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三年,三月十三日,天井关后荒原。

    就在上午,已经带着大军行进到天井关后的何进忽然就收到了关外的军报。

    “并州军吕布战死,长水校尉伍孚被擒。”

    当时何进在巡视各军,见各营都士气高涨,正高兴,忽然就闻听这两条晴天霹雳。

    他不明白,之前那吕布不还是大破一军的吗?怎么他刚赶到天井关就覆军杀将?

    还有那伍孚的被俘,何进更是痛彻心扉。伍孚不仅是自己的肱骨,更是自己的武胆。

    现在胆子都被泰山军擒走了,何进哪还有胆量留在这里?

    纵然天井关天险在前,此刻都没办法给何进丝毫安全感。于是想都没想,他就令大军后移,准备从天井关南撤到后方的野王。

    一众随架的关东俊秀这一刻再忍不住了,纷纷劝说何进三思后行,说大军朝令夕改,是败军之象。

    他们说,三军吏士从洛阳出发,赶了这么远的路好不容易到了天井关准备休息,忽然又下令大军南撤返回,这让大家怎么想?

    军队不怕走路,就怕走冤枉路。

    到时候,三军怨怼,大将军的威信必然低到谷底,到时候谁还能约束住这么庞大的军队?

    可以说,何进的行为让在壁上观的幕僚们都忍不住真心建言了。

    再这样被你何进折腾,他们这些人也别想着安全撤回京都了。

    何进也不傻,他当然理解幕僚们的意思,但这个时候,关外忽然就是鼓声大作,然后关内的汉军就向何进禀报,说泰山军已经出现在关外,正在观阵。

    而一想到此刻敌军就近在咫尺,何进再不犹豫,不顾多人反对,命令大军即刻南撤。

    而果然,当何进的军令传遍三军,各营吏士士气大沮。

    他们纷纷跳起脚痛骂何进,骂他有车辇,自己这些人却只能用脚赶路,草鞋都走坏了一双,好不容易到了地了,水都没来得及喝又让他们原路返回,这不是消遣弟兄们?

    但没办法,令还是要听的,路还是要走的。

    好在大军还处在行军队中,并没有散开扎营,不然又要折腾一番。

    就这样,关东大军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还是原来的那条路,向着野王城赶。

    这个时候,大伙虽然又累又饿,但心里还是有一丝丝窃喜的,那就是无论怎么样,这仗到底是不用打了。

    比起送命流血,流一点汗,走坏些草鞋也不算什么了。

    但事实证明,这只是奢望。

    在五万关东大军沿着丹水逶迤向南的时候,实际上,天井关的守军就知道他们已经被大将军给抛弃。

    于是绝望下的关内守军商议之后,打开了关门,向外面的泰山军投降了。

    而外面的泰山军只是一些游弋,在得知天井关出降后,当即飞报后方,所以可见的,泰山军的追兵将会沿着天井关一路尾追。

    但真正给这些关东军致命一击的却并不是上党方面的泰山军,而是此前一直被何进忽视的东路军。

    东路军是邺城留守张旦,他提调“天武”、“宣武”、“定武”、“义武”四军南下朝歌,之后就一直按兵不动。

    而张冲这边知道后,也不遣人催促,给予张旦充分的信任。

    他相信张旦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而果然,当何进的关东大军终于从河阳北上后,张旦带着四军日夜兼程,先是在共县城外破当地豪势,又于修武破河内太守薛宏。

    之后兵分两路,由自己带着“天武”、“宣武”二军继续南下,先后破怀县、平皋、温县直趋河阳城。

    另一路由“定武“军军主潘璋、“义武”军军主李辅各将兵五千,分兵向西,直插野王,以堵住何进的关东军的后路。

    本来张旦的计划就是拿下野王,然后和上党的主力一起前后夹击关东军,但谁知道这些关东军竟然会跑回来?

    于是,一场遭遇战直接在野王城外爆发了。

    ……

    沁水平原上,一处土坡上,时为定武军主的潘璋和义武军主的李辅一左一右立在两面大纛下,身后各带了一行扈兵。

    这会潘璋正眯着眼,穿着一件盆领铠,手搭凉棚正观察远方那沿着丹水向南行进的大军。

    多年的戎马生涯和统御早就使得昔日那个大河水寇历练为出色的大将。

    这两年,潘璋可以说青云直上,先是得到了出征辽东的机会,在张旦那一路屡立战功,之后回来就转迁为左军大将。

    之后又碰到了泰山军改编的机会,他因为是右军系统的方面大将,很自然的就被当成军主来培养。

    虽然张冲一直在处理军中山头的苗头,但在实际处理上依旧不得不按照五军元帅部的实力来分十二军主的位置。

    在禁军中的十二军主,人数大概是这样分配的,其中中护军占六人,左军系统占三人,右军系统占一人,前军系统占一人,后军系统占一人。

    而那潘璋将将就因为刚升为右军第一将,所以正好被选为了定武军做军主。要知道,比他还资历深的谢弼才将将做了个外禁军魏博军做了个军主。

    可见,潘璋运气有多好。

    至于他边上的李辅倒没有什么幸运不幸运的,因为他原先就是中护军之十二突骑将,升到军主本来就是该的。

    此时,二人看着散漫行军的关东军,相视一笑。

    两人的心情不要太美,本来还以为分给自己的是没油水的守城任务,但谁能料到,这运气来来,挡都挡不住。

    李辅和潘璋是第一次合作,他谦虚的问潘璋有什么军略。

    然后就见潘璋提举马鞭,指着远方的汉军,轻蔑道:

    “对这种臭鱼烂虾要什么军略,咱们直接杀过去。”

    李辅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尔后叉腰豪气道:

    “咱老李也正有此意。”

    于是,两人先是将两军的骑军合营,然后让各自的副军开始从这边缓慢压过去。

    在二人的调度下,万人大军进退有序,在鼓角声中,出现在了战场。

    ……

    定武、义武二军的突骑合有两千骑,除了昔日突骑系统的老军,还大量编入了平州乌桓,这些人在泰山军的操练下,早去掉了草原战法的散漫。

    此刻,潘璋立在骑军的第一排,带着所部千人压着马速,缓缓接近对面的关东军。

    右边的李辅也是如此,两军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宽面,一起向敌军压去。

    在敌军开始慢慢骚动的时候,潘璋开始提起马速小跑起来,最后在齐齐的号角声中,各阵线的突骑开始放槊,纵马狂奔。

    此刻,嘈杂的马蹄声中,骑将们的军令已经听不到了,所有骑士都死死的盯着各排的旗帜,追随着旗帜冲锋。

    那卷起漫天的烟尘,直接将天都遮阴了。

    而他们对面的关东军在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中,完全陷入了混乱。

    此刻负责这一部的叫郭信,其人出自洛阳郭氏,世代都是北军军吏。

    行伍世家出身,郭信是有一定谨慎的,在行军中,他依旧让辎重车安排在东侧一面,这样如果东面的平原上出现敌军,他们这边也能将大车作为拒马来成为屏障。

    倒不是说这些大车能抵挡什么骑兵的冲锋,实际上他们的作用最多就是减缓一下敌骑的冲势。

    但这就够了,有这个缓冲,回过神的汉军就能组织起抵抗。

    可以说,关东上层虽然腐化颟顸,但在中下层,京畿子弟依旧是非常出色的,这里依然是全天下人才储备最丰富的地区。

    其实,也正是郭信的安排,使得泰山军的突骑很明显的放弃了这段硬骨头,而是将兵锋扫在了其他军。

    骑战之法首要就是要在第一波冲击中形成卷帘之势,只有人冲人,那混乱才会蔓延。

    此时的郭信和百十人就默默的挤在车阵后,心惊胆寒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那些闪击来的泰山军正肆无忌惮的屠杀着河道边的关东兵。

    到处是马嘶声、金铁声、筋骨摧断声,以及落马仆地,哀号怒骂声。

    本来宁静的沁水平原顷刻之间就成了炼狱。

    关东军大部分都是市井之徒,并没有多少军事训练,此刻面对泰山军的环首刀,完全没有反击的能力。

    鲜血染红了这片杀场,关东军前赴后继的栽倒在河滩地上,甚至不少人试图跑入丹水,但除了少部分水性好的逃到了对岸,其他人皆淹死在丹水里。

    而杀戮并没有停止,当那些散乱的关东军被打崩后,泰山军很快就将兵锋指向那些车阵后的关东兵。

    郭信亲在一线,大声鼓励着士气,要众人固车静守,严阵以待,誓与泰山军决一死战。

    而在场的这些吏士们也知道,此刻离开了车营,他们就是死路一条,只能被水一战。

    随后,泰山军骑果然杀至,他们也不硬攻直接在外围以弓箭攒射。

    很快,外围的关东军就扛不住箭雨,阵型越来越松乱。

    就在这个时候,郭信举着长矛一跃而起,披双层甲,带着几名部曲,直接冲出了车阵向着外面的泰山军逆袭。

    身后的汉兵受郭信感染,纷纷冲出车营,试图绝地一击。

    但可惜,他们遇到的是打掼了各种仗的泰山军突骑。

    这些突骑看这些汉兵冲出来,也不硬顶,提马飙到了另一侧。等这些人跑不动了,这些人直接换下弓箭,提着马槊就冲撞过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就是一鼓劲,都没有二和三,所以当汉兵们脑热跑出来的时候,没杀到泰山军,那气就泄了。

    所以当泰山军换马槊撞过来的时候,直接杀的汉兵大溃。

    半个时辰后,潘璋和李辅两人带着突骑向南面移动的时候,这段河滩地上已是满是死伤的汉兵。那北军吏郭信更是被枭首留着半竭身子躺在了这片土地上,沦为异乡鬼。

    ……

    继后部覆灭,血战紧随就到了南面。

    这里的关东将是偃师人张畴。

    最为京都显姓之后,其人的名声并不好。据说这人出征的时候还怀里揣着新妇的信函,路上了还在惦记着未出生的孩子。

    但多情之人未必就胆怯。

    当北面厮杀声沸反盈天的时候,张畴就意识到大事不妙。他先急报前头的中军,随后就地以辎车为营,准备固守待援。

    也是在这里,潘、李二部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那张畴真的是个人物,直接穿着大氅出现在一线。

    左右劝他,说这大氅太显眼了,一看就是主将,要他把大氅和羽盔卸掉。

    但张畴凛然大笑,他指着自己朗声:

    “若彼辈惜死,可自行撤退,张某视此地为吾冢也!”

    将从来都是三军胆,有这等不畏死之将,全营吏士如何怕死?不就是死吗?那就同赴国难。

    他们依靠车阵和牌盾,死死地抵挡着泰山军的冲锋,直打了一刻,泰山军都未能松动这部车营。

    这个时候,李辅当机立断,建议潘璋和他一起放弃这营,直接穿插到何进的中军去。

    潘璋是个听劝的,也不啰嗦,直接带着剩下的一千八百骑直接绕过张畴这营,直插后方。

    ……

    后方的杀声传到了中军,本还悠哉躺卧于辇上的何进一下就惊醒了。

    他急召幕僚问何策。

    有人说此刻野王城已在左近,不如先入城坚守,在外与泰山军野战实在打不了。

    那边又有人说,己方五万大军在这,还要跑到野王城去?现在连敌军有多少人都还没弄清楚就跑吗?

    但有人却说了丧气话,一个敷面的老公卿怅然道:

    “大军如此,还指望打什么胜战呢?咱们不乘着敌军未来,先行入野王城,等敌军到了,想跑也跑不了连。到时候咱们这些人真的就是客死异乡,无人收尸,孤魂难归啊!”

    最后,此人更是老泪纵横,悲道:

    “家族老妻皆葬在北邙,如今魂在异乡,岂不悲乎?”

    这个老公卿的话直接惹来了一些少壮的不满,他们纷纷指责:

    “我辈受汉家百年恩遇,如今连决死一战都不敢吗?既如此,当日咱们来这里做甚?直接在京都引颈就戮得了!”

    这话其实也是虚伪,都快沦为何氏家臣了,如何有面目说什么汉家恩遇。

    两边吵吵嚷嚷,何进迟迟不能决定,最后终于拍腿而起。

    如是,说了这样一番话。

章节目录

犁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请叫我陈总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请叫我陈总长并收藏犁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