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话说济公听家人回话,所有应用俱已全备,站起身来,同秦相李怀春一同往花园书房之内。

    早见家人秦玉,端着一盆朱砂红杨子,里面放着一个刷子。和尚伸手拿起来,说"大人要什么样都行。

    "照秦桓头上一刷下去,立刻是粘着襁子的,都消肿归原。和尚一连数下,秦桓立刻肿消病止。

    和尚说"这病可有反复,必须好好休息。我今给写下一纸药方,如要犯病,看我这药方便好。

    "秦相知道这是和尚妙法,请济公到前厅。李怀春说"我可不能相陪。

    我要告辞,还有几家请我看病,我要走了。"秦相派人送出相府。那济公在书房合秦相一谈,甚是投机。

    二人高谈阔论,和尚对答如流,秦相甚为喜悦。说"和尚,我哪能如你跳出红尘,在古寺参修,也不问国家的兴亡,也不问非是之成败,奉经念佛,打座参禅,说是一段乐事。

    我虽然在朝居官,终日伴君如伴虎,有一些不是,便有身家性命之虞。

    "和尚说"大人说哪里话来,大人官居宰相,位列三台,在佐理呈献,参赞化育之才。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察吏安民。"秦相说;"哎呀,和尚,你体要提那当朝一品,位列三台。

    不提当朝一品犹可,一提起来,更觉心中发慌。俗语云官大有险,树大招风,权大生谤。

    我自居官以来,兢兢翼翼,对于王事,诸凡谨慎,外面尚落了许多怨言。

    哪里像你和尚如此清闲自在,无患无忧。常言说得好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闹。

    我打算要认你和尚作为我的替身,不知你意下如何?"和尚说"大人既是愿意,我和尚求之不得。

    "正在说话之间,外面家人进来报告"大人,公子爷病又犯了,脑袋照旧大了。

    "和尚说"我也不用去,你叫他打开我那药方瞧,照那药方行事,他自好了。

    若不依我那药方行,他的病是越来越重。"家人赶忙回西院去告诉秦桓。

    书中交代秦桓他病好了后,便想起王兴夫妻。问家人"我的美人在哪里?

    "秦玉说"丢了。"秦植说"好东西!你们敢把我美人放了,那可不行!

    "方一着急,脑袋呼呼又长起来,吓得家人急向西院里回报相爷。只才听得和尚一说,家人回来告诉秦桓。

    秦玉道"公子爷,方才和尚说的话,叫你照那药方行事,病自好了。

    "秦桓说"快把药方拿来我瞧瞧。"家人连忙呈上去,秦桓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须心药医,心若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

    "秦桓一看,心想"哎呀,我这病都是自己找的,我抢掠人家的妇人,作恶多端,我由此要改行为善,我这病就可好了。

    "想到这些,脑袋呼呼就小了。家人连忙来至东院报告相爷"公子爷的病,一念和尚的药方就好了。

    "秦相说;"很好,汝等要好好服侍公子爷。"家人答应去了。只见东府家人进来说道"夫人得了篆风疼的病,满床乱滚。

    "秦相说"知道了。圣僧,你可会治篆脑风?"和尚说"夫人必是错说了话啦。

    不然,不能得这样病症。我去看看。"秦相说"夫人也来说什么呀。

    是了,昨夜是那里闹鬼,我做了一梦,见老太师回煞归来,劝我良言。

    我醒来就要传逾大碑楼止工,把众和尚放回。夫人说这不过是心头想罢了,把我的善念打断,少时就闹起鬼来了。

    "济公说"我去照定夫人一抓就好。"秦相同和尚到东院内宅上房,听见屋中咳声不止。

    和尚说"夫人,不要着急。我来,管待立时就好。"说完,口中念念有词,冲定房中一抓,立刻夫人里面好了。

    和尚说"大人,你看好不好?"秦相连说着;"好,好。"济公说"我会神仙一把抓,一抓就好,抓出来还得捺出去。

    你看。"照定那里一条卧着的癫犬一扔,只听汪汪叫了两声,一滚竟自死了。

    秦相说"好利害!错说一句话,就得篆脑风。久后我在朝中居官,说话总要小心谨慎。

    "秦相同和尚到书房内坐定,派人预备酒菜,就在此作通宵之乐。天有三鼓,只听外面风起。

    秦相说"不好,又到昨日闹鬼的时候了。"济公说"大人不必担心,我去给大人捉鬼去。

    我合鬼打在一处,千万不可管。"和尚出去了,只听那外面和尚说"好鬼好鬼,把我吃了,我去合你一死相拼。

    "秦相在屋内一听,心中大为不安,候至天色大明,出去一看,只见那边和尚躺着不动,叫家人过去把和尚唤醒,到了里面坐下。

    秦相说"和尚,我这里给你换换衣服,送你荣归庙宇。"川家人去到外面,给和尚买憎衣鞋袜。

    家人答应,去不多时,给拿了三身僧衣,都是上好之物,一身黄云缎的,一身白缎绣花的,一身蓝缎子的,三身连鞋袜,一百二十两。

    秦相派书童侍候,和尚沐浴更衣。济公头一回洗脸换上衣服,到了书房坐了。

    秦相把和尚赢的银两给他兑好,派家人把自己所乘之马备好,打全班执事,送和尚荣归故庙便了。

    和尚说"大人,可恨我与大人缘浅,相见已晚,离别甚速。今日一分手,不知何年才能相见?

    "秦相说"和尚,你哪时愿来只管来。这也不是离着干山万水,我正要无事合你盘桓盘桓。

    "济公说道"和尚要常到大人这里来,大人,我那里有些门包。"秦相吩咐把门工叫进来。

    不多时十几个家人都来,站在书房以外,大人说"济公是我本阁的替僧,哪时来,不问我有什么公事,不许阻他,须回我知道。

    "那些家人连声答应"是是,奴才等谨依命。"济公道"这几个人我和尚要赏他几个钱,大人意下如何?

    "秦相知道和尚有用到的几万银子,必是做个睑,想罢说"和尚,你自己酌量。

    "将公说"众管家,每人我赏你们一百文。"秦相说"和尚,你多赏他们几两,我给你垫上。

    "济公说"不是,我赏他们每人一百文,今天给明天不给了。我和尚来,这一百文,雇他们回话;我和尚不来,有一天算一天,每月每人加工钱三用,大人你替我垫上罢。

    "秦相说"是了。"和尚这才告别,秦相派二十家人护送"传我的堂谕,所有各庵观寺院,必须跪接跪送。

    他乃是本阁的替僧,送他荣耀归庙。"众家人答应,外面备马。和尚告别秦相,出了相府上马。

    家人打着引马,头前边牌锁根旗锣伞扇,赶退闲人。街市上看热闹的人就多了,都要来看秦丞相的替僧。

    和尚骑马来至灵隐寺,鸣钟擂鼓,聚集众僧。济公先叫监寺的"过来。

    我后面有银子,你给称五十两一封二十封,十两一封一百封。"监寺的答应。

    济公说"众管家,当着我和尚,代我传传堂谕。"管家说"是,不知圣僧就传什么堂谕?

    "济公说"你们这庙中和尚听真,济公和尚乃是秦相爷的替僧,今天荣耀回寺。

    圣僧要同你们这些和尚借钱打酒,要有钱不惜,登时送有司衙门治罪。

    "家人照这传谕,众僧人一听,"这也不错。"济公又说;"众管家来,再给我传堂谕,久后我和尚没钱,跟他们借钱,屋内没人,偷点什么,不许言语。

    如瞧见,不叫偷。如违,当时推出庙门立斩。"管家~听也笑了,只可含糊答应。

    众僧人一听,心想"这庙里由他反了。"虽心中不悦,敢怒而不敢言。

    济公把银子货二十家入,每人五十两,打执事的人每人十两。一个个欢天喜地,竟自去了。

    和尚把新衣裳脱下来,包在包裹之内,仍被上旧袖衣,拿住包袱,信步出了钱塘门。

    见眼前一座当铺,和尚进了当铺,把包袱往柜上一捺。掌柜的一瞧,一个穷和尚,穿着一身破坏,拿了些衣服,都是件件新,再瞧和尚直掀着帘子东瞧西看,仿佛是后头有人追他,他像害怕的样子。

    当铺掌柜的说"和尚,你这衣服从哪里拿来的?趁此说实话。"济公说"掌柜的,你看估多少给当多少?

    不然,给包上,我上别处当去。"旁边二柜过来说"你别不开眼了。

    这位大师父,不是方才骑着马由门口过去,做了秦相的替僧。你不认得了?

    大师父当多少钱罢?"济公说"给我当一百五十吊钱吧。"二柜说;"和尚要银子要票子?

    "和尚说"我要现钱,暂把当票存在柜上。"掌柜的叫人把现钱搬在门口,和尚就嚷"谁来红钱?

    "由那边过来一大汉说"和尚,我给你扛。"和尚说"你心坏了,不叫你扛。

    "和尚叫些穷人这个扛三吊,那个扛二吊,大众一分,还剩下五吊,和尚说"叫那大汉扛着吧。

    "大汉扛起来趁乱就跑,和尚不追。众人说;"和尚,把钱扛到哪去?

    "和尚说"随便吧。"众人各自散去。和尚找胡同一蹲,那大汉扛了五吊钱跑了十七条胡同,和尚过去一把将大汉揪住。

    不知后事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章节目录

济公全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周远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远廉并收藏济公全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