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金陵,没了张景贤的备倭船护驾。
但老师李知节却专门派了家人拿着自己的官票送徐鹤去了金陵。
徐鹤到了金陵后,找到状元楼,便住下安心住了下来。
状元楼是扬州府学早就包好了酒楼,专供府学生在考试期间吃住。
谢良才在状元楼后面包了个上房的院子。
早就留了间房等着徐鹤了。
两人见面只是寒暄,便各自回房苦读。
这时候大家都没有说话的兴致,毕竟乡试第一。
到了晚上,徐鹤正在读《毛诗》,房门被敲响,丁泽道:“公子,谢公子请你去外面吃饭!”
原来是徐鹤刚到,谢良才怕他路上辛苦,吃喝也不周全,所以特意叫店家置办了一桌酒席,请了几个相熟的士子,一起吃顿好的。
等徐鹤到了,发现房中除了谢道之和几个廪生,其中高国光和欧阳俊竟也在席。
欧阳俊见到徐鹤,站起身不好意思道:“亮声。”
自从上次府学岁考,徐鹤以德报怨后,欧阳俊便对他一直很感激,过年时还特地备了一份厚礼送到状元坊徐家。
徐鹤与欧阳俊本是乡党,再说了,上次岁考,虽然过程有点冲突,可最后的结果也算圆满,故而徐鹤也接纳了欧阳俊的善意,两人从那以后冰释前嫌,倒也成为府学的一段佳话。
徐鹤笑道:“克用兄,准备的怎么样?这次乡试有把握吗?”
欧阳克用叹了口气道:“心里没底啊,倒是亮声你这次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吧?”
众人谦让了一番后,徐鹤便坐在欧阳俊和谢道之的中间。
因为临考,谢良才并未要酒,吃了会饭后,几个谢良才熟悉的廪生、增生便各自回房温书去了。
雅间里只剩下谢良才、徐鹤、高国光和欧阳俊四人还没吃完。
高国光一边喝汤一边道:“这次主考是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编修顾守元充任,”
谢良才点了点头道:“顾守元兼任春坊庶子,虽然翰林院那没提上来,但这次乡试之后,应该便可转迁翰林院侍读了。”
可能很多人不懂什么叫春坊庶子。
春坊其实是太子东宫的代称,到了国朝,专指太子东宫的小型【翰林院】。
国初后,翰坊合流,春坊官一般作为翰林院的转迁之任,像顾守元这种情况就比较典型。
先在太子东宫那把职衔升上来,历事后再把翰林院的位置提上来。
翰林院人那么多,但能出任春坊官,说明皇帝还是很器重你的,把你放在太子身边锻炼,这种情况如果不出意外,顾守元是有入阁的可能的。
谢良才这时看了一样高国光和欧阳俊,仿若不在意似的,在徐鹤耳边轻声道:“听说这位顾大人是丁末年的进士!”
徐鹤刚开始没注意,但听到丁末进士,徐鹤立马上了心。
咀嚼一番谢良才话里的意思,他才恍然,自己老师就是丁末年的进士,这位顾大人应该是李知节的同年。
不,甚至有可能是好友,或者……“丁末十子”之一。
想到这,徐鹤心中一动。
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
谢良才都知道的消息,那也瞒不过有心人。
自己此次乡试,一定要谨小慎微,千万不能出岔子。
这时谢良才和高国光也吃完了,他们走后房间里只剩下徐鹤与欧阳俊。
就在他们吃完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隔壁雅间里传来两个细微的声音。
其中一人道:“公子,你便放心,干咱们这行的讲究一个火到猪头烂,钱到事情办,终究不会耽误了你的事!”
听到这话,徐鹤与欧阳俊本也没当回事,只觉得可能是有人在谈什么生意。
可转念一想,这事不对,状元楼都已经被他们扬州府学生们包下来了,诸生们谁会在这时候谈什么生意?
但徐鹤不想多管闲事,正准备走,谁知对面又说话了:“八百两银子,这已经不少了,你放心,我也不是贪心之人,端得不会货于他人,保你个解元,考完结清。”
徐鹤他们听到这话,顿时连动都不敢动了。
没想到吃顿饭,竟然还听到了有人舞弊之事。
徐鹤心想估计是看见谢良才等人走了,这两人以为隔壁没人,这才在这交通。
这时另一人道:“上面就给两个字,都少!”
说完后,隔壁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徐鹤与欧阳俊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一点动静,好半晌后,见没了响动,这才面色凝重的走出雅间门。
事涉重大,两人全没了说话了心思。
徐鹤一边走,一边在思考刚刚那两人的对话。
尤其是最后一句,上面就给两个字,都少。
前面很好理解,所谓的上面,应该是泄题的人,至于是谁,这就不好说了,有可能是主考,也有可能是提调,甚至还有可能是印卷官。
但都少这两个字就很难猜了。
徐鹤估计肯定不是【都少】二字,只不过同音而已。
当二人走到僻静处时,欧阳俊突然驻足道:“亮声,这……”
徐鹤见他要说话,连忙摇头,示意他别说话。
二人来到后院上房,直接去了谢良才的卧室。
见谢良才在床边看书,徐鹤等欧阳俊进来后,连忙将门关起。
谢良才见两人脸色不好,又神神秘秘的,于是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于是徐鹤便将他走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谢良才闻言大惊失色:“这,怎么会……”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他们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心里也是一阵茫然。
这时徐鹤突然道:“我知道那人说的是什么了。”
欧阳俊问道:“亮声,你说的是【都少】二字?”
徐鹤点了点头,对他两道:“都少根本不是【都少】,而是斗筲!”
“斗筲?”
徐鹤点头道:“《使辽录·南朝峭汉》云:“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胜如臣者,车载斗量,安可数计!”
两人还是不懂什么意思。
徐鹤解释道:“斗和筲都是装粮食的衡器!”
谢良才恍然大悟道:“你说的是【斗筲之徒,何足选也】的【斗筲】?”
徐鹤点了点头。
但老师李知节却专门派了家人拿着自己的官票送徐鹤去了金陵。
徐鹤到了金陵后,找到状元楼,便住下安心住了下来。
状元楼是扬州府学早就包好了酒楼,专供府学生在考试期间吃住。
谢良才在状元楼后面包了个上房的院子。
早就留了间房等着徐鹤了。
两人见面只是寒暄,便各自回房苦读。
这时候大家都没有说话的兴致,毕竟乡试第一。
到了晚上,徐鹤正在读《毛诗》,房门被敲响,丁泽道:“公子,谢公子请你去外面吃饭!”
原来是徐鹤刚到,谢良才怕他路上辛苦,吃喝也不周全,所以特意叫店家置办了一桌酒席,请了几个相熟的士子,一起吃顿好的。
等徐鹤到了,发现房中除了谢道之和几个廪生,其中高国光和欧阳俊竟也在席。
欧阳俊见到徐鹤,站起身不好意思道:“亮声。”
自从上次府学岁考,徐鹤以德报怨后,欧阳俊便对他一直很感激,过年时还特地备了一份厚礼送到状元坊徐家。
徐鹤与欧阳俊本是乡党,再说了,上次岁考,虽然过程有点冲突,可最后的结果也算圆满,故而徐鹤也接纳了欧阳俊的善意,两人从那以后冰释前嫌,倒也成为府学的一段佳话。
徐鹤笑道:“克用兄,准备的怎么样?这次乡试有把握吗?”
欧阳克用叹了口气道:“心里没底啊,倒是亮声你这次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吧?”
众人谦让了一番后,徐鹤便坐在欧阳俊和谢道之的中间。
因为临考,谢良才并未要酒,吃了会饭后,几个谢良才熟悉的廪生、增生便各自回房温书去了。
雅间里只剩下谢良才、徐鹤、高国光和欧阳俊四人还没吃完。
高国光一边喝汤一边道:“这次主考是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编修顾守元充任,”
谢良才点了点头道:“顾守元兼任春坊庶子,虽然翰林院那没提上来,但这次乡试之后,应该便可转迁翰林院侍读了。”
可能很多人不懂什么叫春坊庶子。
春坊其实是太子东宫的代称,到了国朝,专指太子东宫的小型【翰林院】。
国初后,翰坊合流,春坊官一般作为翰林院的转迁之任,像顾守元这种情况就比较典型。
先在太子东宫那把职衔升上来,历事后再把翰林院的位置提上来。
翰林院人那么多,但能出任春坊官,说明皇帝还是很器重你的,把你放在太子身边锻炼,这种情况如果不出意外,顾守元是有入阁的可能的。
谢良才这时看了一样高国光和欧阳俊,仿若不在意似的,在徐鹤耳边轻声道:“听说这位顾大人是丁末年的进士!”
徐鹤刚开始没注意,但听到丁末进士,徐鹤立马上了心。
咀嚼一番谢良才话里的意思,他才恍然,自己老师就是丁末年的进士,这位顾大人应该是李知节的同年。
不,甚至有可能是好友,或者……“丁末十子”之一。
想到这,徐鹤心中一动。
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
谢良才都知道的消息,那也瞒不过有心人。
自己此次乡试,一定要谨小慎微,千万不能出岔子。
这时谢良才和高国光也吃完了,他们走后房间里只剩下徐鹤与欧阳俊。
就在他们吃完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隔壁雅间里传来两个细微的声音。
其中一人道:“公子,你便放心,干咱们这行的讲究一个火到猪头烂,钱到事情办,终究不会耽误了你的事!”
听到这话,徐鹤与欧阳俊本也没当回事,只觉得可能是有人在谈什么生意。
可转念一想,这事不对,状元楼都已经被他们扬州府学生们包下来了,诸生们谁会在这时候谈什么生意?
但徐鹤不想多管闲事,正准备走,谁知对面又说话了:“八百两银子,这已经不少了,你放心,我也不是贪心之人,端得不会货于他人,保你个解元,考完结清。”
徐鹤他们听到这话,顿时连动都不敢动了。
没想到吃顿饭,竟然还听到了有人舞弊之事。
徐鹤心想估计是看见谢良才等人走了,这两人以为隔壁没人,这才在这交通。
这时另一人道:“上面就给两个字,都少!”
说完后,隔壁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徐鹤与欧阳俊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一点动静,好半晌后,见没了响动,这才面色凝重的走出雅间门。
事涉重大,两人全没了说话了心思。
徐鹤一边走,一边在思考刚刚那两人的对话。
尤其是最后一句,上面就给两个字,都少。
前面很好理解,所谓的上面,应该是泄题的人,至于是谁,这就不好说了,有可能是主考,也有可能是提调,甚至还有可能是印卷官。
但都少这两个字就很难猜了。
徐鹤估计肯定不是【都少】二字,只不过同音而已。
当二人走到僻静处时,欧阳俊突然驻足道:“亮声,这……”
徐鹤见他要说话,连忙摇头,示意他别说话。
二人来到后院上房,直接去了谢良才的卧室。
见谢良才在床边看书,徐鹤等欧阳俊进来后,连忙将门关起。
谢良才见两人脸色不好,又神神秘秘的,于是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于是徐鹤便将他走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谢良才闻言大惊失色:“这,怎么会……”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他们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心里也是一阵茫然。
这时徐鹤突然道:“我知道那人说的是什么了。”
欧阳俊问道:“亮声,你说的是【都少】二字?”
徐鹤点了点头,对他两道:“都少根本不是【都少】,而是斗筲!”
“斗筲?”
徐鹤点头道:“《使辽录·南朝峭汉》云:“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胜如臣者,车载斗量,安可数计!”
两人还是不懂什么意思。
徐鹤解释道:“斗和筲都是装粮食的衡器!”
谢良才恍然大悟道:“你说的是【斗筲之徒,何足选也】的【斗筲】?”
徐鹤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