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征西大将军夏侯信在陇西击退逆贼诸葛亮大军,如今陇西平定,江东孙权又已经退兵,此皆大王威德所致,如今逆贼既退,大王理当进位称帝,以正天下人心。”

    魏国的朝堂上,董昭正站在中间慷慨陈词,目的就是一个,让曹叡称帝,至于钟繇、王朗等人,却没有再站出来,而是躲在边上,看着董昭。

    钟繇怎么也没想到,仅仅只是夏侯信等几人,就将诸葛亮击退了,这号称卧龙的诸葛孔明看来也就这样,却不知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诸葛亮一人独斗夏侯信、曹真等数人,却依旧能够保持大军有序撤退,是何等的能力,至少在治军一道之上,诸葛亮就已经展现了非凡的能力。

    “大王虽然年轻,却仁厚爱民,又英武沉稳,天下万民盼大王进位称帝,如同久旱之苗渴望甘霖,如同万物期盼春日的阳光。还望大王不要失了天下人望,早定称帝之事,也可以鼓舞百姓。”

    “若是孤进位称帝,那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先王?”

    “时移世易,天下人早盼天下另立新主,汉室之所以倾颓,乃是桓灵二帝昏庸所致,致使天下生灵涂炭,黎民蒙难,流离失所。先王虽承汉室之官职,但这中原之地,却是先王带领诸位文臣武将披荆斩棘,历经数战才平定的,实乃是先王辛苦所得,大王承先王之志,当进帝位。何况这天下,乃有德者居之,先王曾有言,临阵能致胜,不使将士枉死是德,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馁之苦是德,大王如今能居其中而平四方,得其才而安天下,早就已经天命所归,还望陛下不要再推辞了。”

    董昭就这么一直说着,武将一侧的夏侯惇等人,也开始出言附和,至于文官之中,也开始出现了许多支持的声音。

    谁都知道,如今夏侯信在陇西大胜,还斩杀了张飞之子张苞,这就已经够振奋人心的了,而且彻底挫败了诸葛亮趁着曹魏新君继位的时候,图谋关中的谋划,这是曹叡的用人之明。

    “兹事体大,何况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天下仍旧是汉家天下,天子也仍然在位,又该如何?”

    称帝么?终于到了这一步,既然来了,那么也不用躲避,自己就迎上去。

    “可以禅让。禅让之事,古已有之,尧禅于舜,舜又让与禹,此乃古圣贤之道,如今大王承继先王遗志,当克承大统,即皇帝位昭告天下,还望大王明鉴,勿失百姓所望。”

    华歆这时候也站出来附和,见华歆也出来支持,许多人也开始纷纷加入。

    “还望大王勿失人望。”

    “还请大王即皇帝位。”

    “汉已失其德,而天命在魏,谶语代汉者当涂高,如今大王定国号为魏,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且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

    甚至于,已经有人开始信誓旦旦的拿着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来解释,说明魏代汉的合理性。

    “诸位之意,孤已尽知,然则事关重大,还是需要仔细商议才是。”

    曹叡这算是已经答应了称帝的请求。

    钟繇就这样看着曹叡和诸多寒门出身的文臣开始一问一答,这中间,有董昭,有华歆,有吴质,等等等等,唯独夏侯惇为首的武将却依旧岿然不动,看不出任何的态度。

    一众人吵吵嚷嚷的,曹叡见商量不出一个结果,就暂时宣布退朝,让他们先商量出一个可行的方略,又召夏侯惇等人入内议事。

    “叔祖,今日朝堂之上,为何一言不发?”

    曹叡让人给夏侯惇等人看座,又上了茶点,等着所有人都退下之后,才说起这个话头。

    “大王,称帝之事,已经是必然,此事无需再议,但是,大王可曾想过,如何面对你那几个姑母?还有,当如何对待汉帝,这些事情,大王心中可有决断?”

    夏侯惇看着曹叡,对于这些问题,他还是要问清楚的,毕竟曹操是汉臣,而自己也是汉臣,这是他们两个人身上洗不去的印记,同样也是朝中诸多大臣无法回避的问题。

    看着堂仲诸人沉默,曹洪有些忍不住,这些事情不是很简单么?

    “要按我说......”

    夏侯惇看着曹洪,立刻就打断了他的话语。

    “按你说怎么样?他可还是曹氏的女婿。”

    夏侯惇的内心来说,是不赞成称帝之后就杀掉刘协的,你可以夺了他的帝位,但是却不能杀了他,这不符合现如今的规矩。

    “徐师,你的意见呢?”

    曹叡转向了徐庶,想要问问他的意见。

    徐庶看着王位上的少年郎,越发的有王者的气度了,想着自己等人教过他的,不去对任何人提出的策略和建议评价,只选择那个更好,更合适的采用即可。

    心中想着曹叡问自己的目的,然后缓缓的开口。

    “大王,在下以为,还是当善待汉室的好。”

    “哦?请徐师细说。”

    曹叡一听,立刻就来了兴趣,有些话由自己来说并不是很好,反而要借助他人之口才更合适。

    徐庶看了在场的众人,心中已经想好了几个要点。

    “大王,依照圣人所言,禅让乃是上古贤王之间权力传承的方式,大王知竹书,然则世人却不知道,尧被囚禁致死,舜死于苍梧之野。禅让之后,一刀杀了,固然省事,却会开一个坏头,给世人造成一种错觉,这天子之位,在力不在德。昔年董卓手握三十万大军,以为凭借手中兵马便可以行废立之事,结果关东诸侯起兵直逼虎牢关,董卓见势不妙,一把火烧了这洛阳城,退守长安,最终身死。淮南袁术,号称兵精粮足,将多谋广,在得了玉玺之后,就自以为天命,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他那个仲氏伪朝,又何曾得到世人的认可?如今朝堂之上,支持大王进皇帝位者,大多都是寒门出身之人,而士族豪门却始终没有表态,与先前钟繇等人鼓动大王称帝之心截然相反,此事还需大王深思。

    所以,魏代汉而牧天下,大王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天下人心,黄巾以来,诸侯纷乱,人心丧乱,还望大王能够善待汉室,为重塑天下人心开一个好头。”

    “好,徐师说的对,孤还要考虑天下人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大魏代汉,乃是汉室气数已尽,而非凭借手中武力强行所为。徐师一番话,如拨云见雾啊,其实,私底下还是有不少人劝孤说,代汉之后杀之,说什么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既然我大魏代汉而牧天下,则汉帝最轻也当流放,此等人却还是食汉禄之辈。”

    曹洪听完这话,有些讪讪,他自然也是支持杀了刘协的人中的一员。

    这个核心问题既然已经决定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在那些士族文官的建议下,开始三请三辞的戏码,反正这事自己的祖父已经干过一次了,自己再做一次也没什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夏侯信率领大军回到了洛阳。

    ————————

    夏侯信的大军驻扎在城外,按照曹叡的想法,作为自己继承王位之后的第一次大胜,他是要隆重举行仪式的,为此,士族文官还有许多人反对,理由就是这并不是什么大胜,并没有得尺寸之土,也没有大量的俘虏,更不是对外族的战争,等等。

    总之,就是一句话,不够格。

    曹叡见这样,只能放弃隆重大办,但坚持必要的仪式还是要有的,不能让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之后,受到冷遇,这个提议最终在夏侯惇等武将的支持下得以通过。

    夏侯信在城门口刚刚结束了卸甲的仪式,就立刻被曹叡叫到了王宫,连家都没让回。

    “姑父,如此着急将姑父叫来,还不让你回家,实在是叡儿遇到了一些事情,也想听听姑父的意见。”

    曹叡亲热的拉着夏侯信走在王宫内部,又将身边的人全部都挥退。

    “何事如此着急?”

    夏侯信也听说了,如今劝说曹叡称帝的人不少,但大多都是寒门士族,但颍川四族,以及河北、关中、徐州等地大族却始终保持沉默。

    “如今称帝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可此事迟迟未决,未免会影响到大魏的威信,最终也会沦为世人的笑柄,更甚至,还会有人挑战权威,所以如此着急将姑父找来,就是希望姑父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解决了眼下的问题。”

    钟繇他们迟迟不表态支持?若说是他们心念汉室,那么在诸葛亮第一次图谋出川之前,就不会出言支持曹叡称帝了。或者说,称帝也只是他们的幌子,故意挖一个坑让曹叡跳?

    不至于,他们肯定是有更大的诉求,只是没想到自己去了陇西一趟,陇西汉中在这一战中展露出来的东西将他们吓到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就想要通过这种政治上的博弈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章节目录

三国之夏侯弃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黑千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千羽并收藏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