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武官比射之后的活动,就是文官登台为赋。

    传令官一声令下,台下的文官立刻脱履登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

    坐立之后,一些侍卫也将纸发了下去,这时候,众位文官都是眼神殷切地看着曹操,等待着曹操出题。

    一时乐声竞奏,曹军水陆并陈。文官武将轮次把盏,献酬交错。操顾谓众文官曰:“武将既以骑射为乐,足显威勇矣。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也应抒写才华,挥斥方遒,作传世佳作以记公等才华。此番命题....即为‘铜雀台’也,公等大可畅所欲言,为之作赋,让吾观之。”

    听到曹操的话,众官皆躬身而言曰:“愿从钧命。”然后便立即开始沾墨书写,毫不怠慢。

    尤其是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人,更是一起动起了笔来。曹植也处在众臣之前,率先挥毫。

    一时间,铜雀台上,竟然是分外安静,只听到文官们声声纸笔摩擦的声音,还有的就是武官们不敢高声语的喝酒声。

    未过半晌,却只见台中文官们之前的曹植率先搁笔,笔墨落桌,却是唤来一直在旁边侍立的侍卫,将纸交到他的手中,随后望着曹操说道:“儿臣之《登台赋》已书罢,请父王一观。”

    曹植此话一出,又是引得众人一~阵侧目。

    这才刚命题不久,但见曹植居然略加思索就一挥而就,此等才华-,当真是闻所未闻。

    难不成是曹操早有透露?一些人心中起了心思,以为是曹操对曹植太过喜爱,早先对-其透露了题目。

    再看曹操却是一脸的惊愕,显然也是没有想到曹植居然这么快就交卷了,这下子,众人心中的疑虑也被打消。

    看来曹操并未透露过题目。

    那么这样一来,众人反而是更加惊讶了,因为这样就说明,曹植的才华当真是如此出口成章!

    众人心惊之时,曹操也是迅速反应过来,点头微笑道:“好!好!吾儿才思敏捷,且先将《登台赋》置于案上,待到公等一起作罢,一起赏之。”

    “诺。”众人听到曹操的话,一个个也是收齐了心中的惊讶,继续低头作起赋来,但是速度却是又快了几分。

    而曹丕也是在收起惊讶后,迅速写作起来。

    他虽然没有被曹操透露过题目,但是司马懿曾经猜测过曹操会出的题目,而且正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所以他心中虽然惊讶,但是早早有所准备,也是不至于太过于慌张。

    又过了几炷香的时间,文官们文章写罢了,这才一起摆在案上,让曹操一起查看。

    虽然是曹植先交的卷子,但是曹操先看的,却是众位文官们的作品。

    这些文官们进献的诗章,诗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巍巍、合当受命之意。

    这可是在暗示曹操要登基当皇上啊!

    曹操逐一览毕,虽然心中别有所思,但是却面上哈哈大笑,道:“诸公佳作,过誉甚矣。”

    随后不待群臣多想,便拿起了曹植的《登台赋》,开始观看起来。

    众位百官也是平气凝神,盯着曹操的脸色。

    但见曹操看《登台赋》后,却是脸色越来越欣喜,最后一览而罢,竟是呆立几分,随后反应过来,看着众人的神情,也是微微一笑,就让侍卫拿着曹植的《登台赋》念给大家听。

    侍卫接过命令,也是拿起曹植的《登台赋》朗读起来:

    “从明后而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川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

    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随着侍卫的最后一个字落下,台下的文臣们都是不发一言,神情却是异常兴奋,显然是被曹植的文采给震惊到了。

    随后,却是杨修率先开头,放言道:“植公子真乃当世才子也!”

    “是啊,植公子此作,文才华丽,当流芳百世啊!”

    “植公子真乃是罕见之才啊!”

    “植公子....”

    0 ···求鲜花·· ·

    .........

    一片一片的称好声响起,曹植却是处在其中无动于衷,面色淡然,只是嘴角微微带着笑意。

    曹操也是非常地骄傲,很是欣慰地看了曹植一眼。

    历史上的曹植,就是在作出《登台赋》后,才深的曹操的喜爱,从此被寄予厚望,被曹操认定为儿子中最能成大事的人。

    而曹植现在,更是比之历史,尤为甚之。

    所有人都对曹植是一片叫好与叹服。

    曹操正要再度夸奖曹植的时候,却听得曹植也是从位置上起来,对这曹操拜道:“禀告父王,儿臣这所做《登台赋》,其实只是小试牛刀,不过文采之作,不堪世事。儿臣今日里,却是还有一件祥瑞,想要告知父亲。”

    .... ......... .......

    “哦?”听到曹植的话,曹操却是真的产生了兴趣,曹植一向以来都不是个爱说大话的人,他现在既然说自己有祥瑞可以禀告,那势必就是确有其事。

    于是曹操当即同意道:“我儿有言,但说无妨!”

    听到曹操答应了,曹植却是用眼神示意杨修,杨修看到曹植的眼神,也是心领神会,立刻从座位上起来,对这曹操行了一礼,说了一声魏王,便继续说道:“邺城郊植公子所领数百亩方田,委派臣下种植,近日获得大丰收,据严格审查,所种植的作物番薯,亩产高达三十石,合三千五百斤,因此代为奏陈。”

    “……”

    听到杨修的这声禀告,铜雀台上,一下子便安静了。

    然后无数双眼睛看着韩文,无数个人的心里,则是很认真地琢磨和咀嚼着韩文的奏陈。

    祥瑞……

    亩产三十石。

    若是当真有亩产三十石,说是祥瑞也实在是不为过了。

    这可比发现了麒麟,其实特么的就是长颈鹿之类的祥瑞,要显得更令人震撼得多。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啊!

    以北方土地的地产,一般的小麦也不过两三石的产量,这一比较,就是十倍的高产啊。

    这种近乎一奇迹的东西,曹植是怎么做到的?乃.

章节目录

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七步成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步成诗并收藏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