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给两人解释了一下自己自幼带发修行,以及前来京城的原因,让高云婉和黛玉皆是唏嘘不已。
不过当黛玉听到妙玉说,了然大师点出妙玉的未来在京城,倒是让她想起了住在府中的甄英莲。
香菱重新回到亲人身边,重拾姓名甄英莲,不就证明了然大师的神奇之处?想来这位妙玉师父的未来还真的会应在京城吧。
不过甄英莲的事情毕竟是人家的秘密,黛玉也没有跟妙玉说,只是安慰了几句,又说起了佛门中事。
虽然两人算是同乡,却未有同乡之谊,不过萍水相逢罢了。黛玉又不像惜春那样喜好佛法,说了一会便觉得无趣,反倒是高云婉一直在问妙玉佛门中的生活经历。
因是周岁宴,来荣国府赴宴的宾客不少。
前些日子又是打仗又是闹灾,京城中气氛一直处于低压状态。好不容易有了稍稍放纵的借口,荣国府的那些亲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贾赦不在,贾敬又不怎么出来交际,来府中赴宴的年长一辈就由二老爷贾政招待,贾琏则是带着一圈儿兄弟侄子招待年轻一辈的人。
“世子今日倒是得空,王妃娘娘怎么没有过来?今日可是有新戏上演。”
自己家今日的戏班子都是借的忠顺王府的,不过贾宝玉排了新戏,以崔王妃的性子,新戏当然要第一时间欣赏欣赏。
贾琏将忠顺王世子高万姜请到了前花园的亭子里,流水潺潺,带来丝丝凉意,亭中燃着香炉,驱走了蚊虫。
高万姜倚靠栏杆,一边欣赏戏台上的戏曲,一边说道:“诸事繁杂,母妃哪里能得空。父王昨日去了义忠亲王府,因为王府下人照顾不周,使得琸王兄的后背都起了褥疮。母妃今日打算去宫中请皇贵妃娘娘下懿旨整肃义忠王府后院,估计这会正忙呢。”
贾琏的眼中露出一丝惊芒,比不过一闪而过。
“倒是王爷和娘娘慈悲,义忠亲王昏迷有快一年的样子了,也就王爷和娘娘一直当儿子般惦念,时时前去探望照应。”
这倒不是贾琏恭维,义忠亲王府地位特殊,别的宗室基本上为了避嫌与躲祸能不去就不去,高永恒是不忍长兄血脉断绝,一点都不避嫌,时时前去探望。
太医院没办法让高万琸苏醒,他便让人四处寻医问药,据说忠顺王府的下人都打算跟随商船去西洋看看,有没有名医了。
高万姜摇了摇头叹气:“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上次我去探望琸王兄,他都消瘦的快认不出来了。”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终究昏迷日久,人不吃饭只靠参汤吊命,实在不是办法。我家在平安州寻了几名大夫,正往京城赶来,到时候世子带去王府,算是我家的一份心意。”
两人闲扯了一会,下人禀报说黛玉与高云婉三人到了荣禧堂。
“这丫头,早上我让她随我一起来,她非要先去庙会玩耍……”
高万姜苦笑不得的给贾琏解释道:“昨日她听说摩尼院庙会上有许多新奇玩意,便吵着今日一早要过去看看。没曾想跟着林县主跑来你家了。舍妹在家中娇惯坏了,若是闹出什么笑话来,琏兄莫要怪罪。”
“不敢不敢,若论娇惯,我那闺女年不过周岁就被家父宠得不像样子,前两日把我的头发都撤掉了好多……”
贾琏苦笑得给高万姜展示自己脑门处的头发,高万姜看去果然秃了一点点。想起高云婉幼时也是喜欢扯他老子的胡须和自己的头发玩,自己被扯掉了好多头发,难兄难弟啊,只觉这会他与贾琏的亲近之感大增。
……
今日不是休沐之日,林枢在工部忙着夏汛秋汛之事。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要多上不少,好在有户部与工部的联手布置,提前拨发大量钱财让各地备战夏汛秋汛,至今日共收到地方洪涝灾害一百三十三份,河流决堤之灾三十一份,死伤百姓共计两千七百余。
不过黄河大堤因为去年的修补,今年只有开封一段漫堤,河水倒灌,经过数日奋战,算是暂时抢险成功。
林枢将一份份文书分门别类的收好,带上最新的防灾之策前往内阁。魏庆和却未第一时间批准他的防灾策略,反而递给他一份陕西布政使司送来的奏疏。
“渭河、泾河的问题?”
林枢打开一看,竟然是有人弹劾陈仓、长安、泾阳、华县等地官府贪墨户部拨发的治河银两,偷工减料,导致渭河、泾河大水,河水冲垮了新建的河防大堤,漫灌沃野千里不止,百姓流离失所。
渭河和泾河更是黄河最主要的支流,户部第一批拨发的治河银子早就送到了沿河各州府,没想到有人这么大胆,敢在太上皇的手里扣银子。
这治河大业可是关乎着太上皇的身后名,这些人真是为了银子连命都不要了。
“阁老,陕西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就没有动作吗?”
按到底州府官员有罪,由各省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去处理上报就行,为何陕西布政使自己送来了弹劾奏章,按察使司毫无反应。
魏庆和反问林枢:“洪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陕西布政使司才送来的弹劾,你就不奇怪为何送来这么晚吗?”
林枢连忙看向奏章中的时间,水灾发生的时间是治德九年五月中旬,关中连续大半个月的雨水导致整个关中河水暴涨……
大水于六月初退去,甚至各地已经慢慢恢复生活,六月中旬,陕西布政使司才派出官吏巡视各处,七月初才将弹劾的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这中间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关中受灾的州府竟然经历了近一个月的空白期。
闻所未闻啊!
而且最关键的是负责监察的按察使司毫无动静,反而是管理行政的布政使司提出弹劾,这就更加让人费解。
“不对,这里有问题!”
林枢的目光突然聚集在奏折上的一处记载:凤翔府水灾严重,雍城四周共计数千顷良田被大水冲毁……
“阁老您看,这里凤翔府受灾……还有这里,长安县治下因河水漫灌良田盐碱严重,不得已与当地有识乡绅异地更换田地,安顿灾民,望朝廷下旨表彰其德……还有此处,弹劾泾阳县令,说是私自动用军粮储备,煮粥赈济灾民,使得河西大军粮草补给有失……”
林枢紧皱眉头,给魏庆和解释道:“凤翔府治下各县中,雍城根本不在渭河边上,而是出于台塬地带,别说渭河,就是黄河大水都漫不上去。长安县田野因大水变成盐碱地,那更是胡扯。至于泾阳擅动军粮,河西已平,光是缴获的粮草就能供应前往大军使用两个多月,哪里来的补给有失?四府十二县,布政使司送来的奏章竟然有好几处都说的云里雾里,阁老,得查啊!”
魏庆和满意的看着侃侃而谈的林枢,示意其坐下后说道:“本阁没有去过关中,初时也未发现这里面的问题,还是户部的主事张载元指出了其中几处不妥。他是长安县人士,少时游历四方,对这奏章中的几处不妥一一指出。基本上和你看出的问题一致。”
“那您给下官看这奏章是……”
“本阁已经快马下令王焕等人,撇下河南之地,先行去关中巡视。”
魏庆和让人取来舆图,对林枢说道:“关中扼守河西要道,东西潼关西至大散关,沃野千里,乃是产粮重地。上次你跟本阁说你家还有一种粮种,适合旱地耕种,产量颇多。本阁打算整肃完关中的吏治之后,在此地试种。”
原来是在打玉米的主意!
这老头挺会调动人情绪的,一步步把自己套进去了。
不过林枢愿意从关中开始试种,京畿以及山东河南等地有了土豆,暂时无有空闲试种玉米,倒是旱塬颇多的关中更加适合试种玉米。
而且关中刚刚经历水灾,夏收无望,秋种玉米倒是一个好主意,正好在深秋时收获第一季。
想到流民遍地的关中,林枢又有些犹豫起来。王朝已经立国百年,大片的土地被士绅地主占据,玉米种植成功后,会不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景呢?
“阁老,有个问题下官不得不提……”
魏庆和好奇问道:“什么问题?”
“关中的千里沃野,普通百姓能占多少?士绅豪强又占去了多少?官府能不能抑制住土地兼并?”
林枢叹息道:“下官怕这玉米最后只成为士绅豪强粮库中的发霉之物,而那些贫苦的百姓饿死在高墙大院的院墙之下。”
魏庆和哑然失笑:“你走进了一个误区,瑾玉。莫忘了官田,关中不比京畿和江南之地,那里民不过百万,有着大量官田、荒地无人耕种。当然,这与水利年久失修缺水有原因。可若是朝廷借着治理水患,先期整修水利,挖井修渠,再发开荒令,完全有能力安顿贫苦无田产之人。”
“官田?”
林枢没去过关中等地,他更多的经验是从前世记忆和今生书本上得到的知识。
听到魏庆和所说,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好在魏庆和今日得闲,也愿意教导几句,便给林枢解释了一下关中现在的情况和官田、开荒令的由来。
原来自唐末关中被摒弃开始,历经战乱,加之环境恶化,关中人口极具下降。出了西安府一带,也就沿渭河、泾河等州府有些人。
士绅豪强确实占据了大量良田,但许多百姓名下任然有足够的土地种植庄稼。唯一的问题是缺水严重,毕竟靠近河流的上等田都被士绅豪强们想尽办法占据了。
普通百姓哪有实力修建河渠水井,只能靠天吃饭。关中又因为千年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掘井艰难,越种土地越贫瘠,不种又会饿肚子,恶性循环之下,不少人越种越穷,最后走上了上山当匪,守道劫掠的歧途。
如果有朝廷牵头修建水利,使得这些土地有水源滋润,短时间内恢复汉唐时的情况估计不可能,但种植玉米这种抗旱的粮食,让百姓们吃饱肚子问题真的不大。
毕竟还有土豆兜底,大不了种一年玉米种一年土豆,养活百万人口绝对不成问题。
两人在内阁值房商议了将近一个时辰,林枢提出了由府兵开荒,所得土地国有,再交给贫苦百姓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策略,防止地主豪强兼并。
魏庆和对这个新奇的土地制度很感兴趣,让林枢回去写一个详细的扎子,供内阁探讨商议,而且叮嘱林枢莫要将此事外传。
直到林枢离开内阁后,魏庆和都还在回想林枢刚刚提出的土地政策。
“土地国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林瑾玉啊林瑾玉,你这想法怕是要引起巨大的风波与阻力,还是老夫给你挡一挡吧!”
……
林枢在去往荣国府的路上一直在思考魏庆和最后交代的话,看来自己的提议老爷子还是很感兴趣,但他还在犹豫。
估计这份扎子送上去后,会被内阁改得面目全非,土地私有已经快两千年了,谁愿意把自己的土地交给朝廷呢?毕竟数千年来就出了一位伟人啊!
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官田和开荒令后得到的新田上实行魔改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来安顿贫苦无地的百姓,二来可以增加官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抑制兼并土地,从而防止豪强坐大,威胁朝廷的统治。
“我真是魔怔了,我一个地主阶级,竟然天天想着打土地gm……”
林枢自嘲一句,不过也算是明白了一点。
当下还不是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毕竟朝廷现如今还要依靠士绅统治万民,除非真正做到王权下乡,否则只能进行土地制度的改良而不是彻底推翻原有的制度。
而且士绅地主对于当下社会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实行减租减息就行,比如自己家,林家的庄户和租赁自家土地的百姓不就过得比自耕农强很多?
马车悠悠南行,林枢在腹中已经打好了扎子的草稿。他准备将前世的土地改革进行魔改,贴合大楚的实际情况做一份完整的土地制度优化改革的长篇策论。
不管内阁与百官会不会认同,但想来皇帝一定会认同自己的策略的,因为王权下乡估计是历朝历代皇帝的最想要的东西之一,他就不信皇帝会不心动!
不过当黛玉听到妙玉说,了然大师点出妙玉的未来在京城,倒是让她想起了住在府中的甄英莲。
香菱重新回到亲人身边,重拾姓名甄英莲,不就证明了然大师的神奇之处?想来这位妙玉师父的未来还真的会应在京城吧。
不过甄英莲的事情毕竟是人家的秘密,黛玉也没有跟妙玉说,只是安慰了几句,又说起了佛门中事。
虽然两人算是同乡,却未有同乡之谊,不过萍水相逢罢了。黛玉又不像惜春那样喜好佛法,说了一会便觉得无趣,反倒是高云婉一直在问妙玉佛门中的生活经历。
因是周岁宴,来荣国府赴宴的宾客不少。
前些日子又是打仗又是闹灾,京城中气氛一直处于低压状态。好不容易有了稍稍放纵的借口,荣国府的那些亲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贾赦不在,贾敬又不怎么出来交际,来府中赴宴的年长一辈就由二老爷贾政招待,贾琏则是带着一圈儿兄弟侄子招待年轻一辈的人。
“世子今日倒是得空,王妃娘娘怎么没有过来?今日可是有新戏上演。”
自己家今日的戏班子都是借的忠顺王府的,不过贾宝玉排了新戏,以崔王妃的性子,新戏当然要第一时间欣赏欣赏。
贾琏将忠顺王世子高万姜请到了前花园的亭子里,流水潺潺,带来丝丝凉意,亭中燃着香炉,驱走了蚊虫。
高万姜倚靠栏杆,一边欣赏戏台上的戏曲,一边说道:“诸事繁杂,母妃哪里能得空。父王昨日去了义忠亲王府,因为王府下人照顾不周,使得琸王兄的后背都起了褥疮。母妃今日打算去宫中请皇贵妃娘娘下懿旨整肃义忠王府后院,估计这会正忙呢。”
贾琏的眼中露出一丝惊芒,比不过一闪而过。
“倒是王爷和娘娘慈悲,义忠亲王昏迷有快一年的样子了,也就王爷和娘娘一直当儿子般惦念,时时前去探望照应。”
这倒不是贾琏恭维,义忠亲王府地位特殊,别的宗室基本上为了避嫌与躲祸能不去就不去,高永恒是不忍长兄血脉断绝,一点都不避嫌,时时前去探望。
太医院没办法让高万琸苏醒,他便让人四处寻医问药,据说忠顺王府的下人都打算跟随商船去西洋看看,有没有名医了。
高万姜摇了摇头叹气:“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上次我去探望琸王兄,他都消瘦的快认不出来了。”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终究昏迷日久,人不吃饭只靠参汤吊命,实在不是办法。我家在平安州寻了几名大夫,正往京城赶来,到时候世子带去王府,算是我家的一份心意。”
两人闲扯了一会,下人禀报说黛玉与高云婉三人到了荣禧堂。
“这丫头,早上我让她随我一起来,她非要先去庙会玩耍……”
高万姜苦笑不得的给贾琏解释道:“昨日她听说摩尼院庙会上有许多新奇玩意,便吵着今日一早要过去看看。没曾想跟着林县主跑来你家了。舍妹在家中娇惯坏了,若是闹出什么笑话来,琏兄莫要怪罪。”
“不敢不敢,若论娇惯,我那闺女年不过周岁就被家父宠得不像样子,前两日把我的头发都撤掉了好多……”
贾琏苦笑得给高万姜展示自己脑门处的头发,高万姜看去果然秃了一点点。想起高云婉幼时也是喜欢扯他老子的胡须和自己的头发玩,自己被扯掉了好多头发,难兄难弟啊,只觉这会他与贾琏的亲近之感大增。
……
今日不是休沐之日,林枢在工部忙着夏汛秋汛之事。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要多上不少,好在有户部与工部的联手布置,提前拨发大量钱财让各地备战夏汛秋汛,至今日共收到地方洪涝灾害一百三十三份,河流决堤之灾三十一份,死伤百姓共计两千七百余。
不过黄河大堤因为去年的修补,今年只有开封一段漫堤,河水倒灌,经过数日奋战,算是暂时抢险成功。
林枢将一份份文书分门别类的收好,带上最新的防灾之策前往内阁。魏庆和却未第一时间批准他的防灾策略,反而递给他一份陕西布政使司送来的奏疏。
“渭河、泾河的问题?”
林枢打开一看,竟然是有人弹劾陈仓、长安、泾阳、华县等地官府贪墨户部拨发的治河银两,偷工减料,导致渭河、泾河大水,河水冲垮了新建的河防大堤,漫灌沃野千里不止,百姓流离失所。
渭河和泾河更是黄河最主要的支流,户部第一批拨发的治河银子早就送到了沿河各州府,没想到有人这么大胆,敢在太上皇的手里扣银子。
这治河大业可是关乎着太上皇的身后名,这些人真是为了银子连命都不要了。
“阁老,陕西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就没有动作吗?”
按到底州府官员有罪,由各省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去处理上报就行,为何陕西布政使自己送来了弹劾奏章,按察使司毫无反应。
魏庆和反问林枢:“洪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陕西布政使司才送来的弹劾,你就不奇怪为何送来这么晚吗?”
林枢连忙看向奏章中的时间,水灾发生的时间是治德九年五月中旬,关中连续大半个月的雨水导致整个关中河水暴涨……
大水于六月初退去,甚至各地已经慢慢恢复生活,六月中旬,陕西布政使司才派出官吏巡视各处,七月初才将弹劾的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这中间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关中受灾的州府竟然经历了近一个月的空白期。
闻所未闻啊!
而且最关键的是负责监察的按察使司毫无动静,反而是管理行政的布政使司提出弹劾,这就更加让人费解。
“不对,这里有问题!”
林枢的目光突然聚集在奏折上的一处记载:凤翔府水灾严重,雍城四周共计数千顷良田被大水冲毁……
“阁老您看,这里凤翔府受灾……还有这里,长安县治下因河水漫灌良田盐碱严重,不得已与当地有识乡绅异地更换田地,安顿灾民,望朝廷下旨表彰其德……还有此处,弹劾泾阳县令,说是私自动用军粮储备,煮粥赈济灾民,使得河西大军粮草补给有失……”
林枢紧皱眉头,给魏庆和解释道:“凤翔府治下各县中,雍城根本不在渭河边上,而是出于台塬地带,别说渭河,就是黄河大水都漫不上去。长安县田野因大水变成盐碱地,那更是胡扯。至于泾阳擅动军粮,河西已平,光是缴获的粮草就能供应前往大军使用两个多月,哪里来的补给有失?四府十二县,布政使司送来的奏章竟然有好几处都说的云里雾里,阁老,得查啊!”
魏庆和满意的看着侃侃而谈的林枢,示意其坐下后说道:“本阁没有去过关中,初时也未发现这里面的问题,还是户部的主事张载元指出了其中几处不妥。他是长安县人士,少时游历四方,对这奏章中的几处不妥一一指出。基本上和你看出的问题一致。”
“那您给下官看这奏章是……”
“本阁已经快马下令王焕等人,撇下河南之地,先行去关中巡视。”
魏庆和让人取来舆图,对林枢说道:“关中扼守河西要道,东西潼关西至大散关,沃野千里,乃是产粮重地。上次你跟本阁说你家还有一种粮种,适合旱地耕种,产量颇多。本阁打算整肃完关中的吏治之后,在此地试种。”
原来是在打玉米的主意!
这老头挺会调动人情绪的,一步步把自己套进去了。
不过林枢愿意从关中开始试种,京畿以及山东河南等地有了土豆,暂时无有空闲试种玉米,倒是旱塬颇多的关中更加适合试种玉米。
而且关中刚刚经历水灾,夏收无望,秋种玉米倒是一个好主意,正好在深秋时收获第一季。
想到流民遍地的关中,林枢又有些犹豫起来。王朝已经立国百年,大片的土地被士绅地主占据,玉米种植成功后,会不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景呢?
“阁老,有个问题下官不得不提……”
魏庆和好奇问道:“什么问题?”
“关中的千里沃野,普通百姓能占多少?士绅豪强又占去了多少?官府能不能抑制住土地兼并?”
林枢叹息道:“下官怕这玉米最后只成为士绅豪强粮库中的发霉之物,而那些贫苦的百姓饿死在高墙大院的院墙之下。”
魏庆和哑然失笑:“你走进了一个误区,瑾玉。莫忘了官田,关中不比京畿和江南之地,那里民不过百万,有着大量官田、荒地无人耕种。当然,这与水利年久失修缺水有原因。可若是朝廷借着治理水患,先期整修水利,挖井修渠,再发开荒令,完全有能力安顿贫苦无田产之人。”
“官田?”
林枢没去过关中等地,他更多的经验是从前世记忆和今生书本上得到的知识。
听到魏庆和所说,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好在魏庆和今日得闲,也愿意教导几句,便给林枢解释了一下关中现在的情况和官田、开荒令的由来。
原来自唐末关中被摒弃开始,历经战乱,加之环境恶化,关中人口极具下降。出了西安府一带,也就沿渭河、泾河等州府有些人。
士绅豪强确实占据了大量良田,但许多百姓名下任然有足够的土地种植庄稼。唯一的问题是缺水严重,毕竟靠近河流的上等田都被士绅豪强们想尽办法占据了。
普通百姓哪有实力修建河渠水井,只能靠天吃饭。关中又因为千年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掘井艰难,越种土地越贫瘠,不种又会饿肚子,恶性循环之下,不少人越种越穷,最后走上了上山当匪,守道劫掠的歧途。
如果有朝廷牵头修建水利,使得这些土地有水源滋润,短时间内恢复汉唐时的情况估计不可能,但种植玉米这种抗旱的粮食,让百姓们吃饱肚子问题真的不大。
毕竟还有土豆兜底,大不了种一年玉米种一年土豆,养活百万人口绝对不成问题。
两人在内阁值房商议了将近一个时辰,林枢提出了由府兵开荒,所得土地国有,再交给贫苦百姓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策略,防止地主豪强兼并。
魏庆和对这个新奇的土地制度很感兴趣,让林枢回去写一个详细的扎子,供内阁探讨商议,而且叮嘱林枢莫要将此事外传。
直到林枢离开内阁后,魏庆和都还在回想林枢刚刚提出的土地政策。
“土地国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林瑾玉啊林瑾玉,你这想法怕是要引起巨大的风波与阻力,还是老夫给你挡一挡吧!”
……
林枢在去往荣国府的路上一直在思考魏庆和最后交代的话,看来自己的提议老爷子还是很感兴趣,但他还在犹豫。
估计这份扎子送上去后,会被内阁改得面目全非,土地私有已经快两千年了,谁愿意把自己的土地交给朝廷呢?毕竟数千年来就出了一位伟人啊!
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官田和开荒令后得到的新田上实行魔改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来安顿贫苦无地的百姓,二来可以增加官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抑制兼并土地,从而防止豪强坐大,威胁朝廷的统治。
“我真是魔怔了,我一个地主阶级,竟然天天想着打土地gm……”
林枢自嘲一句,不过也算是明白了一点。
当下还不是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毕竟朝廷现如今还要依靠士绅统治万民,除非真正做到王权下乡,否则只能进行土地制度的改良而不是彻底推翻原有的制度。
而且士绅地主对于当下社会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实行减租减息就行,比如自己家,林家的庄户和租赁自家土地的百姓不就过得比自耕农强很多?
马车悠悠南行,林枢在腹中已经打好了扎子的草稿。他准备将前世的土地改革进行魔改,贴合大楚的实际情况做一份完整的土地制度优化改革的长篇策论。
不管内阁与百官会不会认同,但想来皇帝一定会认同自己的策略的,因为王权下乡估计是历朝历代皇帝的最想要的东西之一,他就不信皇帝会不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