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3 新纪元
当华州叛乱的真实情况传入陈景恪的耳朵的时候,他人都惊呆了。
“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以为造反是过家家吗?”
武舒却说道:“这才是正常的。”
陈景恪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武舒说道:“自古以来造反的人数不胜数,本朝才二十余年,大大小小的造反加起来有上百起。”
“去除武德年间天下大乱的那些,就算贞观年内也有七八次了,平均一年多就有一次。”
陈景恪不敢置信的道:“怎么可能?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武舒轻轻抚摸自己的腹部,道:“因为大多数造反都和华州这一次差不多,而且规模也远不如这一次的大。”
“都不用朝廷派兵镇压,地方戍守部队就能轻易镇压。朝廷为了颜面着想,也不会把这样的事情当做造反处理。”
“能被大家记住的造反,都是那种有组织有纪律的动乱。能影响一州乃至数州之地,需要朝廷派兵才能镇压。”
陈景恪看的眼馋不已,从衣服缝里把手伸进去轻轻抚摸了,只觉入手平坦光滑:“好像三个月以后才会显怀吧。”
武舒浑身一颤,眼神都迷离了起来,情不自禁的靠在他身上,道:“是呢,医师们说三个半月才会显怀呢。”
都老夫老妻了,陈景恪哪还不知道她动情了。
孕期会导致激素分泌改变,加上一些不可为外人道也的心理因素,女性那方面需求会更加强烈,稍微一碰就会来感觉。
之前他还有所怀疑,现在终于相信了。这太敏感了,只是轻轻摸一下肚子就来感觉了。
可惜孩子重要,不能冒那個险。
他不动声色的抽出手,转移话题道:“可是为什么这些人造反都和过家家一样呢?”
武舒知道了他的图谋,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气恼的捧住他的脸,反客为主的狠狠亲了上去。
陈景恪见此也知道一味拒绝不好,反过来抱住她就是一通深吻,直到憋不住气才松开。
武舒闭着眼睛喘息了许久,才慢慢把心中的火压下去,睁开眼睛狠狠的白了他一眼道:
“以后离我远一点,伤了孩子我和你没完。”
这会儿陈景恪和不敢和她对着干,忙不迭的道:“是是是,以后我保证离武姐姐远一点,直到……一二三四五……”
他假装掰着手指头算日子,道:“还有一个月,一个月内我保证和武姐姐保持安全距离。”
为什么他要说一个月呢,因为孕妇前三后三最危险,中间四个月属于比较安全的日子。
且这段时间适当的发生一下那什么,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对生产也有好处。
武舒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却咬着嘴唇没有反驳,她真希望下一刻就是一个月后。
陈景恪也知道不能过于挑逗她,再次把话题拉回了最初:“为什么那些人造反如此儿戏,连最基本的组织能力都没有。”
武舒整理着散乱的头发,回道:“这就是朝廷禁止兵书私下流传的原因,大多数人对军事一无所知,造反可不就是和过家家一般吗。”
陈景恪这才明白原因,苦笑道:“原来如此,以前我还觉得朝廷太过小心,现在才知道是我太幼稚了。”
武舒却崇拜的看着他,道:“那是因为您太善良了,愿意为穷人着想。”
陈景恪不置可否,比起那个不能提起名字的人,他做的这些又算的了什么。
夫妻俩腻歪了一会儿,武舒就出去巡视去了。
怀孕之后虽然她把很多工作移交给了别人,依荷也把账目方面的事情替她管了起来,可她依然每天都会把紫霄观巡视好几遍。
就如一头母狮在巡视自己的领地一般。
不是她不相信依荷等人,而是一种习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兄长赶出家门的经历,让她更重视紫霄观的一切,尤其是怀孕之后更是如此。
前几天陈景恪还陪着她巡视,后面就有些受不了了。而且武舒也同样不习惯有人陪着,所以他后来就不去了。
等她离开,他闲着无事就回了自己的小院。
易奴已经出院,只是毕竟伤的太重,想完全恢复还需要很长时间修养。现在也只是能自由活动,不需要一直躺着了。
当孙思邈宣布她能出院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回来住。尽管所谓的住院也是在紫霄观,可对她来说这所小院才是她的家。
在确定她的伤势没有大碍之后,陈景恪就同意她回来了,生活上平时由玉珠照顾。
两人一起被派过来照顾陈景恪,又一起委身于他,又经常大被同眠,还经历了上次的危险,感情可谓是非常的深厚。
由玉珠照顾她,可以说是非常的合适。
此时两人正在院子里散步,见到他回来自然是非常高兴,就想迎上来。
陈景恪连忙道:“别动别动,我过去找你们。”
说着快步走过来,在两人脸上各亲了一下,把她们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陈景恪则心下感慨,经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想当初牵牵手就能让两个小侍女脸红半天,现在不管多亲昵,她们都不会脸红了,相反还很兴奋很期待。
陪着易奴散了一会儿步,又聊了一会儿天,陈景恪就回到房间去读书。
立志要当家的易奴也找来基本读了起来,玉珠还没有找到什么想做的事情。
不过见到另外两个人都开始读书,她也找来一本看了起来。
中午饭是下面的人送过来的,陈景恪惊奇的发现竟然有海带排骨汤。
这种新奇的能提振咸鲜味的蔬菜,让两个小侍女大呼好吃。
陈景恪吃到久违的蔬菜也特别怀念,连吃了两大碗。
吃过饭去外院找到程怀亮一问,果然是他的手笔。
“在德州捕捞青虾时发现的蔬菜,古已有之,叫昆布。拿回来让厨子们研究,发现煲汤特别好喝。”
陈景恪自然知道海带煲汤好喝,尤其是对没有味精的古人来说更是如此,他更知道这玩意儿还有另外一个大用处。
所以他去厨房找来一截干海带,带着进了皇宫。
见到李世民之后,神秘的道:“陛下,我有一件好东西送给您。”
李世民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什么东西啊,看把你高兴的。”
陈景恪也没有卖关子,拿出那一截干海带道:“就是此物。”
李世民接过仔细查看,道:“看起来像是菜干,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陈景恪兴奋的道:“那太有了,此物名为昆布,有三大作用。”
“第一可以当菜吃,夏天还好,每到冬季百姓的饭碗里连一片菜叶都见不到,长此以往会体弱多病。”
“海带海里面到处都是,随便捞,晒干之后可以保存许久,用热水一泡……”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不错,百姓又多了一样可以食用的食物,还有呢?”
陈景恪笑道:“第二个作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食盐。这东西生长在海里,含有大量的盐分,吃它就能补充盐分。”
李世民眼前一亮,虽然大唐有了新式晒盐法,可食盐永远是不够的。要是还带能代替盐,那又是一大善政。
陈景恪很是得意,继续说道:“第三个作用才是我说的惊喜所在,这东西可以治病,治一种在西域非常常见的绝症。”
李世民先是一愣,马上就变得严肃起来:“你说它能治病,还是西域常见的病?它能治什么病?”
朝廷虽然打下了高昌,可后续要和西突厥争抢民心,并不是很顺利。
如果朝廷有这样的药物,好处就不用多说了。
陈景恪也没有吊胃口,而是道:“陛下应当听说过大脖子病吧?”
李世民岂能没有听说过,连忙追问道:“它能治大脖子病?”
陈景恪说道:“对。就以盐为例吧,如果人长期不吃盐会四肢无力体弱多病甚至死亡。”
“可是在西域除了缺盐,还缺另外一种东西,我称这种东西为碘。”
“碘?”李世民问道。
“对,就是碘。人长期不吃这种碘也会体弱多病,严重的脖子会肿的和葫芦一样甚至要人的命。”陈景恪继续说道:
“非但如此,还会影响子孙后代。如果父母缺碘严重,生出来的孩子很大概率会是残疾、傻子。而海带里面恰恰就富含碘,吃海带就可以补充碘。”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世民喃喃的道,神情也有些兴奋。
整个西域都却碘,而他却在所有人之前掌握了这个消息,还知道了解决的办法,里面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做了。
就说最简单的,如果向西域人证明了一点,之后光卖海带就能为国库创造海量的收入。
更何况掌握了海带,也就掐住了西域的命脉,为大唐后续的扩张提供了太多太多的好处。
可是,马上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海带只有德州海域有,还是所有的海域都有?”
“海带喜寒德州水域还算是少了,新罗百济水域更多。”陈景恪道。
“如此一来,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李世民失望的道。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东西稍微加工一下。”陈景恪阴险的道:“让医师们添加几味常见的药物把海带的味道遮掩住,然后研磨成粉……”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理当如此,理当如此。哈哈……这件事情就交给观音婢了,省的她天天抱怨医学院入不敷出。”
“嗯,交给娘娘正合适。”陈景恪道。
这个生意不适合以个人的身份去做,从一开始陈景恪就没打算自己做,交给长孙无垢确实比较合适。
玻璃、白糖等等生意已经打开销路,她手中掌握着成熟的商路,能轻松把海带产品卖给西域人。而且她是皇后,能更好的配合朝廷把海带产品利益最大化。
李世民兴奋的道:“好好好,景恪你又立下一大功。”
陈景恪憨笑道:“这话我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
李世民爆笑起来,道:“确实耳熟,我自己都觉得耳熟了。不过你确实立下了太多功劳,如果不是把小兕子嫁给你,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奖赏你了。”
陈景恪连忙说道:“有小兕子就足够了,咱们重视的东西不一样,在我看来小兕子比那些都重要。”
李世民非常的欣慰,这个女婿找的好啊。
之后陈景恪又谈起了另外意见事情,道:“陛下,变法进行到这一步已经可以宣布成功了,接下来就是用华夏文明统一思想,我回去思考之后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哦,什么方法?”
陈景恪道:“可以以黄帝登基之日为纪元之始,设置黄帝纪元,名为开元纪年。”
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以黄帝登基之日为纪年起点……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陈景恪想了想问道:“圣人可知竟宁元年距今有多少年吗?”
“这……”李世民傻眼了。竟宁是哪个皇帝的年号他都不知道,怎么计算?
况且中国皇帝的年号实在太复杂了,有些用了几十年,有些只用了一两年。就算是专门的史学家也要对照着史书才能计算出来。
陈景恪也没指望他回答这个问题,见他回答不上来就自己揭晓了答案:“按照开元纪年竟宁元年是开元2664年,贞观十三元年也就是今年是开元3336年,我们很轻易就能算出距今672年。”
“现在圣人知道我为什么想用开元纪年了吗?”
李世民自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但一想到要把开元纪年写在自己年号的前面他心里就很不舒服,于是问道:“黄帝登基之前怎么办?”
“用‘开元前’来表述,比如黄帝登基的前一年就表述为开元前一年,登基前二年就用开元前二年……他出生那一年就用开元前二十年。”陈景恪说道。
李世民脸色阴沉的问道:“既如此为何不用大唐立国之日作为纪元起点?”
陈景恪说道:“圣人,您的志向是成为天下共主,且未来还要分封。”
“采用黄帝纪元既可以把您的志向告诉天下人,又可以彰显出您的宽阔胸怀。同时也是告诉天下人,您才是黄帝正统。”
李世民脸色阴晴不定,他既想用大唐立国之日作为纪元起点,却又觉得陈景恪说的有道理,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陈景恪也紧张的看着他,等待着他的答案。
说实话,纪元不过是为了方便计算时间而已,哪一天当做纪元起点都无所谓。但陈景恪还是希望用黄帝纪元。
大唐早晚有一天会被别的朝代取代,如果采用大唐作为纪元起点,那新朝会继续采用这个标准吗?
很难,更大的可能会被废除掉。
新朝大概率会采用自己朝代立国之日作为纪元元年,如此一来就失去他搞纪元纪年的初衷。
以黄帝纪年是最稳固的,大唐都放弃用自己的立国之日作为纪年标准了,后来的朝代好意思这么做吗?
如果真出现这么厚脸皮的皇帝,那他也认了。
至于用老子、孔子等圣人的寿诞作为纪元标准……陈景恪从未考虑过,中国圣人太多用谁的都是对其他圣人的不尊重。
再说了,用老子的,孔子门徒会答应吗?用孔子的,真当李家好欺负不成?所以用黄帝纪年才是争议最小的,没人敢反对。
“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以为造反是过家家吗?”
武舒却说道:“这才是正常的。”
陈景恪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武舒说道:“自古以来造反的人数不胜数,本朝才二十余年,大大小小的造反加起来有上百起。”
“去除武德年间天下大乱的那些,就算贞观年内也有七八次了,平均一年多就有一次。”
陈景恪不敢置信的道:“怎么可能?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武舒轻轻抚摸自己的腹部,道:“因为大多数造反都和华州这一次差不多,而且规模也远不如这一次的大。”
“都不用朝廷派兵镇压,地方戍守部队就能轻易镇压。朝廷为了颜面着想,也不会把这样的事情当做造反处理。”
“能被大家记住的造反,都是那种有组织有纪律的动乱。能影响一州乃至数州之地,需要朝廷派兵才能镇压。”
陈景恪看的眼馋不已,从衣服缝里把手伸进去轻轻抚摸了,只觉入手平坦光滑:“好像三个月以后才会显怀吧。”
武舒浑身一颤,眼神都迷离了起来,情不自禁的靠在他身上,道:“是呢,医师们说三个半月才会显怀呢。”
都老夫老妻了,陈景恪哪还不知道她动情了。
孕期会导致激素分泌改变,加上一些不可为外人道也的心理因素,女性那方面需求会更加强烈,稍微一碰就会来感觉。
之前他还有所怀疑,现在终于相信了。这太敏感了,只是轻轻摸一下肚子就来感觉了。
可惜孩子重要,不能冒那個险。
他不动声色的抽出手,转移话题道:“可是为什么这些人造反都和过家家一样呢?”
武舒知道了他的图谋,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气恼的捧住他的脸,反客为主的狠狠亲了上去。
陈景恪见此也知道一味拒绝不好,反过来抱住她就是一通深吻,直到憋不住气才松开。
武舒闭着眼睛喘息了许久,才慢慢把心中的火压下去,睁开眼睛狠狠的白了他一眼道:
“以后离我远一点,伤了孩子我和你没完。”
这会儿陈景恪和不敢和她对着干,忙不迭的道:“是是是,以后我保证离武姐姐远一点,直到……一二三四五……”
他假装掰着手指头算日子,道:“还有一个月,一个月内我保证和武姐姐保持安全距离。”
为什么他要说一个月呢,因为孕妇前三后三最危险,中间四个月属于比较安全的日子。
且这段时间适当的发生一下那什么,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对生产也有好处。
武舒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却咬着嘴唇没有反驳,她真希望下一刻就是一个月后。
陈景恪也知道不能过于挑逗她,再次把话题拉回了最初:“为什么那些人造反如此儿戏,连最基本的组织能力都没有。”
武舒整理着散乱的头发,回道:“这就是朝廷禁止兵书私下流传的原因,大多数人对军事一无所知,造反可不就是和过家家一般吗。”
陈景恪这才明白原因,苦笑道:“原来如此,以前我还觉得朝廷太过小心,现在才知道是我太幼稚了。”
武舒却崇拜的看着他,道:“那是因为您太善良了,愿意为穷人着想。”
陈景恪不置可否,比起那个不能提起名字的人,他做的这些又算的了什么。
夫妻俩腻歪了一会儿,武舒就出去巡视去了。
怀孕之后虽然她把很多工作移交给了别人,依荷也把账目方面的事情替她管了起来,可她依然每天都会把紫霄观巡视好几遍。
就如一头母狮在巡视自己的领地一般。
不是她不相信依荷等人,而是一种习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兄长赶出家门的经历,让她更重视紫霄观的一切,尤其是怀孕之后更是如此。
前几天陈景恪还陪着她巡视,后面就有些受不了了。而且武舒也同样不习惯有人陪着,所以他后来就不去了。
等她离开,他闲着无事就回了自己的小院。
易奴已经出院,只是毕竟伤的太重,想完全恢复还需要很长时间修养。现在也只是能自由活动,不需要一直躺着了。
当孙思邈宣布她能出院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回来住。尽管所谓的住院也是在紫霄观,可对她来说这所小院才是她的家。
在确定她的伤势没有大碍之后,陈景恪就同意她回来了,生活上平时由玉珠照顾。
两人一起被派过来照顾陈景恪,又一起委身于他,又经常大被同眠,还经历了上次的危险,感情可谓是非常的深厚。
由玉珠照顾她,可以说是非常的合适。
此时两人正在院子里散步,见到他回来自然是非常高兴,就想迎上来。
陈景恪连忙道:“别动别动,我过去找你们。”
说着快步走过来,在两人脸上各亲了一下,把她们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陈景恪则心下感慨,经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想当初牵牵手就能让两个小侍女脸红半天,现在不管多亲昵,她们都不会脸红了,相反还很兴奋很期待。
陪着易奴散了一会儿步,又聊了一会儿天,陈景恪就回到房间去读书。
立志要当家的易奴也找来基本读了起来,玉珠还没有找到什么想做的事情。
不过见到另外两个人都开始读书,她也找来一本看了起来。
中午饭是下面的人送过来的,陈景恪惊奇的发现竟然有海带排骨汤。
这种新奇的能提振咸鲜味的蔬菜,让两个小侍女大呼好吃。
陈景恪吃到久违的蔬菜也特别怀念,连吃了两大碗。
吃过饭去外院找到程怀亮一问,果然是他的手笔。
“在德州捕捞青虾时发现的蔬菜,古已有之,叫昆布。拿回来让厨子们研究,发现煲汤特别好喝。”
陈景恪自然知道海带煲汤好喝,尤其是对没有味精的古人来说更是如此,他更知道这玩意儿还有另外一个大用处。
所以他去厨房找来一截干海带,带着进了皇宫。
见到李世民之后,神秘的道:“陛下,我有一件好东西送给您。”
李世民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什么东西啊,看把你高兴的。”
陈景恪也没有卖关子,拿出那一截干海带道:“就是此物。”
李世民接过仔细查看,道:“看起来像是菜干,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陈景恪兴奋的道:“那太有了,此物名为昆布,有三大作用。”
“第一可以当菜吃,夏天还好,每到冬季百姓的饭碗里连一片菜叶都见不到,长此以往会体弱多病。”
“海带海里面到处都是,随便捞,晒干之后可以保存许久,用热水一泡……”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不错,百姓又多了一样可以食用的食物,还有呢?”
陈景恪笑道:“第二个作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食盐。这东西生长在海里,含有大量的盐分,吃它就能补充盐分。”
李世民眼前一亮,虽然大唐有了新式晒盐法,可食盐永远是不够的。要是还带能代替盐,那又是一大善政。
陈景恪很是得意,继续说道:“第三个作用才是我说的惊喜所在,这东西可以治病,治一种在西域非常常见的绝症。”
李世民先是一愣,马上就变得严肃起来:“你说它能治病,还是西域常见的病?它能治什么病?”
朝廷虽然打下了高昌,可后续要和西突厥争抢民心,并不是很顺利。
如果朝廷有这样的药物,好处就不用多说了。
陈景恪也没有吊胃口,而是道:“陛下应当听说过大脖子病吧?”
李世民岂能没有听说过,连忙追问道:“它能治大脖子病?”
陈景恪说道:“对。就以盐为例吧,如果人长期不吃盐会四肢无力体弱多病甚至死亡。”
“可是在西域除了缺盐,还缺另外一种东西,我称这种东西为碘。”
“碘?”李世民问道。
“对,就是碘。人长期不吃这种碘也会体弱多病,严重的脖子会肿的和葫芦一样甚至要人的命。”陈景恪继续说道:
“非但如此,还会影响子孙后代。如果父母缺碘严重,生出来的孩子很大概率会是残疾、傻子。而海带里面恰恰就富含碘,吃海带就可以补充碘。”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世民喃喃的道,神情也有些兴奋。
整个西域都却碘,而他却在所有人之前掌握了这个消息,还知道了解决的办法,里面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做了。
就说最简单的,如果向西域人证明了一点,之后光卖海带就能为国库创造海量的收入。
更何况掌握了海带,也就掐住了西域的命脉,为大唐后续的扩张提供了太多太多的好处。
可是,马上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海带只有德州海域有,还是所有的海域都有?”
“海带喜寒德州水域还算是少了,新罗百济水域更多。”陈景恪道。
“如此一来,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李世民失望的道。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东西稍微加工一下。”陈景恪阴险的道:“让医师们添加几味常见的药物把海带的味道遮掩住,然后研磨成粉……”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理当如此,理当如此。哈哈……这件事情就交给观音婢了,省的她天天抱怨医学院入不敷出。”
“嗯,交给娘娘正合适。”陈景恪道。
这个生意不适合以个人的身份去做,从一开始陈景恪就没打算自己做,交给长孙无垢确实比较合适。
玻璃、白糖等等生意已经打开销路,她手中掌握着成熟的商路,能轻松把海带产品卖给西域人。而且她是皇后,能更好的配合朝廷把海带产品利益最大化。
李世民兴奋的道:“好好好,景恪你又立下一大功。”
陈景恪憨笑道:“这话我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
李世民爆笑起来,道:“确实耳熟,我自己都觉得耳熟了。不过你确实立下了太多功劳,如果不是把小兕子嫁给你,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奖赏你了。”
陈景恪连忙说道:“有小兕子就足够了,咱们重视的东西不一样,在我看来小兕子比那些都重要。”
李世民非常的欣慰,这个女婿找的好啊。
之后陈景恪又谈起了另外意见事情,道:“陛下,变法进行到这一步已经可以宣布成功了,接下来就是用华夏文明统一思想,我回去思考之后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哦,什么方法?”
陈景恪道:“可以以黄帝登基之日为纪元之始,设置黄帝纪元,名为开元纪年。”
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以黄帝登基之日为纪年起点……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陈景恪想了想问道:“圣人可知竟宁元年距今有多少年吗?”
“这……”李世民傻眼了。竟宁是哪个皇帝的年号他都不知道,怎么计算?
况且中国皇帝的年号实在太复杂了,有些用了几十年,有些只用了一两年。就算是专门的史学家也要对照着史书才能计算出来。
陈景恪也没指望他回答这个问题,见他回答不上来就自己揭晓了答案:“按照开元纪年竟宁元年是开元2664年,贞观十三元年也就是今年是开元3336年,我们很轻易就能算出距今672年。”
“现在圣人知道我为什么想用开元纪年了吗?”
李世民自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但一想到要把开元纪年写在自己年号的前面他心里就很不舒服,于是问道:“黄帝登基之前怎么办?”
“用‘开元前’来表述,比如黄帝登基的前一年就表述为开元前一年,登基前二年就用开元前二年……他出生那一年就用开元前二十年。”陈景恪说道。
李世民脸色阴沉的问道:“既如此为何不用大唐立国之日作为纪元起点?”
陈景恪说道:“圣人,您的志向是成为天下共主,且未来还要分封。”
“采用黄帝纪元既可以把您的志向告诉天下人,又可以彰显出您的宽阔胸怀。同时也是告诉天下人,您才是黄帝正统。”
李世民脸色阴晴不定,他既想用大唐立国之日作为纪元起点,却又觉得陈景恪说的有道理,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陈景恪也紧张的看着他,等待着他的答案。
说实话,纪元不过是为了方便计算时间而已,哪一天当做纪元起点都无所谓。但陈景恪还是希望用黄帝纪元。
大唐早晚有一天会被别的朝代取代,如果采用大唐作为纪元起点,那新朝会继续采用这个标准吗?
很难,更大的可能会被废除掉。
新朝大概率会采用自己朝代立国之日作为纪元元年,如此一来就失去他搞纪元纪年的初衷。
以黄帝纪年是最稳固的,大唐都放弃用自己的立国之日作为纪年标准了,后来的朝代好意思这么做吗?
如果真出现这么厚脸皮的皇帝,那他也认了。
至于用老子、孔子等圣人的寿诞作为纪元标准……陈景恪从未考虑过,中国圣人太多用谁的都是对其他圣人的不尊重。
再说了,用老子的,孔子门徒会答应吗?用孔子的,真当李家好欺负不成?所以用黄帝纪年才是争议最小的,没人敢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