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皇帝上眼药的人,说丽贵妃之前就疑神疑鬼的,之前的嬷嬷派人加害其他妃嫔的儿子,现在那个嬷嬷做的事被人发现了,虽然她一口咬定,是她自己做的,跟丽贵妃无关,但,傻子也知道,多半是丽贵妃指使的。
现在丽贵妃越发疑神疑鬼,已经诬告了那么多人了,多亏皇帝慧眼如炬,还了大家清白,才没被丽贵妃冤死人,这是她没有心腹嬷嬷,不敢像以前那样,直接加害被她怀疑的人,才只好向皇帝告状。
现在她又有心腹嬷嬷了,而她本人越来越疑神疑鬼,万一怀疑谁,就让她那个心腹嬷嬷收拾谁,让人冤死在了她手上,怎么办?
尤其是皇子,万一丽贵妃又疑神疑鬼,觉得谁害了她的儿子,准备也害对方的儿子,并且还让她手下的嬷嬷得手了,那陛下的皇子,岂不是要有危险了?
就算之后陛下抓到了凶手,人死了也不能复生了。
皇帝听了这个上眼药人的话,还甭说,皇帝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这一段时间以来,丽贵妃的确越来越疑神疑鬼了,不停地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就她这性格,有了这个心腹嬷嬷,的确做的出来,怀疑谁,就指使心腹嬷嬷做一些害人的事。
之前丽贵妃的心腹嬷嬷一口咬定,说是她自己害的人,跟丽贵妃无关,皇帝也知道,这是傻子才信的话,只是对方做的谨慎,他查不到证据,证明是丽贵妃指使的,所以只能算了。
虽然算了,但当时皇帝已经对丽贵妃不喜了。
最近丽贵妃老是诬告别人,让皇帝的这种不喜,越发增多,所以这会儿被人一上眼药,自然就信了,觉得的确会发生这样的事。
为了不让他的儿子有危险,皇帝觉得,不能让丽贵妃再从娘家带人进来乱搞。
于是当下皇帝便出面,将丽贵妃那个嬷嬷赶回去了,说丽贵妃要觉得人手不够,可以让宫里再拨给她一些人手,但是不许再从娘家送人进来了。
丽贵妃听了,自然就不乐意了,毕竟她才过上几天好日子,这要是那个嬷嬷被打发回去了,她以后又要回到之前的生活,那怎么行。
于是当下丽贵妃便跟皇帝表示:“陛下,宫里嫔以上姐妹,都有从家里带人进来,她们能行,臣妾为什么不行?”
皇帝道:“她们带进宫的人,就是帮她们处理一些杂事,可不像你的嬷嬷,在宫里害人。”
丽贵妃听的气死了,想着那些人哪有不害人,只是皇帝没找到罢了,但她不能这样说啊,因为她没证据,没证据这样说,那就是诬告,皇帝已经因为她诬告过几次人,对她很反感了,所以她自然不能说那些人的下人也害人,只能道:“如果陛下觉得臣妾的嬷嬷该赶走,那其他人的嬷嬷,也该赶走,免得宫里以后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如果实在保不住那个嬷嬷,起码也要让别人的嬷嬷都失去,这样大家一起倒霉,自己的损失也能平衡一点,总比别人有人手帮忙,自己没人手帮忙来的好。
丽贵妃的话,倒也不无道理,让皇帝想了想,便道:“宫里安排的侍候的人,是有限额的,这些人手,的确少了点,各宫主位从家里带人进来,也算正常,搞一刀切也不合适,但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以后谁的嬷嬷犯了事,谁就不能再从家里带人进来了。”
这样一来,各人既可以从家里带人进宫帮她们处理事务,不需要宫里给各人提高待遇,多分配一些宫女太监给她们,养更多的人,增加开支,但同时,又做了限定,不会让一些人带人进来搞事,总归是完美了。?对皇帝来说,是完美了,但对丽贵妃来说,那就不完美了。
因为嫔以上能带人进宫的,目前只有她一个人的下人犯了事,不能带人进宫,那也就是说,这条规定,不还是针对她的?
——也有其他一宫主位的下人犯了事,但大多跟主子一起被处理了,所以没处理的人中,就只有丽贵妃一个人,导致丽贵妃这样说。
但皇帝都这样说了,而且说的有理有据,她继续坚持,皇帝不答应也没用啊,于是只能算了。
当下丽贵妃的心腹嬷嬷再次失去了,于是她又恢复了之前疲于奔命的状态,这让丽贵妃自然再次崩溃了。
而她一崩溃,人就憔悴了起来,不好看了,皇帝再一次对她没兴趣,不想去她那儿了,让丽贵妃再次失宠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王家人不由对丽贵妃无语。
其实王家人是打算等个合适时机再送人进去的,最好是碰到哪两方人乱斗——好比宠妃孙贵妃跟谁斗起来了——他们趁乱送人进去,不会引人注意。
哪知道丽贵妃没撑多久,就撑不下去了,强烈要求家里送人进去,他们没办法,只能送了,结果就是,皇帝将人赶回来不说,还断了后路——皇帝直接规定了,带进宫的下人,一旦犯了事,该妃嫔不允许再从家里带人进来。
而丽贵妃显然就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彻底断了王家送人进去的想法,丽贵妃只能一个人战斗了,到时丽贵妃脑子不行,会不会出事,他们就不知道了。
这也是王家人无语的原因,毕竟丽贵妃要多撑一会儿,他们的人能安全混进去,那多好呢。
不过,他们自然还不死心,于是便打算偷偷送一个家生子进去。
当然了,不是直接进去,毕竟直接进去,皇帝已经发话了,他们家嬷嬷出过事,不允许再由家里送人进去。
而是让那家生子参加宫里宫女的选拔,这样进去后,由丽贵妃想个法子,调到身边,这不就又能有帮手了。
也不用担心丽贵妃调不到身边,现在丽贵妃还管理着宫务呢,调个人进她的宫殿,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之所以要偷偷送进去,自然是怕被人发现那人跟丽贵妃的关系,皇帝别不高兴,然后又要将人赶走,那他们可就白试了。
现在丽贵妃越发疑神疑鬼,已经诬告了那么多人了,多亏皇帝慧眼如炬,还了大家清白,才没被丽贵妃冤死人,这是她没有心腹嬷嬷,不敢像以前那样,直接加害被她怀疑的人,才只好向皇帝告状。
现在她又有心腹嬷嬷了,而她本人越来越疑神疑鬼,万一怀疑谁,就让她那个心腹嬷嬷收拾谁,让人冤死在了她手上,怎么办?
尤其是皇子,万一丽贵妃又疑神疑鬼,觉得谁害了她的儿子,准备也害对方的儿子,并且还让她手下的嬷嬷得手了,那陛下的皇子,岂不是要有危险了?
就算之后陛下抓到了凶手,人死了也不能复生了。
皇帝听了这个上眼药人的话,还甭说,皇帝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这一段时间以来,丽贵妃的确越来越疑神疑鬼了,不停地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就她这性格,有了这个心腹嬷嬷,的确做的出来,怀疑谁,就指使心腹嬷嬷做一些害人的事。
之前丽贵妃的心腹嬷嬷一口咬定,说是她自己害的人,跟丽贵妃无关,皇帝也知道,这是傻子才信的话,只是对方做的谨慎,他查不到证据,证明是丽贵妃指使的,所以只能算了。
虽然算了,但当时皇帝已经对丽贵妃不喜了。
最近丽贵妃老是诬告别人,让皇帝的这种不喜,越发增多,所以这会儿被人一上眼药,自然就信了,觉得的确会发生这样的事。
为了不让他的儿子有危险,皇帝觉得,不能让丽贵妃再从娘家带人进来乱搞。
于是当下皇帝便出面,将丽贵妃那个嬷嬷赶回去了,说丽贵妃要觉得人手不够,可以让宫里再拨给她一些人手,但是不许再从娘家送人进来了。
丽贵妃听了,自然就不乐意了,毕竟她才过上几天好日子,这要是那个嬷嬷被打发回去了,她以后又要回到之前的生活,那怎么行。
于是当下丽贵妃便跟皇帝表示:“陛下,宫里嫔以上姐妹,都有从家里带人进来,她们能行,臣妾为什么不行?”
皇帝道:“她们带进宫的人,就是帮她们处理一些杂事,可不像你的嬷嬷,在宫里害人。”
丽贵妃听的气死了,想着那些人哪有不害人,只是皇帝没找到罢了,但她不能这样说啊,因为她没证据,没证据这样说,那就是诬告,皇帝已经因为她诬告过几次人,对她很反感了,所以她自然不能说那些人的下人也害人,只能道:“如果陛下觉得臣妾的嬷嬷该赶走,那其他人的嬷嬷,也该赶走,免得宫里以后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如果实在保不住那个嬷嬷,起码也要让别人的嬷嬷都失去,这样大家一起倒霉,自己的损失也能平衡一点,总比别人有人手帮忙,自己没人手帮忙来的好。
丽贵妃的话,倒也不无道理,让皇帝想了想,便道:“宫里安排的侍候的人,是有限额的,这些人手,的确少了点,各宫主位从家里带人进来,也算正常,搞一刀切也不合适,但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以后谁的嬷嬷犯了事,谁就不能再从家里带人进来了。”
这样一来,各人既可以从家里带人进宫帮她们处理事务,不需要宫里给各人提高待遇,多分配一些宫女太监给她们,养更多的人,增加开支,但同时,又做了限定,不会让一些人带人进来搞事,总归是完美了。?对皇帝来说,是完美了,但对丽贵妃来说,那就不完美了。
因为嫔以上能带人进宫的,目前只有她一个人的下人犯了事,不能带人进宫,那也就是说,这条规定,不还是针对她的?
——也有其他一宫主位的下人犯了事,但大多跟主子一起被处理了,所以没处理的人中,就只有丽贵妃一个人,导致丽贵妃这样说。
但皇帝都这样说了,而且说的有理有据,她继续坚持,皇帝不答应也没用啊,于是只能算了。
当下丽贵妃的心腹嬷嬷再次失去了,于是她又恢复了之前疲于奔命的状态,这让丽贵妃自然再次崩溃了。
而她一崩溃,人就憔悴了起来,不好看了,皇帝再一次对她没兴趣,不想去她那儿了,让丽贵妃再次失宠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王家人不由对丽贵妃无语。
其实王家人是打算等个合适时机再送人进去的,最好是碰到哪两方人乱斗——好比宠妃孙贵妃跟谁斗起来了——他们趁乱送人进去,不会引人注意。
哪知道丽贵妃没撑多久,就撑不下去了,强烈要求家里送人进去,他们没办法,只能送了,结果就是,皇帝将人赶回来不说,还断了后路——皇帝直接规定了,带进宫的下人,一旦犯了事,该妃嫔不允许再从家里带人进来。
而丽贵妃显然就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彻底断了王家送人进去的想法,丽贵妃只能一个人战斗了,到时丽贵妃脑子不行,会不会出事,他们就不知道了。
这也是王家人无语的原因,毕竟丽贵妃要多撑一会儿,他们的人能安全混进去,那多好呢。
不过,他们自然还不死心,于是便打算偷偷送一个家生子进去。
当然了,不是直接进去,毕竟直接进去,皇帝已经发话了,他们家嬷嬷出过事,不允许再由家里送人进去。
而是让那家生子参加宫里宫女的选拔,这样进去后,由丽贵妃想个法子,调到身边,这不就又能有帮手了。
也不用担心丽贵妃调不到身边,现在丽贵妃还管理着宫务呢,调个人进她的宫殿,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之所以要偷偷送进去,自然是怕被人发现那人跟丽贵妃的关系,皇帝别不高兴,然后又要将人赶走,那他们可就白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