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州清河县是上州大县,又在永济渠关键节点上,所以人口非常稠密,县城规模比周边城池大了一圈。

    清河县县城位于永济渠北岸,而渡口却位于永济渠南岸。在渡口周围,形成了一个规模颇大的集镇。

    开元时期,官府在此设立了“北仓”,将河北大半的粮秣收集起来囤积于此,然后通过永济渠水路运往关中。

    清河县县城城内,反倒是没有那么大的仓储规模。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将大量粮草囤积于县城之内。

    毕竟,县城并非是城墙靠河而建,距离河岸也有一里多的距离,就这么不起眼的短途运输,日积月累也会消耗大量人力。不管怎么说,粮食是不可能从运河直接飞到县城内部的。

    所以清河县城,其实是跟河对岸的“天下北库”各管一摊。

    自河北二镇叛乱之后,皇甫惟明就对河北各州的刺史大量撤换。

    原贝州刺史王怀忠,因为不肯投效皇甫惟明被杀。

    新任贝州刺史,叫宇文宽,开元中改革中枢财政那位宰相宇文融的后人。

    他和皇甫惟明家族颇有渊源,深得信任。

    和苦逼的武令珣不同,人到中年的宇文宽,小日子过得相当舒坦。清河县位于战线后方,没有被战火波及,又因为运河而商业繁荣,宇文宽唯一的任务,就是通过运河往前线输送物资。

    除此以外,他就跟土皇帝一般,日子过得懒散,没什么要忙的。

    至于贝州本地政务,那能有个啥啊,连个考核的部门都没有!把军务对付过去就行了,一切为了战争机器运转。

    河北这边就是个草台班子。

    这天一大早,宇文宽在宅院里吃了顿很舒服的羊肉汤饼,便悠哉悠哉来到府衙办公。

    结果刚刚坐定,就有個书吏急急忙忙的跑进签押房,对宇文宽低声说道:“使君,大事不妙了,河对岸粮仓出事了!”

    “确定是粮仓?”

    宇文宽立马神经紧绷,整个人都从慵懒的状态中脱离出来,瞪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位书吏反问道。

    “使君,某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您还是去城头看看吧。”

    书吏有些焦急的说道。

    在他看来,现在暂时还没出大事,但是耽误一下就很难说了。

    宇文宽不疑有他,跟着这位书吏走出府衙,走上城头。

    他遥望对岸,却是发现运河对岸的粮仓附近,成片成片的人群,乱糟糟一片。

    并且不断有人向那边聚集!

    而守卫粮仓的河北叛军,则是依托粮仓外围的木墙前面列阵,隔着一层稀疏的木栅栏,阻挡那些人进入粮仓。

    双方对峙着,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哪怕隔了一条河,宇文宽也能感觉到粮仓附近气氛紧张到要爆炸了。

    这位书吏是出县城办事的时候看到的这一幕,想也没想,便直接折返回县城向宇文宽禀告此事。

    不过宇文宽大体上还能沉得住气。

    因为负责管理粮仓的机构,以及宿卫的军队,都是由幽州那边的人在管。宇文宽虽然是贝州刺史,但是他只负责为转运粮草提供船只,安排徭役等等。

    这些粮草他没法支配,这些军队他也没法调动。

    所以现在出了事,宇文宽既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该不该他站出来处理。

    “这些人都是什么人?来贝州粮仓作甚?”

    宇文宽看到河对岸乌央乌央的庞大人群,还有大量的平板车,甚至是独轮车,一脸疑惑问道。

    那位书吏无奈答道:“大概是周边郡县的百姓吧,推着车来此显然是运粮的。”

    “可是本使君没有发徭役让他们来运粮啊!运粮不是都走漕运么?

    推着车是做什么?”

    听到书吏的回答,宇文宽震惊了。

    官府不挨家挨户搜刮他们就已经是仁政了,得多大野心才会想从贝州的“天下北仓”里面抢食?

    宇文宽感觉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

    不过他也不方便出城,于是就在城头上静静观察。宇文宽觉得,如果需要他出头,粮仓的守将,会派人来求援的。

    该怎么应对到时候再说,现在不妨静观其变。

    然而正当他稍稍放松精神的时候,河对岸粮仓那边局势大变!

    那些与人群对峙的粮仓守军,在劝说无果后,也不知道是哪边先动手的,他们居然开始屠戮与之对峙的百姓!

    而那些被粮仓守军屠杀的百姓,也不是吃素的。这些人用手里的钉耙,扁担,木棍等物,跟粮仓守军互相厮杀,甚至是直接抢夺兵器。

    可是这些人又岂能比得上训练有素的河北边军,很快便被一边倒的杀戮。战线不断往后退却。

    很快场面就混乱到不能看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宇文宽吓出了一身冷汗,忍不住尖叫道。

    他满脸惊恐的看向身边的书吏,结果对方脸上也是一脸骇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宇文宽是幸运的,因为他只需要在城楼上观摩就行。但负责戍卫粮仓的守将尹子奇,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此时此刻,尹子奇看着如同蝗虫一样扑过来,前赴后继杀都杀不散的百姓,看着表面上在向远处推进,实则因为兵少而摇摇欲坠的防线,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一群博州人跑来贝州这边的粮仓,还要开仓放粮,简直莫名其妙!

    其中居然还有人出示了所谓的“票据”,落款是银枪孝节军。

    宣武镇那边军队开的票据,怎么能到河北这边的粮仓领粮食呢?

    尹子奇也没想明白这些“暴民”到底是什么脑回路。

    当然了,聊城失守的消息还未传来,他还不知道银枪孝节军已经杀到大门口了。

    “放箭,射死他们。”

    看到粮仓守军并未将那些“暴民”打散,尹子奇对身边的亲兵下令道。

    他决定用杀招!

    亲兵顿了一下,没有立刻去传令。

    尹子奇瞪了他一眼,低声呵斥道:“这些人都是暴民,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杀!”

    “尹将军,我们的人也在下面啊?”

    亲兵有些迟疑问道。

    “顾不得了!去传令!”

    尹子奇面目狰狞嘶吼道。

    “得令!”

    亲兵领命而去。

    很快,站在木栅栏上的弩手,就举着角弓弩对下面讨粮的百姓乱射了。这些弩箭没什么准头可言,射到谁那就谁倒霉。其中不乏误伤。

    “快跑啊!”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在人群中炸开。

    本来还在跟河北贼军拼杀的百姓,鼓着的那口气瞬间就崩了,立刻转身就跑。

    也顾不上丢得到处都是的平板车,和倒在地上哀嚎的同乡了。

    满地的尸体,血水染红了地面,汇聚成一条又一条沟壑。从博州各地赶来的百姓,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跑,向远离粮仓的南面而去。

    守卫粮仓的河北叛军也没有追击,他们一个个都心有余悸的缩回到木栅栏附近,喘着粗气。

    刚才的局面,当真是凶险异常,蚁多咬死象的道理,只有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才会明白。

    很多时候,人数就代表了实力,至少是实力的一部分。

    看到讨粮的百姓已经退走,尹子奇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他摘下头盔,却发现里面已经被汗水打湿,像是洗过头一般。

    甚至额头和脖子上都是汗水。

    下面的粮仓守军很艰难,他也不轻松。

    “你们谁看到了,刚才是哪个先动手的?”

    尹子奇对着身边的亲兵队大吼了一句!

    他心头火起,深恨手下丘八不懂得处理这样的事情。

    只可惜无人回答,那时候冲击粮仓的人太多了。这些博州百姓远的走了一百里,近的也走了五十里。让他们空着手回去,神仙也做不到。

    更有很多本地大户自家粮仓都空了,不从贝州北仓要粮,他们回去就会饿死!

    推搡的时候动粗,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现在已经很难探寻究竟是谁先动的手,反正流血事件已经发生,再也无法挽回了。

    “去跟宇文宽说,派人把粮仓附近的尸体收拾一下。这么热的天,要不了多久这里就会臭气熏天的!”

    尹子奇皱着眉头对身边的亲兵吩咐了一句。

    ……

    方重勇领着银枪孝节军,早上从清平县向北进军,到了傍晚的时候,便已经到了距离清河县不到十里地的一片树林旁边。

    在前面负责管理斥候的车光倩策马来到方重勇身边,抱拳行礼道:“节帅,很多博州的百姓,在前方树林中歇息,似乎是在等我们。”

    “果然还是有人来得早啊。”

    方重勇忍不住叹了口气,顿时感觉自己是一个心如铁石之人。

    他事前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幕,最后果然还是发生了。

    为什么会有百姓比方重勇他们走得快呢?

    因为这些人是马不停蹄的赶路。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马不停蹄的赶路呢?

    因为哪怕是贝州,哪怕是天下北库,这些粮食也经不起如此多的博州百姓一车一车的去运。

    最后,一定是去晚了的人拿不到!

    所以一定要趁早。

    但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银枪孝节军在抵达了博州清平县后,方重勇命所有人休息了三个时辰,吃饱喝足后再出发的。

    如此一来,他们抵达贝州的时间,便比大部分博州百姓都要晚一些。

    “带路吧,本节帅去看看他们。”

    方重勇对车光倩吩咐了一句,翻身下马,朝着树林中的人群走去。

    “乡亲们,某是宣武军节度使方清,是我们来晚了,让你们受苦了!”

    方重勇领着一众银枪孝节军的将领来到人群那边,就大喊了一句。

    “方节帅来了!”

    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

    “方节帅!”

    “是方节帅!”

    “方节帅终于来了啊!”

    有人嚎啕大哭,泣不成声。有人仰天长啸,如孤狼嚎丧。

    “方节帅,贝州粮仓的守军不肯开仓,还举着刀杀我们!

    方节帅,到底开不开仓啊!还放不放粮啊!”

    人群中有人大声质问道。

    “天下承平之时,河北百姓苦!”

    方重勇顿了一下,继续高喊道:“天下战乱之时,还是河北百姓苦!公道何在?”

    “李琬不给你们开仓,皇甫惟明不给你们开仓。

    方某不才,他们不开,某用刀给你们开!”

    方重勇拔出疾风幻影刀,扬天高呼道:“踏平清河,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方重勇麾下将校士卒,都开始齐声高呼。

    跟着,树林中的百姓,也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等喊声停下来后,方重勇又举着铁喇叭对人群喊道:“父老乡亲们,等会我们会对付粮仓守军,你们跟在我们队伍后面就行了!”

    “踏平清河,开仓放粮!”

    方重勇身旁的车光倩高喊了一句,所有人的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了。

    “传我军令,前锋军破阵,杀!”

    方重勇对何昌期交代了一句,后者立刻翻身上马,带着先锋呼啦啦一片骑兵。天边的夕阳,将云彩染得血红血红的!

    衬托着他们的背影,有一丝苍凉悲壮。

    藏在树林中的百姓,也都从阴影中走了出来,跟着银枪孝节军的队伍一起行军,向北而去。与前锋军拉开了距离。

    他们当中不少人衣服上都沾着血迹,之前经历过什么事情,已经无须赘言。

    行军的时候,车光倩策马来到方重勇身边,低声询问道:“节帅,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急切的来到贝州清河,为什么不等我们一起呢?”

    方重勇本来想用“乌合之众”四个字来概括的,但想想自己在其中不动声色的引导,最后化为一声叹息。

    “世道纷繁复杂,很多看起来诱人的东西,最后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可惜只有很少的人可以看透这个道理。

    大部分人,都是盲从,反正别人这么走,我也跟着一起走。

    他们常常难以辨别是非善恶。”

    方重勇换了个角度,跟车光倩解释道。

    自皇甫惟明在河北起兵,乱世便已经拉开了序幕。多说无益,能活下来的就很不容易了。

    几里地很快就走到了,此刻何昌期已经领着先头部队杀进了粮仓。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跟在何昌期他们后面的,居然不是方重勇所在的中军,而是那些白天与粮仓守军交战的百姓!

    粮仓的规模极大,除了不是用砖石修建城墙,只有一座木墙。同时开的门很多,方便运粮外,其规模一点也不弱于一座普通县城!

    何昌期带人冲破栅栏,烧毁了一座木门后,那些白天杀红了眼的百姓,就跟着他们一起杀进了粮仓内部。

    一开始战斗就进入了白热化!

    与之相反的是,为了避免误伤,方重勇勒令大部队不许进仓,熄灭火把,在外围待命。一旦何昌期打信号,他们便会前往接应。

    车光倩一脸骇然的看着方重勇,如果说对方连这一步都算到了的话,那就太可怕了。

    他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

    “还不明白么,这些人已经无路可走了。你认为他们抢了贝州的粮仓,皇甫惟明会放过他们,当做无事发生么?”

    方重勇幽幽一叹,继续说道:

    “无论这一波攻打粮仓是否成功,河北叛军跟博州百姓,都已经结成了死仇,不死不休了,毫无回转余地的那种。

    这时候不上,难道等到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再上么?

    再说了,不亲自冲粮仓,万一何昌期派人一把火把粮仓烧了怎么办?

    百姓之中不少人都是在军中服役过的,他们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节帅,大争之世,还真是毫不留情啊。”

    车光倩忍不住唏嘘感慨道,哪怕他是当事人,也参与了蛊惑百姓去贝州讨粮,同样感觉这世道已经彻底乱起来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方重勇面色平静的吐出八个字,目光看着杀声震天的粮仓,视野中已经有河北叛军的士兵逃出粮仓大门了。

章节目录

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