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当李世民很小的时候,就被认为与众不同。
李渊对李世民寄与厚望。
四岁那年,有位书生拜谒李渊,见到李渊后说道“国公从相法上来看,乃是贵人之相,必定有贵子。”
李渊不以为意,说道我现在身为国公,难道还不是贵人?
那书生道“从面相上看,比国公还要贵重。”
这时,正好李世民来找父亲,那书生道
“令郎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待到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
书生说完告辞离去。
待书生走后,李渊越想越觉不安,怕他出去乱说,以讹传讹惹出事非。即刻派人去寻找那书生,但那书生却再也没有找到。
李渊以为这是神人点化,就给李世民起了“世民”的名字。
------
李世民从小在武功别馆长大。
五岁开蒙,在家中私学读书,同时跟母亲窦氏学习棋艺,习练书法。
到七岁之时,开始跟着长兄李建成,练习拳脚等武艺的基本功夫。
在窦氏的熏陶和点拨下,李世民从小即有远大志向,立志长大后要济世安民,因此十分刻苦用功。
武功别馆并非是一处豪宅,只不过是武功县李氏庄园内的一处二进院子,是李渊不在家时,窦氏领着几个孩子临时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窦氏可以避开京师的喧嚣与扰攘,一心一意养儿育女。
李世民过于勤奋,每日闻鸡即起,习练拳脚,诵读诗书。
因怕吵着家人,他便央求窦氏,在李氏庄园南二里处的坡上,建了一孔窑洞,由两位家仆陪着,在此读书练拳。
年仅七岁的李世民,在宏图大志的支撑激励下,住在简陋的窑洞之中,每日五更即起,夜深方歇。
世族豪门子弟多是娇生惯养,整日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几个能如李世民这般,在几岁时就自愿承受苦读、练功之苦?
没有人能相信,这竟是一个七岁孩子自己的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九岁之时李世民围棋、书法方面已颇有造诣,武艺方面也初步扎下了根基。
------
听说李世民每天早起在窑洞里读书练拳,观音婢不解地望着他道
“世民阿兄,你为何要做这?这岂不是自讨苦吃?”
李世民道“人们奋斗的动力,来自于爱好和志向。当你喜欢一件事时,你就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即使再苦再累,你也甘之如饴。”
他接着问观音婢“阿婢妹妹,你难道天生就会下棋吗?是怎么学棋的?”
观音婢道“我是前两年才开始下棋,刚开始练打谱,在棋盘前一坐就是一天。”
李世民问道“在棋盘前坐一天,你觉得辛苦吗?”
观音婢笑道“学习怎么会辛苦呢?我反而觉得有无穷乐趣。”
李世民道“你觉得学棋不辛苦,是因为你喜欢。我觉得读书、练拳不辛苦,也是因为我喜欢。”
两人经过这一番探讨,观音婢恍然大悟“噢,我明白了,一个人在干他喜欢的事时,是不会觉得苦和累的,反而是一种享受。”
李世民道“阿婢妹妹聪明,事情就是这个理儿。”
------
观音婢接着问道:
“世民阿兄,什么是济世安民呀?济世安民就得天不明起来读书练拳吗?”
李世民坐直身子道“济世安民就是让天下的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盛世当辅佐君王建功立业,乱义当舍身取义救民于水火。”
“要想济世安民就得有一身本领,想要有一身本领,就得练武、读书。”
观音婢还是不懂李世民说的是什么,但见李世民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的样子,心中想道,估计是男人要干什么大事。
观音婢和李世民有所不同,观音婢学东西是凭的是喜好,李世民学东西凭的是远大志向的驱动。
窦氏从小就向李世民灌输长大要干大事,干大事就要有本领,想要有本领就要勤学苦练的思想。
在李世民幼小的心灵中,窦氏已为他种下一颗励志的种子,催生出一个胸怀天下的萌芽。
------
观音婢觉得,这位世民阿兄身上有一种四兄长孙无忌没有的东西。
他比长孙无忌开朗明快,更有亲和力,给人一种和他在一起就想亲近的感觉。
初次结识,她就在想,以后能不能和李世民经常在一块玩,就问李世民“世民阿兄,你以后是不是会常过来玩?”
李世民说道“父亲说长孙伯父谋略和箭术天下无双,想让我跟他学习兵法和箭术,如果伯父同意,我就能经常过来。”
观音婢兴高采烈地道“真的么?我这就去找阿爷,让他现在就答应。”
李世民劝阻道“阿婢妹妹勿急,长孙伯父统领皇宫禁卫,事情很多,不知能不能抽出时间教我,等我父亲与他说过,看他如何决定。”
长孙无忌也说道“你一个小孩子,怎知道大人们是怎么考虑的,不要过去捣乱。”
观音婢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心中不快,噘着小嘴坐着不说话,好像生气的样子。
李世民看观音婢不高兴,便转移话题道“阿婢妹妹,这园子里还有没有其它好玩的去处?”
观音婢道“我们去霹雳堂吧,刚才从那经过没领你过去。”
------
三人沿澄心湖西边小路向北,经过假山,看到三间高大的厅堂。
厅堂前面是一个小广场。
长孙无忌告诉李世民,这厅堂就是霹雳堂。
推开厅堂大门,对门靠墙摆着坐榻和几案,两侧放着矮榻。
东间靠墙,三面摆放着兵器架子,上面是刀枪剑戟斧槊等各类兵器,墙上挂着几张弓。
西间地上,放着大大小小的石锁,靠墙放着盾牌、箭靶。
李世民走向东间,随手从墙上取下一张弓用力一拉,竟然纹丝不动。
长孙无忌上前笑道“这墙上的弓,硬度从六十斤到六石不等。你拿的这张,需要有三百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李世民摇了摇头,微微笑道“长孙伯父能拉多硬的弓?”
长孙无忌道“父亲练习之时,用六石弓,战场上用的是三石弓。”
李世民惊异地道“拉开六石弓,要六百斤的力气,我在家时勉强能拉开一百二十斤的弓,难道长孙伯父天生神力?”
长孙无忌道“天生神力倒不是,主要是靠练习。”
李世民知道他的父亲李渊箭法超群,有百发百中的美名,但他也仅能拉开三石弓,平时用的也仅仅是两石弓而已。
听说长孙晟能拉开六石弓,李世民心中不禁崇敬有加,跟着他学习箭术的想法愈发强烈。
他暗暗想道,也不知父亲和长孙伯父说得怎样,如果长孙伯父不同意,让观音婢去求,未必不是一个可行之策。
接着长孙无忌又向李世民讲了这霹雳堂名称的来历,以及长孙晟妙计破突厥,扶持启民可汗,以夷制夷的故事。
------
前面说到,李渊最喜欢李世民。
因此,对李世民是悉心培养。
李渊回京任职以后,唯独把李世民带在身边。
一是想让他多历练一下,多结识一些朋友,毕竟在武功乡下会限制他的眼界。
二是想为其寻访名师,来指导李世民的武功与才艺。
现在,听长孙无忌介绍长孙晟的超群武功,和神鬼莫测的谋略,李世民心中对长孙晟的倾慕之情油然而生。
他对拥有长孙晟那样的武艺和谋略无限神往,恨不得立刻就想拜在长孙晟门下,让其收为关门弟子。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问长孙无忌“你觉得长孙伯父会同意教我箭术与兵法吗?”
长孙无忌道“我也不知道,因为父亲从未收过徒弟,他常年不在家,连我也只是教了一点点。”
听长孙无忌如此说,李世民也觉得希望不大,顿时无比失望。
------
李世民哪里知道?这时的观音婢,想让长孙晟教李世民的心情,比李世民还要迫切。
自从见了李世民之后,观音婢就觉得与李世民特别随缘。
在长孙将军府里,她没有特别合得来的孩子,总觉得说不到一块话。
四兄长孙无忌虽然知识渊博,但总是不苟言笑,两个人在一起很少有共同的话题。
几个侄子,在自己面前总是陪着小心,生怕惹恼了自己似的。
还是观音婢年龄太小,她不明白几个侄子只所以怕自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辈分和身份地位的落差,无形之中,他们不是处在平等的地位说话。
今日,她第一次见到李世民,观音婢发现他与四兄长孙无忌和几个侄子有太多的不同。
他们能平等地说话,有可以聊的话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像兄妹,更像是挚友。
观音婢看到李世民有点失落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忍,她喜欢看到他英气勃勃,洒脱俊逸的模样,就有心安慰他一下。
------
她问道“世民阿兄,是否练武和下棋一样,主要靠自己苦练?”
李世民道“不管练习什么技能,主要都是靠自己。但有名师指导,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在付出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取得的效果会好一些。”
观音婢点头“嗯,是这样。我学下棋的时候,从早到晚基本上都是自己打谱,只有不会的时候,才会请教阿娘。”
说到这里,她好像有了新的主意,两只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李世民,说道“世民阿兄,你看能不能这样?”
。
李渊对李世民寄与厚望。
四岁那年,有位书生拜谒李渊,见到李渊后说道“国公从相法上来看,乃是贵人之相,必定有贵子。”
李渊不以为意,说道我现在身为国公,难道还不是贵人?
那书生道“从面相上看,比国公还要贵重。”
这时,正好李世民来找父亲,那书生道
“令郎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待到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
书生说完告辞离去。
待书生走后,李渊越想越觉不安,怕他出去乱说,以讹传讹惹出事非。即刻派人去寻找那书生,但那书生却再也没有找到。
李渊以为这是神人点化,就给李世民起了“世民”的名字。
------
李世民从小在武功别馆长大。
五岁开蒙,在家中私学读书,同时跟母亲窦氏学习棋艺,习练书法。
到七岁之时,开始跟着长兄李建成,练习拳脚等武艺的基本功夫。
在窦氏的熏陶和点拨下,李世民从小即有远大志向,立志长大后要济世安民,因此十分刻苦用功。
武功别馆并非是一处豪宅,只不过是武功县李氏庄园内的一处二进院子,是李渊不在家时,窦氏领着几个孩子临时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窦氏可以避开京师的喧嚣与扰攘,一心一意养儿育女。
李世民过于勤奋,每日闻鸡即起,习练拳脚,诵读诗书。
因怕吵着家人,他便央求窦氏,在李氏庄园南二里处的坡上,建了一孔窑洞,由两位家仆陪着,在此读书练拳。
年仅七岁的李世民,在宏图大志的支撑激励下,住在简陋的窑洞之中,每日五更即起,夜深方歇。
世族豪门子弟多是娇生惯养,整日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几个能如李世民这般,在几岁时就自愿承受苦读、练功之苦?
没有人能相信,这竟是一个七岁孩子自己的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九岁之时李世民围棋、书法方面已颇有造诣,武艺方面也初步扎下了根基。
------
听说李世民每天早起在窑洞里读书练拳,观音婢不解地望着他道
“世民阿兄,你为何要做这?这岂不是自讨苦吃?”
李世民道“人们奋斗的动力,来自于爱好和志向。当你喜欢一件事时,你就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即使再苦再累,你也甘之如饴。”
他接着问观音婢“阿婢妹妹,你难道天生就会下棋吗?是怎么学棋的?”
观音婢道“我是前两年才开始下棋,刚开始练打谱,在棋盘前一坐就是一天。”
李世民问道“在棋盘前坐一天,你觉得辛苦吗?”
观音婢笑道“学习怎么会辛苦呢?我反而觉得有无穷乐趣。”
李世民道“你觉得学棋不辛苦,是因为你喜欢。我觉得读书、练拳不辛苦,也是因为我喜欢。”
两人经过这一番探讨,观音婢恍然大悟“噢,我明白了,一个人在干他喜欢的事时,是不会觉得苦和累的,反而是一种享受。”
李世民道“阿婢妹妹聪明,事情就是这个理儿。”
------
观音婢接着问道:
“世民阿兄,什么是济世安民呀?济世安民就得天不明起来读书练拳吗?”
李世民坐直身子道“济世安民就是让天下的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盛世当辅佐君王建功立业,乱义当舍身取义救民于水火。”
“要想济世安民就得有一身本领,想要有一身本领,就得练武、读书。”
观音婢还是不懂李世民说的是什么,但见李世民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的样子,心中想道,估计是男人要干什么大事。
观音婢和李世民有所不同,观音婢学东西是凭的是喜好,李世民学东西凭的是远大志向的驱动。
窦氏从小就向李世民灌输长大要干大事,干大事就要有本领,想要有本领就要勤学苦练的思想。
在李世民幼小的心灵中,窦氏已为他种下一颗励志的种子,催生出一个胸怀天下的萌芽。
------
观音婢觉得,这位世民阿兄身上有一种四兄长孙无忌没有的东西。
他比长孙无忌开朗明快,更有亲和力,给人一种和他在一起就想亲近的感觉。
初次结识,她就在想,以后能不能和李世民经常在一块玩,就问李世民“世民阿兄,你以后是不是会常过来玩?”
李世民说道“父亲说长孙伯父谋略和箭术天下无双,想让我跟他学习兵法和箭术,如果伯父同意,我就能经常过来。”
观音婢兴高采烈地道“真的么?我这就去找阿爷,让他现在就答应。”
李世民劝阻道“阿婢妹妹勿急,长孙伯父统领皇宫禁卫,事情很多,不知能不能抽出时间教我,等我父亲与他说过,看他如何决定。”
长孙无忌也说道“你一个小孩子,怎知道大人们是怎么考虑的,不要过去捣乱。”
观音婢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心中不快,噘着小嘴坐着不说话,好像生气的样子。
李世民看观音婢不高兴,便转移话题道“阿婢妹妹,这园子里还有没有其它好玩的去处?”
观音婢道“我们去霹雳堂吧,刚才从那经过没领你过去。”
------
三人沿澄心湖西边小路向北,经过假山,看到三间高大的厅堂。
厅堂前面是一个小广场。
长孙无忌告诉李世民,这厅堂就是霹雳堂。
推开厅堂大门,对门靠墙摆着坐榻和几案,两侧放着矮榻。
东间靠墙,三面摆放着兵器架子,上面是刀枪剑戟斧槊等各类兵器,墙上挂着几张弓。
西间地上,放着大大小小的石锁,靠墙放着盾牌、箭靶。
李世民走向东间,随手从墙上取下一张弓用力一拉,竟然纹丝不动。
长孙无忌上前笑道“这墙上的弓,硬度从六十斤到六石不等。你拿的这张,需要有三百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李世民摇了摇头,微微笑道“长孙伯父能拉多硬的弓?”
长孙无忌道“父亲练习之时,用六石弓,战场上用的是三石弓。”
李世民惊异地道“拉开六石弓,要六百斤的力气,我在家时勉强能拉开一百二十斤的弓,难道长孙伯父天生神力?”
长孙无忌道“天生神力倒不是,主要是靠练习。”
李世民知道他的父亲李渊箭法超群,有百发百中的美名,但他也仅能拉开三石弓,平时用的也仅仅是两石弓而已。
听说长孙晟能拉开六石弓,李世民心中不禁崇敬有加,跟着他学习箭术的想法愈发强烈。
他暗暗想道,也不知父亲和长孙伯父说得怎样,如果长孙伯父不同意,让观音婢去求,未必不是一个可行之策。
接着长孙无忌又向李世民讲了这霹雳堂名称的来历,以及长孙晟妙计破突厥,扶持启民可汗,以夷制夷的故事。
------
前面说到,李渊最喜欢李世民。
因此,对李世民是悉心培养。
李渊回京任职以后,唯独把李世民带在身边。
一是想让他多历练一下,多结识一些朋友,毕竟在武功乡下会限制他的眼界。
二是想为其寻访名师,来指导李世民的武功与才艺。
现在,听长孙无忌介绍长孙晟的超群武功,和神鬼莫测的谋略,李世民心中对长孙晟的倾慕之情油然而生。
他对拥有长孙晟那样的武艺和谋略无限神往,恨不得立刻就想拜在长孙晟门下,让其收为关门弟子。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问长孙无忌“你觉得长孙伯父会同意教我箭术与兵法吗?”
长孙无忌道“我也不知道,因为父亲从未收过徒弟,他常年不在家,连我也只是教了一点点。”
听长孙无忌如此说,李世民也觉得希望不大,顿时无比失望。
------
李世民哪里知道?这时的观音婢,想让长孙晟教李世民的心情,比李世民还要迫切。
自从见了李世民之后,观音婢就觉得与李世民特别随缘。
在长孙将军府里,她没有特别合得来的孩子,总觉得说不到一块话。
四兄长孙无忌虽然知识渊博,但总是不苟言笑,两个人在一起很少有共同的话题。
几个侄子,在自己面前总是陪着小心,生怕惹恼了自己似的。
还是观音婢年龄太小,她不明白几个侄子只所以怕自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辈分和身份地位的落差,无形之中,他们不是处在平等的地位说话。
今日,她第一次见到李世民,观音婢发现他与四兄长孙无忌和几个侄子有太多的不同。
他们能平等地说话,有可以聊的话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像兄妹,更像是挚友。
观音婢看到李世民有点失落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忍,她喜欢看到他英气勃勃,洒脱俊逸的模样,就有心安慰他一下。
------
她问道“世民阿兄,是否练武和下棋一样,主要靠自己苦练?”
李世民道“不管练习什么技能,主要都是靠自己。但有名师指导,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在付出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取得的效果会好一些。”
观音婢点头“嗯,是这样。我学下棋的时候,从早到晚基本上都是自己打谱,只有不会的时候,才会请教阿娘。”
说到这里,她好像有了新的主意,两只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李世民,说道“世民阿兄,你看能不能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