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惊。
掌东幽三十万兵马,其中六万铁骑?一国之君居然可以对异姓王如此信任?
昭明帝皱眉:“东幽兵马竟如此强大?”
虽然他一直都知道东幽铁骑彪悍,却没想到一位异姓王就能掌三十万兵马大权,还有其他将军呢?
凤首辅道:“东幽实行‘战时兵,耕时民’的养兵方式,在军中制定轮流操练的制度,全体兵士既有作战能力,又擅农耕,不打仗时兵士全部回家重地,每日留在军营里的人数并不多,所以东幽的军队实力从表面上看来并不可怕。”
表面上看来并不可怕,可实际上呢?
一旦打仗,朝廷召集兵马的速度远远比临时征兵来得迅速,且战斗力也极强,根本无需担心无兵可用。
大臣们面色各异。
昭明帝坐在龙椅上,眉目微沉:“看来首辅大人对东幽军队了解得挺透彻。”
“作为执掌兵权的武将,了解周边各国的军事实力是职责所在。”凤首辅躬身道,“臣虽不掌兵权,但父亲上过战场,对东幽和南齐的军队实力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看见对手的强大,了解自身的不足,是为将者的本分。”
“东幽皇帝年轻时格外好战,征伐了周边数个小国,杀伐太重,所以才导致东幽皇族子嗣单薄,也许这是冥冥之中上苍给他们的惩罚。”魏丞相沉稳地开口,“不过好战之君骨子里尚流着好战的血液,为了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我们最好别跟他们硬碰硬,以礼相待,修两国之好。”
这一番话说得完全像是从大局考虑,不愧是文臣之首,然而说白了无非就是一句话。
别去招惹东幽。
东幽是惹不起的彪悍之国,一个不慎说不定就会引起两军交战,民不聊生。
“礼部好好准备迎接使臣。”昭明帝命令,“这一次他们是为了下聘迎亲而来,国宴定要隆重,礼仪必须周到,陪嫁清单做得详细,务必让他们看到大雍的诚意。”
“臣遵旨。”
下朝之后,昭明帝摆驾去往仁安宫,经过太后,他道:“东幽使臣二月即将抵达大雍,母后要不要安排几个教导嬷嬷,给子姝和那几位陪嫁媵女带进宫来教导一下规矩?”
“皇上觉得子姝规矩不行?”
“倒也不是,母后别误会。”昭明帝在一旁坐了下来,“只是事关两国联姻,规矩和礼仪必须周正,提点一下总是没错的。”
太后缓缓点头:“皇上考虑得周到。”
“德妃不是最懂东幽礼节吗?”昭明帝笑了笑,“可以提前让子姝学一下东幽的礼仪,以示对他们的尊重。”
太后表情微妙,语气意味不明:“德妃来了这么久,可从未特意学过大雍的礼仪,哀家倒是忘了该安排两个嬷嬷好好教一教她。”
昭明帝神色微僵,随即从容一笑:“她们的情况不一样,子姝是三媒六聘,隆重出嫁,德妃是跟着使臣顺带而来,两国对他们的重视程度截然不同,礼仪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太后想了想,似乎确实是这个理儿,于是没再说什么:“哀家明日就安排下去,皇上放心。”
“如此就劳母后多费心了。”
太后喝了口茶,原本这样的事情无需她亲力亲为,交给暂摄后宫大权的魏淑妃就成,不过子姝到底是她疼爱的孙女儿。
为了防止有人故意借着教导规矩的借口刁难她,太后不介意费些心思。
初九这日,云子姝和吴静仪几人奉召进宫,开始在太后安排的两位嬷嬷手里学规矩礼仪。
整个正月过得还算顺利,没有人故意找茬,学礼仪规矩的过程对于云子姝来说并不难熬,只当作是打发时间了。
别看她此前总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但该懂的规矩都懂,该遵守的礼节也都会,从小习惯了受人冷落以及察言观色,宫中各种礼仪就算看也该看会了。
况且每天晚上回到公主府,司沧都会小心地给她捏腿捏脚,生怕她在宫里站久了腿酸脚疼,白天学规矩,晚上倒因此享受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亏得公主府里伺候的都是她自己人,否则就司沧这般亲密的举止被人告到皇帝面前,免不了。
二月初六,东幽使臣带着浩浩荡荡的聘礼抵达大雍,系着红绸的楠木箱子整整齐齐在殿外广场上排开,每个箱子旁站着两个卫兵,排场浩大,气势恢宏。
一长串的聘礼清单在威严肃穆的大殿上报出,清透洪亮的声音远远传至殿外,仿佛昭示着东幽皇族对大雍嫡公主的礼遇和尊重。
礼单报毕,迎亲使臣们站在大殿上,为首的中年男子身着一袭四爪蟒袍,从容不迫地颔首见礼:“吾皇命卦妃娘娘算过吉日,二月初九适合启程,除了丰厚的聘礼之外,吾皇和皇后还命人为大雍嫡公主殿下准备好了凤冠霞帔及成亲当日佩戴的珠宝首饰,以示东幽对嫡公主的重视。”
东幽皇族于礼节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他们愿意给大雍最大的尊重——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尊重,大雍也会还以相应的尊重。
只是……卦妃娘娘?
昭明帝好奇,“不知卦妃娘娘是……”
“卦妃娘娘乃吾皇之妃嫔,卦妃乃是封号。”皇甫离渊说道,“卦妃娘娘司占卜,预知未来,深得吾皇信任。”
大雍君臣闻言,面上神色各异。
大雍有专门的占卜机构钦天监,除了监正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官员十数人,而东幽如此强大的一个国家,居然只看着一个妃子行占卜之职?
“还有件事需皇帝陛下同意。”皇甫离渊身旁的一个礼官开口,“鉴于大雍和东幽皇族习俗略有差别,嫡公主初到东幽可能会略有不适,遂皇后娘娘特意差了两位专司教导之责的嬷嬷跟随前来,于嫡公主启程之前,稍稍提点嫡公主关于东幽皇族的一些礼节和禁忌。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掌东幽三十万兵马,其中六万铁骑?一国之君居然可以对异姓王如此信任?
昭明帝皱眉:“东幽兵马竟如此强大?”
虽然他一直都知道东幽铁骑彪悍,却没想到一位异姓王就能掌三十万兵马大权,还有其他将军呢?
凤首辅道:“东幽实行‘战时兵,耕时民’的养兵方式,在军中制定轮流操练的制度,全体兵士既有作战能力,又擅农耕,不打仗时兵士全部回家重地,每日留在军营里的人数并不多,所以东幽的军队实力从表面上看来并不可怕。”
表面上看来并不可怕,可实际上呢?
一旦打仗,朝廷召集兵马的速度远远比临时征兵来得迅速,且战斗力也极强,根本无需担心无兵可用。
大臣们面色各异。
昭明帝坐在龙椅上,眉目微沉:“看来首辅大人对东幽军队了解得挺透彻。”
“作为执掌兵权的武将,了解周边各国的军事实力是职责所在。”凤首辅躬身道,“臣虽不掌兵权,但父亲上过战场,对东幽和南齐的军队实力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看见对手的强大,了解自身的不足,是为将者的本分。”
“东幽皇帝年轻时格外好战,征伐了周边数个小国,杀伐太重,所以才导致东幽皇族子嗣单薄,也许这是冥冥之中上苍给他们的惩罚。”魏丞相沉稳地开口,“不过好战之君骨子里尚流着好战的血液,为了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我们最好别跟他们硬碰硬,以礼相待,修两国之好。”
这一番话说得完全像是从大局考虑,不愧是文臣之首,然而说白了无非就是一句话。
别去招惹东幽。
东幽是惹不起的彪悍之国,一个不慎说不定就会引起两军交战,民不聊生。
“礼部好好准备迎接使臣。”昭明帝命令,“这一次他们是为了下聘迎亲而来,国宴定要隆重,礼仪必须周到,陪嫁清单做得详细,务必让他们看到大雍的诚意。”
“臣遵旨。”
下朝之后,昭明帝摆驾去往仁安宫,经过太后,他道:“东幽使臣二月即将抵达大雍,母后要不要安排几个教导嬷嬷,给子姝和那几位陪嫁媵女带进宫来教导一下规矩?”
“皇上觉得子姝规矩不行?”
“倒也不是,母后别误会。”昭明帝在一旁坐了下来,“只是事关两国联姻,规矩和礼仪必须周正,提点一下总是没错的。”
太后缓缓点头:“皇上考虑得周到。”
“德妃不是最懂东幽礼节吗?”昭明帝笑了笑,“可以提前让子姝学一下东幽的礼仪,以示对他们的尊重。”
太后表情微妙,语气意味不明:“德妃来了这么久,可从未特意学过大雍的礼仪,哀家倒是忘了该安排两个嬷嬷好好教一教她。”
昭明帝神色微僵,随即从容一笑:“她们的情况不一样,子姝是三媒六聘,隆重出嫁,德妃是跟着使臣顺带而来,两国对他们的重视程度截然不同,礼仪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太后想了想,似乎确实是这个理儿,于是没再说什么:“哀家明日就安排下去,皇上放心。”
“如此就劳母后多费心了。”
太后喝了口茶,原本这样的事情无需她亲力亲为,交给暂摄后宫大权的魏淑妃就成,不过子姝到底是她疼爱的孙女儿。
为了防止有人故意借着教导规矩的借口刁难她,太后不介意费些心思。
初九这日,云子姝和吴静仪几人奉召进宫,开始在太后安排的两位嬷嬷手里学规矩礼仪。
整个正月过得还算顺利,没有人故意找茬,学礼仪规矩的过程对于云子姝来说并不难熬,只当作是打发时间了。
别看她此前总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但该懂的规矩都懂,该遵守的礼节也都会,从小习惯了受人冷落以及察言观色,宫中各种礼仪就算看也该看会了。
况且每天晚上回到公主府,司沧都会小心地给她捏腿捏脚,生怕她在宫里站久了腿酸脚疼,白天学规矩,晚上倒因此享受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亏得公主府里伺候的都是她自己人,否则就司沧这般亲密的举止被人告到皇帝面前,免不了。
二月初六,东幽使臣带着浩浩荡荡的聘礼抵达大雍,系着红绸的楠木箱子整整齐齐在殿外广场上排开,每个箱子旁站着两个卫兵,排场浩大,气势恢宏。
一长串的聘礼清单在威严肃穆的大殿上报出,清透洪亮的声音远远传至殿外,仿佛昭示着东幽皇族对大雍嫡公主的礼遇和尊重。
礼单报毕,迎亲使臣们站在大殿上,为首的中年男子身着一袭四爪蟒袍,从容不迫地颔首见礼:“吾皇命卦妃娘娘算过吉日,二月初九适合启程,除了丰厚的聘礼之外,吾皇和皇后还命人为大雍嫡公主殿下准备好了凤冠霞帔及成亲当日佩戴的珠宝首饰,以示东幽对嫡公主的重视。”
东幽皇族于礼节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他们愿意给大雍最大的尊重——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尊重,大雍也会还以相应的尊重。
只是……卦妃娘娘?
昭明帝好奇,“不知卦妃娘娘是……”
“卦妃娘娘乃吾皇之妃嫔,卦妃乃是封号。”皇甫离渊说道,“卦妃娘娘司占卜,预知未来,深得吾皇信任。”
大雍君臣闻言,面上神色各异。
大雍有专门的占卜机构钦天监,除了监正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官员十数人,而东幽如此强大的一个国家,居然只看着一个妃子行占卜之职?
“还有件事需皇帝陛下同意。”皇甫离渊身旁的一个礼官开口,“鉴于大雍和东幽皇族习俗略有差别,嫡公主初到东幽可能会略有不适,遂皇后娘娘特意差了两位专司教导之责的嬷嬷跟随前来,于嫡公主启程之前,稍稍提点嫡公主关于东幽皇族的一些礼节和禁忌。不知皇上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