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纠结的先帝和正直的大宝
天下人尽知,八年前西原大举来犯,守军节节败退,坚不可摧的临渊城被死死围困,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永平帝力排众议,启用年轻的英王楚策为大将军王,率领禁军精锐前往御敌,最终大败西原,一战成名!
可惜,这只是百姓们所知道并且愿意相信的故事,而不是真正的事实!
楚牧曾经看过英王和窦鼎之的档案,他知道这件事并不是百姓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和美好。
西原来犯的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惊永平帝一时不知所措,最适合挂帅之人大将军赵义博当时刚刚回家探亲,一时半会根本找不到人。朝中为谁能领兵御敌吵作一团,导致永平帝急火攻心昏倒在为公殿上。
当时永平帝身体不好的事已经满朝皆知,其又无子嗣,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靠拢英王。于是窦太后(当时的太后)和首辅窦鼎之密谋,以永平帝的名义下旨奉英王为大将军王领兵前往剑南道御敌。
当时已经有传闻皇帝和英王有嫌隙,结果这个诏书一下,满朝文武皆称赞永平帝之胸怀与魄力,一举破除了兄弟不合的传闻。
但实际上这是太后和首辅想趁机除掉英王,面对气势汹汹的西原大军,说是给英王十几万精锐实则只给了他四万老弱。
英王一开始还没明白情况,留在京城等着朝廷给他把兵员凑齐,可等了几日发现民间开始传闻他畏战怯战,朝廷官员们也怀疑他拥兵不离京有不臣之心,逼得英王只能赶紧带着四万老弱奔赴前线。
后来的事便是天下尽知的,英王以弱胜强大破了西原之军。
楚牧自以为已经知晓了事情的真相,可听郭先生之言,似乎此事还有内情。
郭放舟看着皇帝的表情,便知道其没有看透这件事的真相,说道:“想来陛下应该知道此事的内情,封楚策为大将军王的并不是先帝,而是当今的太皇太后和首辅大人,他们俩本来想此战楚策凶多吉少,或许死在前线西原人之手,或许大败而归他们也可趁机将其贬出京城,让他永远失去继承皇位的可能!只是没想到并无经验的楚策能打赢这一仗!”
楚牧点了点头,道:“朕确实知道这些事,这些事四维门记录在案,不会有错!所以此事和先帝有什么关系?”
郭放舟挑眉问道:“记录不会有错,但是不是该记的都记了呢?比如先帝当时是不是真的昏倒,又比如先帝是何时苏醒,这么友爱弟弟的人苏醒了为何没有阻止窦太后对英王的阴谋?”
历史从来都不是纸上冷冷的文字,往往书写历史的人要告诉你的,并不是字面上的内容,而是他没有写下,但通过那一段段文字背后可以琢磨出来的真相。
楚牧这才恍然大悟!
是啊!英王的档案上说他得胜归来之时,永平帝在午门相迎,大摆宴席庆祝。可他是什么时候苏醒的?总不能是刚醒就来迎接英王了吧!
如果是之前就苏醒了,知道了英王带着老弱在前线抗敌,他为何没有任何动作?还是说……
“先帝大概根本就没有昏倒,他只是演了一出戏!或许就连窦太后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在装昏。先帝太了解自己的母亲了,知道她最不喜楚策,一定会对其出手!这样一来,他自己什么都没做,就算日后四万老弱的事被翻出来,被非议的也是窦太后和首辅,与他永平皇帝无干!”郭放舟笑着说道,语气中似乎都有点佩服永平帝的谋略。
楚牧有些气愤的说道:“西原来犯,先帝竟然趁这个时候对付英王,置国家安危于何地?”
其实楚牧最气的是,先帝这一番谋划,不光准备借刀杀人对付英王,还是坑了自己的亲妈窦太后和舅舅窦鼎之,一旦事情有变,责任是他们的,和自己没有关系。
“人们都说先帝仁德,忽略了他的谋略!陛下以为先帝不在乎国家安危么?他当然在乎,有大文他才是皇帝,岂能不在乎!所以英王出发后,本来不知去向了赵义博突然又冒出来了,带着十万禁军同样开赴了前线!”郭放舟幽幽的说道。
“哦?还有此事?”楚牧还真不知道这事。
这件事在当时鲜少有人知道,赵义博带领着十万精锐去往剑南道,可没有直接联手英王,而是在一旁坐山观虎斗,好像是等着英王被消灭才会出手一般,只是最后英王得胜,这支精锐之师便静悄悄的来,又静悄悄的走了。
郭放舟忽然叹了口气,道:“我之前一直也觉得先帝派来赵义博,是等英王被消灭了再趁机去和疲惫的西原军决战,直到后来英王偶然得知,当时先帝给大将军的命令是,若英王有难亦当助之!”
楚牧又懵了,先帝不是想趁机做掉英王么?怎么又会让赵义博帮助英王呢?
郭放舟看出了皇帝的疑惑,似是在传授经验一般的说道:“先帝嫉妒楚策么?当然嫉妒了!先帝想让楚策死么?好似也不想!其实这个世上最复杂的便是人心,先帝明明嫉妒楚策,时时刻刻都在提防他,希望楚策能身败名裂,永远没有能力威胁自己的帝位,却又不想唯一的弟弟死!终其一生,先帝都这么纠结的面对楚策,或许就是因为先帝对楚策总有那么一丝兄弟的感情,所以三年前优柔寡断的英王殿下不听我的劝告,没有进宫监国!”
郭放舟是这个世上为数不多看清楚永平帝真面目的人,这个体弱多病的皇帝,并不是很多百姓甚至官员认为的那样,仁义宽厚性格淳朴,实际上一个一生都生活在权力中枢的人怎么会性格那么淳朴!
他从小就善于算计,英王的才能他嫉妒,也知道自己比不上,但弟弟能以才著称,自己就不能以德服人么?所以他一生都在演,演给武宗看,演给朝臣们看,演给天下人看。演到最后或许自己都忘了自己是在演了,所以一直嫉妒和提防的弟弟真的危险时,他却想起了小时候兄弟间种种过往,不想让英王死。
这一生,永平帝虽然经常会怨恨英王,但没有动过哪怕一次要害死英王的念头。
楚牧听着郭放舟的讲述,感慨不已,人们看待别人往往喜欢一分为二的看,自己有时也是如此,一开始觉得先帝真是个仁德的好人,刚才听郭放舟一说又觉得先帝是个真小人!
可此刻才发现是自己的认识浅薄了,先帝其实是个有好有坏,既有阴暗一面也有温暖感情的人,或许所有人都是如此,或许郭放舟说出这些就是为了告诉皇帝,日后识人切不可简单视之。
楚牧不由的有些钦佩郭放舟的眼光和用心,不过说了这么半天,先帝到底为何非要这么关着郭先生?
“就是因为先帝对楚策这么纠结,既不想他太过出彩,又不想真的害他,大概他最希望的就是楚策能做一两件蠢事出格的事,败一败自己的名声,这样他们俩便能相安无事了!可惜啊!楚策多年来谨小慎微没有走错一步,民间颂扬之声日盛,让先帝时刻如芒在背!哎,这么想来最他妈傻的就是我!”
楚牧一惊,虽然郭放舟嘴贱,可之前聊了半天也没说过脏话,这突然冒出来一句,还是骂自己。
郭放舟是真的气自己,因为英王一路逢凶化吉,几乎都是听从了他的建议,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察觉出先帝的想法,每每出谋划策让英王步步为营还沾沾自喜。
殊不知,随着英王的声望日盛,先帝的怨气也逐渐加深。
“先生何故骂自己?”楚牧疑惑的问道。
“哎!我骂自己傻,是因为那时没有察觉出先帝的想法!后来先帝发现了是我在英王身边献计,而且三年前那次风波中,我为楚策定下了可进可退之计,先帝对我那是恨之入骨!所以后来我在酒肆大骂楚策,被先帝知晓亲自下令严查,他知道我是负气离开楚策,楚策对我也是愧疚不已。先帝到最后都不想杀楚策,但想让楚策痛苦,就像他多年来一样痛苦!”郭放舟说着紧紧的捏着茶杯,恨不得将茶杯捏碎才能显示他的愤怒,可惜他力气不够死活捏不碎,只能重重的砸在案上,表达愤怒。
“关着我就是为了让楚策痛苦,让他愧疚!先帝打的好算盘,三年前风波他表面对楚策没有一丝问罪的想法,背地里却把我关押来惩罚楚策!而且知道我喜爱干净,偏偏让我来此挖煤!先帝呀先帝!”郭放舟说着不禁苦笑了起来。
“这兄弟俩跟娘们似的,活的真累!”小八听着都忍不住吐槽道,在他看来先帝和英王这么点事,直接面对面说开了就完了,非要这么相互折磨。
“哎!”楚牧只是叹了一口气,身为皇帝和亲王哪能那么容易面对面说开,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俩很难完全信任对方,但心中却始终有一份兄弟间的温存,导致他们就这么拧巴面对对方,顺道伤害了郭先生。
“事情朕大概已经明白了!现在先帝已经不在了,英王救不出先生,朕来救!”楚牧坚定的看着郭放舟。
而郭放舟却摇了摇头,道:“没那么简单!陛下以为先帝不在了,我就能逃出生天了么?先帝早就做了安排了!”
“哦?此话怎么讲?”楚牧问道。
“先帝当然知道楚策会想方设法的来救我,而且大概也算到了他不是长寿之人,为了日后一直困住我,便让陈家杨做了南兴知县!”郭放舟咬着牙说道。
郭放舟以为自己说完楚牧会一拍大腿来上一句“这招真是歹毒!”,可不想楚牧一脸懵逼的样子,显然他不知道陈家杨是谁!
这个世上居然有人不认识陈家杨?!郭放舟诧异的看着皇帝,道:“陛下是不知道陈家杨是谁么?”
“他很有名么?”楚牧撇了撇嘴,扭头问小八:“你认识么?”
小八也是诧异的看着楚牧,道:“陛下您怎么能不认识陈家杨?”
楚牧一时脸都红了,居然小八都知道,而自己不知道,这是何等的无知!
“陛下不知朝堂有三宝乎?”郭放舟问道。
楚牧想了想,眼睛一亮道:“这个好像听说过,国子监的祭酒大人还是那个左都御史王世坚,还有一个是……不会就是陈家杨吧?”
郭放舟和小八好似有默契一般的同时点头。
“他一个知县,皆可跟老祭酒和左都御史齐名?”楚牧很诧异,老祭酒和王世坚他是领教过的,那是俩特等清流,敢当面批评皇帝的主,这个陈家杨何德何能能跟他俩齐名。
郭放舟摇了摇头,道:“齐名?陛下不知,朝堂三宝之中为首的便是陈家杨,和他一比老祭酒和王世坚都相形见绌!”
“是啊是啊!总督卫曾经说过,朝中他最怕看见陈家杨,那是个敢在四维门门口破口大骂的祖宗!”小八激动的说道,几年前他是亲眼看见陈家杨在四维门门口叫嚣,而孟达连面都不敢露。
虽然之前不认识,但听到连小八都能知晓其大名,看来这个陈家杨绝不是泛泛之辈。
“不过他一个知县,怎么能是朝堂三宝之首,还敢在四维门放肆呢?”楚牧疑惑的问道。
郭放舟撇了撇嘴,说道:“陛下别看他现在是七品小知县,三年前他可是正三品的左都御史!是个敢在朝堂谏天子,敢在内阁斥首辅的狠人!”
陈家杨大概是大文最为有名的人之一,就算是目不识丁的人都听过他的大名,在读书人之中更被奉为偶像!他为人正派,嫉恶如仇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只要被他发现了不公不义,不管是谁他都敢管敢杠!当知县时和知府杠,当知府时和督道杠,当御史时和百官杠,最后终于杠上了首辅和皇帝!
为什么朝堂三宝他是大宝!因为祭酒和王世坚虽然也直言敢谏,但他俩还是有底线的,不是什么事都敢管都敢谏!只有陈家杨是正直的没有底线,一生都在拿命守护正道,对抗不公不义!
大文有个人尽皆知的笑话,陈家杨一辈子得罪人作死却活得好好的,是因为他有神明保佑,绝不能让他轻易死了!他如果死了,阎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这个让阎王都肝颤的祖宗,此刻正牵着他心爱的小毛驴,悄悄的跟着矿主一步步接近山脚下那座别致的小木屋……
永平帝力排众议,启用年轻的英王楚策为大将军王,率领禁军精锐前往御敌,最终大败西原,一战成名!
可惜,这只是百姓们所知道并且愿意相信的故事,而不是真正的事实!
楚牧曾经看过英王和窦鼎之的档案,他知道这件事并不是百姓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和美好。
西原来犯的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惊永平帝一时不知所措,最适合挂帅之人大将军赵义博当时刚刚回家探亲,一时半会根本找不到人。朝中为谁能领兵御敌吵作一团,导致永平帝急火攻心昏倒在为公殿上。
当时永平帝身体不好的事已经满朝皆知,其又无子嗣,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靠拢英王。于是窦太后(当时的太后)和首辅窦鼎之密谋,以永平帝的名义下旨奉英王为大将军王领兵前往剑南道御敌。
当时已经有传闻皇帝和英王有嫌隙,结果这个诏书一下,满朝文武皆称赞永平帝之胸怀与魄力,一举破除了兄弟不合的传闻。
但实际上这是太后和首辅想趁机除掉英王,面对气势汹汹的西原大军,说是给英王十几万精锐实则只给了他四万老弱。
英王一开始还没明白情况,留在京城等着朝廷给他把兵员凑齐,可等了几日发现民间开始传闻他畏战怯战,朝廷官员们也怀疑他拥兵不离京有不臣之心,逼得英王只能赶紧带着四万老弱奔赴前线。
后来的事便是天下尽知的,英王以弱胜强大破了西原之军。
楚牧自以为已经知晓了事情的真相,可听郭先生之言,似乎此事还有内情。
郭放舟看着皇帝的表情,便知道其没有看透这件事的真相,说道:“想来陛下应该知道此事的内情,封楚策为大将军王的并不是先帝,而是当今的太皇太后和首辅大人,他们俩本来想此战楚策凶多吉少,或许死在前线西原人之手,或许大败而归他们也可趁机将其贬出京城,让他永远失去继承皇位的可能!只是没想到并无经验的楚策能打赢这一仗!”
楚牧点了点头,道:“朕确实知道这些事,这些事四维门记录在案,不会有错!所以此事和先帝有什么关系?”
郭放舟挑眉问道:“记录不会有错,但是不是该记的都记了呢?比如先帝当时是不是真的昏倒,又比如先帝是何时苏醒,这么友爱弟弟的人苏醒了为何没有阻止窦太后对英王的阴谋?”
历史从来都不是纸上冷冷的文字,往往书写历史的人要告诉你的,并不是字面上的内容,而是他没有写下,但通过那一段段文字背后可以琢磨出来的真相。
楚牧这才恍然大悟!
是啊!英王的档案上说他得胜归来之时,永平帝在午门相迎,大摆宴席庆祝。可他是什么时候苏醒的?总不能是刚醒就来迎接英王了吧!
如果是之前就苏醒了,知道了英王带着老弱在前线抗敌,他为何没有任何动作?还是说……
“先帝大概根本就没有昏倒,他只是演了一出戏!或许就连窦太后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在装昏。先帝太了解自己的母亲了,知道她最不喜楚策,一定会对其出手!这样一来,他自己什么都没做,就算日后四万老弱的事被翻出来,被非议的也是窦太后和首辅,与他永平皇帝无干!”郭放舟笑着说道,语气中似乎都有点佩服永平帝的谋略。
楚牧有些气愤的说道:“西原来犯,先帝竟然趁这个时候对付英王,置国家安危于何地?”
其实楚牧最气的是,先帝这一番谋划,不光准备借刀杀人对付英王,还是坑了自己的亲妈窦太后和舅舅窦鼎之,一旦事情有变,责任是他们的,和自己没有关系。
“人们都说先帝仁德,忽略了他的谋略!陛下以为先帝不在乎国家安危么?他当然在乎,有大文他才是皇帝,岂能不在乎!所以英王出发后,本来不知去向了赵义博突然又冒出来了,带着十万禁军同样开赴了前线!”郭放舟幽幽的说道。
“哦?还有此事?”楚牧还真不知道这事。
这件事在当时鲜少有人知道,赵义博带领着十万精锐去往剑南道,可没有直接联手英王,而是在一旁坐山观虎斗,好像是等着英王被消灭才会出手一般,只是最后英王得胜,这支精锐之师便静悄悄的来,又静悄悄的走了。
郭放舟忽然叹了口气,道:“我之前一直也觉得先帝派来赵义博,是等英王被消灭了再趁机去和疲惫的西原军决战,直到后来英王偶然得知,当时先帝给大将军的命令是,若英王有难亦当助之!”
楚牧又懵了,先帝不是想趁机做掉英王么?怎么又会让赵义博帮助英王呢?
郭放舟看出了皇帝的疑惑,似是在传授经验一般的说道:“先帝嫉妒楚策么?当然嫉妒了!先帝想让楚策死么?好似也不想!其实这个世上最复杂的便是人心,先帝明明嫉妒楚策,时时刻刻都在提防他,希望楚策能身败名裂,永远没有能力威胁自己的帝位,却又不想唯一的弟弟死!终其一生,先帝都这么纠结的面对楚策,或许就是因为先帝对楚策总有那么一丝兄弟的感情,所以三年前优柔寡断的英王殿下不听我的劝告,没有进宫监国!”
郭放舟是这个世上为数不多看清楚永平帝真面目的人,这个体弱多病的皇帝,并不是很多百姓甚至官员认为的那样,仁义宽厚性格淳朴,实际上一个一生都生活在权力中枢的人怎么会性格那么淳朴!
他从小就善于算计,英王的才能他嫉妒,也知道自己比不上,但弟弟能以才著称,自己就不能以德服人么?所以他一生都在演,演给武宗看,演给朝臣们看,演给天下人看。演到最后或许自己都忘了自己是在演了,所以一直嫉妒和提防的弟弟真的危险时,他却想起了小时候兄弟间种种过往,不想让英王死。
这一生,永平帝虽然经常会怨恨英王,但没有动过哪怕一次要害死英王的念头。
楚牧听着郭放舟的讲述,感慨不已,人们看待别人往往喜欢一分为二的看,自己有时也是如此,一开始觉得先帝真是个仁德的好人,刚才听郭放舟一说又觉得先帝是个真小人!
可此刻才发现是自己的认识浅薄了,先帝其实是个有好有坏,既有阴暗一面也有温暖感情的人,或许所有人都是如此,或许郭放舟说出这些就是为了告诉皇帝,日后识人切不可简单视之。
楚牧不由的有些钦佩郭放舟的眼光和用心,不过说了这么半天,先帝到底为何非要这么关着郭先生?
“就是因为先帝对楚策这么纠结,既不想他太过出彩,又不想真的害他,大概他最希望的就是楚策能做一两件蠢事出格的事,败一败自己的名声,这样他们俩便能相安无事了!可惜啊!楚策多年来谨小慎微没有走错一步,民间颂扬之声日盛,让先帝时刻如芒在背!哎,这么想来最他妈傻的就是我!”
楚牧一惊,虽然郭放舟嘴贱,可之前聊了半天也没说过脏话,这突然冒出来一句,还是骂自己。
郭放舟是真的气自己,因为英王一路逢凶化吉,几乎都是听从了他的建议,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察觉出先帝的想法,每每出谋划策让英王步步为营还沾沾自喜。
殊不知,随着英王的声望日盛,先帝的怨气也逐渐加深。
“先生何故骂自己?”楚牧疑惑的问道。
“哎!我骂自己傻,是因为那时没有察觉出先帝的想法!后来先帝发现了是我在英王身边献计,而且三年前那次风波中,我为楚策定下了可进可退之计,先帝对我那是恨之入骨!所以后来我在酒肆大骂楚策,被先帝知晓亲自下令严查,他知道我是负气离开楚策,楚策对我也是愧疚不已。先帝到最后都不想杀楚策,但想让楚策痛苦,就像他多年来一样痛苦!”郭放舟说着紧紧的捏着茶杯,恨不得将茶杯捏碎才能显示他的愤怒,可惜他力气不够死活捏不碎,只能重重的砸在案上,表达愤怒。
“关着我就是为了让楚策痛苦,让他愧疚!先帝打的好算盘,三年前风波他表面对楚策没有一丝问罪的想法,背地里却把我关押来惩罚楚策!而且知道我喜爱干净,偏偏让我来此挖煤!先帝呀先帝!”郭放舟说着不禁苦笑了起来。
“这兄弟俩跟娘们似的,活的真累!”小八听着都忍不住吐槽道,在他看来先帝和英王这么点事,直接面对面说开了就完了,非要这么相互折磨。
“哎!”楚牧只是叹了一口气,身为皇帝和亲王哪能那么容易面对面说开,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俩很难完全信任对方,但心中却始终有一份兄弟间的温存,导致他们就这么拧巴面对对方,顺道伤害了郭先生。
“事情朕大概已经明白了!现在先帝已经不在了,英王救不出先生,朕来救!”楚牧坚定的看着郭放舟。
而郭放舟却摇了摇头,道:“没那么简单!陛下以为先帝不在了,我就能逃出生天了么?先帝早就做了安排了!”
“哦?此话怎么讲?”楚牧问道。
“先帝当然知道楚策会想方设法的来救我,而且大概也算到了他不是长寿之人,为了日后一直困住我,便让陈家杨做了南兴知县!”郭放舟咬着牙说道。
郭放舟以为自己说完楚牧会一拍大腿来上一句“这招真是歹毒!”,可不想楚牧一脸懵逼的样子,显然他不知道陈家杨是谁!
这个世上居然有人不认识陈家杨?!郭放舟诧异的看着皇帝,道:“陛下是不知道陈家杨是谁么?”
“他很有名么?”楚牧撇了撇嘴,扭头问小八:“你认识么?”
小八也是诧异的看着楚牧,道:“陛下您怎么能不认识陈家杨?”
楚牧一时脸都红了,居然小八都知道,而自己不知道,这是何等的无知!
“陛下不知朝堂有三宝乎?”郭放舟问道。
楚牧想了想,眼睛一亮道:“这个好像听说过,国子监的祭酒大人还是那个左都御史王世坚,还有一个是……不会就是陈家杨吧?”
郭放舟和小八好似有默契一般的同时点头。
“他一个知县,皆可跟老祭酒和左都御史齐名?”楚牧很诧异,老祭酒和王世坚他是领教过的,那是俩特等清流,敢当面批评皇帝的主,这个陈家杨何德何能能跟他俩齐名。
郭放舟摇了摇头,道:“齐名?陛下不知,朝堂三宝之中为首的便是陈家杨,和他一比老祭酒和王世坚都相形见绌!”
“是啊是啊!总督卫曾经说过,朝中他最怕看见陈家杨,那是个敢在四维门门口破口大骂的祖宗!”小八激动的说道,几年前他是亲眼看见陈家杨在四维门门口叫嚣,而孟达连面都不敢露。
虽然之前不认识,但听到连小八都能知晓其大名,看来这个陈家杨绝不是泛泛之辈。
“不过他一个知县,怎么能是朝堂三宝之首,还敢在四维门放肆呢?”楚牧疑惑的问道。
郭放舟撇了撇嘴,说道:“陛下别看他现在是七品小知县,三年前他可是正三品的左都御史!是个敢在朝堂谏天子,敢在内阁斥首辅的狠人!”
陈家杨大概是大文最为有名的人之一,就算是目不识丁的人都听过他的大名,在读书人之中更被奉为偶像!他为人正派,嫉恶如仇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只要被他发现了不公不义,不管是谁他都敢管敢杠!当知县时和知府杠,当知府时和督道杠,当御史时和百官杠,最后终于杠上了首辅和皇帝!
为什么朝堂三宝他是大宝!因为祭酒和王世坚虽然也直言敢谏,但他俩还是有底线的,不是什么事都敢管都敢谏!只有陈家杨是正直的没有底线,一生都在拿命守护正道,对抗不公不义!
大文有个人尽皆知的笑话,陈家杨一辈子得罪人作死却活得好好的,是因为他有神明保佑,绝不能让他轻易死了!他如果死了,阎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这个让阎王都肝颤的祖宗,此刻正牵着他心爱的小毛驴,悄悄的跟着矿主一步步接近山脚下那座别致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