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仅仅是一会儿,曹丕的心情就由恐慌转变成了得意。

    只见现在的曹丕,听着曹植在一遍一遍极力证明着自己所言非虚,他却是越来越神情得意。

    曹植越是如此证明,曹丕却是越兴奋。

    他现在一根筋儿地认定,曹植是在哗众取宠,他根本就没有能够月产十万的能力,就算能够产出来,其也必定是一些滥竽充数的东西。

    所以曹植现在越是将自己的功绩描述地越大,将来他的退路就越窄。

    而曹丕,则可以趁着这个送上门来的机会,趁机扳倒曹植。

    越是这么想着,曹丕的心情,就越来越好了。

    他倒要看看,曹植将来骗局被揭露之后,他怎么收场?如果数量和质量,一旦有一处达不到,这可就是 欺君之罪!

    到那个时候,自己如果联合群臣,借题发挥,参上曹植一本,那么曹植就算是有百口,也是不能为自己伸冤了。

    就算曹植再怎么受到曹操的喜爱,到时候他也绝对不能相安无事,一定是会被曹操重罚的。而曹操也根本就无法偏袒,毕竟是曹植当着众官的面,立下了这个指标,他自己夸大事实,好大喜功,将来受罚,也是理屈词穷,根本就怨不得别人。

    在得到了曹操的同意之后,曹植便准备带着曹操去长安看看。

    而曹操也是下了命令,专门点了一批人,像是陈群、荀攸、夏侯惇,张辽、曹丕、司马懿等人皆在此列,跟着自己去长安,邺城留下刘晔,蒋济和程昱等人看管,曹操则带着其他人前去长安看看曹植的建设成果。

    命令一下,三日后就起行了。

    从邺城到长安,少说,也是要半个月的行程。

    队伍由曹植领在前面,曹操与荀攸等人在中间,后面是夏侯惇等将领,带领着一些护军,就开始出发向了长安。

    在路上,众多的官员们也是议论纷纷。

    “阁下认为,植公子所说的,足信否?”在一个晚上,众人赶路过程中,陈群与贾诩、荀攸三人围成一桌相互喝酒的时候,陈群突然问出了这么一句。

    听到陈群的问话,贾诩和荀攸的表现却是不同。

    只见贾诩只是嘴角笑了笑,摇了摇头,却是不置一言,但是其意思显然已经清楚。

    贾诩不信。

    而荀攸则是认真思考了一会,随后却是说道:“我倒是认为,植公子有可能做到。”

    “哦?公达何故出此言?”听到荀攸的话,陈群却是来了兴趣:“要知道,这天下武器,能够以资军用的,最起码也要是二十两银子才行,但是植公子所拿出来的宝刀,居然只需要十文钱!这等匪夷所思的差距,实在是太过于惊世骇俗,在下是万万不能相信的。但是公达,为何会觉得植公子不是信口开河?”

    听到陈群的话,荀攸却是点了点头,随后捋了捋胡子,笑道:“我也不知道,事实上我的心中也是不怎么相信,但是,我却隐隐有一种预感,那就是植公子所言,极有可能是真的。”

    “预感...吗?”陈群品读着荀攸的话,脑海中不断回想着那天大殿上曹植出风头的一幕幕,却是也暗暗信了几分。

    然后荀攸说完,却是转头看向了贾诩,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至于这方面,我想文和应该能有不同的见解。”

    “我乃迂腐之人...二位大人都看不出来,我如何能够....”贾诩刚刚说了几句,却是看到荀攸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明显,也是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荀攸给打断了。

    “文和兄切莫要再藏拙,这大魏之臣谁人不知?毒士贾文和,虽一言不发,但是尽看透天机,你虽然能够瞒得过其他人,却是瞒不住我等,我料你心中,比有想法,速速说来。”荀攸却是打断了贾诩一味的避而不答的态度,直言问道。

    “这...刚才在下已经表过态了。”

    “非也,足下既然表态,就必然要说出所以然来,不然,其实不是敷衍我二人?”荀攸却是不打算放过贾诩,而是继续追问道。

    贾诩看到荀攸充满笑意的脸,也是一阵无奈,自己自从经传流离,到了曹操手下之后,素来是不愿意多说话的,能够藏拙的地方,就藏拙,实在是需要自己用计的时候,自己才出马0 ...

    这其实是贾诩在历经李傕、郭汜、张绣等人的事情之后,却被天下人口诛笔伐,称其“文和乱武”,那时候,贾诩就已经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自己只需要做一个幕后谋士,出谋划策,只要是计谋是自己所出,事后的功劳自然是免不了自己,但是抛头露面的事情,贾诩却是从来不做。

    尤其是这种话在背地里嚼人舌根的事情,贾诩更是不想参加。

    贾诩的生存之道,就是求全,独善其身,而从不掺和这些脱离了政务的事情。

    但是现在荀攸既然都这样问道自己的脸上了,自己拒不回答也是不好,所以贾诩在想了半天之后,却终究还是说道:“我同意公达的看法。”

    “哦?”听到贾诩也和荀攸一个意思,陈群才是真的感觉到震惊了:“怎么?贾文和也相信...植公子所言属实吗?”

    “非尽信也。”贾诩缓缓摇了摇头,却是继续说道:“只是在下实在是找不到植公子说谎的理由。反倒是植公子不说谎的理由,在下却找到三条。”

    “哪三条?”陈群和荀攸齐声问道。

    “植公子现在已经官临长安公,深受魏王喜爱,如此受宠之际,只要是缓慢发展,就有望夺得世子 之位,为何要多次一举,行此愚夫欺君之事?此其一也。”

    “植公子所言,太过于惊世骇俗,此等海口,一旦夸下,若是将来查到不属实,是要遭到天下人耻笑的。曹植公子也是智慧之人,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和拿得出手的功绩,为何要行此等蠢事?此其二也。”

    “植公子自从赤壁之战以来,屡立奇功,屡次向魏王呈交奇谋奇术,无论是改天下为郡县制,还是屯田制的重新起立,都是天下首创。当植公子首先提出来的时候,大魏可有人信乎?然而诸君现在再看,能不服曹植公子之深谋远见?这番薯和土豆,便是足以刷新天下人观念的奇特之举,而到现在,又何以知之植公子还不会有番薯、土豆那等惊天之举呢?”.

章节目录

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七步成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步成诗并收藏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