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十九年(1623)冬,景阳皇帝御驾亲征叶尔羌汗国大胜而归的第三个月,云南巡抚陈用宾病死于任上。临终前几天又给朝廷发了一封奏折,对南部土司与缅甸之间的争斗深感忧虑。
皇帝对这位大半辈子驻守边疆,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老臣之死深感内疚。特意召开大朝会,当众宣读了其功绩,追赠太傅,谥文襄,赐小琉球金鸡纳种植园百亩,召其孙入大学。
同日,钦点总参谋长袁可立任西南总督,兼云南左布政使,从广东、福建、山东、直隶、河南、山西、陕西急调三十余名知县、主簿,一同赴任。
死了个巡抚,身后尽享哀荣,算不上大事儿。可皇帝突然让袁可立出任西南总督,还派了一大群地方官协同就很耐人寻味了。
袁可立何许人也?与礼部尚书袁应泰号称二袁,一文一武牢牢把控着朝堂和军队,乃景阳皇帝的左膀右臂。现如今突然派往地方任职,还是偏居一隅的西南三省,难道是得罪了皇帝被放逐?
再看看跟随其前往的三十多名地方官员,答案就比较明显了。无一不是年纪轻轻却履历丰富之辈,而且全部出自一个地方,海户司。
当初广东、福建搞新政,李贽和袁应泰确实冒着极大风险打破了不少官场陋习,但绝大多数具体工作却是由这些寂寂无名的小吏去完成的。
到了直隶、山东实施新政时,又是这些年轻人冲在第一线,只不过有些已经从小吏变成了小官,从政经验更加丰富,战斗力更强了。
然后他们又跟着周道登去了河南、陕西、山西,继续在三省推广新政。此时不光身份成了有品阶的正式官员,其中还不乏州府主管,人数也翻了好几倍。
周道登是出了名的滑头,可他手下的这些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狠角色,无论是当地的官员、豪强还是皇族,谁挡了道就干谁。且手段极其阴损狠辣,往往都是组着团的打群架,所过之处官场一片哀嚎。
现在要从他们之中抽调几十人跟着袁可立去云南赴任,最明显的答案就是皇帝要对云南下手了,大概率是要推行新政。
可是再仔细想想吧,好像又不对。云南与广东、福建、山西、陕西、河南不同,其它省份之所以叫推广新政,是与之前实施的政策相比较。
而云南、贵州,加上广西和四川的部分,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土官制,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习惯,根本不受朝廷政策统一限制。连旧的都没有,和谈新政呢?
皇帝得糊涂到什么地步,才会去云南推广新政?袁可立又要谄媚到什么程度,才会不予劝谏任凭皇帝瞎胡闹?
很显然,皇帝和袁可立都不是这样的人,所以说袁可立大概率不是去云南推广新政的,而是有着其它目的。
是什么呢,这就不好猜了,还是等着看吧。反正云南也不是化外之地,有驿道相通,但凡有点大动作用不了两个月消息就会传出来。
中国古代从中原进入云南主要有三条路,分别对应三个方向。最北边的是清溪道,唐代之前也叫五尺道。它从成都出发,一路向南经过雅州(雅安)、建昌、东川、抵达昆明。
最南边的叫邕(yong)州道,是从广西南宁进入云南的道路。它起源于唐代,但兴盛于南宋,主要是为了交换大理的马匹,所以也称为战马道。
但这两条道翻山越岭,很多地方只能通行驮马,不太好走。元朝为了更好的统治云南又修了一条新路,称为滇黔道。
它从湖广常德起,顺着浣江到怀化进入舞阳河,直抵黔东南镇远卫。上岸改陆路,经贵阳、普安州进入云南,再往西过曲靖,抵达昆明。
明初时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进攻盘踞在云南的元军就是顺着浣江先进入贵州,再顺着驿道直抵昆明。
如果没有元朝修建的滇黔道,光靠上面两条古道,不能说云南就攻不下来,很可能要多费一些时日。
可是袁可立领旨离京近一个月了,别说滇黔道,连同清溪道和邕州道沿途的各州府都没有发现其踪迹。堂堂大明帝国西南总督及其护卫一行,就这么消失在了众人眼中。
更令人不解的是皇帝对此事也不闻不问,好像从来没派出过西南总督一职,每天该干嘛干嘛。这下让有心想问问的朝臣也不得不把嘴闭紧,狠狠压抑着好奇心,怀揣着好几只小兔子似的度过了景阳二十年的元日。
正月还没过完,一封从云南蒙自县发来的紧急奏报,通过急递铺以最快速度送抵了通政司,很快就出现在皇帝的案头,并被司礼监掌印曹化淳刻意摆在了最上面。
可皇帝一直都没有打开奏报的火漆封印,就这么放了足足两日,突然召集所有总参军机参加御前会议,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让王承恩把内容念了出来,顿时让在座的朝廷重臣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得不在心里暗叹皇帝的胆子是真大、主意是真正、手段也是真老辣。又一次对祖制举起了大砍刀,毫不犹豫的砍了下去,并瞒过了所有人。
袁可立一行人并没失踪,而是走了第四条路进入云南。如果非要起名字的话,应该叫滇安道,或者安滇道,它连通了安南的升龙府和云南的昆明。
之所以谁都不清楚袁可立去哪儿了,而皇帝却不慌不忙,就是因为袁可立从大沽口上海船之后根本没在松江港换乘江船逆流而上去常德府,而是一口气去了升龙府。
袁可立是谁?那可是海军的缔造者之一,只要皇帝点头了,海军上下没谁会不听话,自然不会透露出半点风声。
到了升龙府之后,陆军的安南都司肯定知情,但奏报也是去了总参谋部,同样除了皇帝谁也不会对外透露。
直到其一路北上来到了蒙自县,当地的县官才有机会通过正规渠道把西南总督抵达的消息传回朝廷。
皇帝不看,是因为早知道袁可立在干什么,这份奏报就是故意给有心人准备的陷阱。
皇帝对这位大半辈子驻守边疆,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老臣之死深感内疚。特意召开大朝会,当众宣读了其功绩,追赠太傅,谥文襄,赐小琉球金鸡纳种植园百亩,召其孙入大学。
同日,钦点总参谋长袁可立任西南总督,兼云南左布政使,从广东、福建、山东、直隶、河南、山西、陕西急调三十余名知县、主簿,一同赴任。
死了个巡抚,身后尽享哀荣,算不上大事儿。可皇帝突然让袁可立出任西南总督,还派了一大群地方官协同就很耐人寻味了。
袁可立何许人也?与礼部尚书袁应泰号称二袁,一文一武牢牢把控着朝堂和军队,乃景阳皇帝的左膀右臂。现如今突然派往地方任职,还是偏居一隅的西南三省,难道是得罪了皇帝被放逐?
再看看跟随其前往的三十多名地方官员,答案就比较明显了。无一不是年纪轻轻却履历丰富之辈,而且全部出自一个地方,海户司。
当初广东、福建搞新政,李贽和袁应泰确实冒着极大风险打破了不少官场陋习,但绝大多数具体工作却是由这些寂寂无名的小吏去完成的。
到了直隶、山东实施新政时,又是这些年轻人冲在第一线,只不过有些已经从小吏变成了小官,从政经验更加丰富,战斗力更强了。
然后他们又跟着周道登去了河南、陕西、山西,继续在三省推广新政。此时不光身份成了有品阶的正式官员,其中还不乏州府主管,人数也翻了好几倍。
周道登是出了名的滑头,可他手下的这些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狠角色,无论是当地的官员、豪强还是皇族,谁挡了道就干谁。且手段极其阴损狠辣,往往都是组着团的打群架,所过之处官场一片哀嚎。
现在要从他们之中抽调几十人跟着袁可立去云南赴任,最明显的答案就是皇帝要对云南下手了,大概率是要推行新政。
可是再仔细想想吧,好像又不对。云南与广东、福建、山西、陕西、河南不同,其它省份之所以叫推广新政,是与之前实施的政策相比较。
而云南、贵州,加上广西和四川的部分,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土官制,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习惯,根本不受朝廷政策统一限制。连旧的都没有,和谈新政呢?
皇帝得糊涂到什么地步,才会去云南推广新政?袁可立又要谄媚到什么程度,才会不予劝谏任凭皇帝瞎胡闹?
很显然,皇帝和袁可立都不是这样的人,所以说袁可立大概率不是去云南推广新政的,而是有着其它目的。
是什么呢,这就不好猜了,还是等着看吧。反正云南也不是化外之地,有驿道相通,但凡有点大动作用不了两个月消息就会传出来。
中国古代从中原进入云南主要有三条路,分别对应三个方向。最北边的是清溪道,唐代之前也叫五尺道。它从成都出发,一路向南经过雅州(雅安)、建昌、东川、抵达昆明。
最南边的叫邕(yong)州道,是从广西南宁进入云南的道路。它起源于唐代,但兴盛于南宋,主要是为了交换大理的马匹,所以也称为战马道。
但这两条道翻山越岭,很多地方只能通行驮马,不太好走。元朝为了更好的统治云南又修了一条新路,称为滇黔道。
它从湖广常德起,顺着浣江到怀化进入舞阳河,直抵黔东南镇远卫。上岸改陆路,经贵阳、普安州进入云南,再往西过曲靖,抵达昆明。
明初时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进攻盘踞在云南的元军就是顺着浣江先进入贵州,再顺着驿道直抵昆明。
如果没有元朝修建的滇黔道,光靠上面两条古道,不能说云南就攻不下来,很可能要多费一些时日。
可是袁可立领旨离京近一个月了,别说滇黔道,连同清溪道和邕州道沿途的各州府都没有发现其踪迹。堂堂大明帝国西南总督及其护卫一行,就这么消失在了众人眼中。
更令人不解的是皇帝对此事也不闻不问,好像从来没派出过西南总督一职,每天该干嘛干嘛。这下让有心想问问的朝臣也不得不把嘴闭紧,狠狠压抑着好奇心,怀揣着好几只小兔子似的度过了景阳二十年的元日。
正月还没过完,一封从云南蒙自县发来的紧急奏报,通过急递铺以最快速度送抵了通政司,很快就出现在皇帝的案头,并被司礼监掌印曹化淳刻意摆在了最上面。
可皇帝一直都没有打开奏报的火漆封印,就这么放了足足两日,突然召集所有总参军机参加御前会议,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让王承恩把内容念了出来,顿时让在座的朝廷重臣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得不在心里暗叹皇帝的胆子是真大、主意是真正、手段也是真老辣。又一次对祖制举起了大砍刀,毫不犹豫的砍了下去,并瞒过了所有人。
袁可立一行人并没失踪,而是走了第四条路进入云南。如果非要起名字的话,应该叫滇安道,或者安滇道,它连通了安南的升龙府和云南的昆明。
之所以谁都不清楚袁可立去哪儿了,而皇帝却不慌不忙,就是因为袁可立从大沽口上海船之后根本没在松江港换乘江船逆流而上去常德府,而是一口气去了升龙府。
袁可立是谁?那可是海军的缔造者之一,只要皇帝点头了,海军上下没谁会不听话,自然不会透露出半点风声。
到了升龙府之后,陆军的安南都司肯定知情,但奏报也是去了总参谋部,同样除了皇帝谁也不会对外透露。
直到其一路北上来到了蒙自县,当地的县官才有机会通过正规渠道把西南总督抵达的消息传回朝廷。
皇帝不看,是因为早知道袁可立在干什么,这份奏报就是故意给有心人准备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