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 海军的忧虑
1652年6月10日,盐城港外海的隆隆炮声刚刚结束,演习归来的海军舰船挨个回到港内休整顺带接受补给,这令小小的盐城港的居民们顿时为之欢呼雀跃。∈↗
海军官兵们对地方消费的促进作用那是相当明显的!毕竟,包括6艘战列舰——“八月十日”号等四艘外加新入役的“坚强不屈”号、“海上长城”号两艘战列舰——18艘风帆护卫炮舰、4艘食水补给船、3艘弹药补给船、2艘修理船、2艘运煤船、1艘医疗船、1艘运兵船、1艘通讯联络船总计38艘舰船的海军第一舰队,在人迹罕见的盐城港外海已经集中训练、演习了两个多月了。
在演习过程中,4900余名海军官兵的日常饮食消耗中,大部分都要靠人口不过三四千人的盐城港供给,这对这个以制盐和渔业而闻名的港口来说其实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呢。不过也好在城市内有一定的食物积储,附近的居民又多喜欢养殖鸵鸟、放牧山羊,偶尔也会出去猎鹿、猎原驼,食物来源很是很多样的,因此勉强将这两三个月糊弄了过去——当然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整座城市的商业销售额在这两三个月间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额度,不由得不让人感叹养一支如第一舰队这样的海军还真不是个省心的事情。
养海军就是烧钱啊!文图拉船长的“翠鸟”号(隶属于私营“信使班轮公司”)盖伦帆船正停泊在港口内卸货,闻知海军军舰入港,他们不得不在码头官员的要求下挪到了另一处泊位继续卸货。以便把原本位置较好的优良泊位让给海军。这令“翠鸟”号上的水手们嘘声四起。
“听说了么?英格兰海军要求所有途经多佛尔海峡的外国船只向他们行‘升旗礼’!不知道我国商船前往里加和阿尔汉格尔的时候要不要这么做!”闲着无事。“翠鸟”号上的一些水手们彼此间开始了闲聊。
“应该不用。”一名满脸皱纹的年长水手不确定地说道:“我听说英国人并未严格执行这项规定。事实上他们主要盯着荷兰人,其他国家的船只他们才不管呢,他们又不是傻子,不会傻到现在就得罪所有国家。”
“也就是说,只有荷兰船只行经多佛尔海峡的时候需要向英国人行‘升旗礼’?别的国家都可以不遵守?这还不错,我还以为以后我们的商船都得常备一面英国旗帜呢,这可真不是滋味……”有年轻的水手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英国佬这三年来对海军和造船业的投入真的蛮大的,你们也听过那些来贸易的英格兰水手们的吹嘘。什么政府鼓励造大船哪、什么每建造50拉斯特(约合100吨)以上的船只每拉斯特补助10先令啦、什么水手收入越来越高啊等等,看他们那得意的样子我就像啐两口,都什么玩意儿!”有的水手用略带羡慕嫉妒恨的复杂表情说道。
文图拉船长斜倚在船舷旁,一边吃着一个已经烂了小半的水果,一边笑吟吟地听着手下水手们得闲聊。他作为老资格的船长、“信使班轮公司”的经理,所知道的东西当然要比他们多得多了,特别是他的同乡罗塞蒂少尉还在海军服役的情况下,他总是能知道一些别人不太容易听到的东西——当然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他就知道,英国人的船队从1649年开始就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几乎每个英国港口都在开展造船运动,其中尤以泰晤士河口两岸为甚。英国资产阶级政府重申了伊丽莎白时代的造船补助政策。以鼓励民间尽量建造100吨以上的大船。要知道,荷兰人的捕鱼船最小也是60吨的,可英国人的捕鱼船普遍在6-12吨之间(而渔船数量也占据了英国船只数量中的绝大部分),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难怪屡屡在海上遭到荷兰渔船冲撞从而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
不过从1649年开始,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英国政府明确了以航海立国的基本国策,开始克服财政困难(为此不得不大量拍卖王党分子的财产),大力建造军舰、远洋运输船,同时也鼓励民间大造新船、大船。一时间,英国举国兴起了造船热,船只吨位也得到了飞速增长,据一个在阿姆斯特丹流传的数据写道,英国人的商船总吨位目前已经超过了18万吨,这个数字已经是东岸远洋商船总吨位的两倍了(仅指南海运输公司和移民部下辖的船只,不包含其他)——不过东岸数量超过100艘的大运输船(水手数量约为2300余人)多数都在运移民这种“特殊的货物”,并不参与货物运输,因此实际海运能力其实只有英国的20%左右。且随着《航海条例》这个对英国航运业有极大刺激作用的法律的颁布,双方之间的差距还在快速拉大。
当然英国人也有烦恼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造船成本比起荷兰人来说要高上许多。荷兰人造船业在规模化、集约化方面不是英国人可比的,这就省了很多成本;同时他们的机械化程度也比英国人高,购买配件(阿姆斯特丹是船具集散地)、原材料——因为荷兰人掌握了波罗的海和莫斯科公国的大麻、亚麻、桅杆、木材、焦油、蜜蜡等原材料的缘故,这方面的成本优势就更大了——方面的成本优势;以及他们比起英国造船企业来说要低廉得多的融资成本和人工成本,他们在造船成本方面往往只有英国同行的一半,极端情况下甚至只有英国人的三分之一,这极大地打击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荷兰人能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只,这消耗了大量的造船资源,拉高了欧洲的平均造船成本。他们每年还向波罗的海派遣700-800艘船(平均吨位280吨。总计20.7万吨)进行贸易。凭借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双重优势。几乎垄断了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对英国造船业极为关键的木材、铁、缆绳、沥青、柏油、蜜蜡等很难进入英国市场——或者说即便进入了也价格奇高(这是荷兰人有意识的行为)——这让英国造船企业家们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感谢天尊,让我们拥有了新华夏岛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宝库;还要感谢锐意进取的南铁公司,他帮我们国家的造船业在火地岛和智利控制了一望无际的山毛榉森林;最后还要感谢英明的执委会,我们国家有自己独立的船舶设计、建造和测试体系,有稳定数量的熟练工人,有完善的配套产业。有完备的厂办职业学校培养人才,我们国家的造船产业是高效、健康的,它不受制于任何人,感谢天尊!”文图拉船长想到这里,不由得取下了脖子上的八卦挂坠。
……
“英国海军发展势头太过迅猛了,这速度快得让人惊讶。”担任第一舰队司令的李毅海军少校站在驶入盐城港的“八月十日”号战列舰的甲板上,用忧心忡忡的语气朝前来视察演习的海军部长陆铭说道。
陆铭以海军部长之尊出任军部总参谋长,与陆军将领们斗智斗勇,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海军的日常训练了。不过此次第一舰队在盐城港外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对于这场几乎囊括了东岸大部分海军舰船的军演。陆铭还是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过来看了看,以便近距离了解一下他心爱的海军的发展近况。
而海军的主要将领们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开始向海军部长大人抱怨东岸海军发展的滞后——即近些年来几乎没有添置几艘新舰,也就今年集中下水了一批,之前已经数年没造了。
“据欧洲公开流传的消息,1651年底的时候,英国海军已经把转业战舰的数量提高到80-100艘了(真实数量是88艘),而在十来年前,这个数字仅仅才是二三十艘,这增长速度实在是太吓人了。”李毅大声向陆铭抱怨道,“相比较之下,我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就显得过于缓慢、过于常规了,但如今我国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多,需要保护的海上交通线也越来越长,海军力量的增长缓慢已经日益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大对海军的投入,增加海军舰队的规模,是下一阶段执委会应当重点考虑的事情。”
“英**舰数量的疯涨,有过去二十年投资偏少的集中性压力释放因素在内,这是不可持续的,英国政府也拿不出太多钱继续像过去三年那样疯狂造舰,除非他们从这次战争中获得的好处远超以往,又或者克伦威尔这个独裁者继续在国内征税投资海军。”陆铭拍了拍李毅的肩膀,宽慰道:“我们海军走的是精兵化路线,船大而坚固、机动性高、火力强,官兵们士气高昂、训练有素。今年年初部里核算,部分新舰入役后,海军全年人员薪资将达到67.44万元、训练费用也将超过120万元,要不是海军自己的小金库里有大量私掠销赃费用贴补用度,这一年小两百万元的海军维持费真的能把国家搞破产的。欧洲国家的海军,没有一家有我们训练这么频繁、这么刻苦、这么科学,所以不要妄自菲薄,要对自己有信心,更要对自己一年花掉的120万元训练费有信心!”
“至于说英国、荷兰两国飞速膨胀的专业军舰的数量,难道海军部或执委会就不担心吗?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国力目前只允许我们拥有这么大规模的海军,这已经是极限了,除非我们大幅度削减训练费用,当存在舰队,但那样谁会同意?”陆铭说到这里,微不可觉地叹了口气,说道:“一切都要慢慢来,穷兵黩武也要看国力允不允许的。政务院那边对每年军费的开支浩大已经怨念很深了,几次提议要削减军费投入经济建设,但都被我们拦了下来。另外,陆军的情绪也要安抚,不然这拆起台来军部的很多事情可就没法办了。他们这些年来不但人数被削减,这军费也是一路走低,从最高峰的超过80万元降到了现在的55万元左右,这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再把有限的军费向海军倾斜,难道你想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起来造反吗?”
“办点事咋这么难呢……”听陆铭说了这么多,知道海军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扩大的李毅顿时失望地说道。(未完待续
海军官兵们对地方消费的促进作用那是相当明显的!毕竟,包括6艘战列舰——“八月十日”号等四艘外加新入役的“坚强不屈”号、“海上长城”号两艘战列舰——18艘风帆护卫炮舰、4艘食水补给船、3艘弹药补给船、2艘修理船、2艘运煤船、1艘医疗船、1艘运兵船、1艘通讯联络船总计38艘舰船的海军第一舰队,在人迹罕见的盐城港外海已经集中训练、演习了两个多月了。
在演习过程中,4900余名海军官兵的日常饮食消耗中,大部分都要靠人口不过三四千人的盐城港供给,这对这个以制盐和渔业而闻名的港口来说其实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呢。不过也好在城市内有一定的食物积储,附近的居民又多喜欢养殖鸵鸟、放牧山羊,偶尔也会出去猎鹿、猎原驼,食物来源很是很多样的,因此勉强将这两三个月糊弄了过去——当然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整座城市的商业销售额在这两三个月间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额度,不由得不让人感叹养一支如第一舰队这样的海军还真不是个省心的事情。
养海军就是烧钱啊!文图拉船长的“翠鸟”号(隶属于私营“信使班轮公司”)盖伦帆船正停泊在港口内卸货,闻知海军军舰入港,他们不得不在码头官员的要求下挪到了另一处泊位继续卸货。以便把原本位置较好的优良泊位让给海军。这令“翠鸟”号上的水手们嘘声四起。
“听说了么?英格兰海军要求所有途经多佛尔海峡的外国船只向他们行‘升旗礼’!不知道我国商船前往里加和阿尔汉格尔的时候要不要这么做!”闲着无事。“翠鸟”号上的一些水手们彼此间开始了闲聊。
“应该不用。”一名满脸皱纹的年长水手不确定地说道:“我听说英国人并未严格执行这项规定。事实上他们主要盯着荷兰人,其他国家的船只他们才不管呢,他们又不是傻子,不会傻到现在就得罪所有国家。”
“也就是说,只有荷兰船只行经多佛尔海峡的时候需要向英国人行‘升旗礼’?别的国家都可以不遵守?这还不错,我还以为以后我们的商船都得常备一面英国旗帜呢,这可真不是滋味……”有年轻的水手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英国佬这三年来对海军和造船业的投入真的蛮大的,你们也听过那些来贸易的英格兰水手们的吹嘘。什么政府鼓励造大船哪、什么每建造50拉斯特(约合100吨)以上的船只每拉斯特补助10先令啦、什么水手收入越来越高啊等等,看他们那得意的样子我就像啐两口,都什么玩意儿!”有的水手用略带羡慕嫉妒恨的复杂表情说道。
文图拉船长斜倚在船舷旁,一边吃着一个已经烂了小半的水果,一边笑吟吟地听着手下水手们得闲聊。他作为老资格的船长、“信使班轮公司”的经理,所知道的东西当然要比他们多得多了,特别是他的同乡罗塞蒂少尉还在海军服役的情况下,他总是能知道一些别人不太容易听到的东西——当然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他就知道,英国人的船队从1649年开始就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几乎每个英国港口都在开展造船运动,其中尤以泰晤士河口两岸为甚。英国资产阶级政府重申了伊丽莎白时代的造船补助政策。以鼓励民间尽量建造100吨以上的大船。要知道,荷兰人的捕鱼船最小也是60吨的,可英国人的捕鱼船普遍在6-12吨之间(而渔船数量也占据了英国船只数量中的绝大部分),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难怪屡屡在海上遭到荷兰渔船冲撞从而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
不过从1649年开始,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英国政府明确了以航海立国的基本国策,开始克服财政困难(为此不得不大量拍卖王党分子的财产),大力建造军舰、远洋运输船,同时也鼓励民间大造新船、大船。一时间,英国举国兴起了造船热,船只吨位也得到了飞速增长,据一个在阿姆斯特丹流传的数据写道,英国人的商船总吨位目前已经超过了18万吨,这个数字已经是东岸远洋商船总吨位的两倍了(仅指南海运输公司和移民部下辖的船只,不包含其他)——不过东岸数量超过100艘的大运输船(水手数量约为2300余人)多数都在运移民这种“特殊的货物”,并不参与货物运输,因此实际海运能力其实只有英国的20%左右。且随着《航海条例》这个对英国航运业有极大刺激作用的法律的颁布,双方之间的差距还在快速拉大。
当然英国人也有烦恼的地方,那就是他们造船成本比起荷兰人来说要高上许多。荷兰人造船业在规模化、集约化方面不是英国人可比的,这就省了很多成本;同时他们的机械化程度也比英国人高,购买配件(阿姆斯特丹是船具集散地)、原材料——因为荷兰人掌握了波罗的海和莫斯科公国的大麻、亚麻、桅杆、木材、焦油、蜜蜡等原材料的缘故,这方面的成本优势就更大了——方面的成本优势;以及他们比起英国造船企业来说要低廉得多的融资成本和人工成本,他们在造船成本方面往往只有英国同行的一半,极端情况下甚至只有英国人的三分之一,这极大地打击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荷兰人能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只,这消耗了大量的造船资源,拉高了欧洲的平均造船成本。他们每年还向波罗的海派遣700-800艘船(平均吨位280吨。总计20.7万吨)进行贸易。凭借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双重优势。几乎垄断了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对英国造船业极为关键的木材、铁、缆绳、沥青、柏油、蜜蜡等很难进入英国市场——或者说即便进入了也价格奇高(这是荷兰人有意识的行为)——这让英国造船企业家们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感谢天尊,让我们拥有了新华夏岛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宝库;还要感谢锐意进取的南铁公司,他帮我们国家的造船业在火地岛和智利控制了一望无际的山毛榉森林;最后还要感谢英明的执委会,我们国家有自己独立的船舶设计、建造和测试体系,有稳定数量的熟练工人,有完善的配套产业。有完备的厂办职业学校培养人才,我们国家的造船产业是高效、健康的,它不受制于任何人,感谢天尊!”文图拉船长想到这里,不由得取下了脖子上的八卦挂坠。
……
“英国海军发展势头太过迅猛了,这速度快得让人惊讶。”担任第一舰队司令的李毅海军少校站在驶入盐城港的“八月十日”号战列舰的甲板上,用忧心忡忡的语气朝前来视察演习的海军部长陆铭说道。
陆铭以海军部长之尊出任军部总参谋长,与陆军将领们斗智斗勇,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海军的日常训练了。不过此次第一舰队在盐城港外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对于这场几乎囊括了东岸大部分海军舰船的军演。陆铭还是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过来看了看,以便近距离了解一下他心爱的海军的发展近况。
而海军的主要将领们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开始向海军部长大人抱怨东岸海军发展的滞后——即近些年来几乎没有添置几艘新舰,也就今年集中下水了一批,之前已经数年没造了。
“据欧洲公开流传的消息,1651年底的时候,英国海军已经把转业战舰的数量提高到80-100艘了(真实数量是88艘),而在十来年前,这个数字仅仅才是二三十艘,这增长速度实在是太吓人了。”李毅大声向陆铭抱怨道,“相比较之下,我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就显得过于缓慢、过于常规了,但如今我国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多,需要保护的海上交通线也越来越长,海军力量的增长缓慢已经日益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大对海军的投入,增加海军舰队的规模,是下一阶段执委会应当重点考虑的事情。”
“英**舰数量的疯涨,有过去二十年投资偏少的集中性压力释放因素在内,这是不可持续的,英国政府也拿不出太多钱继续像过去三年那样疯狂造舰,除非他们从这次战争中获得的好处远超以往,又或者克伦威尔这个独裁者继续在国内征税投资海军。”陆铭拍了拍李毅的肩膀,宽慰道:“我们海军走的是精兵化路线,船大而坚固、机动性高、火力强,官兵们士气高昂、训练有素。今年年初部里核算,部分新舰入役后,海军全年人员薪资将达到67.44万元、训练费用也将超过120万元,要不是海军自己的小金库里有大量私掠销赃费用贴补用度,这一年小两百万元的海军维持费真的能把国家搞破产的。欧洲国家的海军,没有一家有我们训练这么频繁、这么刻苦、这么科学,所以不要妄自菲薄,要对自己有信心,更要对自己一年花掉的120万元训练费有信心!”
“至于说英国、荷兰两国飞速膨胀的专业军舰的数量,难道海军部或执委会就不担心吗?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国力目前只允许我们拥有这么大规模的海军,这已经是极限了,除非我们大幅度削减训练费用,当存在舰队,但那样谁会同意?”陆铭说到这里,微不可觉地叹了口气,说道:“一切都要慢慢来,穷兵黩武也要看国力允不允许的。政务院那边对每年军费的开支浩大已经怨念很深了,几次提议要削减军费投入经济建设,但都被我们拦了下来。另外,陆军的情绪也要安抚,不然这拆起台来军部的很多事情可就没法办了。他们这些年来不但人数被削减,这军费也是一路走低,从最高峰的超过80万元降到了现在的55万元左右,这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再把有限的军费向海军倾斜,难道你想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起来造反吗?”
“办点事咋这么难呢……”听陆铭说了这么多,知道海军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扩大的李毅顿时失望地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