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区域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日照丰富、雨量充沛,辽河、浑河、大凌河等水系遍布,非常适合农耕,还产优良战马,是块宝地。
从地理位置上讲,辽东地区东边可以防御女真西进、南边能遏制朝鲜北侵,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京畿重地的东大门。
但这块宝地有个很大的缺陷,它仅靠狭窄的辽西走廊和京畿重地相连,防御起来有些难度,比较容易被从中间切断。
大明帝国建立之初,朱元璋就深刻认识到辽东地区的重要性,在徐达占据元中都之后马上派兵攻占辽东,并告诫马云和叶旺两员大将:沧海之东,辽为首疆,中夏即宁,斯必戍守。
俗话讲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为了贯彻占据辽东的宗旨,朝廷在辽阳设立定辽都卫指挥使司,后改为辽东都司。置辽阳府、县,从内地移民充边,又派了十五万大军驻扎,既戍边又屯垦,办法还是很全面也很正确的。
到洪武九年,辽东地区的人口已经从元末的十万不到迅速增长到五十多万,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商业往来逐渐恢复。辽阳则成了冶铁中心,照此发展下去不出二十年,辽东地区就能赶上内地。
可惜好景不长,洪武十年朱元璋突然下诏废除了辽东地区的府县,仅留下卫所,同时停止了从内地移民的计划。一瞬间让大好发展势头戛然而止。
朱元璋为什么突然半途而废,孙玮等一众官员也说不清,毕竟相隔了二百多年。只是猜测当地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民族成分比较复杂,短时间内怕是见不到大的成效,干脆就不再花大力气投入,直接军管更省事。
对于这个答案洪涛是半个字也不信,纯属扯淡!六七年间人口数量翻了好几倍,屯垦面积也与日俱增,就算和当地民族时有小规模冲突发生也达不到叫停的程度。
只要继续保持移民数量,根本不用军队插手,为了吃口饭,农民也能变成游击队,早晚会把当地人同化,甚至直接灭族。
究其根源无非就是两个字,权力!从地图上看可以很直观的发现,辽东地区距离直隶上千里,除了海路仅有辽西走廊可以通行,一旦发展的太好,人口数量太多,很容易变成割据局面。
到时候只要把辽西走廊卡死,内地军队面对坚城,还是在不熟悉的地区作战,胜算不高。要是辽东守将再和北面的蒙古余部勾勾搭搭,可能就不止丢失辽东一地的危险,可以直接危及直隶地区。
与其耗费钱粮和人口把辽东养肥、养大,到时候不光不能养老送终,保不齐还会转头咬上一大口,不如保持现状。
至于说当地各民族会不会以此为根据地逐渐做大对大明帝国造成威胁,朱元璋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以夷制夷!说白了就是拉一派打一派,不让任何族群做大,谁强大就揍谁。
事实上明朝历任皇帝也确实就是这么干的,没事就在蒙古部落、女真部落、朝鲜族群之间挑拨离间,然后站在一边看热闹当裁判吹黑哨拉偏手。
效果嘛,维持了二百年也不能算短。但这个办法有很大的隐患,且无法避免。当地各部族都不傻,时间长了肯定会想通大明帝国在干什么,暂时无力反抗也必须怀恨在心。
当帝国强盛的时候自然谁也不敢起来搞事,一旦帝国本身出现问题,被看出虚弱迹象,这些被耍弄了几代人的部族立马就会翻脸,不光不听话还得反戈一击,不死不休!
在辽东地区最大的部族就是女真人,分成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其中建州女真距离辽东地区最近,与当地驻军、移民接触的最多。
辽东的明军统帅习惯利用建州女真当打手,一会儿去北边打蒙古部落、一会儿去南边揍朝鲜族人,一会又掺合女真部落之间的内斗,时不时把人家拼命斩首的敌人上报朝廷说成自己的功劳,玩的不亦乐乎。
但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吃草,为了能更好的拉偏手吹黑哨就得先让建州女真变得稍微强大点,比如教授些战术诡计、售卖些武器战马,实在不成再封几个官职。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在元朝当过万户,被明成祖朱棣招安之后又成了建州三卫的高官,曾经是建州卫左都督、建州左卫右都督。
随着建州女真的逐渐强大,大明帝国却一步步走向了衰弱,内部权力争夺一天天加剧。万历皇帝十几年不上朝、懈怠朝政,闹得各部官员连最低编制都凑不齐,谁还有闲心去琢磨远在千里之外的女真。
此时努尔哈赤却没闲着,通过一次次征战逐步把建州女真由各自为政变成了真正号令统一的大势力。这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向东去征服东海女真,开始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搞出了这么大动静,做为明朝政府必然不会一点不知道。此时的辽东总兵是刚复任的李成梁,摆在他面前的是个烂摊子。
当地民生凋敝、士气低迷、守备空虚,将领腐化、军户逃亡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明军与当地部族之间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弱,十年间已有三位总兵官战死。
李成梁到任之后重新招募了当地不少青壮,打了几场胜仗才算暂时遏制住了颓势,军心开始恢复,在此后对蒙古土蛮、女真诸部的作战中屡屡获胜。
那为啥李成梁一上来就能力挽狂澜、扭转不利局面呢?熟读兵书、作战勇猛、奖罚分明之类的理由肯定有,但不是主要,关键在于李成梁是本地人。
别的总兵、将领来镇守只是工作,戍边多苦啊,巴不得赶紧调走。而他则不同,干工作的同时又是在为家族牟利。别人输了可以调走以图他日东山再起,他输了就是败家,连人带家族一起赔进去了。
从地理位置上讲,辽东地区东边可以防御女真西进、南边能遏制朝鲜北侵,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京畿重地的东大门。
但这块宝地有个很大的缺陷,它仅靠狭窄的辽西走廊和京畿重地相连,防御起来有些难度,比较容易被从中间切断。
大明帝国建立之初,朱元璋就深刻认识到辽东地区的重要性,在徐达占据元中都之后马上派兵攻占辽东,并告诫马云和叶旺两员大将:沧海之东,辽为首疆,中夏即宁,斯必戍守。
俗话讲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为了贯彻占据辽东的宗旨,朝廷在辽阳设立定辽都卫指挥使司,后改为辽东都司。置辽阳府、县,从内地移民充边,又派了十五万大军驻扎,既戍边又屯垦,办法还是很全面也很正确的。
到洪武九年,辽东地区的人口已经从元末的十万不到迅速增长到五十多万,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商业往来逐渐恢复。辽阳则成了冶铁中心,照此发展下去不出二十年,辽东地区就能赶上内地。
可惜好景不长,洪武十年朱元璋突然下诏废除了辽东地区的府县,仅留下卫所,同时停止了从内地移民的计划。一瞬间让大好发展势头戛然而止。
朱元璋为什么突然半途而废,孙玮等一众官员也说不清,毕竟相隔了二百多年。只是猜测当地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民族成分比较复杂,短时间内怕是见不到大的成效,干脆就不再花大力气投入,直接军管更省事。
对于这个答案洪涛是半个字也不信,纯属扯淡!六七年间人口数量翻了好几倍,屯垦面积也与日俱增,就算和当地民族时有小规模冲突发生也达不到叫停的程度。
只要继续保持移民数量,根本不用军队插手,为了吃口饭,农民也能变成游击队,早晚会把当地人同化,甚至直接灭族。
究其根源无非就是两个字,权力!从地图上看可以很直观的发现,辽东地区距离直隶上千里,除了海路仅有辽西走廊可以通行,一旦发展的太好,人口数量太多,很容易变成割据局面。
到时候只要把辽西走廊卡死,内地军队面对坚城,还是在不熟悉的地区作战,胜算不高。要是辽东守将再和北面的蒙古余部勾勾搭搭,可能就不止丢失辽东一地的危险,可以直接危及直隶地区。
与其耗费钱粮和人口把辽东养肥、养大,到时候不光不能养老送终,保不齐还会转头咬上一大口,不如保持现状。
至于说当地各民族会不会以此为根据地逐渐做大对大明帝国造成威胁,朱元璋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以夷制夷!说白了就是拉一派打一派,不让任何族群做大,谁强大就揍谁。
事实上明朝历任皇帝也确实就是这么干的,没事就在蒙古部落、女真部落、朝鲜族群之间挑拨离间,然后站在一边看热闹当裁判吹黑哨拉偏手。
效果嘛,维持了二百年也不能算短。但这个办法有很大的隐患,且无法避免。当地各部族都不傻,时间长了肯定会想通大明帝国在干什么,暂时无力反抗也必须怀恨在心。
当帝国强盛的时候自然谁也不敢起来搞事,一旦帝国本身出现问题,被看出虚弱迹象,这些被耍弄了几代人的部族立马就会翻脸,不光不听话还得反戈一击,不死不休!
在辽东地区最大的部族就是女真人,分成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其中建州女真距离辽东地区最近,与当地驻军、移民接触的最多。
辽东的明军统帅习惯利用建州女真当打手,一会儿去北边打蒙古部落、一会儿去南边揍朝鲜族人,一会又掺合女真部落之间的内斗,时不时把人家拼命斩首的敌人上报朝廷说成自己的功劳,玩的不亦乐乎。
但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吃草,为了能更好的拉偏手吹黑哨就得先让建州女真变得稍微强大点,比如教授些战术诡计、售卖些武器战马,实在不成再封几个官职。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在元朝当过万户,被明成祖朱棣招安之后又成了建州三卫的高官,曾经是建州卫左都督、建州左卫右都督。
随着建州女真的逐渐强大,大明帝国却一步步走向了衰弱,内部权力争夺一天天加剧。万历皇帝十几年不上朝、懈怠朝政,闹得各部官员连最低编制都凑不齐,谁还有闲心去琢磨远在千里之外的女真。
此时努尔哈赤却没闲着,通过一次次征战逐步把建州女真由各自为政变成了真正号令统一的大势力。这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向东去征服东海女真,开始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搞出了这么大动静,做为明朝政府必然不会一点不知道。此时的辽东总兵是刚复任的李成梁,摆在他面前的是个烂摊子。
当地民生凋敝、士气低迷、守备空虚,将领腐化、军户逃亡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明军与当地部族之间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弱,十年间已有三位总兵官战死。
李成梁到任之后重新招募了当地不少青壮,打了几场胜仗才算暂时遏制住了颓势,军心开始恢复,在此后对蒙古土蛮、女真诸部的作战中屡屡获胜。
那为啥李成梁一上来就能力挽狂澜、扭转不利局面呢?熟读兵书、作战勇猛、奖罚分明之类的理由肯定有,但不是主要,关键在于李成梁是本地人。
别的总兵、将领来镇守只是工作,戍边多苦啊,巴不得赶紧调走。而他则不同,干工作的同时又是在为家族牟利。别人输了可以调走以图他日东山再起,他输了就是败家,连人带家族一起赔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