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置可否,道:余爱卿,何出此言?
皇上,楚王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如今,将二子放回,更是助长了楚王之嚣张气焰。而臣那个外甥高溪,性情狡诈,日后必成大祸。臣愿领兵,将二人追回。
余爱卿,朕才下旨将二人放回,现在又要反悔,如何能够服众。
皇上,此刻不是犹豫之时。那二人回到楚州之后,必然会为日后的削藩大计造成众多的障碍。
皇帝依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迟迟不肯决断。
魏国公猛磕了几个头,道:皇上,臣愿意以臣的名义带兵前去请回外甥。只要皇上同意臣带兵即可。
皇帝这才想起,当初朱大人也是极力反对放回楚王二子。
难道说,将楚王二子留置在京,才是最好的选择吗?
皇帝的心思不由得动摇起来,终于,开言道:余爱卿,那就有劳你了,赶紧带兵,以你的名义,去请回朕的那两个兄弟。
年轻皇帝的心思,不难猜,既然有多人反对这件事情,那说明有可能真的错放。不过,他碍于面子,不便再下一道圣旨纠正。
现在,有魏国公这样头铁的臣子主动去承担责任,那是最好不过。
随后皇帝命秉笔太监写了一份圣旨。圣旨上写明,责令兵部调派右军都督府的千户卫所一千二百人随魏国公公干。
这是皇帝考虑到,兵部尚书秦大人是他的近臣,右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余寿是魏国公的老弟。
朝中有人好办事,找熟人办事应该更加快捷。
魏国公也有这样的想法,接过圣旨,目光一扫,看到这两个关键点,顿时明白皇帝的用意,暗地给年轻的皇帝狠狠地点了一个赞。
同时,他口中高呼:皇上圣明,臣告退。
出了乾清宫,他急忙向兵部赶去。
刚巧,兵部的秦大人,今天没有回家,正在官衙之中办公。
魏国公的到来,让秦大人很惊讶。因为像魏国公这样的超品勋贵,除非国家有难,一般来说是不应该在兵部官衙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些勋贵只有荣誉官职,不掌实权。每日只需在府中遛狗逗鸟,无需上朝听差,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魏国公来到兵部肯定有事。
秦大人赶紧迎上前去,笑嘻嘻地道:魏公爷今日到访,真是蓬荜生辉呀。
魏国公心中有事,顾不上寒暄,直接拿出圣旨,道:秦大人,皇上命我统兵一千二,先去公干。麻烦秦大人帮我调派右军都督府士兵一千二。
秦大人伸手接过圣旨,打开一瞧,确实,圣旨上写着由魏国公领兵一千二,而且指定率领右军都督府下的士兵。
咦,这就些奇怪了,那右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余寿不是这魏国公的弟弟吗?
为什么这魏国公要刻意去率领弟弟所辖的卫所之兵呢?
莫非这魏国公兄弟心怀异志?特别是秦大人又想起魏国公两兄弟正是那楚王的舅子。
难道这两兄弟是想在京城作乱?
顿时,秦大人正义感爆棚,觉得应该为国家的安危担负起责任。
他起了警惕之心,盘问道:魏公爷,你要带着一千二百人去干嘛呀?
魏国公向皇宫的方向抱拳,口中答道:皇上命臣带兵追回楚王之子!
要追回楚王之子?
秦大人顿时觉得蹊跷。昨天,他才与皇帝一起商量,将楚王二子放回。怎么?这才过了一天,皇帝就要将楚王二子追回?
这完全不符合皇帝做事的风格?
他拿起圣旨反复研究,最终没看出有假。
魏公爷,你在说笑吧,皇上昨天才同意楚王二子返乡,怎么可能今天就改主意了,还派你去追?
魏国公急了,他不想在这等细节上面浪费时间。这只会让楚王二子跑得越来越远,追回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
秦大人,您先给我批了兵符,然后上乾清宫核实吧。这事拖不得,越拖越难办,那两小子跑远了就没法追回来。
听魏国公这么一说,秦大人反而越发不想为魏国公办这件事。
要知道将楚王二子放回是他的主张,这是他与朱子程力争之后的结果。
现在要将楚王二子追回,那岂不是在打他的脸吗?这是在说他的谋略有问题吗?头脑不清晰吗?
顿时,他心中不喜,却没在脸上表现出来。
当然,圣旨在手,他不能抗旨。但是,拖延一点时间,他还是能够办到的。
他打了个哈哈,道:魏公爷,你也知道,我等主官并不办具体的事宜。这事儿要想办成,您还得去找职方司的郎中。
秦大人的这话让魏公爷直翻白眼。
妈呀,你办不了这事,你不早说,和我在这里扯淡,浪费我的时间。
于是,魏国公无奈地冲着秦大人拱了拱手,大步流星地离开秦大人的房间,去找职方司的郎中。
看着魏国公离开的背影,秦大人脸上露出诡异的微笑。
嘿嘿,你去找吧,你要是能找到人,我老秦的姓倒着写。
原来这职方司的郎中,今日并没有在兵部官衙,而是出门办事了。秦大人老早就知道了这个情况。
这次,魏国公前往,铁定要扑一个空。
哎呀,我得赶紧闪人,免得这魏国公杀个回马枪,又来找我。
秦大人狡诈地一笑,想起这种可能,立刻马上飞快地收拾好东西,从兵部的后门悄悄溜走。
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任何关注。
魏国公跑到职方司,找人一问,才得知郎中居然不在官衙,这下可把他急坏了。
他又找到员外郎,可员外郎声称兵符由郎中所掌管,自己并无权限。
此时,魏国公不由得仰天长叹。办个事儿咋就这么难呢?
不过,这次命运之神站在了他的一边,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
郎中居然回来了。原来郎中出门办事,但是遭遇也如同魏国公一样,管事的人不在,事情办不成,不得已,他只能先回来,下次再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皇上,楚王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如今,将二子放回,更是助长了楚王之嚣张气焰。而臣那个外甥高溪,性情狡诈,日后必成大祸。臣愿领兵,将二人追回。
余爱卿,朕才下旨将二人放回,现在又要反悔,如何能够服众。
皇上,此刻不是犹豫之时。那二人回到楚州之后,必然会为日后的削藩大计造成众多的障碍。
皇帝依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迟迟不肯决断。
魏国公猛磕了几个头,道:皇上,臣愿意以臣的名义带兵前去请回外甥。只要皇上同意臣带兵即可。
皇帝这才想起,当初朱大人也是极力反对放回楚王二子。
难道说,将楚王二子留置在京,才是最好的选择吗?
皇帝的心思不由得动摇起来,终于,开言道:余爱卿,那就有劳你了,赶紧带兵,以你的名义,去请回朕的那两个兄弟。
年轻皇帝的心思,不难猜,既然有多人反对这件事情,那说明有可能真的错放。不过,他碍于面子,不便再下一道圣旨纠正。
现在,有魏国公这样头铁的臣子主动去承担责任,那是最好不过。
随后皇帝命秉笔太监写了一份圣旨。圣旨上写明,责令兵部调派右军都督府的千户卫所一千二百人随魏国公公干。
这是皇帝考虑到,兵部尚书秦大人是他的近臣,右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余寿是魏国公的老弟。
朝中有人好办事,找熟人办事应该更加快捷。
魏国公也有这样的想法,接过圣旨,目光一扫,看到这两个关键点,顿时明白皇帝的用意,暗地给年轻的皇帝狠狠地点了一个赞。
同时,他口中高呼:皇上圣明,臣告退。
出了乾清宫,他急忙向兵部赶去。
刚巧,兵部的秦大人,今天没有回家,正在官衙之中办公。
魏国公的到来,让秦大人很惊讶。因为像魏国公这样的超品勋贵,除非国家有难,一般来说是不应该在兵部官衙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些勋贵只有荣誉官职,不掌实权。每日只需在府中遛狗逗鸟,无需上朝听差,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魏国公来到兵部肯定有事。
秦大人赶紧迎上前去,笑嘻嘻地道:魏公爷今日到访,真是蓬荜生辉呀。
魏国公心中有事,顾不上寒暄,直接拿出圣旨,道:秦大人,皇上命我统兵一千二,先去公干。麻烦秦大人帮我调派右军都督府士兵一千二。
秦大人伸手接过圣旨,打开一瞧,确实,圣旨上写着由魏国公领兵一千二,而且指定率领右军都督府下的士兵。
咦,这就些奇怪了,那右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余寿不是这魏国公的弟弟吗?
为什么这魏国公要刻意去率领弟弟所辖的卫所之兵呢?
莫非这魏国公兄弟心怀异志?特别是秦大人又想起魏国公两兄弟正是那楚王的舅子。
难道这两兄弟是想在京城作乱?
顿时,秦大人正义感爆棚,觉得应该为国家的安危担负起责任。
他起了警惕之心,盘问道:魏公爷,你要带着一千二百人去干嘛呀?
魏国公向皇宫的方向抱拳,口中答道:皇上命臣带兵追回楚王之子!
要追回楚王之子?
秦大人顿时觉得蹊跷。昨天,他才与皇帝一起商量,将楚王二子放回。怎么?这才过了一天,皇帝就要将楚王二子追回?
这完全不符合皇帝做事的风格?
他拿起圣旨反复研究,最终没看出有假。
魏公爷,你在说笑吧,皇上昨天才同意楚王二子返乡,怎么可能今天就改主意了,还派你去追?
魏国公急了,他不想在这等细节上面浪费时间。这只会让楚王二子跑得越来越远,追回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
秦大人,您先给我批了兵符,然后上乾清宫核实吧。这事拖不得,越拖越难办,那两小子跑远了就没法追回来。
听魏国公这么一说,秦大人反而越发不想为魏国公办这件事。
要知道将楚王二子放回是他的主张,这是他与朱子程力争之后的结果。
现在要将楚王二子追回,那岂不是在打他的脸吗?这是在说他的谋略有问题吗?头脑不清晰吗?
顿时,他心中不喜,却没在脸上表现出来。
当然,圣旨在手,他不能抗旨。但是,拖延一点时间,他还是能够办到的。
他打了个哈哈,道:魏公爷,你也知道,我等主官并不办具体的事宜。这事儿要想办成,您还得去找职方司的郎中。
秦大人的这话让魏公爷直翻白眼。
妈呀,你办不了这事,你不早说,和我在这里扯淡,浪费我的时间。
于是,魏国公无奈地冲着秦大人拱了拱手,大步流星地离开秦大人的房间,去找职方司的郎中。
看着魏国公离开的背影,秦大人脸上露出诡异的微笑。
嘿嘿,你去找吧,你要是能找到人,我老秦的姓倒着写。
原来这职方司的郎中,今日并没有在兵部官衙,而是出门办事了。秦大人老早就知道了这个情况。
这次,魏国公前往,铁定要扑一个空。
哎呀,我得赶紧闪人,免得这魏国公杀个回马枪,又来找我。
秦大人狡诈地一笑,想起这种可能,立刻马上飞快地收拾好东西,从兵部的后门悄悄溜走。
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任何关注。
魏国公跑到职方司,找人一问,才得知郎中居然不在官衙,这下可把他急坏了。
他又找到员外郎,可员外郎声称兵符由郎中所掌管,自己并无权限。
此时,魏国公不由得仰天长叹。办个事儿咋就这么难呢?
不过,这次命运之神站在了他的一边,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
郎中居然回来了。原来郎中出门办事,但是遭遇也如同魏国公一样,管事的人不在,事情办不成,不得已,他只能先回来,下次再去。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