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朱棣:太子呢,告诉朕为什么想把都城迁回去?
刘裕的内心很忐忑。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悍不畏死了,但当大明的军队冲入城中的这一刹那,刘裕怂了。
只要能够让他活下去,他干什么都行。
他愿意给大明当狗。
不过让刘裕感到有些错愕的是。
大明的皇帝有点多,他方才偷偷数了一下,足足有十四个。
什么意思,大明是十四帝共治啊?
这是刘裕从未想过的一幕,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十四个皇帝?
啊?
他们打不起来的吗?
匈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次三个单于的时期,不过他们互相之间都宣称对方是叛逆,彼此之间互相攻讦,完全没有像是这样把酒言欢,彼此之间欢天喜地的模样。
这让刘裕有些疑惑,有些沉默。
他完全不知道大明是怎么运行起来了,十四个大脑控制一个身体是什么情况。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一个监下囚该考虑的事情。
“你叫刘裕?”
忽然间,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登时让胡思乱想的刘裕身子一抖:“是。”
那是大宗师。
是货真价实的大宗师!
虽然刘裕没见过大宗师是什么样的,但他见识过一品高手,甚至见识过一品巅峰的强者。
因此,只要高于一品高手的,那自然就是传说中的大宗师了。
不然呢,还能是什么?
因此,刘裕的表现越发谦卑了起来。
而见到刘裕如此情况,朱厚熜不由冷笑一声,接着道:“你也配叫刘裕?”
听到这句话,匈奴齐王刘裕内心陡然一震,紧接着便瑟瑟发抖道:“陛下说罪臣叫什么,罪臣就叫什么。”
刘裕的态度很好。
名字?
无所谓啊。
他叫什么都可以的。
“你就叫刘余吧。”
朱厚熜也懒得给别人改什么名字,便随口叫了一个同音字给他。
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单纯就是看着这个‘刘裕’的名字感觉怪怪的,总让人联想到那位南朝‘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
刘裕……不,现在应该称为刘余。
刘余闻言,大喜过望,连忙对着朱厚熜叩首道:“谢陛下赐名,谢陛下赐名!”
都把自己的名字改了,难道还要把自己杀了?
刘余现在觉得,自己好像稀里糊涂的捡了一条命。
看来这所谓的‘大明’好像并不是很残暴啊,身边的那些匈奴贵族说的真是胡说八道,早知道这样,我早就献城投降了,怎么可能会和大明王师负嵎顽抗啊?
“先把他带下去关着,不用杀。”
朱厚熜淡然开口说着,吩咐一旁的王琼。
而王琼闻言,当即点头,立马有士兵架着刘余而走。
不同于之前的那个那个已经忘记叫什么名字的武牙将军,这次的可是刘渊之子,身份地位自然是有所不同的,可以拿出来做做文章。
毕竟匈奴人口,可以说是数十万将近百万,虽然在大明这点人口可以说是不算什么,但毕竟也是个麻烦,全都坑杀,难了。
毕竟之前杀俘已经传出,再杀就不好杀了。
既然如此,那么不如以这个匈奴单于次子为由头,给这些匈奴人脖子上套一个缰绳,让他们不至于闹腾起来……至少暂时不要闹腾起来,等大明收拾好一切之后,再回头收拾他们。
“城中俘虏匈奴贵族几人?”朱厚熜复言问道。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王琼立马回复道:“十四人,原有十九人,有四人破城之后,惊惧自缢,另有一人死战于城门前。”
朱厚熜点头:“这十四人中,有与死者同族的吗?”
“有六人。”王琼道。
“全杀了,让其他八人看着,假意问斩后释放他们回去,告知他们朕的意思,朕希望他们能够为朕做事,在匈奴将军刘余麾下效力。”
朱厚熜淡然说着。
单于这个称呼,已经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了。
如果保留这个称呼,那么岂不是让人心里有个疙瘩?刻意分裂罢了,因此在大明朝,什么‘巴图鲁’之类的称呼全都已经被取消了,除却侯爵,则是会加封为将军。
譬如将匈奴单于改称匈奴大将军这样的。
当然,他们内部爱怎么叫怎么叫,接着叫匈奴单于便于理解也无所谓。
只需要对外统一便可,对内只要将匈奴单于和大明朝的将军画等号,就可以了。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王琼也是老狐狸了,自然清楚是什么意思,当即领命而去。
这种事儿,他们可是最擅长了。
最好回头,给这个叫‘刘余’的家伙,指派一个国相,或者都尉,让他在旁‘辅佐’,这样才是最佳。
朱厚熜摆了摆手。
随便找点事儿给文臣们玩吧,顺便征召一些不怕死的文臣,让他们来新世界任职,治理一方。至于本地士人……没几个了,要么给匈奴当狗、要么去了晋阳城中,再或者就是已经死了、逃了,反正没有被朱厚熜所搜刮到的。
而且晋朝的这个时间点的文人,臭毛病很多。
是个人都有一些瘾,搞什么五石散,号称什么‘名士风流’。
这样的名士,还要个什么劲儿?
作用不大,并且治理国家之类的,并不是靠名气和靠修为实力,而是靠着才干。
有才干便可,大明后世的读书人眼光更加高超,特别是被近代大学培养过的读书人。
虽然他们可能无法在大局方面有着清楚认知,但绝对能够胜任县令这些官职。
“呼~”
朱厚熜调兵遣将,将一切都给安排了个妥当之后,便立马去寻其他的几位大明皇帝。
而到达匈奴御驾所在之处时,倒是让大伙感到一阵沉默。
因为刘渊走得匆匆,因此随军只带走了之前的东西,还有一些容易被带走的珠宝,但剩下的金柱之如,却无法被带走,留在原地。
对于大明皇宫而言,蒲子城自然是显得小家子气。
但财大气粗,当即让人瞠目结舌。
而朱高炽长叹道:“听闻西晋富商石崇富可敌国,不知如今所在何处。”
朱厚熜闻言,当即笑道:“已经死了,如今当政的皇帝乃是晋怀帝司马炽……和仁宗皇帝算是半个同名吧。”
其实就是同名,毕竟大明皇帝们有个字辈。
而听到这句话,朱高炽不由一笑,接着便道:“我军迟早要克长安、破洛阳,如此,这晋怀帝又该如何处置?”
与晋惠帝司马衷不同,晋怀帝司马炽可是一个聪明人。
如果一开始,司马炎的那些骚操作少一点,晋朝也不会这样,司马家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三代阴谋诡计谋国,最终得到的结果,便是如此。
倒是讽刺。
洛水之誓以另一种形式应验在了司马家上,但司马家的孽缘,却连带着让整个神州都沉沦,让整个天下都和他们一起陪葬。
“罢了,遣散归家,重归于民便可,若是执迷不悟,则斩之。”朱厚熜摇了摇头,开口道。
一切的罪魁祸首,发动八王之乱的八王在这个时间点早就已经伏诛,罪魁祸首们,倒是都死的差不多了。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朱高炽倒也没什么说的,其他皇帝也感到十分正常。
毕竟一个皇帝的治所之下,怎么可能会允许有另一个皇帝的存在那儿?就算对方是千古名君,那也不可,一旦发生接触,那么势必会有一方降尊号。
大明聊天群里的皇帝们现在看起来还是和和气气,但一旦没有这个聊天群,而两个皇帝出现在了同一个位面,那可是要打的头破血流,也就只有先帝和当代以及太祖朱元璋可能横行无阻。
其他的情况下,还是会打起来的。
毕竟文武百官可是好不容易才这样的高官,你换个皇帝换一批大臣,谁乐意啊?
“这方世界的灵气浓郁当真是不错呀。”
朱元璋坐在石亭之中,感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倒是出奇的感到一阵舒爽,忍不住哼唧地说道:“咱很满意这种感觉。”
得到了呼吸法之后,朱元璋便彻底焕发第二春。
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当初征战天下的年轻日子了,因此每日对呼吸法爱不释手,闲来得空便是修行,如今感觉到新世界磅礴的灵气之后,当即轻轻一笑,看向了朱厚熜的方向。
“太祖皇帝放心好了,朕会在灵气充沛之地修建阁楼宅院,以供修行所需。”
朱厚熜见状,当即明白朱元璋想要干些什么,当即笑道:“不仅是您,若是哪位得闲有空,都可以往来此地,进行修行,培训人才,也可来往此处。”
对此,朱厚熜倒不是很在意。
毕竟地盘是自己的,让他们往来修行也不是什么问题,应下了便好,免得让人觉得自己小气。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在场的大明皇帝们纷纷点头,满意至极,接着便朝着朱厚熜纷纷道谢。
尤其是朱允炆,最为真切。
看起来,就好像是在看再生父母一样。
朱瞻基与朱高炽站在一旁默默围观,朱高炽倒是想到了这呼吸法的强悍之处,不由暗自点头,表示先前是自己孟浪了,这呼吸法既然如此强横,有成仙之能,虽然自己并无这等寻仙问道的心思,但既然有所可取,能够延年益寿,那么自然也是极好的。
“太子,过来。”
就在此时,朱棣的声音忽然出现在了朱高炽的耳畔,登时让朱高炽一愣,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迅速走了过去:“父皇。”
这个称呼在其他皇帝听来似乎是很陌生,但对于朱高炽而言……其实也就十个月的时间罢了,以前经常听到。
当然,听到‘太子’这个熟悉的称呼之后,另一个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也是感觉很熟悉。
还好不是熟悉的声音,不然朱常洛真应激了。
他直到现在还没有熟悉皇帝的身份。
每天都要去洪武朝上学……和他爹、他儿子一起。
说起来满抽象的。
他爹比他小,他儿子比他大。
朱常洛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的感觉……就很怪。
虽然心情复杂,但朱常洛也只能深吸一口气,去找他爹了。
而朱高炽,也在他爹面前,不知道该怎么说。
朱棣望着朱高炽,而朱高炽也望着朱棣,露出了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爹,你找我啊?什么事儿,您吩咐就行。”
听到了朱高炽这么一句话,朱棣冷哼一声,正准备发作,但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后,低声对着朱高炽道:“裁减军费,撤回关内,朕这些事情都不找你计较了。当初让你继位,估摸着也是考虑这一点。”
对于这些事情,朱棣自然是心里门清儿,非常明白的。
毕竟自己这个大儿子性格摆在这里,让他继位,是必然不会继续北伐的,在数次朝议之中,朱高炽都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在这种环境下,朱棣要是还不明白朱高炽上台之后的行动,那他真是白瞎了。
但朱棣不明白的是……
“让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为什么要停!还有关于迁都的事情,太子,你想把皇宫迁回南京?”
朱棣的声音有些许冰冷,似乎在质问着朱高炽,想要得到朱高炽的答案。
至于什么不准大兴土木、减免百姓马政之类的政策,朱棣都不在乎。
因为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他就是要在自己执政时期,做一些对国家好但百姓颇有怨气的事情,等到新皇帝继位,国家已经完成所需后废除。
这样,既可以让国家平稳度过某些特殊时期,又能迅速给新皇帝建立威信与好处,让他可以赢得百姓的民心。
但迁都回南京就有些违背朱棣的意愿了。
因此,朱棣才会有些愤怒……同样也不敢大声说话,毕竟应天府就是不远处朱元璋定下的。
“父皇。”
朱高炽低声道:“北京虽好,但也太过危险了些……您看,朱由检、朱祁镇的事情就是如此……”
“朱由检的问题是首都在哪儿的问题吗?他是人蠢,他是时局问题!朱祁镇那厮说了就来气,若是都城置于南京,北京焉能有于谦驻防?一来一回之下,北方许是被朱祁镇全都送出去了,怕在你孙子那一代,我大明就提前进入南明时代,似那赵宋了!”(本章完)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悍不畏死了,但当大明的军队冲入城中的这一刹那,刘裕怂了。
只要能够让他活下去,他干什么都行。
他愿意给大明当狗。
不过让刘裕感到有些错愕的是。
大明的皇帝有点多,他方才偷偷数了一下,足足有十四个。
什么意思,大明是十四帝共治啊?
这是刘裕从未想过的一幕,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十四个皇帝?
啊?
他们打不起来的吗?
匈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次三个单于的时期,不过他们互相之间都宣称对方是叛逆,彼此之间互相攻讦,完全没有像是这样把酒言欢,彼此之间欢天喜地的模样。
这让刘裕有些疑惑,有些沉默。
他完全不知道大明是怎么运行起来了,十四个大脑控制一个身体是什么情况。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一个监下囚该考虑的事情。
“你叫刘裕?”
忽然间,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登时让胡思乱想的刘裕身子一抖:“是。”
那是大宗师。
是货真价实的大宗师!
虽然刘裕没见过大宗师是什么样的,但他见识过一品高手,甚至见识过一品巅峰的强者。
因此,只要高于一品高手的,那自然就是传说中的大宗师了。
不然呢,还能是什么?
因此,刘裕的表现越发谦卑了起来。
而见到刘裕如此情况,朱厚熜不由冷笑一声,接着道:“你也配叫刘裕?”
听到这句话,匈奴齐王刘裕内心陡然一震,紧接着便瑟瑟发抖道:“陛下说罪臣叫什么,罪臣就叫什么。”
刘裕的态度很好。
名字?
无所谓啊。
他叫什么都可以的。
“你就叫刘余吧。”
朱厚熜也懒得给别人改什么名字,便随口叫了一个同音字给他。
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单纯就是看着这个‘刘裕’的名字感觉怪怪的,总让人联想到那位南朝‘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
刘裕……不,现在应该称为刘余。
刘余闻言,大喜过望,连忙对着朱厚熜叩首道:“谢陛下赐名,谢陛下赐名!”
都把自己的名字改了,难道还要把自己杀了?
刘余现在觉得,自己好像稀里糊涂的捡了一条命。
看来这所谓的‘大明’好像并不是很残暴啊,身边的那些匈奴贵族说的真是胡说八道,早知道这样,我早就献城投降了,怎么可能会和大明王师负嵎顽抗啊?
“先把他带下去关着,不用杀。”
朱厚熜淡然开口说着,吩咐一旁的王琼。
而王琼闻言,当即点头,立马有士兵架着刘余而走。
不同于之前的那个那个已经忘记叫什么名字的武牙将军,这次的可是刘渊之子,身份地位自然是有所不同的,可以拿出来做做文章。
毕竟匈奴人口,可以说是数十万将近百万,虽然在大明这点人口可以说是不算什么,但毕竟也是个麻烦,全都坑杀,难了。
毕竟之前杀俘已经传出,再杀就不好杀了。
既然如此,那么不如以这个匈奴单于次子为由头,给这些匈奴人脖子上套一个缰绳,让他们不至于闹腾起来……至少暂时不要闹腾起来,等大明收拾好一切之后,再回头收拾他们。
“城中俘虏匈奴贵族几人?”朱厚熜复言问道。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王琼立马回复道:“十四人,原有十九人,有四人破城之后,惊惧自缢,另有一人死战于城门前。”
朱厚熜点头:“这十四人中,有与死者同族的吗?”
“有六人。”王琼道。
“全杀了,让其他八人看着,假意问斩后释放他们回去,告知他们朕的意思,朕希望他们能够为朕做事,在匈奴将军刘余麾下效力。”
朱厚熜淡然说着。
单于这个称呼,已经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了。
如果保留这个称呼,那么岂不是让人心里有个疙瘩?刻意分裂罢了,因此在大明朝,什么‘巴图鲁’之类的称呼全都已经被取消了,除却侯爵,则是会加封为将军。
譬如将匈奴单于改称匈奴大将军这样的。
当然,他们内部爱怎么叫怎么叫,接着叫匈奴单于便于理解也无所谓。
只需要对外统一便可,对内只要将匈奴单于和大明朝的将军画等号,就可以了。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王琼也是老狐狸了,自然清楚是什么意思,当即领命而去。
这种事儿,他们可是最擅长了。
最好回头,给这个叫‘刘余’的家伙,指派一个国相,或者都尉,让他在旁‘辅佐’,这样才是最佳。
朱厚熜摆了摆手。
随便找点事儿给文臣们玩吧,顺便征召一些不怕死的文臣,让他们来新世界任职,治理一方。至于本地士人……没几个了,要么给匈奴当狗、要么去了晋阳城中,再或者就是已经死了、逃了,反正没有被朱厚熜所搜刮到的。
而且晋朝的这个时间点的文人,臭毛病很多。
是个人都有一些瘾,搞什么五石散,号称什么‘名士风流’。
这样的名士,还要个什么劲儿?
作用不大,并且治理国家之类的,并不是靠名气和靠修为实力,而是靠着才干。
有才干便可,大明后世的读书人眼光更加高超,特别是被近代大学培养过的读书人。
虽然他们可能无法在大局方面有着清楚认知,但绝对能够胜任县令这些官职。
“呼~”
朱厚熜调兵遣将,将一切都给安排了个妥当之后,便立马去寻其他的几位大明皇帝。
而到达匈奴御驾所在之处时,倒是让大伙感到一阵沉默。
因为刘渊走得匆匆,因此随军只带走了之前的东西,还有一些容易被带走的珠宝,但剩下的金柱之如,却无法被带走,留在原地。
对于大明皇宫而言,蒲子城自然是显得小家子气。
但财大气粗,当即让人瞠目结舌。
而朱高炽长叹道:“听闻西晋富商石崇富可敌国,不知如今所在何处。”
朱厚熜闻言,当即笑道:“已经死了,如今当政的皇帝乃是晋怀帝司马炽……和仁宗皇帝算是半个同名吧。”
其实就是同名,毕竟大明皇帝们有个字辈。
而听到这句话,朱高炽不由一笑,接着便道:“我军迟早要克长安、破洛阳,如此,这晋怀帝又该如何处置?”
与晋惠帝司马衷不同,晋怀帝司马炽可是一个聪明人。
如果一开始,司马炎的那些骚操作少一点,晋朝也不会这样,司马家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三代阴谋诡计谋国,最终得到的结果,便是如此。
倒是讽刺。
洛水之誓以另一种形式应验在了司马家上,但司马家的孽缘,却连带着让整个神州都沉沦,让整个天下都和他们一起陪葬。
“罢了,遣散归家,重归于民便可,若是执迷不悟,则斩之。”朱厚熜摇了摇头,开口道。
一切的罪魁祸首,发动八王之乱的八王在这个时间点早就已经伏诛,罪魁祸首们,倒是都死的差不多了。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朱高炽倒也没什么说的,其他皇帝也感到十分正常。
毕竟一个皇帝的治所之下,怎么可能会允许有另一个皇帝的存在那儿?就算对方是千古名君,那也不可,一旦发生接触,那么势必会有一方降尊号。
大明聊天群里的皇帝们现在看起来还是和和气气,但一旦没有这个聊天群,而两个皇帝出现在了同一个位面,那可是要打的头破血流,也就只有先帝和当代以及太祖朱元璋可能横行无阻。
其他的情况下,还是会打起来的。
毕竟文武百官可是好不容易才这样的高官,你换个皇帝换一批大臣,谁乐意啊?
“这方世界的灵气浓郁当真是不错呀。”
朱元璋坐在石亭之中,感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倒是出奇的感到一阵舒爽,忍不住哼唧地说道:“咱很满意这种感觉。”
得到了呼吸法之后,朱元璋便彻底焕发第二春。
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当初征战天下的年轻日子了,因此每日对呼吸法爱不释手,闲来得空便是修行,如今感觉到新世界磅礴的灵气之后,当即轻轻一笑,看向了朱厚熜的方向。
“太祖皇帝放心好了,朕会在灵气充沛之地修建阁楼宅院,以供修行所需。”
朱厚熜见状,当即明白朱元璋想要干些什么,当即笑道:“不仅是您,若是哪位得闲有空,都可以往来此地,进行修行,培训人才,也可来往此处。”
对此,朱厚熜倒不是很在意。
毕竟地盘是自己的,让他们往来修行也不是什么问题,应下了便好,免得让人觉得自己小气。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在场的大明皇帝们纷纷点头,满意至极,接着便朝着朱厚熜纷纷道谢。
尤其是朱允炆,最为真切。
看起来,就好像是在看再生父母一样。
朱瞻基与朱高炽站在一旁默默围观,朱高炽倒是想到了这呼吸法的强悍之处,不由暗自点头,表示先前是自己孟浪了,这呼吸法既然如此强横,有成仙之能,虽然自己并无这等寻仙问道的心思,但既然有所可取,能够延年益寿,那么自然也是极好的。
“太子,过来。”
就在此时,朱棣的声音忽然出现在了朱高炽的耳畔,登时让朱高炽一愣,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迅速走了过去:“父皇。”
这个称呼在其他皇帝听来似乎是很陌生,但对于朱高炽而言……其实也就十个月的时间罢了,以前经常听到。
当然,听到‘太子’这个熟悉的称呼之后,另一个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也是感觉很熟悉。
还好不是熟悉的声音,不然朱常洛真应激了。
他直到现在还没有熟悉皇帝的身份。
每天都要去洪武朝上学……和他爹、他儿子一起。
说起来满抽象的。
他爹比他小,他儿子比他大。
朱常洛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的感觉……就很怪。
虽然心情复杂,但朱常洛也只能深吸一口气,去找他爹了。
而朱高炽,也在他爹面前,不知道该怎么说。
朱棣望着朱高炽,而朱高炽也望着朱棣,露出了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爹,你找我啊?什么事儿,您吩咐就行。”
听到了朱高炽这么一句话,朱棣冷哼一声,正准备发作,但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后,低声对着朱高炽道:“裁减军费,撤回关内,朕这些事情都不找你计较了。当初让你继位,估摸着也是考虑这一点。”
对于这些事情,朱棣自然是心里门清儿,非常明白的。
毕竟自己这个大儿子性格摆在这里,让他继位,是必然不会继续北伐的,在数次朝议之中,朱高炽都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在这种环境下,朱棣要是还不明白朱高炽上台之后的行动,那他真是白瞎了。
但朱棣不明白的是……
“让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为什么要停!还有关于迁都的事情,太子,你想把皇宫迁回南京?”
朱棣的声音有些许冰冷,似乎在质问着朱高炽,想要得到朱高炽的答案。
至于什么不准大兴土木、减免百姓马政之类的政策,朱棣都不在乎。
因为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他就是要在自己执政时期,做一些对国家好但百姓颇有怨气的事情,等到新皇帝继位,国家已经完成所需后废除。
这样,既可以让国家平稳度过某些特殊时期,又能迅速给新皇帝建立威信与好处,让他可以赢得百姓的民心。
但迁都回南京就有些违背朱棣的意愿了。
因此,朱棣才会有些愤怒……同样也不敢大声说话,毕竟应天府就是不远处朱元璋定下的。
“父皇。”
朱高炽低声道:“北京虽好,但也太过危险了些……您看,朱由检、朱祁镇的事情就是如此……”
“朱由检的问题是首都在哪儿的问题吗?他是人蠢,他是时局问题!朱祁镇那厮说了就来气,若是都城置于南京,北京焉能有于谦驻防?一来一回之下,北方许是被朱祁镇全都送出去了,怕在你孙子那一代,我大明就提前进入南明时代,似那赵宋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