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虽然消弥,但杨国忠府上闹贼的传闻,第二天还是在长安城里传开了。
隋王府的人也不可避免地听到了些小道消息。为了筹备三爷李琅的婚礼,连日来有人送各种婚礼用品上门,也有各家宗室皇亲的女眷们来给窦王妃打下手提建议。难得长安城里出了件有点意思的事,她们当然要拿来好好嚼嚼舌头的。
于是李俪君在自己的院子里也听说了,杨国忠的大宅半夜里闹飞贼,被偷走了好些金银财宝,逃走的时候被护卫发现,人从墙头上摔下来摔死了,杨家上下都觉得十分晦气,天一亮就把人送到城外安葬去了。
清楚实情是怎么样的李俪君微微冷笑,并不在意那个邪修是什么下场,只问崔嬷嬷与石青她们:「传闻昨晚的动静很大,这是一个飞贼能造成的?该不会是有别的事吧?只拿闹贼来搪塞外人。」
崔嬷嬷只当李俪君是方才去窦王妃处请安时听人说起了什么,并没有多想:「自然也有人说不是闹贼,据说是杨家养了一年多的一个道士,半夜里有仇家来杀他,两人打斗一场,那道士死在了仇家手下。杨国舅嫌这事儿晦气,怕叫人说嘴,就宣称是闹贼了。那具尸首其实是道士的。生前做杨家的供奉,吃的穿的样样都是上好的,没想到死得这般不体面,连个棺材都没得。」
石青道:「私底下议论这事儿的人多了去了。虽说夜里有宵禁,但宣阳坊听到动静的人不在少数。可杨国舅都这么说了,宫里派人来过,也认可了闹贼的说法,旁人就算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也不好驳了宫里和杨家的脸面。其实大家心里都觉得杨家人好生无情。那道士从前应该替杨国舅炼过不少丹药,得了不少赏的,可就算他有再多的财物又如何?性命没了,什么都保不住!倒是杨家的护卫们,得了不少封口的赏钱,小发了一笔。」
其中一个护卫与隋王府的某个仆从相熟,还特地跑过来跟朋友炫耀了一番,把先前欠的酒钱给还清了呢。
李俪君沉吟片刻后问:「昨晚大半夜的闹了这么一场,杨国忠的病情可受影响了?」
「这倒是不清楚……」崔嬷嬷想了想,「老奴隐约听得谁说起过,道是杨国舅近日病情已有了起色,不过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昨儿我听说他还病重呢,只是在等死而已,可他自己声称只是小风寒,拒绝告病辞官,人人都清楚,他就是舍不得放弃朝中大权罢了。如今他说自己有了起色,天知道是不是在撒谎?」
是不是真的有了起色,还要看后续杨国忠的病情变化才知道。
出于探听消息的目的,裴王妃命人来请李俪君去参加小家庭内部的午膳聚餐时,李俪君没有拒绝。
这顿午膳据说只有长房在京的成员参加。等她来到东院,就发现屋里除了多时不见的嗣王李玳、身怀有孕的继母裴王妃与嫡长兄李俭让以外,两个编外成员郑汶与郑玉钗也在场——他们正是裴王妃与前夫郑七郎的一双儿女。
李俪君曾经透过小纸鹤见过这两兄妹,不过在对方看来,应该是「她」本人坐在马车上隔窗见过他们。郑汶两年不见,长高了不少,长相依然俊秀,风度翩翩,言语温和,处事周到。郑玉钗也长开了许多,容貌更显得秀丽可人,有一种楚楚可怜的气质,但不怎么爱说话。
李俪君与郑家兄妹算是明面上头一次见面,互相客客气气地见了礼,各自安座。
四个孩子理论上都处于孝期,吃食上都颇为简单,但也不失美味和营养——菜色是裴王妃亲自命人准备的,相当用心。她态度也很亲切,不会显得对自己亲生的儿女过于关心亲近,也不会冷落了两个继子继女,同时还能照顾到挑剔的丈夫。李玳却好象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样,对于摆在自己面前的山珍海味兴致缺缺,草草用了些酒菜,便放下了筷箸。
他无论对亲生的儿女还是继子继女,都不算亲热,顶多就是嘱咐李俭让一句「好生保养身体」,再跟女儿李俪君抱怨一声「整天往外跑,哪里象个乖巧的小娘子」,但重点还是在自己身上。
他对裴王妃说:「前儿我让你进宫,在贵妃面前说说相位的事儿,你可去过了?眼下正是要紧时候,若不想被别人抢了先,我们就必须要先获得贵妃的支持。你可千万别在这时候拖我后腿!」
裴王妃顿了一顿,看了自己的儿女一眼,方才微笑着回答:「我进过宫了,也试探过贵妃娘娘的意思。只是如今娘娘忧心国舅的病情,根本听不进我的话,说了也是白说。我也不敢提得太多,就怕惹得娘娘生气,反而不美。听说国舅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了,想来娘娘的心情会缓和许多,过两日我就再进宫去探一探,好歹也要先弄清楚,都有些什么人在跟嗣王争。」
这种事其实不必进宫见贵妃,也能打听得到,但李玳却感到十分满意:「没错,先弄清楚都有些什么人在跟我争,我才好把他们一个一个解决掉!」随即又道,「杨国忠声称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了,可上午我去看过他,并不觉得他是真的好了。他看上去气色很差,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还一副涕泗横流的模样,可不象是小风寒而已。」
四个孩子听到他用的成语,都忍不住抬头去看他,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李玳本来听说杨国忠病情有起色,心里还觉得惋惜不已,但亲眼看到对方现在的模样,又重新有了信心。他劝对方好生静养,别担心政务,出得杨府,便跨过十字街去了对门的虢国夫人府,想从她那儿打听些内部消息。虢国夫人哪里耐烦理会他?随口说了几句话,将他打发走了,他却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已经找宗室里的熟人打听过了,李林甫病情颇重,难有起色,一旦死了,继任相位的人就该是圣人正宠信的杨国忠。可杨国忠正病着,就算迟早能痊愈,也需要些时日。相位不可空悬,那暂时上位的人会是谁呢?这人还得跟前任李林甫没什么仇怨,能与他的旧属友好相处,又不跟后任杨国忠争权夺利,能与其党羽相安无事。
李玳觉得,作为一个与杨国忠交好的宗室,圣人亲侄,再也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了。哪怕只能做一年半载的宰相,他也乐意。有了这个好开头,圣人就能看到他的才干,还怕他日后不得圣人重用么?
想到这里,李玳忍不住再跟妻子裴王妃说:「你明儿就进宫吧,别等到两日后了。夜长梦多!」
隋王府的人也不可避免地听到了些小道消息。为了筹备三爷李琅的婚礼,连日来有人送各种婚礼用品上门,也有各家宗室皇亲的女眷们来给窦王妃打下手提建议。难得长安城里出了件有点意思的事,她们当然要拿来好好嚼嚼舌头的。
于是李俪君在自己的院子里也听说了,杨国忠的大宅半夜里闹飞贼,被偷走了好些金银财宝,逃走的时候被护卫发现,人从墙头上摔下来摔死了,杨家上下都觉得十分晦气,天一亮就把人送到城外安葬去了。
清楚实情是怎么样的李俪君微微冷笑,并不在意那个邪修是什么下场,只问崔嬷嬷与石青她们:「传闻昨晚的动静很大,这是一个飞贼能造成的?该不会是有别的事吧?只拿闹贼来搪塞外人。」
崔嬷嬷只当李俪君是方才去窦王妃处请安时听人说起了什么,并没有多想:「自然也有人说不是闹贼,据说是杨家养了一年多的一个道士,半夜里有仇家来杀他,两人打斗一场,那道士死在了仇家手下。杨国舅嫌这事儿晦气,怕叫人说嘴,就宣称是闹贼了。那具尸首其实是道士的。生前做杨家的供奉,吃的穿的样样都是上好的,没想到死得这般不体面,连个棺材都没得。」
石青道:「私底下议论这事儿的人多了去了。虽说夜里有宵禁,但宣阳坊听到动静的人不在少数。可杨国舅都这么说了,宫里派人来过,也认可了闹贼的说法,旁人就算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也不好驳了宫里和杨家的脸面。其实大家心里都觉得杨家人好生无情。那道士从前应该替杨国舅炼过不少丹药,得了不少赏的,可就算他有再多的财物又如何?性命没了,什么都保不住!倒是杨家的护卫们,得了不少封口的赏钱,小发了一笔。」
其中一个护卫与隋王府的某个仆从相熟,还特地跑过来跟朋友炫耀了一番,把先前欠的酒钱给还清了呢。
李俪君沉吟片刻后问:「昨晚大半夜的闹了这么一场,杨国忠的病情可受影响了?」
「这倒是不清楚……」崔嬷嬷想了想,「老奴隐约听得谁说起过,道是杨国舅近日病情已有了起色,不过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昨儿我听说他还病重呢,只是在等死而已,可他自己声称只是小风寒,拒绝告病辞官,人人都清楚,他就是舍不得放弃朝中大权罢了。如今他说自己有了起色,天知道是不是在撒谎?」
是不是真的有了起色,还要看后续杨国忠的病情变化才知道。
出于探听消息的目的,裴王妃命人来请李俪君去参加小家庭内部的午膳聚餐时,李俪君没有拒绝。
这顿午膳据说只有长房在京的成员参加。等她来到东院,就发现屋里除了多时不见的嗣王李玳、身怀有孕的继母裴王妃与嫡长兄李俭让以外,两个编外成员郑汶与郑玉钗也在场——他们正是裴王妃与前夫郑七郎的一双儿女。
李俪君曾经透过小纸鹤见过这两兄妹,不过在对方看来,应该是「她」本人坐在马车上隔窗见过他们。郑汶两年不见,长高了不少,长相依然俊秀,风度翩翩,言语温和,处事周到。郑玉钗也长开了许多,容貌更显得秀丽可人,有一种楚楚可怜的气质,但不怎么爱说话。
李俪君与郑家兄妹算是明面上头一次见面,互相客客气气地见了礼,各自安座。
四个孩子理论上都处于孝期,吃食上都颇为简单,但也不失美味和营养——菜色是裴王妃亲自命人准备的,相当用心。她态度也很亲切,不会显得对自己亲生的儿女过于关心亲近,也不会冷落了两个继子继女,同时还能照顾到挑剔的丈夫。李玳却好象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样,对于摆在自己面前的山珍海味兴致缺缺,草草用了些酒菜,便放下了筷箸。
他无论对亲生的儿女还是继子继女,都不算亲热,顶多就是嘱咐李俭让一句「好生保养身体」,再跟女儿李俪君抱怨一声「整天往外跑,哪里象个乖巧的小娘子」,但重点还是在自己身上。
他对裴王妃说:「前儿我让你进宫,在贵妃面前说说相位的事儿,你可去过了?眼下正是要紧时候,若不想被别人抢了先,我们就必须要先获得贵妃的支持。你可千万别在这时候拖我后腿!」
裴王妃顿了一顿,看了自己的儿女一眼,方才微笑着回答:「我进过宫了,也试探过贵妃娘娘的意思。只是如今娘娘忧心国舅的病情,根本听不进我的话,说了也是白说。我也不敢提得太多,就怕惹得娘娘生气,反而不美。听说国舅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了,想来娘娘的心情会缓和许多,过两日我就再进宫去探一探,好歹也要先弄清楚,都有些什么人在跟嗣王争。」
这种事其实不必进宫见贵妃,也能打听得到,但李玳却感到十分满意:「没错,先弄清楚都有些什么人在跟我争,我才好把他们一个一个解决掉!」随即又道,「杨国忠声称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了,可上午我去看过他,并不觉得他是真的好了。他看上去气色很差,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还一副涕泗横流的模样,可不象是小风寒而已。」
四个孩子听到他用的成语,都忍不住抬头去看他,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李玳本来听说杨国忠病情有起色,心里还觉得惋惜不已,但亲眼看到对方现在的模样,又重新有了信心。他劝对方好生静养,别担心政务,出得杨府,便跨过十字街去了对门的虢国夫人府,想从她那儿打听些内部消息。虢国夫人哪里耐烦理会他?随口说了几句话,将他打发走了,他却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已经找宗室里的熟人打听过了,李林甫病情颇重,难有起色,一旦死了,继任相位的人就该是圣人正宠信的杨国忠。可杨国忠正病着,就算迟早能痊愈,也需要些时日。相位不可空悬,那暂时上位的人会是谁呢?这人还得跟前任李林甫没什么仇怨,能与他的旧属友好相处,又不跟后任杨国忠争权夺利,能与其党羽相安无事。
李玳觉得,作为一个与杨国忠交好的宗室,圣人亲侄,再也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了。哪怕只能做一年半载的宰相,他也乐意。有了这个好开头,圣人就能看到他的才干,还怕他日后不得圣人重用么?
想到这里,李玳忍不住再跟妻子裴王妃说:「你明儿就进宫吧,别等到两日后了。夜长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