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间,有时候总兵比总督权力大,有时候又是总督压着总兵,具体谁强谁弱要看当时皇帝的态度,还有官员们自己的能力。
目前的漕运总兵叫王承勋,世袭新建伯,担任漕运总兵已有十三年,没啥过错也没啥功绩,非常平庸,却稳如泰山。
除了当老好人不挡人财路之外,王承勋之所以能在这个重要位置上端坐十余年,还要感谢祖辈的名号。他有位大名鼎鼎的爷爷叫王守仁,也叫王阳明!
现在袁可立即将上任,就是去和王承勋搭档,面对这么一位老好人,也是非常保守的人,很显然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必要的手段。光靠一腔热血不光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保不齐还会灰溜溜下台。
“自是没有……只要陛下有旨意,臣无所惧!”面对皇帝的一连串质问,袁可立并不觉得考虑不周。
别说漕运总督的权力有限,大明朝任何一位官员的权力都是互相牵制的,连个宰相都不设,不就是怕大权独揽嘛。但没有大权照样可以办事,只要皇帝有信心和决心想对弊端下手,当臣子必须冲锋在前肝脑涂地!
“错,大错!朕不会下旨超越漕运总督的职责,更不能去和沿途州府打擂台。袁爱卿所要面对的不是几个、几十个官员,而是在漕运过程中捞到好处的大半个朝廷。
朕初登大宝时间尚短,没能力也没必要把朝廷弄散架,就算有这份能力也不成,砸烂了大半个朝廷,然后呢?事情总要有人做,官也总要有人来当,接替者很可能还是这幅样子,朕难道要再下旨砸烂一次?”
只可惜这份奋不顾身、不成功就成仁的忠勇并没获得皇帝的肯定,反倒遭到了很明显的警告。告诫袁可立做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以整顿漕运的名义破坏沿途官场的稳定。
“……陛下,漕运之弊由来已久,若是不用重典恐难以奏效。”
如果说袁可立刚才还对上任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那现在就已经泄了一大半。不过还没有死心,打算当面警告一下年轻的皇帝,想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光靠怀柔手段按部就班是没出路的,必须下定决心剑走偏锋不死不休。
“袁爱卿可知漕运衙门里的官员来自何处?”面对袁可立的坚持,洪涛没有表露出丝毫厌烦,也没有半分让步,依旧缓缓的提问。
“皆为六部所属!”袁可立回答的也挺干脆,看来他还真不是信口开河,已经把漕运总督的情况大体打听清楚了。
“没错,漕运衙门的各级官员皆来自六部,而槽丁由漕运总兵辖制。袁爱卿刚刚说过,漕运弊端由来已久,这些官员连同沿途州府的士绅全是靠漕运吃饭的,想动他们谈何容易,光靠圣旨和爱卿的一腔热血怕是于事无补。
到时候弹劾你的奏本会如雪片般送入内阁,大学士们恐也不愿意见到漕运出现任何乱象,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撤换掉,然后漕运依旧是漕运,什么都改变不了。”
洪涛确实想以漕运为突破口打响改造大明朝廷的第一枪,但不能急,必须要温水煮青蛙缓缓图之,最好在水温滚开之前让青蛙一点都感觉不到。
漕运虽然不是明朝最大的行业,却牵扯到了很多官员、乡绅们的神经,利益诉求也非常大,一旦乱起来会直接影响北方边境的军队,到时候袁可立就算没错也无法全身而退,搞不好就得挥泪斩马谡。
既然想好了要让袁可立去替自己当问路石,那就必须确保他的人身安全。首先要说服这位有点傲气的能臣,让他认识到煮青蛙为啥要用温水,烧一锅温水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臣愚钝,请陛下明示!”袁可立很聪明,也不死板固执,让皇帝这么一问很快就感觉到自己提出的方案确实有问题。但到底该怎么变通一时半会想不到,只好收起傲气躬身行礼虚心求教。
“倭寇!”看着态度有所转变的袁可立,洪涛觉得李贽没瞎推荐,历史也没乱记载,此人确实有干大事的能力和性格,身上也没有明朝文人那股子夸夸其谈、故步自封的臭毛病。
“倭寇……???”但袁可立的表情却不是太配合,听到皇帝所谓的解决办法,虽然身形依旧肃立,可眼神里分明多了些东西,又少了些东西。
“挂羊肉卖狗肉也,如果不找到合适的借口,爱卿如何能操练水军、建造海船、重启海运?”袁可立为什么对倭寇如此不屑,洪涛心里明白,原因只有一个,没了!
经过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明朝将领的不断打击,到万历朝中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另外日本也结束了战国,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国,正在对朝鲜虎视眈眈。就算还有部分倭寇在海上活动也都被收编了,不再来大明沿海抢劫,而是全去了朝鲜半岛。
但这些都是通过历史书看到的上帝视角,具体到此时的明朝大臣们还少有能窥得全貌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清楚日本打算干什么,更不敢保证倭寇不再来沿海肆虐。
洪涛就是要利用信息差和朝臣们玩一次养寇自重的戏码,你们不是像盯贼一样盯着我,利用规则死活不愿意让皇帝手里直接掌握军队吗?
那成,我也不和你们吵闹,更不玩消极怠工,咱让漕运总督训练海军清缴倭寇,还沿海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谁还敢叽叽歪歪?
要问漕运总督有权训练海军、建造海船、清缴倭寇吗?答案不光是有,还特别正当。漕兵们除了护送漕运北上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职责,清缴运河、沿海地区的一切不安定因素,比如匪患,再比如倭寇。
目前的漕运总兵叫王承勋,世袭新建伯,担任漕运总兵已有十三年,没啥过错也没啥功绩,非常平庸,却稳如泰山。
除了当老好人不挡人财路之外,王承勋之所以能在这个重要位置上端坐十余年,还要感谢祖辈的名号。他有位大名鼎鼎的爷爷叫王守仁,也叫王阳明!
现在袁可立即将上任,就是去和王承勋搭档,面对这么一位老好人,也是非常保守的人,很显然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必要的手段。光靠一腔热血不光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保不齐还会灰溜溜下台。
“自是没有……只要陛下有旨意,臣无所惧!”面对皇帝的一连串质问,袁可立并不觉得考虑不周。
别说漕运总督的权力有限,大明朝任何一位官员的权力都是互相牵制的,连个宰相都不设,不就是怕大权独揽嘛。但没有大权照样可以办事,只要皇帝有信心和决心想对弊端下手,当臣子必须冲锋在前肝脑涂地!
“错,大错!朕不会下旨超越漕运总督的职责,更不能去和沿途州府打擂台。袁爱卿所要面对的不是几个、几十个官员,而是在漕运过程中捞到好处的大半个朝廷。
朕初登大宝时间尚短,没能力也没必要把朝廷弄散架,就算有这份能力也不成,砸烂了大半个朝廷,然后呢?事情总要有人做,官也总要有人来当,接替者很可能还是这幅样子,朕难道要再下旨砸烂一次?”
只可惜这份奋不顾身、不成功就成仁的忠勇并没获得皇帝的肯定,反倒遭到了很明显的警告。告诫袁可立做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以整顿漕运的名义破坏沿途官场的稳定。
“……陛下,漕运之弊由来已久,若是不用重典恐难以奏效。”
如果说袁可立刚才还对上任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那现在就已经泄了一大半。不过还没有死心,打算当面警告一下年轻的皇帝,想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光靠怀柔手段按部就班是没出路的,必须下定决心剑走偏锋不死不休。
“袁爱卿可知漕运衙门里的官员来自何处?”面对袁可立的坚持,洪涛没有表露出丝毫厌烦,也没有半分让步,依旧缓缓的提问。
“皆为六部所属!”袁可立回答的也挺干脆,看来他还真不是信口开河,已经把漕运总督的情况大体打听清楚了。
“没错,漕运衙门的各级官员皆来自六部,而槽丁由漕运总兵辖制。袁爱卿刚刚说过,漕运弊端由来已久,这些官员连同沿途州府的士绅全是靠漕运吃饭的,想动他们谈何容易,光靠圣旨和爱卿的一腔热血怕是于事无补。
到时候弹劾你的奏本会如雪片般送入内阁,大学士们恐也不愿意见到漕运出现任何乱象,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撤换掉,然后漕运依旧是漕运,什么都改变不了。”
洪涛确实想以漕运为突破口打响改造大明朝廷的第一枪,但不能急,必须要温水煮青蛙缓缓图之,最好在水温滚开之前让青蛙一点都感觉不到。
漕运虽然不是明朝最大的行业,却牵扯到了很多官员、乡绅们的神经,利益诉求也非常大,一旦乱起来会直接影响北方边境的军队,到时候袁可立就算没错也无法全身而退,搞不好就得挥泪斩马谡。
既然想好了要让袁可立去替自己当问路石,那就必须确保他的人身安全。首先要说服这位有点傲气的能臣,让他认识到煮青蛙为啥要用温水,烧一锅温水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臣愚钝,请陛下明示!”袁可立很聪明,也不死板固执,让皇帝这么一问很快就感觉到自己提出的方案确实有问题。但到底该怎么变通一时半会想不到,只好收起傲气躬身行礼虚心求教。
“倭寇!”看着态度有所转变的袁可立,洪涛觉得李贽没瞎推荐,历史也没乱记载,此人确实有干大事的能力和性格,身上也没有明朝文人那股子夸夸其谈、故步自封的臭毛病。
“倭寇……???”但袁可立的表情却不是太配合,听到皇帝所谓的解决办法,虽然身形依旧肃立,可眼神里分明多了些东西,又少了些东西。
“挂羊肉卖狗肉也,如果不找到合适的借口,爱卿如何能操练水军、建造海船、重启海运?”袁可立为什么对倭寇如此不屑,洪涛心里明白,原因只有一个,没了!
经过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明朝将领的不断打击,到万历朝中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另外日本也结束了战国,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国,正在对朝鲜虎视眈眈。就算还有部分倭寇在海上活动也都被收编了,不再来大明沿海抢劫,而是全去了朝鲜半岛。
但这些都是通过历史书看到的上帝视角,具体到此时的明朝大臣们还少有能窥得全貌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清楚日本打算干什么,更不敢保证倭寇不再来沿海肆虐。
洪涛就是要利用信息差和朝臣们玩一次养寇自重的戏码,你们不是像盯贼一样盯着我,利用规则死活不愿意让皇帝手里直接掌握军队吗?
那成,我也不和你们吵闹,更不玩消极怠工,咱让漕运总督训练海军清缴倭寇,还沿海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谁还敢叽叽歪歪?
要问漕运总督有权训练海军、建造海船、清缴倭寇吗?答案不光是有,还特别正当。漕兵们除了护送漕运北上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职责,清缴运河、沿海地区的一切不安定因素,比如匪患,再比如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