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锦衣卫的盘查
最后在朱桂半威胁半鼓励的方式下,冯正武还是同意了这个决定,然后一脸苦闷的带着冯少强离开了代王府。
他不知道他这个举动引起了多少人的注意。
要知道在冯正武父子之前,可是没有人能‘完整’的离开代王府的,而这里也被称作堪比阴曹地府的所在。
朱桂也没想过这次的事件会带来多大的后续影响。
在处理完这件事后,他先是陪徐妙清又吃了一顿早饭,然后便带着亲卫去了盐道衙门。
他来这里是想查查南京城的售盐情况,能否把提供精盐的事情拿在手里。
不过在半路上,他就被一伙人给拦住了。
不用怀疑,拦住朱桂的人正是锦衣卫。
朱桂心中一声卧槽不由得响起。
他这才记起了这个在大明王朝红极一时的权力机关。
可以说洪武大帝时期的锦衣卫的权利只比皇上和太子低一级,就算是一般的王爷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
因为他们不仅有可以绕过刑部的执法权,还有可以使用私刑以及先斩后奏的权利。
锦衣卫只听命于皇上负责,历史上曾因为滥用私刑而一度被朱元璋废除,后来又被永乐大帝朱棣启用。
而此时,锦衣卫虽然滥用私刑的名声已经传开,但距离彻底废除还有一段时间。
没想到这次让朱桂给碰上了。
一想到历史上这时期的锦衣卫的权势滔天,就连朱桂也感觉头皮发麻。
“代王,有人举报你滥用私刑,威胁公共安全以及大明律,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一名锦衣卫千户走出来,打开一块黄色绸缎,有模有样的说道。
朱桂眉头倒竖,眼神冷峻起来:“滥用私刑?威胁公共安全?好大的帽子,可有证据?”
他已经从腰间拔出双枪,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和锦衣卫走的,进了他们的地盘,什么事情都能发生。
那锦衣卫千户似乎对朱桂的说辞早有预料,没有任何惊讶的说道:“锦衣卫受命于皇上,专门铲除所有威胁朝廷的威胁,至于证据,会有的,拿下。”
他身后的四名锦衣卫立刻就冲了出来。
“动手,不留活口。”
这是朱桂说的。
他自己也拔出双枪,朝着那千户就射了过去。
锦衣卫似乎对朱桂的火器早有预料,一边试图用长刀抵挡,一边采取了曲折的路线,想要用身法躲避子弹。
但是双方的距离在十步之内,朱桂的枪法虽然不比徐妙清,但准度还是有的。
‘砰砰砰砰’连开四枪。
只不过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
打在那千户身上的子弹竟然都镶嵌在了他的铠甲上。
而那两名亲兵的燧发枪要比他这边的结果好一些。
两名锦衣卫已经躺在地上,血流了一地。
看来步枪的威力足以对付这些锦衣卫的甲胄。
念于此,朱桂也兑换了两把燧发枪,单手持枪,继续开枪。
五名锦衣卫虽然有很强的身手,但是完全被朱桂一方的火力给压制了。
不消片刻,五人便殒命当场。
可是朱桂的脸色也非常难看。
“把尸体处理干净了,看来这盐道衙门不能去了。”
朱桂亲自来到街角望风。
好在锦衣卫通常也都是在阴暗之处办案,这才给了朱桂机会。
一炷香以后,两名亲兵终于都弄好了。
除了挥之不去的血腥味,现场已经看不出任何打斗过的痕迹。
朱桂带着亲卫返回了王府。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到底是谁向锦衣卫告的状。
难道是冯正武父子?
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不大,他们只是南京城内最底层的商人,能在朱桂手中活命已经可以感恩戴德了,如何敢状告一名王爷?
朱桂想起那锦衣卫千户说的话,其中提到他‘违反了大明律’。
大明律,说实话朱桂违反的太多了。
但是在他就藩之前,他犯的那些事因为朱元璋在朝堂上的态度,所以锦衣卫也根本不会追究。
那就只有他在就藩之后的那些事了,除了售盐,触碰税收以及和蒙古人交易盐和铁。
好像要是追究起来,他确实够砍头十次八次的了。
但是这些事要么他已经上奏请示过,要么被太子朱标给压了下来,要么就是做的十分隐秘,锦衣卫是如何知道的?
“你怎么回来了?你身上怎么有血腥味?”
就在朱桂有些魂不守舍的时候,徐妙清端着茶杯来到了他面前,立刻就发现了问题。
徐妙清可不是那些一直待在闺阁内的女子。
她可是和朱桂一起上过战场杀过人的,所以对血腥味非常敏感。
朱桂也只好坦言了他在路上遇到锦衣卫的事。
没想到徐妙清对锦衣卫的态度比他还要严重。
“你杀了锦衣卫?这可等于和皇上作对了,这下麻烦了,我们去找我爹吧,让他想想把那法。”
徐妙清急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一条丝巾手帕都快被拧烂了。
“你先坐下来,这件事本王处理的很隐蔽,不会有人知晓的。不能告诉你爹,否则他也会很危险。”
朱桂对朱元璋的脾气可是非常了解,死在他手里的名臣猛将都够踢足球了。
“那现在怎么办?既然有锦衣卫对你出手,那说明你的事在锦衣卫总部已经备案了,他们发现不对还会有人出手的。”
徐妙清一脸担忧的说道。
这也正是朱桂担忧的。
“为今之计只有离开南京了。”
朱桂思考再三,终于说道。
“离开?可是太子和皇上的寿辰怎么办?其他藩王都会来的。”徐妙清楞了一下,问道。
“离开南京,皇上也许会生气,但并不会因此对本王问罪,要是留在南京,就时刻有性命之忧了。”
朱桂道。
“你说得对,也只有这么办了,只要回到了大同府,就算是锦衣卫也不能在封地内问罪藩王的。”
徐妙清也冷静了下来,紧要关头,她表现出了非常惊人的果决。
两人对望点头,马上开始命人收拾东西。
他们的计划是,当晚在城门关闭之前就离开南京,而在此之前,谁也不能通知。
/90/90932/26848025.htl
他不知道他这个举动引起了多少人的注意。
要知道在冯正武父子之前,可是没有人能‘完整’的离开代王府的,而这里也被称作堪比阴曹地府的所在。
朱桂也没想过这次的事件会带来多大的后续影响。
在处理完这件事后,他先是陪徐妙清又吃了一顿早饭,然后便带着亲卫去了盐道衙门。
他来这里是想查查南京城的售盐情况,能否把提供精盐的事情拿在手里。
不过在半路上,他就被一伙人给拦住了。
不用怀疑,拦住朱桂的人正是锦衣卫。
朱桂心中一声卧槽不由得响起。
他这才记起了这个在大明王朝红极一时的权力机关。
可以说洪武大帝时期的锦衣卫的权利只比皇上和太子低一级,就算是一般的王爷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
因为他们不仅有可以绕过刑部的执法权,还有可以使用私刑以及先斩后奏的权利。
锦衣卫只听命于皇上负责,历史上曾因为滥用私刑而一度被朱元璋废除,后来又被永乐大帝朱棣启用。
而此时,锦衣卫虽然滥用私刑的名声已经传开,但距离彻底废除还有一段时间。
没想到这次让朱桂给碰上了。
一想到历史上这时期的锦衣卫的权势滔天,就连朱桂也感觉头皮发麻。
“代王,有人举报你滥用私刑,威胁公共安全以及大明律,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一名锦衣卫千户走出来,打开一块黄色绸缎,有模有样的说道。
朱桂眉头倒竖,眼神冷峻起来:“滥用私刑?威胁公共安全?好大的帽子,可有证据?”
他已经从腰间拔出双枪,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和锦衣卫走的,进了他们的地盘,什么事情都能发生。
那锦衣卫千户似乎对朱桂的说辞早有预料,没有任何惊讶的说道:“锦衣卫受命于皇上,专门铲除所有威胁朝廷的威胁,至于证据,会有的,拿下。”
他身后的四名锦衣卫立刻就冲了出来。
“动手,不留活口。”
这是朱桂说的。
他自己也拔出双枪,朝着那千户就射了过去。
锦衣卫似乎对朱桂的火器早有预料,一边试图用长刀抵挡,一边采取了曲折的路线,想要用身法躲避子弹。
但是双方的距离在十步之内,朱桂的枪法虽然不比徐妙清,但准度还是有的。
‘砰砰砰砰’连开四枪。
只不过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
打在那千户身上的子弹竟然都镶嵌在了他的铠甲上。
而那两名亲兵的燧发枪要比他这边的结果好一些。
两名锦衣卫已经躺在地上,血流了一地。
看来步枪的威力足以对付这些锦衣卫的甲胄。
念于此,朱桂也兑换了两把燧发枪,单手持枪,继续开枪。
五名锦衣卫虽然有很强的身手,但是完全被朱桂一方的火力给压制了。
不消片刻,五人便殒命当场。
可是朱桂的脸色也非常难看。
“把尸体处理干净了,看来这盐道衙门不能去了。”
朱桂亲自来到街角望风。
好在锦衣卫通常也都是在阴暗之处办案,这才给了朱桂机会。
一炷香以后,两名亲兵终于都弄好了。
除了挥之不去的血腥味,现场已经看不出任何打斗过的痕迹。
朱桂带着亲卫返回了王府。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到底是谁向锦衣卫告的状。
难道是冯正武父子?
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不大,他们只是南京城内最底层的商人,能在朱桂手中活命已经可以感恩戴德了,如何敢状告一名王爷?
朱桂想起那锦衣卫千户说的话,其中提到他‘违反了大明律’。
大明律,说实话朱桂违反的太多了。
但是在他就藩之前,他犯的那些事因为朱元璋在朝堂上的态度,所以锦衣卫也根本不会追究。
那就只有他在就藩之后的那些事了,除了售盐,触碰税收以及和蒙古人交易盐和铁。
好像要是追究起来,他确实够砍头十次八次的了。
但是这些事要么他已经上奏请示过,要么被太子朱标给压了下来,要么就是做的十分隐秘,锦衣卫是如何知道的?
“你怎么回来了?你身上怎么有血腥味?”
就在朱桂有些魂不守舍的时候,徐妙清端着茶杯来到了他面前,立刻就发现了问题。
徐妙清可不是那些一直待在闺阁内的女子。
她可是和朱桂一起上过战场杀过人的,所以对血腥味非常敏感。
朱桂也只好坦言了他在路上遇到锦衣卫的事。
没想到徐妙清对锦衣卫的态度比他还要严重。
“你杀了锦衣卫?这可等于和皇上作对了,这下麻烦了,我们去找我爹吧,让他想想把那法。”
徐妙清急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一条丝巾手帕都快被拧烂了。
“你先坐下来,这件事本王处理的很隐蔽,不会有人知晓的。不能告诉你爹,否则他也会很危险。”
朱桂对朱元璋的脾气可是非常了解,死在他手里的名臣猛将都够踢足球了。
“那现在怎么办?既然有锦衣卫对你出手,那说明你的事在锦衣卫总部已经备案了,他们发现不对还会有人出手的。”
徐妙清一脸担忧的说道。
这也正是朱桂担忧的。
“为今之计只有离开南京了。”
朱桂思考再三,终于说道。
“离开?可是太子和皇上的寿辰怎么办?其他藩王都会来的。”徐妙清楞了一下,问道。
“离开南京,皇上也许会生气,但并不会因此对本王问罪,要是留在南京,就时刻有性命之忧了。”
朱桂道。
“你说得对,也只有这么办了,只要回到了大同府,就算是锦衣卫也不能在封地内问罪藩王的。”
徐妙清也冷静了下来,紧要关头,她表现出了非常惊人的果决。
两人对望点头,马上开始命人收拾东西。
他们的计划是,当晚在城门关闭之前就离开南京,而在此之前,谁也不能通知。
/90/90932/26848025.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