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还能是谁?永乐大帝呗!
想要从韩成这里得到答案。
尤其是朱棣,多少带着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
在他看来,这样做的不肖子孙,不管怎么算,都算不到他朱棣头上。
敢把他爹的禁令当成放屁的人,不是大哥,就是大哥的儿子。
最多也就到大哥的孙子辈。
再往后的话,后面的皇帝基本没有那大的魄力。
就算是真的有那样大的魄力,到了那时,各种事情盘根错节,就算是皇帝有开海的魄力,也没有那样的容易实现。
所以朱棣就站在这里,兴致勃勃等着从韩成这里,听听到底是哪个倒霉玩意敢这样做。
是他大哥,还是允炆或者是允熥?
亦或者是他们的子孙。
韩成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有此一问。
更是没有想到,在朱元璋问出这个问题之后,朱棣竟然还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在这里兴致勃勃的等着看后续。
若是朱棣知道了,这事到底是谁干的,接下来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保持这样良好的心态。
“做这件事情的,乃是永乐大帝。”
韩成目光平静的说出了这个答案。
没有直接说出朱棣的名字。
这倒不是韩成怕朱棣会挨揍,他很想看到朱棣挨揍。
更想看看有他和自己的赌约在,等到朱元璋揍了朱棣之后,朱棣如何面对自己。
如何跟自己的姓。
只是时机总是不凑,昨天他一直到很晚很晚才睡着,今天一大早就被朱标朱棣这俩牲口给喊醒,瞌睡的眼皮都要睁不开。
这个时候若不是涉及到给小日子送温暖,韩成都懒得多言。
在这等情况下,他肯定不能自己作死,主动把事情给暴出来。
朱元璋等人只要不问永乐是谁,那他肯定不会自己说。
但永乐大帝四个字出口之后,韩成这才猛然想起事情的不妥。
他忽然想起来,昨晚和朱棣第一次相见的时候,自己曾称呼过对方为永乐。
当时朱棣是一脸茫然。
这……
要是朱棣记住了这事,并在这个时候问起来的话,那事情可就不太好了!
自己只怕到明天早上,都不一定能睡觉!
韩成此时是真的后悔,一颗心都揪了起来。
这朱棣可千万别记住自己当时对他的那一句称呼。
就算是真的记起来了,那也千万别在这个时候问出来!
韩成这个时候,不断的在心里念叨,祈祷这朱棣不要想不开的。
但朱棣显然并没有如同韩成所想的那样,在听到韩成说起永乐大帝的时候,神情有些异样……
朱元璋这个时候也愣了一下。
永乐大帝?
又是永乐大帝?
这家伙的弄出来的事情可不少啊!
原来是允炆弄出来!
按照韩成所说,标儿英年早逝了,接下来继承皇位的肯定是允炆了。
那他等于是大明的第二位帝王,权威肯定是不小的。
他确实有违背自己祖训的实力。
而这样的行为,也确实能对起他永乐大帝的称号。
朱雄英这个好圣孙没有离世之前,朱元璋很少去认真看其余的孙子。
好圣孙离世之后,朱元璋的目光也逐渐的转移到了朱允炆身上。
尤其是想想昨晚中秋晚宴,允炆这个好孙子的表现之后,朱元璋也逐渐的对其满意起来。
并觉得永乐大帝就是他。
不过,若是在之前,朱元璋从韩成这里得知了朱允炆这孙子竟然敢把他的祖训当成放屁,那他肯定是要发脾气。
说不定还会将这孙子给弄过来揍上一顿。
但今天从韩成这里,得知倭国竟然这样富裕之后,再去看这件事情,感受自然也就随之变得不同。
反而觉得朱允炆有魄力,有眼光了。
朱元璋什么反应,韩成到不怎么在乎。
他这个时候,最在乎的是朱棣的反应。
他看起来平静,但实际上心里一点都不平静。
尤其是看到了朱棣那若有所思的神情之后,心里面的感受,顿时就变得更为纠结起来。
朱棣这家伙,不会真的意识到了什么吧?
“咋了,老四?”
朱标看出朱棣的神色有些不对,就出声询问。
韩成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完了!
完了!!
这下子不要说回笼觉,今晚上的觉都不用睡了!!!
“没咋,就是听起来这永乐觉得很熟悉的样子,像是在哪里听过。
一时间有些想不太起来。”
朱棣伸手挠挠头,显得有些困惑和苦恼的说道。
“原来是因为这啊!”
朱标笑了起来。
“你觉得熟悉也正常,因为以前就有人用过永乐这个年号。
就是宋朝时在南面造反称帝的方腊。
之前在大本堂念书的时候,先生有讲过。
这后面用永乐这个年号的子孙,多少有些不学无术了。”
原来是这样!
朱棣恍然,心中的困惑消失:“我说我咋觉得这永乐听起来这样熟悉呢!”
“你看看你!再看看伱大哥!
同样都在大本堂读书,同样的先生在教授,差距咋就这样大呢?
你读书的时候,是不是又在糊弄老子了?!”
朱元璋愤愤的声音响起,有点想要抽朱棣。
朱棣脑袋缩了缩,远离他爹几步陪着笑道:“父皇,孩儿这不是多少还记着一些吗?
只是记得不怎么清了。
而且孩儿都不在大本堂读书多少年了,这几年又多在行伍之间厮混,有些事情记不清也很正常。”
“你大哥比你出大本堂出的更早,你大哥咋就记得?”
朱元璋依旧是不太想放过朱棣。
朱棣嘿嘿笑道:“爹,我咋能和大哥比?
大哥天生就是读书的种子,是做大事的料。”
原本朱元璋还想继续揪朱棣的。
听到朱棣这样一说,再这样一想,觉得朱棣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
“你说的确实不错,让你舞刀弄枪,带人打仗挺好,学习上面确实不是这块料,和你大哥真没法比。”
被朱元璋这样说,朱棣不仅仅没有半分的不乐意,相反还很高兴。
毕竟从小到大,他就没想着和大哥比过。
大哥比自己优秀,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心都提起来的韩成,见到这件事情,竟然被朱标这样神奇的给揭过去了之后,那悬起来的心,也随之放回肚子。
幸好!
幸好!!
幸好这朱标学识渊博,不然的话,自己这次真的要被熬个半死了!
韩成本以为这次的危机,就这样过去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他发现自己高兴的太早了。
这个危机,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朱棣原本已经是信了朱标所说的话。
但却在这个时候,猛然记起自己最近听到永乐二字,乃是从韩成口中!
昨天第一次和韩成相见的时候,他曾称呼自己为永乐!
而刚才他又说了,让郑和下西洋的事,是永乐大帝让做的!
这是巧合?
不然这家伙为何喊自己为永乐?
朱棣的心猛然跳了跳。
旋即暗自摇头,将这个吓他一跳的想法给甩走。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自己一直立志做父皇,做大哥的征北大将军。
不说现在父皇身强力壮,揍起老二来,那叫一个欢实,春秋鼎盛,还能活好多年。
就算是父皇不再了,大哥登基成为皇帝,那自己也绝对不会升起二心!
绝对会老老实实的做大哥的征北大将军!
谁敢在自己身边多言,让自己造反之类的,不用别人动手,自己就直接动手将之给砍了!
这一点朱棣非常的自信!
可既然这样,韩成为何要称呼自己为永乐?
朱棣迷惑了。
很快他就想起了大哥刚才说的,永乐曾经是方腊用过的年号。
马上就有了新的答案。
这是自己当时对待韩成的态度不好,他心中对自己有气,所以这才用一个造反之人用过的年号,来称呼自己。
这是在暗戳戳的骂自己,说自己粗俗无礼!
就跟大明现在的一个比较狠的骂人方式,把别人给称呼为元鞑子是同样的道理。
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之后,朱棣再望向韩成时,目光就多少变得有些不同了。
这家伙,真阴险!
骂人竟也骂的这样暗戳戳的,不着痕迹!
要不是方才大哥说了这永乐二字的来源之后,自己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昨天晚上被韩成这家伙给骂了!!
朱棣很想抗议一下韩成,但想到自己老丈人的命,还有夫人的命这个时候可以说都在韩成的手中握着之后,又只好将这个念头给忍耐下去。
他这时候,是真的不敢得罪韩成啊!
他暗戳戳的骂自己那就骂吧。
自己权当听不懂,都算他自己的。
朱棣不知不觉间,面对韩成之时,竟也用起了精神胜利法!
再想想自己大哥的后代,竟然有人用了这个被造反之人用过的年号,朱棣心中就有些乐呵。
原来,大哥的后代之中,竟然还有和自己一样,不喜欢读书的。
这家伙可自己惨多了。
自己只是被韩成一个用永乐二字给骂了一次,永乐大帝那家伙看着样子,是直接流传后世了。
被这样多的人骂。
关键是还会在天下人,以及后世人面前,明晃晃的将自己不学无术的事情给暴露出来。
惨!
实在是太惨了!!
朱棣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在这里笑话大哥的那个不学无术的子孙。
心情比较愉悦。
不过在想起韩成称呼自己为永乐,而大明后来又会出现一个永乐大帝之后,朱棣的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忐忑的。
可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不好直接问韩成,昨天为什么要称呼自己为永乐。
当着自己父皇和大哥的面,这有些犯忌讳不说,若是确认了韩成就是在骂自己,那岂不是丢人丢的更大了?
可若是不问明白,确认韩成喊自己为永乐,只是在暗戳戳的骂自己,和永乐大帝没有任何关系的话,朱棣总是觉得有些不太放心。
所以经过了一番迅速而又激烈的思考之后,朱棣到还真的想起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问这个事。
他望着韩成道:“韩成,那个……我想问一下,我在之后,有没有成为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有没有杀破胡虏,燕然勒功?”
说实话,韩成见到朱棣再一次的陷入到了沉思,并很快再次开口向自己问话的时候,多少是有些担心的,怕朱棣真的在此时把一些话给问出来。
此时听到朱棣的问题之后,韩成略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立刻用力点头:“没错,你在后来确实成为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
比你岳父大人,徐大将军打的都远!
燕然勒功而还!”
韩成第一时间就对朱棣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并明确了朱棣在后来做出来的成就。
不过心里面却默默的补充了一句,不过,你却是做的是你儿子朱胖胖的‘征北大将军’,燕然勒功也是在你成为皇帝之后。
当然,这些细节性的问题,只要别人没有刨根问底,韩成是绝对不会多说的。
他这个时候自觉的很。
在听到了韩成的回答之后,朱棣不由暗中长出一口气,心中最后的一点担忧也随之消失不见。
看来,韩成之前称呼自己为永乐,就是单纯的在骂自己。
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大明的永乐大帝,和自己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毕竟自己在后来都当上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燕然勒功了,又咋可能会是永乐大帝!
朱元璋在听韩成说了朱棣在今后,做出来的成就之后,不由得老怀大慰。
“老四,做的好!看来咱将你给弄到北平那里,是一个顶好的主意。
你真的没有辜负咱对你的期望!
真的撑起了咱大明的一片天!”
朱元璋还是一如既往的厚脸皮,夸赞别人的时候,将自己也给顺道夸赞上了。
朱标也忍不住的在朱棣的肩膀上拍了拍,对老四在今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很是高兴。
韩成也很是高兴。
好了!
这一次的事算是过去了!
不用为猝死担忧了……
……
“既然韩成你说了,这马和在日后的大明,做出了这样大的成绩,有那样大的名声,那咱等一下就派人紧急前往西南,看看能不能找到此人。”
重新回到正事上的朱元璋,倒也不含糊,立刻就准备将马和给找过来。
“陛下,若是那马和还没有被施行宫刑,那就不要再施行了。
给他留点体面。
毕竟历史上做出了那样大的成就,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
在这等情况下若是再给他来上一刀,着实让人有些难受,令人感到有些遗憾。”
韩成赶紧出声提醒。
朱元璋闻言道:“或许,正是因为被割了一刀,他没有了烦恼根,可以专心致志做事情,不胡思乱想,这才能做出那等成就来。
这一刀不割的话,他反而做不出来这事。”
朱元璋又开始不做人了。
见到韩成看着自己,老大无语的样子,朱元璋哈哈笑道:“开玩笑的,咱会让人把这个命令一并送去。
希望还能来得及。
确实,按照你所说的,再给这马和来上一刀,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也希望找到他之后,这人今后还可以做出和历史上一样的事情来。”
韩成见到朱元璋同意这事情,心中多少松了一口气。
自己该做的已经都做了,剩下的只有天知道了。
郑和到底能不能保持男儿身,这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再干预的了。
说完马和的事情之后,边上的朱棣又一次望着朱元璋开口道:“父皇,我记得当年您一声令下之后,龙江宝船厂那里可是一刻不停的,全力建造了足足四年,这才算是停下来。
这四年的时间,足够龙江宝船造出不少大海船了!
或许,不需要新的,仅仅是龙江宝船厂的那些存货,就足可以出征倭国,先给倭国一些教训了!”
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诸多事情之后,朱棣现在是一刻都不想多呆了。
一门心思的,想要尽可能快的出兵倭国。
“确实有不少存货。”
朱标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之前看过龙江宝船厂的各项记录,若是所记不差的话,那里有造好的两千料海船二十艘,四千料海船两艘。
除了已经造好的船之外,还有不少半成品的船只,以及当初剩余下来的,造船用的诸多木料。”
经常处理国事的朱标,对于这些事情倒是门清。
在听到了朱标的话之后,朱棣顿时兴奋起来。
韩成却显得有些疑惑不解。
他插嘴道:“这事情有些不对呀,按说陛下不是才下达了命令没多久,就被刘伯温给劝住了。
前后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这怎么龙江宝船厂,却连续造了四年才停工?
不仅造好了这样多的船,还有那样多的材料?”
听到韩成问出这话,朱元璋的面色出现了一瞬间的不自然。
多少有些不待见韩成。
这家伙故意的吧?
专门哪壶不开提哪壶!
朱标咳嗽了了一声,望着韩成道:“那个……韩成你是明白的,这一个决策从做出来,再到传达下去,以及开始施行,那往往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出现一些延迟也很正常。”
韩成点了点头,觉得朱标说的很对。
朱元璋朱标见此,都不由暗送一口气。
话说,他们还真的有些怕韩成在这个事情上,揪住不放一直问下去。
结果就在这时,韩成的声音再一次的响了起来。
“这……还是不太对啊!
延迟上几个月那很常见,可这足足延迟了四年,真让人想不明白。
龙江宝船厂,好像就在南京城外没多远的地方吧?
吃顿饭的功夫,就可以快马把消息传递过去,哪里需要耽搁这样长的时间?”
朱元璋一听韩成这话,直接就就将脸扭到了一边。
他有些想要揍人了!
朱标看看自己父皇的反应,一时间也是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自己总不能说,自己父皇好面子,虽然接受了刘伯温的建议,却因为面子问题,没有明确说今后不攻打倭国,也没有喊停龙江宝船厂对大海船的建造。
一直等到这个事情过去了三四年之后,这才算是下令,不让继续造船吧?
这是能说出来的?
至少是绝对不能当着父皇的面说出来!
“韩成,这事情你不用多问,既然这件事情发生了,那就肯定有原因。
这和你写话本是一个道理。
写话本的时候,需要承前启后,各种的注意合情合理,符合常识。
但事实上,哪里有那样多的合情合理?
话本需要讲道理,但现实却不需要讲道理。”
说罢之后,朱标望着韩成道:“你懂了吧?”
“奥~~懂了懂了,我懂了!”
听着韩成这拖长的,恍然大悟的声音,再感受着这家伙落在自己身上的,那多少带着一些意味深长的目光,朱元璋又有些想要打人了!
这家伙,怎么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看破不说破,为尊者讳呢?
“父皇!有这二十艘两千料和两艘四千料的大海船,再配上一些寻常的海船,前去攻打倭国绰绰有余了!
孩儿请令,愿立刻带兵兵马,前去攻打倭国!
扬我国威!
令这些番邦之人明白,什么叫做天威不可犯!!”
朱棣的请战声再一次的响起。
韩成精神为之振奋的同时,却也忍不住的再一次插嘴道:“等一下,听这话音,这些船已经造好有些年了?
这么多年下来,这些船还能用吗?
不可大意啊,一切都需要稳妥起见。”
虽然韩成也很希望,朱棣立刻就带着人去倭国送温暖。
但他还是要把该考虑的事情考虑好,不然朱棣真的因此丢了性命,那可就完犊子了。
朱棣摇头道:“这点不用担心,这些船稍微保养一下绝对可以使用,不会有什么隐患。”
韩成一愣,朱棣这样自信的吗?
朱棣朝着龙江宝船厂的位置指了指道:“你也知道,这龙江宝船厂就在京城外面,临着京师,别的不说,就这一条,你就完全不用担心那里面的船还能不能用。”
这话听得韩成更加的迷惑了,这是什么神奇的质量保证法?
朱棣笑着道:“因为在这样近的距离下,海船质量不过关,出了事情的话,父皇真的会将他们的脑袋给砍下来。”
好吧,听到了朱棣的这个狠合理的解释之后,韩成一下子就变得释然了。
同时也真的不再为那些的船还能不能用而担忧。
在朱元璋这个硬核狠人的眼皮子底下,这些船只的质量,确实不用多担忧。刚才是自己多虑了。
朱元璋等到韩成和朱棣都不说话了,这才沉吟一下开了口道:“老四,还是再等等,多造一些船好。
这是跨海去作战,不能不谨慎。
可万万不能学了元朝。
不然损失惨重不说,还会令得那倭寇更为狂妄,看了我们的笑话!
这等事情绝对不能发生!
况且,我大明虽有水师,可一向不怎么出海作战。
就算是加上江阴侯,靖海侯等人所统御的水师也不成的。
这事情需要从长计议,不能急,越是急越容易出乱子。”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在这里对朱棣说道。
朱棣也知道自己父皇说的对,但他夫人的病,像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剑一样,让他不敢有任何的松懈。
他真怕给耽搁了。
“父皇,没事的,多磨合磨合也就是了,这些大海船,再加上崇明那里靖海侯所统御的众多备倭水师,前去攻打倭国,真不成太大问题!”
朱标伸手按在朱棣肩膀上道:“老四,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这个事情真的急不来。
西南那边用兵还没有结束,现在又有大军前去灭女真三部。
朝堂已经是勒紧裤腰带了。
这个时候是真的没有办法,再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海战了。
除此之外,备倭水师那里也不能过于轻动。
方国珍,陈友定等人残部,一直在海上为寇,不曾剿灭。
有备倭水师在,尚且能对他们形成震慑,一旦备倭水师离去,那这些贼寇就要变得无法无天起来。
他们行踪漂泊不定,沿海的诸多地方,都将处于他们的攻击之中。
他们打完就走,来到茫茫大海之上,没了备倭水师,我们只能是干瞪眼!”
朱标开口将两个,必须要考虑的实际问题给说了出来。
“那就将那些海寇给灭了!!”
朱棣握紧拳头。
朱标叹息一声道:“哪里有那样容易?
要是真那样容易了,这些海寇早就被灭掉了,也不至于会一直等到现在。
那是大海,和陆地作战不同。
况且,那靖海侯麾下很多备倭水师,都是当年收服的方国珍,陈友定旧部。
很多人都和那些海寇之间,有着香火情。
在这等情况下,想要在短时间里,就将这两部海寇给消灭了,谈何容易?
而且,就算是真的能消灭对方,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也一样是没有钱财,支撑你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跨国海战……”
朱标的话,听得朱棣为之难受。
问题绕了一圈,竟然又绕了回来。
再一次的回到了钱上!
因为大明没有钱,所以这才想着去打倭国。
可前去打倭国一样是需要钱。
因为缺少钱,所以明知道倭国那里有着金山银山,也只能干着急,只能看不能摸。
这事情想想就让人难受!
这事情,陷入到了死循环之中。
看着朱棣这幅着急的样子,朱标叹了口气道:“再等等吧,等到明年后年,西南用兵将会彻底结束。
北面的战事也肯定会平定,到了那时,就有精力和钱财往这上面投入了……”
朱棣想起自己夫人,尤其是老丈人的病,还是着急。
他可以等,但病不会等,按照韩成所说,自己丈人再有个两年多的时间就不成了。
在这等情况下,是真的等不起啊!
“大哥,父皇,就不能……先多印发一些宝钞救救急?”
“今年本就印了不少宝钞了,为了灭女真三部,父皇又下令宝钞提举司加印宝钞。
这样下来,数额已经是超了韩成所说的,上一年总量的一成。
要是再为了跨海征伐倭国,而加印的话,那加印出来的宝钞可就太多了!”
若是韩成没有提出一成的这个界限,朱标有极大可能,会同意朱棣的这个请求。
但是现在,他却不想破例。
刚从韩成这里得知了底线,就要开始破例,在他看来终究是有些不太好。
“那……等到之后在倭国那里挖到金银之后,再把这个窟窿补上,您看这样成不?”
朱棣还是不甘心,在这里提出了他的想法。
听到朱棣此言,朱标和朱元璋都将目光望向了韩成。
看的出来,他们有些心动了!
韩成摇头:“不行。
大明这样大,今后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用钱的时候。
遇到一次就预支一次,加印一次,那今后这个规矩不就成废纸一张了?
必然会被玩坏!
陛下,还有太子都是英明神武,自控力非常强的人。
在这件事情上,尚且不能做到不越雷池一步,就更不要说是后世那些帝王了。
这个口子一开,到了那时,这条约束必然会形同虚设,大明宝钞一样是贬值的厉害,会变成废纸!”
原本还被朱棣的提议说的心动的朱元璋朱标二人,听了韩成的话之后,那点心动立刻就消失了。
“老四,你也听到了,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事情,真的不能这样做……”
“嗯,我知道了大哥。”
朱棣声音显得低沉,整个人看起来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
朱标将朱棣的状态收入眼中,也是为之难受。
可偏偏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若是钱的话,我这里倒是还有一个办法,能够在短时间里,弄到足够攻打倭国的资金……”
边上的韩成,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之后,开口如此说道。
不论是谁想要去揍小日子,他这里都肯定要帮帮场子!
见到朱棣因为钱的问题,不能在这个时候,去攻打倭国而难受,韩成也同样是觉得遗憾。
所以他准备在这个事情上,再推一把。
而韩成的话,也瞬间就让几个人的目光,都汇集在了他的身上。
朱棣更是惊喜莫名,他三步两步来到韩成身边,望着韩成迫切的道:“啥办法?!”
(本章完)
尤其是朱棣,多少带着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
在他看来,这样做的不肖子孙,不管怎么算,都算不到他朱棣头上。
敢把他爹的禁令当成放屁的人,不是大哥,就是大哥的儿子。
最多也就到大哥的孙子辈。
再往后的话,后面的皇帝基本没有那大的魄力。
就算是真的有那样大的魄力,到了那时,各种事情盘根错节,就算是皇帝有开海的魄力,也没有那样的容易实现。
所以朱棣就站在这里,兴致勃勃等着从韩成这里,听听到底是哪个倒霉玩意敢这样做。
是他大哥,还是允炆或者是允熥?
亦或者是他们的子孙。
韩成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有此一问。
更是没有想到,在朱元璋问出这个问题之后,朱棣竟然还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在这里兴致勃勃的等着看后续。
若是朱棣知道了,这事到底是谁干的,接下来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保持这样良好的心态。
“做这件事情的,乃是永乐大帝。”
韩成目光平静的说出了这个答案。
没有直接说出朱棣的名字。
这倒不是韩成怕朱棣会挨揍,他很想看到朱棣挨揍。
更想看看有他和自己的赌约在,等到朱元璋揍了朱棣之后,朱棣如何面对自己。
如何跟自己的姓。
只是时机总是不凑,昨天他一直到很晚很晚才睡着,今天一大早就被朱标朱棣这俩牲口给喊醒,瞌睡的眼皮都要睁不开。
这个时候若不是涉及到给小日子送温暖,韩成都懒得多言。
在这等情况下,他肯定不能自己作死,主动把事情给暴出来。
朱元璋等人只要不问永乐是谁,那他肯定不会自己说。
但永乐大帝四个字出口之后,韩成这才猛然想起事情的不妥。
他忽然想起来,昨晚和朱棣第一次相见的时候,自己曾称呼过对方为永乐。
当时朱棣是一脸茫然。
这……
要是朱棣记住了这事,并在这个时候问起来的话,那事情可就不太好了!
自己只怕到明天早上,都不一定能睡觉!
韩成此时是真的后悔,一颗心都揪了起来。
这朱棣可千万别记住自己当时对他的那一句称呼。
就算是真的记起来了,那也千万别在这个时候问出来!
韩成这个时候,不断的在心里念叨,祈祷这朱棣不要想不开的。
但朱棣显然并没有如同韩成所想的那样,在听到韩成说起永乐大帝的时候,神情有些异样……
朱元璋这个时候也愣了一下。
永乐大帝?
又是永乐大帝?
这家伙的弄出来的事情可不少啊!
原来是允炆弄出来!
按照韩成所说,标儿英年早逝了,接下来继承皇位的肯定是允炆了。
那他等于是大明的第二位帝王,权威肯定是不小的。
他确实有违背自己祖训的实力。
而这样的行为,也确实能对起他永乐大帝的称号。
朱雄英这个好圣孙没有离世之前,朱元璋很少去认真看其余的孙子。
好圣孙离世之后,朱元璋的目光也逐渐的转移到了朱允炆身上。
尤其是想想昨晚中秋晚宴,允炆这个好孙子的表现之后,朱元璋也逐渐的对其满意起来。
并觉得永乐大帝就是他。
不过,若是在之前,朱元璋从韩成这里得知了朱允炆这孙子竟然敢把他的祖训当成放屁,那他肯定是要发脾气。
说不定还会将这孙子给弄过来揍上一顿。
但今天从韩成这里,得知倭国竟然这样富裕之后,再去看这件事情,感受自然也就随之变得不同。
反而觉得朱允炆有魄力,有眼光了。
朱元璋什么反应,韩成到不怎么在乎。
他这个时候,最在乎的是朱棣的反应。
他看起来平静,但实际上心里一点都不平静。
尤其是看到了朱棣那若有所思的神情之后,心里面的感受,顿时就变得更为纠结起来。
朱棣这家伙,不会真的意识到了什么吧?
“咋了,老四?”
朱标看出朱棣的神色有些不对,就出声询问。
韩成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完了!
完了!!
这下子不要说回笼觉,今晚上的觉都不用睡了!!!
“没咋,就是听起来这永乐觉得很熟悉的样子,像是在哪里听过。
一时间有些想不太起来。”
朱棣伸手挠挠头,显得有些困惑和苦恼的说道。
“原来是因为这啊!”
朱标笑了起来。
“你觉得熟悉也正常,因为以前就有人用过永乐这个年号。
就是宋朝时在南面造反称帝的方腊。
之前在大本堂念书的时候,先生有讲过。
这后面用永乐这个年号的子孙,多少有些不学无术了。”
原来是这样!
朱棣恍然,心中的困惑消失:“我说我咋觉得这永乐听起来这样熟悉呢!”
“你看看你!再看看伱大哥!
同样都在大本堂读书,同样的先生在教授,差距咋就这样大呢?
你读书的时候,是不是又在糊弄老子了?!”
朱元璋愤愤的声音响起,有点想要抽朱棣。
朱棣脑袋缩了缩,远离他爹几步陪着笑道:“父皇,孩儿这不是多少还记着一些吗?
只是记得不怎么清了。
而且孩儿都不在大本堂读书多少年了,这几年又多在行伍之间厮混,有些事情记不清也很正常。”
“你大哥比你出大本堂出的更早,你大哥咋就记得?”
朱元璋依旧是不太想放过朱棣。
朱棣嘿嘿笑道:“爹,我咋能和大哥比?
大哥天生就是读书的种子,是做大事的料。”
原本朱元璋还想继续揪朱棣的。
听到朱棣这样一说,再这样一想,觉得朱棣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
“你说的确实不错,让你舞刀弄枪,带人打仗挺好,学习上面确实不是这块料,和你大哥真没法比。”
被朱元璋这样说,朱棣不仅仅没有半分的不乐意,相反还很高兴。
毕竟从小到大,他就没想着和大哥比过。
大哥比自己优秀,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心都提起来的韩成,见到这件事情,竟然被朱标这样神奇的给揭过去了之后,那悬起来的心,也随之放回肚子。
幸好!
幸好!!
幸好这朱标学识渊博,不然的话,自己这次真的要被熬个半死了!
韩成本以为这次的危机,就这样过去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他发现自己高兴的太早了。
这个危机,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朱棣原本已经是信了朱标所说的话。
但却在这个时候,猛然记起自己最近听到永乐二字,乃是从韩成口中!
昨天第一次和韩成相见的时候,他曾称呼自己为永乐!
而刚才他又说了,让郑和下西洋的事,是永乐大帝让做的!
这是巧合?
不然这家伙为何喊自己为永乐?
朱棣的心猛然跳了跳。
旋即暗自摇头,将这个吓他一跳的想法给甩走。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自己一直立志做父皇,做大哥的征北大将军。
不说现在父皇身强力壮,揍起老二来,那叫一个欢实,春秋鼎盛,还能活好多年。
就算是父皇不再了,大哥登基成为皇帝,那自己也绝对不会升起二心!
绝对会老老实实的做大哥的征北大将军!
谁敢在自己身边多言,让自己造反之类的,不用别人动手,自己就直接动手将之给砍了!
这一点朱棣非常的自信!
可既然这样,韩成为何要称呼自己为永乐?
朱棣迷惑了。
很快他就想起了大哥刚才说的,永乐曾经是方腊用过的年号。
马上就有了新的答案。
这是自己当时对待韩成的态度不好,他心中对自己有气,所以这才用一个造反之人用过的年号,来称呼自己。
这是在暗戳戳的骂自己,说自己粗俗无礼!
就跟大明现在的一个比较狠的骂人方式,把别人给称呼为元鞑子是同样的道理。
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之后,朱棣再望向韩成时,目光就多少变得有些不同了。
这家伙,真阴险!
骂人竟也骂的这样暗戳戳的,不着痕迹!
要不是方才大哥说了这永乐二字的来源之后,自己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昨天晚上被韩成这家伙给骂了!!
朱棣很想抗议一下韩成,但想到自己老丈人的命,还有夫人的命这个时候可以说都在韩成的手中握着之后,又只好将这个念头给忍耐下去。
他这时候,是真的不敢得罪韩成啊!
他暗戳戳的骂自己那就骂吧。
自己权当听不懂,都算他自己的。
朱棣不知不觉间,面对韩成之时,竟也用起了精神胜利法!
再想想自己大哥的后代,竟然有人用了这个被造反之人用过的年号,朱棣心中就有些乐呵。
原来,大哥的后代之中,竟然还有和自己一样,不喜欢读书的。
这家伙可自己惨多了。
自己只是被韩成一个用永乐二字给骂了一次,永乐大帝那家伙看着样子,是直接流传后世了。
被这样多的人骂。
关键是还会在天下人,以及后世人面前,明晃晃的将自己不学无术的事情给暴露出来。
惨!
实在是太惨了!!
朱棣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在这里笑话大哥的那个不学无术的子孙。
心情比较愉悦。
不过在想起韩成称呼自己为永乐,而大明后来又会出现一个永乐大帝之后,朱棣的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忐忑的。
可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不好直接问韩成,昨天为什么要称呼自己为永乐。
当着自己父皇和大哥的面,这有些犯忌讳不说,若是确认了韩成就是在骂自己,那岂不是丢人丢的更大了?
可若是不问明白,确认韩成喊自己为永乐,只是在暗戳戳的骂自己,和永乐大帝没有任何关系的话,朱棣总是觉得有些不太放心。
所以经过了一番迅速而又激烈的思考之后,朱棣到还真的想起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问这个事。
他望着韩成道:“韩成,那个……我想问一下,我在之后,有没有成为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有没有杀破胡虏,燕然勒功?”
说实话,韩成见到朱棣再一次的陷入到了沉思,并很快再次开口向自己问话的时候,多少是有些担心的,怕朱棣真的在此时把一些话给问出来。
此时听到朱棣的问题之后,韩成略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立刻用力点头:“没错,你在后来确实成为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
比你岳父大人,徐大将军打的都远!
燕然勒功而还!”
韩成第一时间就对朱棣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并明确了朱棣在后来做出来的成就。
不过心里面却默默的补充了一句,不过,你却是做的是你儿子朱胖胖的‘征北大将军’,燕然勒功也是在你成为皇帝之后。
当然,这些细节性的问题,只要别人没有刨根问底,韩成是绝对不会多说的。
他这个时候自觉的很。
在听到了韩成的回答之后,朱棣不由暗中长出一口气,心中最后的一点担忧也随之消失不见。
看来,韩成之前称呼自己为永乐,就是单纯的在骂自己。
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大明的永乐大帝,和自己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毕竟自己在后来都当上了大明的征北大将军,燕然勒功了,又咋可能会是永乐大帝!
朱元璋在听韩成说了朱棣在今后,做出来的成就之后,不由得老怀大慰。
“老四,做的好!看来咱将你给弄到北平那里,是一个顶好的主意。
你真的没有辜负咱对你的期望!
真的撑起了咱大明的一片天!”
朱元璋还是一如既往的厚脸皮,夸赞别人的时候,将自己也给顺道夸赞上了。
朱标也忍不住的在朱棣的肩膀上拍了拍,对老四在今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很是高兴。
韩成也很是高兴。
好了!
这一次的事算是过去了!
不用为猝死担忧了……
……
“既然韩成你说了,这马和在日后的大明,做出了这样大的成绩,有那样大的名声,那咱等一下就派人紧急前往西南,看看能不能找到此人。”
重新回到正事上的朱元璋,倒也不含糊,立刻就准备将马和给找过来。
“陛下,若是那马和还没有被施行宫刑,那就不要再施行了。
给他留点体面。
毕竟历史上做出了那样大的成就,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
在这等情况下若是再给他来上一刀,着实让人有些难受,令人感到有些遗憾。”
韩成赶紧出声提醒。
朱元璋闻言道:“或许,正是因为被割了一刀,他没有了烦恼根,可以专心致志做事情,不胡思乱想,这才能做出那等成就来。
这一刀不割的话,他反而做不出来这事。”
朱元璋又开始不做人了。
见到韩成看着自己,老大无语的样子,朱元璋哈哈笑道:“开玩笑的,咱会让人把这个命令一并送去。
希望还能来得及。
确实,按照你所说的,再给这马和来上一刀,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也希望找到他之后,这人今后还可以做出和历史上一样的事情来。”
韩成见到朱元璋同意这事情,心中多少松了一口气。
自己该做的已经都做了,剩下的只有天知道了。
郑和到底能不能保持男儿身,这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再干预的了。
说完马和的事情之后,边上的朱棣又一次望着朱元璋开口道:“父皇,我记得当年您一声令下之后,龙江宝船厂那里可是一刻不停的,全力建造了足足四年,这才算是停下来。
这四年的时间,足够龙江宝船造出不少大海船了!
或许,不需要新的,仅仅是龙江宝船厂的那些存货,就足可以出征倭国,先给倭国一些教训了!”
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诸多事情之后,朱棣现在是一刻都不想多呆了。
一门心思的,想要尽可能快的出兵倭国。
“确实有不少存货。”
朱标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之前看过龙江宝船厂的各项记录,若是所记不差的话,那里有造好的两千料海船二十艘,四千料海船两艘。
除了已经造好的船之外,还有不少半成品的船只,以及当初剩余下来的,造船用的诸多木料。”
经常处理国事的朱标,对于这些事情倒是门清。
在听到了朱标的话之后,朱棣顿时兴奋起来。
韩成却显得有些疑惑不解。
他插嘴道:“这事情有些不对呀,按说陛下不是才下达了命令没多久,就被刘伯温给劝住了。
前后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这怎么龙江宝船厂,却连续造了四年才停工?
不仅造好了这样多的船,还有那样多的材料?”
听到韩成问出这话,朱元璋的面色出现了一瞬间的不自然。
多少有些不待见韩成。
这家伙故意的吧?
专门哪壶不开提哪壶!
朱标咳嗽了了一声,望着韩成道:“那个……韩成你是明白的,这一个决策从做出来,再到传达下去,以及开始施行,那往往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出现一些延迟也很正常。”
韩成点了点头,觉得朱标说的很对。
朱元璋朱标见此,都不由暗送一口气。
话说,他们还真的有些怕韩成在这个事情上,揪住不放一直问下去。
结果就在这时,韩成的声音再一次的响了起来。
“这……还是不太对啊!
延迟上几个月那很常见,可这足足延迟了四年,真让人想不明白。
龙江宝船厂,好像就在南京城外没多远的地方吧?
吃顿饭的功夫,就可以快马把消息传递过去,哪里需要耽搁这样长的时间?”
朱元璋一听韩成这话,直接就就将脸扭到了一边。
他有些想要揍人了!
朱标看看自己父皇的反应,一时间也是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自己总不能说,自己父皇好面子,虽然接受了刘伯温的建议,却因为面子问题,没有明确说今后不攻打倭国,也没有喊停龙江宝船厂对大海船的建造。
一直等到这个事情过去了三四年之后,这才算是下令,不让继续造船吧?
这是能说出来的?
至少是绝对不能当着父皇的面说出来!
“韩成,这事情你不用多问,既然这件事情发生了,那就肯定有原因。
这和你写话本是一个道理。
写话本的时候,需要承前启后,各种的注意合情合理,符合常识。
但事实上,哪里有那样多的合情合理?
话本需要讲道理,但现实却不需要讲道理。”
说罢之后,朱标望着韩成道:“你懂了吧?”
“奥~~懂了懂了,我懂了!”
听着韩成这拖长的,恍然大悟的声音,再感受着这家伙落在自己身上的,那多少带着一些意味深长的目光,朱元璋又有些想要打人了!
这家伙,怎么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看破不说破,为尊者讳呢?
“父皇!有这二十艘两千料和两艘四千料的大海船,再配上一些寻常的海船,前去攻打倭国绰绰有余了!
孩儿请令,愿立刻带兵兵马,前去攻打倭国!
扬我国威!
令这些番邦之人明白,什么叫做天威不可犯!!”
朱棣的请战声再一次的响起。
韩成精神为之振奋的同时,却也忍不住的再一次插嘴道:“等一下,听这话音,这些船已经造好有些年了?
这么多年下来,这些船还能用吗?
不可大意啊,一切都需要稳妥起见。”
虽然韩成也很希望,朱棣立刻就带着人去倭国送温暖。
但他还是要把该考虑的事情考虑好,不然朱棣真的因此丢了性命,那可就完犊子了。
朱棣摇头道:“这点不用担心,这些船稍微保养一下绝对可以使用,不会有什么隐患。”
韩成一愣,朱棣这样自信的吗?
朱棣朝着龙江宝船厂的位置指了指道:“你也知道,这龙江宝船厂就在京城外面,临着京师,别的不说,就这一条,你就完全不用担心那里面的船还能不能用。”
这话听得韩成更加的迷惑了,这是什么神奇的质量保证法?
朱棣笑着道:“因为在这样近的距离下,海船质量不过关,出了事情的话,父皇真的会将他们的脑袋给砍下来。”
好吧,听到了朱棣的这个狠合理的解释之后,韩成一下子就变得释然了。
同时也真的不再为那些的船还能不能用而担忧。
在朱元璋这个硬核狠人的眼皮子底下,这些船只的质量,确实不用多担忧。刚才是自己多虑了。
朱元璋等到韩成和朱棣都不说话了,这才沉吟一下开了口道:“老四,还是再等等,多造一些船好。
这是跨海去作战,不能不谨慎。
可万万不能学了元朝。
不然损失惨重不说,还会令得那倭寇更为狂妄,看了我们的笑话!
这等事情绝对不能发生!
况且,我大明虽有水师,可一向不怎么出海作战。
就算是加上江阴侯,靖海侯等人所统御的水师也不成的。
这事情需要从长计议,不能急,越是急越容易出乱子。”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在这里对朱棣说道。
朱棣也知道自己父皇说的对,但他夫人的病,像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剑一样,让他不敢有任何的松懈。
他真怕给耽搁了。
“父皇,没事的,多磨合磨合也就是了,这些大海船,再加上崇明那里靖海侯所统御的众多备倭水师,前去攻打倭国,真不成太大问题!”
朱标伸手按在朱棣肩膀上道:“老四,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这个事情真的急不来。
西南那边用兵还没有结束,现在又有大军前去灭女真三部。
朝堂已经是勒紧裤腰带了。
这个时候是真的没有办法,再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海战了。
除此之外,备倭水师那里也不能过于轻动。
方国珍,陈友定等人残部,一直在海上为寇,不曾剿灭。
有备倭水师在,尚且能对他们形成震慑,一旦备倭水师离去,那这些贼寇就要变得无法无天起来。
他们行踪漂泊不定,沿海的诸多地方,都将处于他们的攻击之中。
他们打完就走,来到茫茫大海之上,没了备倭水师,我们只能是干瞪眼!”
朱标开口将两个,必须要考虑的实际问题给说了出来。
“那就将那些海寇给灭了!!”
朱棣握紧拳头。
朱标叹息一声道:“哪里有那样容易?
要是真那样容易了,这些海寇早就被灭掉了,也不至于会一直等到现在。
那是大海,和陆地作战不同。
况且,那靖海侯麾下很多备倭水师,都是当年收服的方国珍,陈友定旧部。
很多人都和那些海寇之间,有着香火情。
在这等情况下,想要在短时间里,就将这两部海寇给消灭了,谈何容易?
而且,就算是真的能消灭对方,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也一样是没有钱财,支撑你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跨国海战……”
朱标的话,听得朱棣为之难受。
问题绕了一圈,竟然又绕了回来。
再一次的回到了钱上!
因为大明没有钱,所以这才想着去打倭国。
可前去打倭国一样是需要钱。
因为缺少钱,所以明知道倭国那里有着金山银山,也只能干着急,只能看不能摸。
这事情想想就让人难受!
这事情,陷入到了死循环之中。
看着朱棣这幅着急的样子,朱标叹了口气道:“再等等吧,等到明年后年,西南用兵将会彻底结束。
北面的战事也肯定会平定,到了那时,就有精力和钱财往这上面投入了……”
朱棣想起自己夫人,尤其是老丈人的病,还是着急。
他可以等,但病不会等,按照韩成所说,自己丈人再有个两年多的时间就不成了。
在这等情况下,是真的等不起啊!
“大哥,父皇,就不能……先多印发一些宝钞救救急?”
“今年本就印了不少宝钞了,为了灭女真三部,父皇又下令宝钞提举司加印宝钞。
这样下来,数额已经是超了韩成所说的,上一年总量的一成。
要是再为了跨海征伐倭国,而加印的话,那加印出来的宝钞可就太多了!”
若是韩成没有提出一成的这个界限,朱标有极大可能,会同意朱棣的这个请求。
但是现在,他却不想破例。
刚从韩成这里得知了底线,就要开始破例,在他看来终究是有些不太好。
“那……等到之后在倭国那里挖到金银之后,再把这个窟窿补上,您看这样成不?”
朱棣还是不甘心,在这里提出了他的想法。
听到朱棣此言,朱标和朱元璋都将目光望向了韩成。
看的出来,他们有些心动了!
韩成摇头:“不行。
大明这样大,今后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用钱的时候。
遇到一次就预支一次,加印一次,那今后这个规矩不就成废纸一张了?
必然会被玩坏!
陛下,还有太子都是英明神武,自控力非常强的人。
在这件事情上,尚且不能做到不越雷池一步,就更不要说是后世那些帝王了。
这个口子一开,到了那时,这条约束必然会形同虚设,大明宝钞一样是贬值的厉害,会变成废纸!”
原本还被朱棣的提议说的心动的朱元璋朱标二人,听了韩成的话之后,那点心动立刻就消失了。
“老四,你也听到了,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事情,真的不能这样做……”
“嗯,我知道了大哥。”
朱棣声音显得低沉,整个人看起来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
朱标将朱棣的状态收入眼中,也是为之难受。
可偏偏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若是钱的话,我这里倒是还有一个办法,能够在短时间里,弄到足够攻打倭国的资金……”
边上的韩成,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之后,开口如此说道。
不论是谁想要去揍小日子,他这里都肯定要帮帮场子!
见到朱棣因为钱的问题,不能在这个时候,去攻打倭国而难受,韩成也同样是觉得遗憾。
所以他准备在这个事情上,再推一把。
而韩成的话,也瞬间就让几个人的目光,都汇集在了他的身上。
朱棣更是惊喜莫名,他三步两步来到韩成身边,望着韩成迫切的道:“啥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