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指点迷津

    商队由河内郡过上党郡、开乡、太原郡、新兴郡、雁门郡,最后前往魏都平城。

    这条路的前段杨安玄当年曾走过,旧地重游不禁感慨万千,比起五年前平静了许多,官道之上商旅不断,不时能看到僧人和道士走过。

    从齐晖嘴中得知魏国夺取中山城后,鼓励胡汉共处,并仿造汉制推选了一系列改革,鼓励农耕、建立官制、招收学员、广索书籍,治内相比燕国统治时更为安宁。

    杨安玄想起当初过五龙口时带队的宗提向山上的贼人送礼,笑问道:「齐管事,再过两天就过五龙口了,山上的贼人可还在。」

    齐晖诧异地看了一眼杨安玄,道:「郎君可是曾来过,怎么会知道五龙口有山贼?不过,这伙贼人已经被魏国官府剿灭了。」

    杨安玄化名齐玄,带着张锋扮成商队护卫,跟随在齐晖身边。

    想起入山前曾跟着氐汉索檀到苏家堡补给,杨安玄又问道:「愚记得五龙口前有个苏家堡可以补给,现在可还在?」

    齐晖已能确定这位杨侯确实曾经到过魏国,苏家堡的位置较偏,只有常走这条商路的人才知晓它的存在。

    「苏家堡还在,咱们经过时正要补给食物」,齐晖笑道:「郎君在苏家堡可有熟人?」

    杨安玄摇摇头,当年他跟索檀前去苏家堡,见过少堡主苏致,两人并未交谈,这位苏少堡主估计不认识自己。

    齐晖继续道:「不过如今补给不用再前往苏家堡了,自打五龙山的贼人被剿,山下便多了处集镇,苏家在那里开了几家客栈,只要跟客栈打声招呼,苏家自会派人送上门来。」

    一路行来,杨安玄发现不少城池、关卡在魏燕交战中损毁,官道两侧出现了不少村镇,多是茅屋版筑的土墙屋,时常能看到穹庐毡帐立于草原之上,是放牧的牧民。

    杨安玄将所见记于心中,到了晚间有空便在随身所带的纸图上添绘记录,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

    在五龙口住进苏家开的客栈,齐晖是老客,店掌柜十分热情,杨安玄问了问粟米的价格,每石二百钱,不过咸肉比晋国便宜。

    五龙口是南北沟通的要道,果然不见了贼人,看着山间熙熙攘攘的车队、人流,杨安玄暗暗心惊,难怪魏国最终能统一北方,往来商旅彰帝显着帝国勃勃的生机。

    五月二十八日,商队终于来到魏都平城。

    天兴元年(398年)七月,魏皇拓跋珪迁都平城,建造宫城。平城分为宫城、外城和郭城三部分,宫城在北,南面为外城和郭城。

    拓跋珪仿照洛阳和长安的建设,以太极殿为中心,修建了西宫、北宫、天文殿、中天殿、紫极殿、昭阳殿、云母堂、金华堂、太庙、玄武楼、凉风观以及西武库等建筑。

    为解决平城的饮水问题,拓跋珪发役五万凿渠引武川水注入苑中,又挖掘出三条沟,流经宫城内外。

    商队从广阳门进入平城,这些天齐晖发现杨安玄对地势十分感兴趣,主动介绍道:「平城方圆四十余里,仿照洛阳设十二城门。不过也有不同之处,魏皇在城外设鹿苑,专供狩猎之用。」

    进入城中,杨安玄发现外城筑墙为坊,坊中开巷,建制仿佛唐时的长安城。

    齐晖熟练地领着商队穿坊过巷,杨安玄发现这些坊巷大的有五六百户人家,小的也近百户,住着人家,井然有序。

    坊间无市,除了小商贩挑担、挎篮叫卖外,坊间并没有商铺。商铺集中在东西两市,齐家商铺位于东市内。

    齐家的顺义铺在平城是大商铺,杨安玄见铺门前停着数辆马车,进出的人不断,看来生意不错。

    商队拐进侧巷中,

    早有伙计迎在那里,帮忙卸货。齐晖指着装彩瓷的几个木箱道:「这几箱东西放到仆的住处去,里面是瓷器,小心别磕了。」

    前铺后宅,后宅有两进,二十多间房屋,齐晖将杨安玄安置到一明一暗的住处,便告辞前去打点货物了。

    第二天,齐晖带了一套六件彩瓷碗前去给贺夫人(1)送礼,杨安玄带了张锋出来逛平城。

    平城作为魏都,八方来客,各族混杂,衣着服饰各异,杨安玄身上的汉制长袍并不出奇。

    郭城规划出里坊、寺观、市廛、园林等处,杨安玄对平城的建筑很感兴趣,记得看过一本古籍中记载平城的郭城内有「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的永安寺,当即带着张锋前去游览。

    拓跋珪既信佛又信道,与魏、秦征战对和尚、道士都秋毫无犯,定都平城时专门下诏营建佛寺,以便「令信向之徒,有所居止」。

    同时,拓跋珪崇尚道术,经常诵咏《道德经》,在朝中设仙人博士,设仙坊为其煮炼百药,意图长生不死。

    永安寺殿宇巍峨,古朴壮观,前来烧香的信众比起建康城中的瓦棺寺还要多,各族服饰的人都有。

    看着那些虔诚叩拜的信众,杨安玄心中有个模糊的想法,善用宗教信仰应该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用。

    齐晖忙着打点生意,杨安玄偷得浮生几日闲,带着张锋游览了郊天碑、灵岩石室、辟阳殿、灵泉池、鹿野佛图、白登台等记录古籍,后世已不见的建筑,好好地过了把「考古瘾」。

    张锋显然对牛羊肉更感兴趣,炙、煮、烧、涮各种手法的烹调让他吃得大呼过瘾,杨安玄不得不让他每晚多练半个时辰功夫。

    齐晖抽空向杨安玄禀报了贺夫人很喜欢彩瓷碗的消息,特意派人赏赐了他十头牛。

    不光是贺夫人,齐晖还带彩瓷到卫王拓跋仪、毗陵王拓跋顺等府上送礼,都得了回礼。

    杨安玄对生意不放在心上,问齐晖什么时候能同他一起前往龙城,联系宗提少不了他。

    齐晖想了想道:「平城的生意打点得差不多了,三天后可以动身。」

    还有三天时间,杨安玄决定找点正事干。路过嵩山的时候得知寇谦之应华阴公主之邀来了平城,自己不妨前去见见。

    齐晖在宫中有关系,杨安玄托他打听寇谦之的下落,很快有了消息。

    寇谦之三月便到了平城,住在纥奚嵇拔府中,华阴公主向拓跋珪推荐,拓跋珪只是留下他所献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并未接见,而是让其前往仙坊,煮炼仙药。

    仙坊设在西山,杨安玄以故友之名见到了寇谦之。看到杨安玄,寇谦之大喜,领着杨安玄进仙坊来到自己的住处。

    寇谦之在道门颇有声誉,仙人博士张曜亦不敢慢待,专门拨了一个院落供他和几名弟子使用,杨安玄见到那位三弟子华道宁也随侍在身边。

    拓跋珪虽然推行汉化,但鲜卑习俗还是占了主流,屋内不是坐席,而是胡桌胡椅。

    请杨安玄在胡椅坐下,两人寒喧几句,寇谦之迫不急待地问道:「杨居士,你曾说过道门兴在北,贫道依言来到平城,可是魏皇连见都不肯见贫道。」

    杨安玄微笑道:「寇仙长,愚说这句话时还说过要北方有变,方才下山,仙长有些过急了。」

    寇谦之不解地道:「燕被魏逐走,魏有一统北方之势,岂不是有变?」

    杨安玄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仙长在仙坊中都做些什么?」

    「贫道每日按典煮炼百药,熬制丹药。」寇谦之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杨安玄继续问道:「敢问仙长,这些丹药可能致长生否?」

    寇谦之闭口不语,良久

    方才轻叹一声,道:「贫道听闻以前炼制的那些丹药,被魏皇给死囚试服,那些死囚大多身死。」

    「仙长即知服用丹药无法长生,魏皇又岂会信这些致人死地的仙丹。」

    寇谦之愁眉紧锁,道:「贫道现在亦感进退两难,请杨居士指点迷津。」

    他在嵩山经营名声二十载,在道门已具声望。此次应华阴公主所邀下山,原以为可以大展鸿图,成为帝师。

    哪料魏皇拓跋珪并未见他,而是让他炼制丹药,寇谦之深知丹药不可能让魏皇长生,所以推说时机未至,迟迟不肯动手。

    从仙人博士张曜最近对他的态度可知,拓跋珪对他兴趣已然大减,更不可能召见他,寇谦之准备了满腹的经文,无从说起了。

    杨安玄知道寇谦之发迹尚早,要到二十余年后才会被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请下山成为帝师。

    不过到那时魏国已经平定北方,南方也成了刘宋的天下,自己当然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不妨就先让寇谦之发力,看看能否改变魏国的国运。

    寇谦之发迹靠得是北魏时任左光禄大夫崔浩大力相帮,现下崔浩年仅二十,在朝中任著作郎,因为工于书法,常随侍在拓跋珪身边。

    此时的崔浩还没有打动拓跋珪的能力,但其父崔宏是吏部尚书,总裁律令、朝仪、官制,通制三十六曹,深得拓跋珪信任地,权倾朝廷。

    清河崔氏是关东望族,冠冕相袭,若能提前得到崔家相助,或许寇谦之能将其成为天师的步伐加快。

    想到这里,杨安玄道:「道长是仙长所传,受老君之命传道天下,当以改革道教、诵戒新法为重,而不是舍本求末熬炼丹药。」

    寇谦之苦笑道:「贫道亦想如此,奈何君王不见。」

    「华阴公主是魏皇爱女,但出嫁在即,恐怕无心替仙长说话,仙长为何不另寻举荐之人。」杨安玄提醒道。

    寇谦之露出沉思之色,道:「另寻举荐之人?」

    他来平城已有两个月,对朝堂大臣有所了解,脑中首先闪过的便是清河崔氏,只是崔宏虽然信奉道教,但为人俭朴,自律很强,恐怕不会替自己在魏皇面前说项。

    杨安玄微笑道:「当年老子过函谷关紫气东来,天降异象。听闻寇仙长精通天文,若是老君显灵,不知世间会有何祥瑞。」

    寇谦之神情一凝,看着杨安玄若有所思,认真地听杨安玄继续道:「若天有异兆,仙长趁时宣传道法,或可打动世人。若能打动权贵,荐于魏皇驾前,仙长定能达成所愿。」

    见寇谦之有所领悟,杨安玄笑道:「道长精通销炼金丹、云英、八石、玉浆之法,应知五石散炼制,若能去芜存精,不失为仙丹也。」

    寇谦之稽首拜道:「多谢杨居士指点迷津,贫道铭感五内,将来定有回报。」

    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

扬锋汉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宇十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宇十六并收藏扬锋汉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