惩罚官员违法乱纪,下能处理百姓矛盾治安。甚至有的时候查案子他们都想插手,管得太宽。
几乎把开封府、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活全给抢走了,这让除开封府以外的其余部门很是不满,因此时常联名弹劾。
也就是这些事情都被赵祯和政制院的宰相们压了下来,否则要是以往时候,皇城司早就被打压了下去。
此刻午间的风吹拂在政制院外的樟树上,枝叶婆娑作响,飘落下几枚轻柔的叶片。
赵骏乘坐马车离开了皇宫。
今日上午李迪以办公务为名到政制院走了一趟,私下邀请他去赴宴做客。
面对对方的邀请,赵骏没有拒绝,便选在中午有时间的时候。
主要也是李迪请了他两次了,平时实在没什么时间,今天刚好稍微空余一点,就答应赴约。
说起来也是有趣。
自从李迪低调回汴梁之后,他就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整合了盐铁司所有数据,第二日就亲自送了过来。
来的时候遇到了吕夷简,两个老头大眼瞪小眼,像是两只老公鸡一样怒视着对方。
对于李迪被召回京,吕夷简是一万个不同意的,但赵骏加上王曾、蔡齐三票同意,赵骏这个知院一票还能顶两票,最终吕夷简和宋绶这一派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赵祯的意见则是欣然同意。
因为李迪也是帝师之一,曾经担任资政殿学士为赵祯讲课,当初李迪被吕夷简排挤的时候,虽然被罢权知相州,但赵祯还是把他留在了京师。
结果李迪的操作有点抽象,居然诬告吕夷简,导致赵祯也保不住他,最后被迫还是被赶出了朝堂。
所以赵祯是舍不得李迪的,只是他跟吕夷简势同水火没办法。
现在赵骏把他弄回来,赵祯自然很高兴。
今日李迪相邀,对于他这样的朝堂老狐狸来说,估计也是嗅到了一些味道,想要拉近自己与他的关系。
既然人家想巴结,那又何必拒绝呢?
毕竟正如教员所说,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李迪宴请的地方是在樊楼。
全汴梁规格最高的酒店,赵骏也只是听闻,不曾来过。
他现在工资也挺高的,虽然没有品级官,可光一个宋国公一年收入就一万多贯,还加上政制院知院以及皇城司知司的差遣,林林总总加起来两万多贯,跟宰相差不多。
但他自己都打算把自己的工资先砍个三分之二了,更别说动用工资过奢侈生活,平日里发了月禄也是放在皇城司做资金,倒是没享受过这樊楼的滋味。
今日托李迪的福,倒是见识了一下。
马车停在樊楼外,樊楼的掌柜早在等着,门内外来来往往不知道多少人,在掌柜的带领下一路进入其中,才发现这樊楼确实名不虚传。
五栋三层高的楼如井字般分布,左右回廊连阙,又有附属大院,错落分布,甚至还有亭阁、水榭、楼台,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混着饭菜、酒味以及香料味道,令人食指大动。
掌柜带着赵骏一路到了东面那栋最高楼上,三楼雅间内,从这里能一眼看到汴梁街道风景,眺望过去,街头巷尾、寺院林立、粉墙红瓦、河渠桥梁,在无数建筑物中还夹杂着很多参天大树,颇有些江南水乡般的风景。
“知院,冒昧打扰,还请海涵。”
李迪见到赵骏进来,笑眯眯地起身打招呼,如今年近六旬,做事也圆滑了许多,不像年轻时候,跟丁谓争权,最终被贬它乡。
其余人都退了出去,赵骏先向李迪拱拱手说道:“李相能邀请我,是我的荣幸,怎么能算打扰呢?”
说着又环顾四周道:“这地方确实是雅静,我以前倒是没来过这么高档的地方。”
“知院请坐。”
李迪伸手示意,随后笑道:“若是知院喜欢,叫樊楼给知院留一个雅间常来便是。”
“呵呵。”
赵骏坐了下来,笑着说道:“樊楼的消费太大,我可常来不起,何况我对吃饭没什么要求,街边小吃挺好。”
“看来知院还是更长于民情,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件好事。”
李迪笑着打了个哈哈,也坐了下来。
赵骏笑道:“不知道李相请我过来,是有何事?”
“唉,我一遭贬之人,算什么相?”
李迪苦笑道:“以为这辈子要老死它乡了,能回来都是托了知院的福。”
“副计相也是相嘛。”
赵骏笑了笑。
二府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公认的宰相,参知政事则是副宰相。
枢密使是枢相,其余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都是副枢相。
三司虽然有个计相的名称,掌管财政大权,但在二府三司当中实际地位最低。
李迪这个三司副使,抬举一声是副计相,正常来说也就是个三司副使而已,排名得十多号去了。
不过李迪的资历摆在那,朝堂上要是考虑升相的话,只要不犯大错,基本有他一份。
“还是多谢知院抬爱。”
李迪客套了一句,随后说道:“菜饭是刚上的,不知道合不合知院胃口,咱们边吃边说。”
“那就却之不恭了,正好是午饭的饭点。”
赵骏没有客气,拿起了筷子。
虽说李迪是长辈,但他的地位更高,又是客人,大家平等对待就是了。
两人也就边吃边闲谈了起来。
赵骏说李迪劳苦功高,是先帝留下的栋梁之才。
李迪说赵骏年轻有为,是未来的国家支柱。
双方客套了一会儿,李迪这才说道:“今日叨扰知院,其实是有些疑问。”
“哦?”
赵骏问道:“李相请说。”
李迪说道:“政制院成立,节制百官,如此大权,官家怎么会同意呢?”
赵骏笑了起来,说道:“李相来找我,是想问问为什么我年纪轻轻,就能够做到政制院知院,并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吕相、王相他们都服服帖帖吧。”
李迪被点破了心思,也不尴尬,只是抚须笑道:“知院卓尔不群,乃是万中无一的大才也,坐在这个位置,正是合适。”
哇。
这老李头这么拍我马屁吗?
赵骏古怪地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李迪还挺识时务。
刚回到汴梁,就开始巴结起他来,这是让人没想到的事情。
不过这也不算坏事。
赵骏要的不是丁度这样只有品德没有才能又不服他的人,要的就是李迪这样有才能且愿意听他话的人。
只要对方不搞事,不闹幺蛾子,乖乖地听安排,并且把布置的任务做好,那么别说李迪,就算是夏竦这个历史上破坏庆历新政的阴险小人,他也不是不能重用。
想到这里,赵骏便说道:“李相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我确实万中无一,官家和吕相王相他们需要我,所以我才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
“哦?”
李迪还是不解道:“愿闻其详。”
赵骏笑道:“你可以理解为我德牟天地,道冠古今。按照我们那的话说,我很牛逼。不过详细也不能告知李相,如果有一天李相能进政制院,哪怕只是候补同知政制院,你也能知道为什么。”
现在政制院都是知情人,晏殊和范仲淹虽然不是宰相,但因为知道内情而得了个候补同知,堪比副相的地位。
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只要进了政制院,就知道赵骏的来历和身份。
那么他就能一定知道赵骏有多牛逼。
李迪猜到这可能涉及一个天大的秘密,联想到赵骏是真宗幼子的传闻,不由得肃然起敬,脑子里浮想联翩了一下,便说道:“原来如此,却是老夫孟浪了。”
“没关系,估计整个朝堂上都好奇为什么我能坐在那个位置上,只是这确实是个大秘密,以后说不准也不可能公开,知情人如果敢传出去,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包括吕夷简他们。”
赵骏见四周没人,也就吓唬了李迪一下道:“所以李相至少目前还是不要知道的为好,政制院确实权重,但这其实也是为了让吕相王相他们保守秘密而做的一部分割舍,李相若是能支持我改制,将来未必不能入政制院,知道这个秘密。”
“哦?”
李迪问道:“知院果真要改制?”
“是的。”
赵骏点点头道:“如今朝政糜烂,国事衰落,各地起义不断,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只是目前外敌环伺,西夏辽国虎视眈眈,尚没有到时机。因而我只是做一些前期铺垫,将来再做变法。”
李迪追问道:“那能否知院告知老夫,具体要变法哪些事情?老夫自是愿意支持知院的,想尽一份绵薄之力,若是早些知道,也早做准备。”
赵骏略微沉思,最终还是没有告知对方。
因为整顿吏治在庆历新政失败了,这个大方向改革还是会触动很多人利益,包括吕夷简王曾他们,要不是靠着政制院笼络,说不好还是会继续反对。
所以他无法确定李迪在知道情况后会不会继续支持他,哪怕现在李迪已经表现出善意,对他态度十分恭敬和表示支持。
但目前新政还是隐蔽阶段。
包括欧阳修写《吏论》都不许发表,就是为了藏起来,将来搞波大的。
要是被外人提前知道,容易节外生枝。
何况正所谓交浅言深。
至少在李迪进政制院之前,他只需要做自己吩咐的事情就行,没必要知道这么多。
因此想到这里,赵骏便岔开话题道:“这些李相以后自然知道的,话说回来李相,我一直很好奇。”
“哦?”
李迪见他不肯说,便识趣没有继续问,而是说道:“知院好奇什么?”
赵骏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是李相当初的一件不好的事情,主要也是我跟吕相的交情也就那样,他当初甚至还设计过我,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当初你们之间.若是李相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提起这件事,李迪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其实赵骏问他和吕夷简之间的事情还是有点冒昧,不过赵骏也说了,因为吕夷简当初设计过他,所以好奇问问倒也正常。
李迪便说道:“知院是不是在想,老夫为什么要用诬告的方式与吕夷简那老匹夫相斗?”
“是啊。”
赵骏一脸纳闷道:“官家一查证,岂不是自己遭殃?”
李迪便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件事情,老夫真的是诬告吗?其实也是老匹夫厉害,把罪证给消掉了,否则被罢相的,怎么可能会是老夫呢?”
“原来如此。”
赵骏便恍然大悟起来。
原来当初吕夷简确实结交了荆王。
只是那老货惯会下套。
历史上他坑王曾那一手,就是故意做的局。
《宋史》记载,有一个叫王继明的小吏曾给吕夷简送了3000贯钱,吕夷简便安排他做秦州知州。
王曾把这个案子举报给宋仁宗后,宋仁宗大惊,连忙质问吕夷简,没想到,吕夷简很淡定地说:“这是诬陷!”
宋仁宗于是下令让御史彻查。
查案的结果让王曾大跌眼镜,第一,那个叫王继明的秦州知州并没有行贿。
第二,吕夷简的确经手过3000贯钱,但那是吕夷简自己的,只是经过他人之手打算捐给家乡修建学馆而已。
最后王曾被罢相了。
李迪的情况如出一辙,吕夷简也给李迪下了套,让李迪以为他结交了荆王。
御史一查,结果发现子虚乌有,于是李迪被罢相。
老家伙阴险得很啊。
推书:《乱世书》:仗剑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少年肩扛长刀,腰间挂酒,大步前行,心中的江湖却隐约难见。
乱世书中翻一页,江湖夜雨数十年。
蓦然回首,已劈碎了人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