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人有书读
“皇叔,这是我最喜欢的书。”
朱允炆爬上书架,从上面取下一本厚厚的《礼记》,一脸恭敬的对朱桂说道。
而此时的朱桂的注意力都被那红色盒子给吸引了。
能放在这么重要的地方的东西,会是什么呢?难道大明宝船的设计图纸就在里面吗?
不会这么简单吧?
思索之间,他竟然没有听到朱允炆的话。
直到对方再次提醒道,朱桂这才抬起头,然后从对方手中接过了那足有两斤重的《礼记》。
他本来只是想简单翻看一下,然后就用其他想法糊弄过去。
孔子的《礼记》虽然在后世也非常有名,但很可惜朱桂也只是听过它的名字,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如果真要‘就事论事’,恐怕他很快就会露馅。
相比这个时代的人,朱桂拥有的只是更超前的思想以及大局观,并不代表这个时代的人就都是傻子。
相反,因为没有了后世那么多娱乐设施和方式,古人在读书一途上不知道要比现代人专心多少。
不过当朱桂翻开手上的《礼记》的时候,一股书香之气扑面而来。
他这才知道这本书如此之重的原因,原来是它的每一页纸张都非常厚重,明显是为了长久保存而特意制作的。
而上面的每个文字也都饱含名家笔锋,这要是能拿到后世,这本书肯定会成为无价之宝。
朱桂这才意识到了什么。
要是他能把这些书拿回到后世,那后世对于整个华夏历史的认知或许不会改写,但绝对能更上一层楼。
可是他还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吗?就算是能,他还愿意回到那里,做一个普通人吗?
这是之前朱桂从没想过的事情。
就在朱桂再次神游天外之际,朱允炆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他虽然不知道朱桂在想什么,但见到对方这种‘专注’的态度,还以为这就是父亲朱标常和他说的‘专注’状态,心中对朱桂的敬佩之情不由得更多了几分。
而他自己则小心翼翼的又从架子上拿下一本书,开始研读起来。
希望有珠玉在前,他自己也能领悟这种状态。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朱桂终于从自己的小世界中退了出来。
他还没有忘记今天的任务,至于之前的那个想法,结果自然是无疾而终。
他还不能肯定对于这两个世界,哪个对他更有吸引力。
但有一件事他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就算他真找到了回到了原来世界的方法,而在那之前,他都要实现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让大明的旗帜插遍这个世界。
当朱贵回过头的时候,就看到朱允炆正坐在书桌旁,捧着一本书在苦心研读,一脸认真的样子,不时还会在旁边的纸张上写下一行字。
那应该是他的读书笔记了吧。
朱桂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耽误’了多长时间。
他走过去把《礼记》放在桌上,说道:“皇侄啊,看来本王以前确实错过了很多东西,这御书房对大明来说,真乃无价之宝,不过就让它埋伏于此,实在是愧对先人。”
朱允炆在朱桂说话的时候已经抬起了头,当他听到朱桂的话以后,眼中闪过惊讶的神色。
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皇叔的意思是?”
朱桂淡淡道:“让天下人都有书可读,虽然大明如今的国力正在逐渐增强,但本王却知道,读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只有实现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皆是人才,那才是真正的盛世。”
这也算是朱桂对于大明的另一种期待了,不过是更理想的版本。
朱桂的话让朱允炆眼中大放异彩,他喃喃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皆是人才,皇叔,你说的太好了,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
朱桂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周围的书架说道:“先贤古人所作的各种著作,各种思想,无不是为了追求这种世界,人人有饭吃这件事,本王已经有了一些思路,而人人有书读,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推广学堂。”
朱允炆毕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他虽然看的书非常多,但是大都是理论知识。
现如今被朱桂这一番‘洗脑’,心中顿时就升起了一番豪情壮志。
“皇叔真是忧国忧民之人,难怪父亲时常提起您,甚至在他生病之后,还曾向皇爷爷提起过,想让您接任太子。”
朱允炆激动之下,竟然说出了一个让朱桂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朱桂听到之后,心中非常惊讶的同时,也对太子朱标的惭愧之情更重了几分。
看来朱标确实是贤德之人,竟然没有一点私心,这简直是充斥着阴谋诡计争权夺利的皇族之内的一朵莲花了。
要是他没有因积劳成疾而病逝,恐怕真的可能是一代贤君。
朱桂感慨道:“太子他言重了,本王虽然最近才悟得这些道理,但已然太迟了,以前做过太多有失皇室威仪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而且皇侄你深得太子所传,将来也必定会会是一代明君。”
朱桂嘴上虽然这样说,心中还是有些遗憾的。
如果他不是‘声名狼藉’的代王,或许有太子朱标的举荐,他或许真的可能成为下一任太子。
但是就算如此,他能抵挡燕王朱棣的虎狼之师吗?
一想到朱棣,朱桂就感到一阵头大。
他可以通过闷头发展的方式来打造一支无敌之师。
但是要是他真的仓促之间成为皇帝,不管是文武百官的桎梏还是大明律的约束,他可能都难逃和朱允炆一样的命运。
不仅是因为神一样的对手,更是因为还有一群猪队友。
所以这个念头他也只是想想想而已。
接下里的时间,朱桂向朱桂介绍了他的想法,甚至还拿出了一些鼓舞,其中就包含了玉米和红薯等。
为的就是让朱允炆明白,他并不是在吹牛,而是也在实践。
之所以要这么做,朱桂就是想通过朱允炆影响朱元璋,来在大明境地推广这两种作物来更快的增强大明国力。
/90/90932/27161032.htl
朱允炆爬上书架,从上面取下一本厚厚的《礼记》,一脸恭敬的对朱桂说道。
而此时的朱桂的注意力都被那红色盒子给吸引了。
能放在这么重要的地方的东西,会是什么呢?难道大明宝船的设计图纸就在里面吗?
不会这么简单吧?
思索之间,他竟然没有听到朱允炆的话。
直到对方再次提醒道,朱桂这才抬起头,然后从对方手中接过了那足有两斤重的《礼记》。
他本来只是想简单翻看一下,然后就用其他想法糊弄过去。
孔子的《礼记》虽然在后世也非常有名,但很可惜朱桂也只是听过它的名字,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如果真要‘就事论事’,恐怕他很快就会露馅。
相比这个时代的人,朱桂拥有的只是更超前的思想以及大局观,并不代表这个时代的人就都是傻子。
相反,因为没有了后世那么多娱乐设施和方式,古人在读书一途上不知道要比现代人专心多少。
不过当朱桂翻开手上的《礼记》的时候,一股书香之气扑面而来。
他这才知道这本书如此之重的原因,原来是它的每一页纸张都非常厚重,明显是为了长久保存而特意制作的。
而上面的每个文字也都饱含名家笔锋,这要是能拿到后世,这本书肯定会成为无价之宝。
朱桂这才意识到了什么。
要是他能把这些书拿回到后世,那后世对于整个华夏历史的认知或许不会改写,但绝对能更上一层楼。
可是他还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吗?就算是能,他还愿意回到那里,做一个普通人吗?
这是之前朱桂从没想过的事情。
就在朱桂再次神游天外之际,朱允炆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他虽然不知道朱桂在想什么,但见到对方这种‘专注’的态度,还以为这就是父亲朱标常和他说的‘专注’状态,心中对朱桂的敬佩之情不由得更多了几分。
而他自己则小心翼翼的又从架子上拿下一本书,开始研读起来。
希望有珠玉在前,他自己也能领悟这种状态。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朱桂终于从自己的小世界中退了出来。
他还没有忘记今天的任务,至于之前的那个想法,结果自然是无疾而终。
他还不能肯定对于这两个世界,哪个对他更有吸引力。
但有一件事他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就算他真找到了回到了原来世界的方法,而在那之前,他都要实现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让大明的旗帜插遍这个世界。
当朱贵回过头的时候,就看到朱允炆正坐在书桌旁,捧着一本书在苦心研读,一脸认真的样子,不时还会在旁边的纸张上写下一行字。
那应该是他的读书笔记了吧。
朱桂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耽误’了多长时间。
他走过去把《礼记》放在桌上,说道:“皇侄啊,看来本王以前确实错过了很多东西,这御书房对大明来说,真乃无价之宝,不过就让它埋伏于此,实在是愧对先人。”
朱允炆在朱桂说话的时候已经抬起了头,当他听到朱桂的话以后,眼中闪过惊讶的神色。
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皇叔的意思是?”
朱桂淡淡道:“让天下人都有书可读,虽然大明如今的国力正在逐渐增强,但本王却知道,读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所以只有实现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皆是人才,那才是真正的盛世。”
这也算是朱桂对于大明的另一种期待了,不过是更理想的版本。
朱桂的话让朱允炆眼中大放异彩,他喃喃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皆是人才,皇叔,你说的太好了,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
朱桂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周围的书架说道:“先贤古人所作的各种著作,各种思想,无不是为了追求这种世界,人人有饭吃这件事,本王已经有了一些思路,而人人有书读,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推广学堂。”
朱允炆毕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他虽然看的书非常多,但是大都是理论知识。
现如今被朱桂这一番‘洗脑’,心中顿时就升起了一番豪情壮志。
“皇叔真是忧国忧民之人,难怪父亲时常提起您,甚至在他生病之后,还曾向皇爷爷提起过,想让您接任太子。”
朱允炆激动之下,竟然说出了一个让朱桂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朱桂听到之后,心中非常惊讶的同时,也对太子朱标的惭愧之情更重了几分。
看来朱标确实是贤德之人,竟然没有一点私心,这简直是充斥着阴谋诡计争权夺利的皇族之内的一朵莲花了。
要是他没有因积劳成疾而病逝,恐怕真的可能是一代贤君。
朱桂感慨道:“太子他言重了,本王虽然最近才悟得这些道理,但已然太迟了,以前做过太多有失皇室威仪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而且皇侄你深得太子所传,将来也必定会会是一代明君。”
朱桂嘴上虽然这样说,心中还是有些遗憾的。
如果他不是‘声名狼藉’的代王,或许有太子朱标的举荐,他或许真的可能成为下一任太子。
但是就算如此,他能抵挡燕王朱棣的虎狼之师吗?
一想到朱棣,朱桂就感到一阵头大。
他可以通过闷头发展的方式来打造一支无敌之师。
但是要是他真的仓促之间成为皇帝,不管是文武百官的桎梏还是大明律的约束,他可能都难逃和朱允炆一样的命运。
不仅是因为神一样的对手,更是因为还有一群猪队友。
所以这个念头他也只是想想想而已。
接下里的时间,朱桂向朱桂介绍了他的想法,甚至还拿出了一些鼓舞,其中就包含了玉米和红薯等。
为的就是让朱允炆明白,他并不是在吹牛,而是也在实践。
之所以要这么做,朱桂就是想通过朱允炆影响朱元璋,来在大明境地推广这两种作物来更快的增强大明国力。
/90/90932/27161032.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