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经五月,到了六月底,农田就会开始进入成熟收获阶段。
八百亩农田要收获,劳动量比去年大一倍还不止,因为农田距离更远,来去消耗的时间更多,而到了收获季,鸟雀会成群结队而来偷食,迟一天收获入仓,便多一天损失。
因此必须要足够多的车辆才行。
在一群木匠每天汗流浃背叮叮当当的忙碌下,大大小小的车不断打造出来。
两辆马车,三辆人力板车,还有两辆手推斗车,另外根据徐晨的要求,还有一批十辆的独轮车正在打造。
这些车辆制作的都很粗糙,但却相当结实。
马车上随便坐六七个成年人不成问题。
人力板车和斗车略微小巧一些,坐三四个也能推着跑。
独轮车平衡性不太好,但坐一个推着走也很轻松。
徐晨之所以要打造这么多独轮车,是因为山谷中并没有修路,这些独轮车可以在田埂和河滩上随意行走,是最方便的运送工具,远比背篓和挑担来去省力方便。
有了这些车辆,以后巴族的货运和粮食采收就要方便快当许多,因此看着一辆又一辆的大车小车被打造出来,部落男女老少也都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喜悦当中。
徐晨挑选了一批男人不断的训练推车拉车或者驾驶马车。
另外他还沿着农田河滩规划了一条能够通行两轮车的道路,趁着不下雨或者早晚凉爽时间加快平整修建道路,争取在秋收之前,尽量把路修好,为以后的来往通行做准备。
当然,这些体力活动他是不会全力参加的,主要是示范和指挥,部落眼下有的是人,男女老少一起动手,每天早出晚归,前后不过十天时间,一条从大院和窑厂大门通往谷口方向的道路慢慢便有了雏形。
之所以修的这么快,和大量青铜制造的锄头、镐头和钉耙等工具陆续投入使用有关。
若是全靠以前用的木锄石锄和木棍,甚至是手刨,这项工程两三个月都无法完成。
而在整个部落都在为秋收做准备的时候,徐晨平日除开趁着凉爽时间骑着马来回视察指导一下之外,空余的时间又开始安排另一件事。
随着种植的麦豆逐渐成为主粮,这种纯种子类的粮食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都有皮壳,吃起来口感太差,尤其是这种完全没有驯化成功的野生品种,颗粒小不说,种皮很粗硬,无论是做成烤饼还是煮成粥,实际上吃在嘴里就好像在吃锯末豆渣一样难受。
虽然女人们做饭的时候,都会用带有凹坑的石头将这些粮食砸碎之后再加工,但粗硬的皮壳无法处理细碎,吃起来非常难受。
当然,野人们都没啥感觉,他们不仅皮厚肉糙,也有一副钢铁肠胃和粗野的喉咙,什么都能吞咽下去消化掉,但对于徐晨来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记忆,还是让他对各种细软的米饭面食念念不忘。
因此,他决定制作一些加工粮食的器具。
最简单的,自然是石臼。
而他不光要制作石臼,还要制作石磨。
有了这两样工具,以后不仅可以吃到面食,还能吃到各种后世常见的豆制品,豆浆、豆腐、豆干、豆腐乳。
而面食的种类就更多了,面条、包子、馒头、水饺、锅盔、面包等等。
这东西不能想,一想就满嘴口水滴答。
一大碗面条,再浇上一大勺热腾腾浓香四溢的牛杂或者肥肠,简直美味到让人神魂颠倒。
因此自从开始打算制作石臼和石磨开始,徐晨便整天流口水,有一种患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为了打造这些石臼石磨,徐晨冒着炎热酷暑,亲自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家伙到野狼谷用马车挑选回来十多块数十甚至上百斤的大青石。
这些石头都是从山谷里面冲出来的碎裂岩石,历经长年累月的溪水冲刷,留下的都是最坚硬的部分,打造出来的器物足够结实,只要不出意外,估计几千几万年之后都还能保存完好。
于是在五月最炎热的时节,男女老少都在大规模的修路训练驾车推车的时候,木器作坊里面又多了几个野蛮人转职而成的石匠。
石匠不要求力气多大,也不要求特别壮实,而是要求对处理石头有一些心得体会,因此以前几个负责打造石刀石斧,但现在已经失业的老弱男子,变正式开始成为新一代的技术工人。
石臼工艺简单,就是将一块略显规整的大石头中间凿挖出来一个坑就行,石头大就挖大些,石头小就挖小一些,都不影响使用。
眼下两个家族一百余人,每天消耗粮食上百斤,要想全部春碎加工,一两个石臼根本就不够用。
而这些石匠也才刚刚开始学习,打造石磨肯定还不现实,因此徐晨就让他们每个人负责打造几个石臼先练练手。
因此木器作坊的大凉棚下面,每天除开一群木匠砍噼削剁噗噗啦啦的锯木板造车之外,又多了一群整天拿着铜锤铜钎对着石头叮叮当当敲打的石匠,因此越发显得热闹起来。
对于徐晨说的石臼,一群女人最为高兴。
用带凹坑的石头加工各种食物一直都是古老的传统。
实际就算是没有铜钎铜锤,她们也会用石头互相敲击打磨出来一个凹坑加工食物,只不过这种石头碰石头的简单加工非常困难,凹坑不可能弄到很大很深,因此加工食物的时候,放进去的麦豆很容易就会蹦出来。
但用铜锤铜钎就不一样了,虽然坚硬的青石也会对铜钎磨损很快,但青铜远比石头耐磨,而且是有目的的去加工,此消彼长之下,这种石臼打造看起来就十分迅速。
前后不过五六天时间,就有一个石匠完成了第一件小石臼,直径约一尺,深半尺,虽然看起来粗糙无比,凹坑也歪歪瘪瘪如同狗啃一般,但不得不承认,这东西用起来是真的方便。
当徐晨试验的时候,一大群工匠女人都围在四周看的是惊呼不断。
这个石臼看似不大,但一次性可以装进去七八斤粮食,用一根捆绑卵石的石杵使劲捣杵,砰砰砰砰之中,里面的粮食哗哗啦啦的翻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变碎,前后不过十多分钟,这一臼的麦豆就大部分变成了碎粒。
当然,完全春碎不太可能,但就是这个样子,也远比平日女人们在一个小石坑中用石头慢慢敲打的效果好得多,至于速度,就更加不能同日而语了。
平日要处理七八斤粮食,一个女人至少要一个小时。
而为了满足一大家子上百口人的饮食,每天至少要安排三个女人整天不停的敲打,另外还有别的食物需要处理,眼下专门在厨房负责制作食物的就有七八个,每天从早忙到晚,也才堪堪满足两个大家族的食物供应。
如果有几个这样的石臼,粮食破碎加工这个环节就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和时间,满足整个家族的粮食处理,只需要一个人就足够了。
而且这还是打造出来的最小的石臼,眼下还在打造的一个最大的看起来可以装三十斤粮食,如此一天只需要春三四臼也就够吃了。
于是等徐晨表演完毕,笑着把杵头递给一个女人的时候,现场顿时响起一阵热闹的欢呼,然后几个力气大的女人迫不及待的便将这个石臼抬进大院放到厨房外面的走廊下面去了。
不一会儿,里面便传来砰砰不断的冲击声,时而还响起女人们兴奋说话和欢呼的声音,明显这个新制造出来的粮食加工工具,解决了她们一个巨大的难题。
科技改变生活。
虽然石臼不算科技,但他却是青铜器出现后的产物。
而青铜的冶炼和加工,肯定属于科技进步。
因此,石臼也算是科技的衍生产物。
就像木器不能算是科技产品一样,但却是青铜刀具斧头等木工工具出现之后才能出现的产物。
因此归根到底,金属冶炼,才是这一切得以出现和实现的源泉。
接下来的时间,随着更多的石臼陆续打造成功,石器制造也开始成为了一项新的产业,一群石匠在徐晨的指导下开始打造更多的石槽、石墩、石板、石桉等物品,而在这种不断的打造加工过程中,一群石匠的技艺也在飞快的提升。
毕竟石头加工的都是粗苯之物,远比木器加工和陶器加工要简单的多,而且纯粹是力气活,并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若说有的话,那就是慢工出细活,只需要用足够的时间慢慢去琢磨,也可以将粗笨的石器打造的比较精致,甚至为了美观好看,还可以在上面凿出精美的花纹和文字。
五月转瞬而过,进入六月之后,天气越发炎热,但雨水却开始慢慢减少,山川田野之中的植物也都已经开始茁壮变老,各种野果根茎也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算算时间,这已经是徐晨穿越之后的整整四个年头了。
对于部落的变化,徐晨已经不再关注。
而整个部落的男女老少,也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看似改变不大,但却堪称日新月异的进步。
肆虐了一整个夏季的小河,终于开始慢慢消退,又开始露出了大片的河滩。
虽然天气并未变得凉爽起来,但气候却逐渐干燥。
小河两岸的农田里面,麦豆涨势依旧茁壮,绿油油的茎秆开始低垂,麦穗和豆荚鼓掌饱满,进入了最后的成熟期。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秋收,整个巴族开始大规模的忙碌起来,平整大院内外的晒场,收拾扩建粮仓,制作藤筐背篓等工具。
虽然夏季小河对岸的农田受涝有二三十亩田减产已成定局,但大部分还是都顺利成熟。
徐晨在巡视农田几次之后,对今年的产量做出评估,大概收获会首次突破三万斤规模,以前两间房子作为粮仓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又收拾出来两件房子打造新的粮仓,而新粮仓不再是用陶砖石灰建造,而是改成了木板。
青铜刀具斧头的出现,让木器加工已经不再困难,木制粮仓虽然不如砖石结实,但却更加隔绝潮气,能够让食物保存的更好。
忙忙碌碌到了六月中旬,第一批收获开始,依旧还是山坡上的牛奶果。
虽然牛奶果眼下已经不再是部落重要的食物,但因为它的美味和丰富的营养,已经成为了部落不可或缺的高端零食,尤其是对于孕妇和孩子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营养补充。
因此对于牛奶果的采收,徐晨和整个部落都还是非常上心,一群身手灵活的年轻男女用了四五天时间,将山坡上的牛奶果都采摘回来,叶和小女巫带着一群半大孩子将其挖出来,晾晒了大半个院子。
当然,产量与往年差不多,只有三四百斤样子。
实际上徐晨也很遗憾。
这么好的优质坚果,可惜无法人工扩种。
因为他仔细调查过,悬崖上那一大片山坡看似长满了牛奶果藤,但实际上只是一根主藤,就是从歪脖子大树下方靠近泉水附近的一个悬崖缝隙中生长出来的。
主茎如同一条虬曲盘旋的大蟒蛇一样,沿着石缝攀援到倾斜的石坡之上,然后不断开枝散叶布满整个陡坡,分裂出大量的根须和藤蔓如同爬山虎一样扎在石坡密密麻麻的细小石筋缝隙之中,长年累月的生长固定了大量泥土和腐质,为牛奶果的生长和成熟提供了营养。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耐旱而且顽强,喜欢阳光,但似乎种子并不能发芽,因为徐晨这几年在房前屋后甚至寻找一些山坡林地种过,一颗发芽的都没有。
就像他种植的藤果一样,无论是果实还是扦插的藤条,都没成活。
难道这悬崖真的是块风水宝地,带有灵气不成?
每次看到牛奶果和那颗歪脖子大树上巨大的藤果藤蔓,徐晨总是会有这样一种离奇古怪的想法。
只可惜这不是带有仙灵气息的异世大陆,似乎并没有灵气一说,但这两种特殊的植物,因为无法引种却始终让他耿耿于怀。
再好的东西都有寿命,一旦老死,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本站最新域名1b</p>
<scrpt>();</scrpt>
八百亩农田要收获,劳动量比去年大一倍还不止,因为农田距离更远,来去消耗的时间更多,而到了收获季,鸟雀会成群结队而来偷食,迟一天收获入仓,便多一天损失。
因此必须要足够多的车辆才行。
在一群木匠每天汗流浃背叮叮当当的忙碌下,大大小小的车不断打造出来。
两辆马车,三辆人力板车,还有两辆手推斗车,另外根据徐晨的要求,还有一批十辆的独轮车正在打造。
这些车辆制作的都很粗糙,但却相当结实。
马车上随便坐六七个成年人不成问题。
人力板车和斗车略微小巧一些,坐三四个也能推着跑。
独轮车平衡性不太好,但坐一个推着走也很轻松。
徐晨之所以要打造这么多独轮车,是因为山谷中并没有修路,这些独轮车可以在田埂和河滩上随意行走,是最方便的运送工具,远比背篓和挑担来去省力方便。
有了这些车辆,以后巴族的货运和粮食采收就要方便快当许多,因此看着一辆又一辆的大车小车被打造出来,部落男女老少也都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喜悦当中。
徐晨挑选了一批男人不断的训练推车拉车或者驾驶马车。
另外他还沿着农田河滩规划了一条能够通行两轮车的道路,趁着不下雨或者早晚凉爽时间加快平整修建道路,争取在秋收之前,尽量把路修好,为以后的来往通行做准备。
当然,这些体力活动他是不会全力参加的,主要是示范和指挥,部落眼下有的是人,男女老少一起动手,每天早出晚归,前后不过十天时间,一条从大院和窑厂大门通往谷口方向的道路慢慢便有了雏形。
之所以修的这么快,和大量青铜制造的锄头、镐头和钉耙等工具陆续投入使用有关。
若是全靠以前用的木锄石锄和木棍,甚至是手刨,这项工程两三个月都无法完成。
而在整个部落都在为秋收做准备的时候,徐晨平日除开趁着凉爽时间骑着马来回视察指导一下之外,空余的时间又开始安排另一件事。
随着种植的麦豆逐渐成为主粮,这种纯种子类的粮食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都有皮壳,吃起来口感太差,尤其是这种完全没有驯化成功的野生品种,颗粒小不说,种皮很粗硬,无论是做成烤饼还是煮成粥,实际上吃在嘴里就好像在吃锯末豆渣一样难受。
虽然女人们做饭的时候,都会用带有凹坑的石头将这些粮食砸碎之后再加工,但粗硬的皮壳无法处理细碎,吃起来非常难受。
当然,野人们都没啥感觉,他们不仅皮厚肉糙,也有一副钢铁肠胃和粗野的喉咙,什么都能吞咽下去消化掉,但对于徐晨来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记忆,还是让他对各种细软的米饭面食念念不忘。
因此,他决定制作一些加工粮食的器具。
最简单的,自然是石臼。
而他不光要制作石臼,还要制作石磨。
有了这两样工具,以后不仅可以吃到面食,还能吃到各种后世常见的豆制品,豆浆、豆腐、豆干、豆腐乳。
而面食的种类就更多了,面条、包子、馒头、水饺、锅盔、面包等等。
这东西不能想,一想就满嘴口水滴答。
一大碗面条,再浇上一大勺热腾腾浓香四溢的牛杂或者肥肠,简直美味到让人神魂颠倒。
因此自从开始打算制作石臼和石磨开始,徐晨便整天流口水,有一种患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为了打造这些石臼石磨,徐晨冒着炎热酷暑,亲自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家伙到野狼谷用马车挑选回来十多块数十甚至上百斤的大青石。
这些石头都是从山谷里面冲出来的碎裂岩石,历经长年累月的溪水冲刷,留下的都是最坚硬的部分,打造出来的器物足够结实,只要不出意外,估计几千几万年之后都还能保存完好。
于是在五月最炎热的时节,男女老少都在大规模的修路训练驾车推车的时候,木器作坊里面又多了几个野蛮人转职而成的石匠。
石匠不要求力气多大,也不要求特别壮实,而是要求对处理石头有一些心得体会,因此以前几个负责打造石刀石斧,但现在已经失业的老弱男子,变正式开始成为新一代的技术工人。
石臼工艺简单,就是将一块略显规整的大石头中间凿挖出来一个坑就行,石头大就挖大些,石头小就挖小一些,都不影响使用。
眼下两个家族一百余人,每天消耗粮食上百斤,要想全部春碎加工,一两个石臼根本就不够用。
而这些石匠也才刚刚开始学习,打造石磨肯定还不现实,因此徐晨就让他们每个人负责打造几个石臼先练练手。
因此木器作坊的大凉棚下面,每天除开一群木匠砍噼削剁噗噗啦啦的锯木板造车之外,又多了一群整天拿着铜锤铜钎对着石头叮叮当当敲打的石匠,因此越发显得热闹起来。
对于徐晨说的石臼,一群女人最为高兴。
用带凹坑的石头加工各种食物一直都是古老的传统。
实际就算是没有铜钎铜锤,她们也会用石头互相敲击打磨出来一个凹坑加工食物,只不过这种石头碰石头的简单加工非常困难,凹坑不可能弄到很大很深,因此加工食物的时候,放进去的麦豆很容易就会蹦出来。
但用铜锤铜钎就不一样了,虽然坚硬的青石也会对铜钎磨损很快,但青铜远比石头耐磨,而且是有目的的去加工,此消彼长之下,这种石臼打造看起来就十分迅速。
前后不过五六天时间,就有一个石匠完成了第一件小石臼,直径约一尺,深半尺,虽然看起来粗糙无比,凹坑也歪歪瘪瘪如同狗啃一般,但不得不承认,这东西用起来是真的方便。
当徐晨试验的时候,一大群工匠女人都围在四周看的是惊呼不断。
这个石臼看似不大,但一次性可以装进去七八斤粮食,用一根捆绑卵石的石杵使劲捣杵,砰砰砰砰之中,里面的粮食哗哗啦啦的翻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变碎,前后不过十多分钟,这一臼的麦豆就大部分变成了碎粒。
当然,完全春碎不太可能,但就是这个样子,也远比平日女人们在一个小石坑中用石头慢慢敲打的效果好得多,至于速度,就更加不能同日而语了。
平日要处理七八斤粮食,一个女人至少要一个小时。
而为了满足一大家子上百口人的饮食,每天至少要安排三个女人整天不停的敲打,另外还有别的食物需要处理,眼下专门在厨房负责制作食物的就有七八个,每天从早忙到晚,也才堪堪满足两个大家族的食物供应。
如果有几个这样的石臼,粮食破碎加工这个环节就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和时间,满足整个家族的粮食处理,只需要一个人就足够了。
而且这还是打造出来的最小的石臼,眼下还在打造的一个最大的看起来可以装三十斤粮食,如此一天只需要春三四臼也就够吃了。
于是等徐晨表演完毕,笑着把杵头递给一个女人的时候,现场顿时响起一阵热闹的欢呼,然后几个力气大的女人迫不及待的便将这个石臼抬进大院放到厨房外面的走廊下面去了。
不一会儿,里面便传来砰砰不断的冲击声,时而还响起女人们兴奋说话和欢呼的声音,明显这个新制造出来的粮食加工工具,解决了她们一个巨大的难题。
科技改变生活。
虽然石臼不算科技,但他却是青铜器出现后的产物。
而青铜的冶炼和加工,肯定属于科技进步。
因此,石臼也算是科技的衍生产物。
就像木器不能算是科技产品一样,但却是青铜刀具斧头等木工工具出现之后才能出现的产物。
因此归根到底,金属冶炼,才是这一切得以出现和实现的源泉。
接下来的时间,随着更多的石臼陆续打造成功,石器制造也开始成为了一项新的产业,一群石匠在徐晨的指导下开始打造更多的石槽、石墩、石板、石桉等物品,而在这种不断的打造加工过程中,一群石匠的技艺也在飞快的提升。
毕竟石头加工的都是粗苯之物,远比木器加工和陶器加工要简单的多,而且纯粹是力气活,并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若说有的话,那就是慢工出细活,只需要用足够的时间慢慢去琢磨,也可以将粗笨的石器打造的比较精致,甚至为了美观好看,还可以在上面凿出精美的花纹和文字。
五月转瞬而过,进入六月之后,天气越发炎热,但雨水却开始慢慢减少,山川田野之中的植物也都已经开始茁壮变老,各种野果根茎也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算算时间,这已经是徐晨穿越之后的整整四个年头了。
对于部落的变化,徐晨已经不再关注。
而整个部落的男女老少,也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看似改变不大,但却堪称日新月异的进步。
肆虐了一整个夏季的小河,终于开始慢慢消退,又开始露出了大片的河滩。
虽然天气并未变得凉爽起来,但气候却逐渐干燥。
小河两岸的农田里面,麦豆涨势依旧茁壮,绿油油的茎秆开始低垂,麦穗和豆荚鼓掌饱满,进入了最后的成熟期。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秋收,整个巴族开始大规模的忙碌起来,平整大院内外的晒场,收拾扩建粮仓,制作藤筐背篓等工具。
虽然夏季小河对岸的农田受涝有二三十亩田减产已成定局,但大部分还是都顺利成熟。
徐晨在巡视农田几次之后,对今年的产量做出评估,大概收获会首次突破三万斤规模,以前两间房子作为粮仓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又收拾出来两件房子打造新的粮仓,而新粮仓不再是用陶砖石灰建造,而是改成了木板。
青铜刀具斧头的出现,让木器加工已经不再困难,木制粮仓虽然不如砖石结实,但却更加隔绝潮气,能够让食物保存的更好。
忙忙碌碌到了六月中旬,第一批收获开始,依旧还是山坡上的牛奶果。
虽然牛奶果眼下已经不再是部落重要的食物,但因为它的美味和丰富的营养,已经成为了部落不可或缺的高端零食,尤其是对于孕妇和孩子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营养补充。
因此对于牛奶果的采收,徐晨和整个部落都还是非常上心,一群身手灵活的年轻男女用了四五天时间,将山坡上的牛奶果都采摘回来,叶和小女巫带着一群半大孩子将其挖出来,晾晒了大半个院子。
当然,产量与往年差不多,只有三四百斤样子。
实际上徐晨也很遗憾。
这么好的优质坚果,可惜无法人工扩种。
因为他仔细调查过,悬崖上那一大片山坡看似长满了牛奶果藤,但实际上只是一根主藤,就是从歪脖子大树下方靠近泉水附近的一个悬崖缝隙中生长出来的。
主茎如同一条虬曲盘旋的大蟒蛇一样,沿着石缝攀援到倾斜的石坡之上,然后不断开枝散叶布满整个陡坡,分裂出大量的根须和藤蔓如同爬山虎一样扎在石坡密密麻麻的细小石筋缝隙之中,长年累月的生长固定了大量泥土和腐质,为牛奶果的生长和成熟提供了营养。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耐旱而且顽强,喜欢阳光,但似乎种子并不能发芽,因为徐晨这几年在房前屋后甚至寻找一些山坡林地种过,一颗发芽的都没有。
就像他种植的藤果一样,无论是果实还是扦插的藤条,都没成活。
难道这悬崖真的是块风水宝地,带有灵气不成?
每次看到牛奶果和那颗歪脖子大树上巨大的藤果藤蔓,徐晨总是会有这样一种离奇古怪的想法。
只可惜这不是带有仙灵气息的异世大陆,似乎并没有灵气一说,但这两种特殊的植物,因为无法引种却始终让他耿耿于怀。
再好的东西都有寿命,一旦老死,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本站最新域名1b</p>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