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回到现实中来,杨敏对于李休的技术很好奇,于是便降低身段亲自拜访李休,而这时的他也已经跻身镇北将军之列,如果再立下一功,很有可能冲进三公的位置。
因此,本就即将衰落的蜀郡李氏居然被李休这么一折腾,再度爆发出无穷无尽的热光,使得李氏门楣重振雄风。
那些同为蜀郡大族的子弟都被李休的事迹所感染,于是纷纷投效朝廷,要么在一方县里当上一名小小的县吏,要么就是在军队当中成为一名走卒,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发扬他们家的门楣。
虽然这是好事,但现在的态势有些开始向模式化推进,有越来越多的人向朝廷举荐家中人,不论好坏,统统都往体制里塞人,以至于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才,瞬间成了炮灰。
蜀郡李府。
已经许久没有修缮门匾的李府,这一次却是风风光光地把掉色了的门匾换成了朱漆门匾,并在这上面写下了遒劲有力的两个大字。
老管家就站在门外校对门匾的摆放位置,他指挥着家丁一点一点地把门匾摆正,这才满意地笑了起来。
而这时,家主李昭得知侄儿荣升镇北将军,甚至还封了个寿阳乡侯的消息,顿时乐得合不上嘴,而且还把这个好消息也告诉给了他的嫂夫人。
远远望去,老夫人就坐在正堂上位,她那平淡的态度让所有人都觉得十分平常,这是老夫人很久以来没有过的态度,或许她真的已经老了。
“嫂嫂!”
李昭满心欢喜地冲进正堂走到嫂夫人面前向其拱手拜道:“恭喜嫂嫂!孝然又立下一功,经朝廷核实,他现在是大汉的镇北将军,而且还封了侯!”
“嗯?!”李母听到这个消息瞬间起身,她那张平淡的脸庞瞬间喜笑颜开,并让李昭走上前来再问道,“你说得可是真的?休真的加官进爵了?”
其实在李昭眼里,李休能够立下这等功劳根本就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的能力,要知道,若不是他建言献策,前线战事恐怕还在打,甚至凉州都难打下来。
而且,因为李休的奇思妙想,使得大汉的粮产量在短短一年内增长了将近三倍还多,这样的功劳,简直让人震惊。
紧接着,同样晋升为步兵司马的李权也笑意盈盈地走回家中,他来到正堂,首先拜的人便是坐在上位的叔母,然后才是自己的父亲。
“权拜见叔母,阿父!”
李权的变化让所有人都难以想象,也多亏了李休把他带进军营,使得他现在的言行举止都有一种大将的风范。
坐在上位的李母也只是点点头,这么多年以来,她也总算是看到些结果了。
“权,你今日不是在军中值营,怎么回来了?”李昭有些疑惑,按照时间来算,今天应该是他在军中值守,但突然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说到这里,李权咧嘴一笑,他说道:“要不是因为大哥回来,习校尉还不肯放我回来呢!”
“原来是……哈哈哈!习校尉可真是善解人意啊,到时候可要好好请他一顿。”李昭也是咧嘴一笑,“若不是习校尉,你这孺子估计还在家中胡作非为呢!”
站在一旁傻笑的李权也只是撇了撇嘴,虽然是这个现实,但您老也别在叔母面前说这事儿啊!
不过,正当李权有些下不来台时,一位年老的大臣身着素袍走进李府,守在门前的老管家看到来人瞬间俯首拱手,左右家丁也低下头向来人行礼。
腾腾腾——
“老夫人,主君!杨司农来了!”
正堂外,一名家丁飞奔而来禀报此事,坐在上位的李母听到是杨大司农前来,打算起身亲自迎接,却不料杨敏来得甚是迅速,还没等她起身,人就已经走到了正堂。
“哈哈,老夫人可要保重身体,且坐!且坐!”杨敏走上前来连忙抱住李母的双臂,请她坐下,自己则是转到侧座,脸上挂满了笑容坐了下来。
身旁的李昭与李权父子俩看到杨敏如此高兴,于是便颇为疑惑地问道:“大司农如此高兴,莫非是因农桑之事?”
“哈哈哈!贤弟所言甚是,孝然之策,使我大汉粮产量突飞猛进,仅仅一年之时,便增长整整三倍,怎能不让人高兴?”杨敏笑了笑,他的眼神却是在这周围转了许久,“孝然何在?怎么没见他?”
而这时的李休还在军营与众将商议接下来的事情,要知道自己的官职已经变更,并被朝廷授予节制陇右三郡军事之权,让他在半个月后带领军队向天水开拔。
“孝然还在军中未归,听说他近期会很忙,毕竟被朝廷授予节制陇右军事之权,不日便率军向北开拔。”
李昭忽然疑惑地问道:“大司农不是在朝廷吗?怎么连这件事情都不知道?”
坐在旁边的杨敏又是一笑,但这次却是非常尴尬。
“那天老夫并未前去,而是返回都江堰粮田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因此不知……”
听到这话,李昭不免感叹道:“大司农可不愧是大司农,粮产之事您倒是抓得紧,朝堂的事情您是一点都不理会啊。”
大司农杨敏不上朝议事的消息已经遍布全国,但所有人都对此表示十分理解,毕竟是大司农,要亲自下地方去视察农桑之事,但你只去一个都江堰也不行啊!
于是乎,这位大司农就如同整日出差的工作狂,几乎每七天就要换个地方视察,并亲自在地方农田进行监督,有时候自己也会亲力亲为,使得那些养得肥头大耳的官吏们不敢怠慢,纷纷下地农作。
结果杨敏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他的身体也变得极其消瘦,朝廷勒令他不准再去基层视察,让其回成都疗养,直到病好才能出去。
“唉!朝廷不让老夫出城,地方稻谷的生长状况老夫是一概不知,只能靠上报才能知道地方稻谷如何,真是让人着急啊。”
站在一旁的李昭叹了口气道:“您还是好好养病吧,地方之事交给那些属吏就好,身体为大,若是调养不好,那可是大汉的损失啊。”
回到现实中来,杨敏对于李休的技术很好奇,于是便降低身段亲自拜访李休,而这时的他也已经跻身镇北将军之列,如果再立下一功,很有可能冲进三公的位置。
因此,本就即将衰落的蜀郡李氏居然被李休这么一折腾,再度爆发出无穷无尽的热光,使得李氏门楣重振雄风。
那些同为蜀郡大族的子弟都被李休的事迹所感染,于是纷纷投效朝廷,要么在一方县里当上一名小小的县吏,要么就是在军队当中成为一名走卒,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发扬他们家的门楣。
虽然这是好事,但现在的态势有些开始向模式化推进,有越来越多的人向朝廷举荐家中人,不论好坏,统统都往体制里塞人,以至于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才,瞬间成了炮灰。
蜀郡李府。
已经许久没有修缮门匾的李府,这一次却是风风光光地把掉色了的门匾换成了朱漆门匾,并在这上面写下了遒劲有力的两个大字。
老管家就站在门外校对门匾的摆放位置,他指挥着家丁一点一点地把门匾摆正,这才满意地笑了起来。
而这时,家主李昭得知侄儿荣升镇北将军,甚至还封了个寿阳乡侯的消息,顿时乐得合不上嘴,而且还把这个好消息也告诉给了他的嫂夫人。
远远望去,老夫人就坐在正堂上位,她那平淡的态度让所有人都觉得十分平常,这是老夫人很久以来没有过的态度,或许她真的已经老了。
“嫂嫂!”
李昭满心欢喜地冲进正堂走到嫂夫人面前向其拱手拜道:“恭喜嫂嫂!孝然又立下一功,经朝廷核实,他现在是大汉的镇北将军,而且还封了侯!”
“嗯?!”李母听到这个消息瞬间起身,她那张平淡的脸庞瞬间喜笑颜开,并让李昭走上前来再问道,“你说得可是真的?休真的加官进爵了?”
其实在李昭眼里,李休能够立下这等功劳根本就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的能力,要知道,若不是他建言献策,前线战事恐怕还在打,甚至凉州都难打下来。
而且,因为李休的奇思妙想,使得大汉的粮产量在短短一年内增长了将近三倍还多,这样的功劳,简直让人震惊。
紧接着,同样晋升为步兵司马的李权也笑意盈盈地走回家中,他来到正堂,首先拜的人便是坐在上位的叔母,然后才是自己的父亲。
“权拜见叔母,阿父!”
李权的变化让所有人都难以想象,也多亏了李休把他带进军营,使得他现在的言行举止都有一种大将的风范。
坐在上位的李母也只是点点头,这么多年以来,她也总算是看到些结果了。
“权,你今日不是在军中值营,怎么回来了?”李昭有些疑惑,按照时间来算,今天应该是他在军中值守,但突然回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说到这里,李权咧嘴一笑,他说道:“要不是因为大哥回来,习校尉还不肯放我回来呢!”
“原来是……哈哈哈!习校尉可真是善解人意啊,到时候可要好好请他一顿。”李昭也是咧嘴一笑,“若不是习校尉,你这孺子估计还在家中胡作非为呢!”
站在一旁傻笑的李权也只是撇了撇嘴,虽然是这个现实,但您老也别在叔母面前说这事儿啊!
不过,正当李权有些下不来台时,一位年老的大臣身着素袍走进李府,守在门前的老管家看到来人瞬间俯首拱手,左右家丁也低下头向来人行礼。
腾腾腾——
“老夫人,主君!杨司农来了!”
正堂外,一名家丁飞奔而来禀报此事,坐在上位的李母听到是杨大司农前来,打算起身亲自迎接,却不料杨敏来得甚是迅速,还没等她起身,人就已经走到了正堂。
“哈哈,老夫人可要保重身体,且坐!且坐!”杨敏走上前来连忙抱住李母的双臂,请她坐下,自己则是转到侧座,脸上挂满了笑容坐了下来。
身旁的李昭与李权父子俩看到杨敏如此高兴,于是便颇为疑惑地问道:“大司农如此高兴,莫非是因农桑之事?”
“哈哈哈!贤弟所言甚是,孝然之策,使我大汉粮产量突飞猛进,仅仅一年之时,便增长整整三倍,怎能不让人高兴?”杨敏笑了笑,他的眼神却是在这周围转了许久,“孝然何在?怎么没见他?”
而这时的李休还在军营与众将商议接下来的事情,要知道自己的官职已经变更,并被朝廷授予节制陇右三郡军事之权,让他在半个月后带领军队向天水开拔。
“孝然还在军中未归,听说他近期会很忙,毕竟被朝廷授予节制陇右军事之权,不日便率军向北开拔。”
李昭忽然疑惑地问道:“大司农不是在朝廷吗?怎么连这件事情都不知道?”
坐在旁边的杨敏又是一笑,但这次却是非常尴尬。
“那天老夫并未前去,而是返回都江堰粮田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因此不知……”
听到这话,李昭不免感叹道:“大司农可不愧是大司农,粮产之事您倒是抓得紧,朝堂的事情您是一点都不理会啊。”
大司农杨敏不上朝议事的消息已经遍布全国,但所有人都对此表示十分理解,毕竟是大司农,要亲自下地方去视察农桑之事,但你只去一个都江堰也不行啊!
于是乎,这位大司农就如同整日出差的工作狂,几乎每七天就要换个地方视察,并亲自在地方农田进行监督,有时候自己也会亲力亲为,使得那些养得肥头大耳的官吏们不敢怠慢,纷纷下地农作。
结果杨敏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他的身体也变得极其消瘦,朝廷勒令他不准再去基层视察,让其回成都疗养,直到病好才能出去。
“唉!朝廷不让老夫出城,地方稻谷的生长状况老夫是一概不知,只能靠上报才能知道地方稻谷如何,真是让人着急啊。”
站在一旁的李昭叹了口气道:“您还是好好养病吧,地方之事交给那些属吏就好,身体为大,若是调养不好,那可是大汉的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