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不会回来?这正是朕要求的。”

    “只有想方设法让唐人四处开枝散叶,这才是大唐统治四海的基础。”

    “也只有男人多多出去,才能挤压那些土著的男性,把当地人变成唐人。”

    “这里或许需要数代人的功夫,不过,还是值得去做的。”

    李世民意味深长一笑。

    “明白了陛下,那么外驻军团的特殊户籍的事情,将会由微臣的户部为陛下您办妥。”

    “三天内,微臣会设计出他们的户籍档案的样式,交接办法,度牒的标识,并且发往整个大唐所有州县。”

    “半个月内这些户籍就能试用了。”

    站在旁边的户部尚书戴胄,哪里还听不明白皇帝要什么?

    直接上前表态道。

    “好,那就劳烦两位爱卿了。”

    “这件事,直接发告示吧。”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

    下午时分,长安城内。

    已经在午饭时间吃饱喝足了的居民们,趁着下午还有几个时辰才到宵禁的时间,抓紧办自己今天的事情。

    贩子们的叫卖声,抑扬顿挫。

    购买这几天的需求品的百姓们,更是行色匆匆。

    尤其是那些城外的百姓。

    他们虽然是最底层的平民,但是一个个精神样貌非常好。

    大唐在灭了北方强敌突厥之后,一直在致力发展生产。

    以前的底层,虽然面黄肌瘦,但是倒也没有几个人面有菜色。

    而现在,随着海洋资源被有计划地开发,外加高产量的土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的推广。

    现在哪怕是底层,也能吃饱饭,一个月吃上几次肉。

    以至于现在他们一个个红光满脸。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进步。

    他们偶尔看向远处皇宫的时候,眼神都会浮现出一丝尊敬的表情。

    甚至,是感激。

    这个时候,一阵锣鼓声,从街头巷尾的布告牌那里响起。

    “敲锣鼓了!”

    “布告牌应该有新的告示了!”

    “走吧,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哈哈哈,同去,同去!”

    百姓们一边议论纷纷,一边朝着最近的布告牌走去。

    不多时,整个长安街头巷尾的布告牌前,围满了满脸期待之色的百姓。

    “诸位长安老少爷们听好了,陛下要招兵!”

    “不是征募府兵,而是驻守新打下来的土地的驻外军团的兵马!”

    读告示的吏员,声若洪钟。

    “招兵?”

    “话说今年征战连连,都没有招募府兵啊!”

    “对啊,我等想要上战场立功都没有机会。”

    “嗨,早就听说府兵要慢慢取消了,大唐帝国现在哪里还需要我们自带粮食卫戍边疆?”

    “看来以后都是募兵了吧?”

    “驻守新打下来的土地,难道是倭国!?”

    “也对,那边现在是海军正在驻守,海军经常要出动,哪里顾得上镇守倭国?”

    “我倒是有点想去,就是不知道去多久,何等待遇?”

    百姓们嗡嗡嗡的议论声,响成了一片。

    所有人的脸上都有些兴奋的神色。

    毕竟这是大唐开疆扩土了。

    现在还要讨论如何驻守,那明显就是要分蛋糕了。

    不过,也有不少人面露忧虑之色。

    毕竟去了,可能就要在那住了。

    若是如此,他们现在多少是有些抵触的。

    “吵吵什么?现在我要给诸位讲讲待遇,都闭嘴!”

    读告示的吏员怒喝了一声,所有人顿时闭嘴了。

    他们此时都在用好奇的脸色看着告示牌,有些焦急地等候着这个吏员把剩下的内容读出来。

    “去的,暂时入籍驻外军团,军队管食宿,并且发三百亩地,给土著奴仆,给房屋!”

    “而且保证房屋的规格不低于三进的厢房。”

    “可随时带家眷,不限人数,土地产出,三年内免税。”

    “三年后收租三成,徭役由官府抽调土著去做,需要的时候可能会征召各家土著奴仆,有补贴。”

    “五年服役期满了,可以迁回原籍,收回奴仆房屋和田地,然后一次性结算五百两白银,军功另算。”

    “不迁回原籍,留在当地者,驻外军团管生老病死,土地房屋奴仆保留,土地可买可换不可卖,自己开荒也算你的。”

    “若是有伤残死亡的,土地房屋奴仆保留,抚恤金五百两,并且按照六十石的俸禄抚恤三十年!”

    这个小吏大声读道。

    “可买可换不可卖?这样可以防止那些军官吞并土地,妙啊!”

    “开荒算自己的,太爽了啊!”

    “不过这回来,好像亏大了啊,给五百两,当地的房屋田地奴仆全没了……”

    “我的天,三百亩地,有奴仆,那直接就是个不小的地主了啊!”

    “那又如何?远赴重洋,以后回家就难了!”

    “这……也太令人纠结了……”

    百姓们听闻了条件之后,个个心动不已。

    甚至开始吐槽那五百两银。

    五百两银相当于后世三万多的样子,这个收入确实远超一般的自耕农。

    但是当地的房屋土地就拜拜了,这点让他们相当纠结。

    房屋土地和思乡情结之间,确实令人难以取舍。

    “我若是去了,以后家里的祖坟就没人管了啊……”

    一个年轻人叹息了一声,引起了一阵共鸣。

    “急什么?我还没读完呢!”

    “凡是持有驻外军团户籍度牒者,可以免去路条,在国内自行行走。”

    “服役期间隔一年有半个月年假给诸位轮休,可以免费乘坐飞艇返回故乡过年。”

    “那边也有商队供应衣服农具杂物,还有大量土特产,土地产出也有现银。”

    “服役满五年后,除了过年的免费飞艇,其余时间也可以自费乘坐飞艇返回。”

    “尔等要知道,飞艇来回长安到倭国石见银山附近,只需要一昼夜的时间。”

    小吏的声音,像兴奋剂一样,瞬间让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

    国家这是让他们随时可以衣锦还乡炫耀啊,也不存在跟故土彻底分割开了。

    去了就是富贵,而且五年后还可以随时回家!

    “我去!”

    “我也去!”

    “我也报名!”

    数十万百姓,瞬间沸腾了。

    。

章节目录

华夏帝王,皆我门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明月挽清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月挽清风并收藏华夏帝王,皆我门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