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悦闻言,倒是也点了点头:“公子所言极是,但是饶是如此,此物仍是有三十石的产量,仍然是不可不重视啊。”

    曹植闻言,却是看着荀悦笑了。

    荀悦作为较为亲近荀彧和荀攸的荀家一支,在四大世家之乱的时候也是站在了荀彧等人的战线上,最后也是获得了一线生机,依旧是户部侍郎,作为荀彧的三把手。而其政治水平,也绝非小可,所以自然是看得出来这番薯的重要作用的。

    曹操也是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看着堆积成一堆的番薯,只觉得是欣慰非常,再看看周遭累的气喘吁吁的大臣们,也是~忍俊不禁。

    “好!好!”这已经是不知道曹操今天第几次叫好了,看到番薯果真能有如此的产量,饶是以曹操的坚韧心性,也是差点没有把持的住。

    强忍住内心的激动,曹操又迅速来到了西边的田地,这西田中种的都是土豆。

    “这之下,种的可就是土豆吗?”曹操伸出手来捧了一把土,在手中细细揉捏,任由其土块化作细沙流下,嘴角也暗含笑意:“这土质倒是相当不错。”

    这土质自然是不错的,因为这是曹植专门建造的学院中的农学子弟,按照系统的方法种植的,况且还有屯民们的日夜看护,这才是丰收的暗推力。

    更为关键的是,曹植还仿照后世,在这里修建了暖棚,倒是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挖出来,审查一番。”曹操看着这大片的田地,眼中一亮,深邃的眼眸中闪烁出别样的兴奋光彩。他也想看看这土豆,是否能和番薯获得一样的成果。

    如果产量也是丰厚的话.......曹操看着眼前的一大片土豆田陷入了深思。

    曹植说过,这个可是即可以当副食,也可以当主食的食物啊,若是产量能够达到番薯的量的话,曹植真的就是功不可没!

    曹操命令一下,周围的一些早就拿着铲子准备着的校尉们就迅速行动了起来,而曹植也是一番激动,亲自捋起了袖子蹲下,打算自地里刨出第一株土豆。

    终于到了见真章的时候了!

    其实曹植的心里是有些紧张的,虽然这土豆已经经过了一轮育种,可曹植却不敢确定这土豆能够收获多大的产量,毕竟番薯的品种曹植可以确定是后世极为优良的,但是这土豆却一直都未曾获得多么大的品种改善,所以曹植的内心也是有点儿没底。

    但是尽管如此,曹植与一干校尉们依然是个个龙精虎猛的样子,磨铲霍霍地准备大干一番。

    杨修神色亦是肃然,亲自也拿了一把铲子,侍立在曹植旁边,准备在曹植挖出第一株后,便带领着屯田校尉还有屯民们开始挖土豆。

    曹操的眼神亦是越来越期待,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曹植。

    但是虽然曹植等人很是亢奋,身后却免不了有不服气的官员们窃窃私语,似乎对这土豆田带着几分怀疑。

    这......当真是主粮?

    这......能有多高产?

    不一会儿,就有人搬了大秤来,大大的秤砣摞在大秤旁边,另还立了一张桌子,以供书吏专门预备记录数据事宜。

    万事俱备,曹植动手了,由于当初在洛阳种过一年的种子,像是现在这邺城郊区的所有种植所用的熟果,就是早先曹植从洛阳那边种出来,教人运送到这里来的。所以曹植对于种土豆和挖土豆的流程,也是非常地熟悉。

    只见这铲子,在曹植的手中,却是仿佛一把花剑一般左右挪腾,不一会儿,就刨出来一串比鸡蛋还大的果实,略微转头,一旁的校尉立即会意,将土豆自曹植手里接过,双手捧着,徐徐放到了旁边的大秤上。

    书吏开始落秤,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秤杆,大喝一声:“三斤六两!”随后执笔记录在账上。

    接着,十几个校尉一同下地,开始在地上刨出一串串的土豆,而书吏报的数目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很多来不及上秤的,则堆砌在一旁。

    “三石……”

    当书吏报到了三石时,曹操的瞳孔已经开始收缩了。

    0 ···求鲜花·· ·

    主粮……三石……这意味着,它的产量已经开始超过了南方的稻米了。

    岂不是说……有了红薯,有了土豆,大魏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缺粮的问题?

    曹植依稀记得史书记载,东汉中后期的时候,大汉尚有近五千万人口;然而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的时候,总人口竟然已经不到八百万,其中包括魏国四百五十万,蜀汉一百万,东吴二百三十万。

    要知道,就算是到后面,中华最黑暗的晋朝时,历经了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后,汉族几近灭绝的情况下,汉族的在户人口也是逼近一千万的,三国这些少掉的人口,其实大多都是被世家大族们给隐匿起来了,也就是所谓的黑户口。

    ..... 0 0

    但是在曹操和曹植对曹魏进行了一番肃清之后,现在大魏的情况已经改善了许多。许多隐匿的户口已经被挖了出来,现在曹魏登记在册的户口,可以达到一千五百万。

    现在,单凭稻米和麦子那可怜的亩产,确实已经捉襟见肘,而若能在大漠西凉以及辽东那种恶劣的环境种出来,即使是一亩三石的主粮,又可养活多少人口啊!

    要知道,辽东西凉等地之所以贫瘠,就是以为其土地不适合种植谷物,但是若是按照曹植的这番说法,这土豆可以在西凉辽东种植获得可喜的成果,那么一旦推广下去,势必就会被大行其道!

    辽东自从曹魏拿到手之后,就一直是食之无味,顶多就是从那里抽调一些兵源,但是如果曹植的此物可行的话,那么它从此以后,不但可以作为曹魏的另一片耕田,也能成为曹魏的屯粮之地。

    而一旦能将辽东和西凉也转化成曹军的耕地,那么曹军的实力,将会全方面碾压西蜀与东吴!

    而且这样的话,还有利于曹魏在西凉的用兵,资源调度也会非常地便利,曹操越想越兴奋。

    他现在简直都觉得,曹植是早就为此次出征西凉有所准备,才会在很早的时候就进行土豆的种植。乃.

章节目录

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七步成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步成诗并收藏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