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将军,字子英,河北省容城县八于乡八于村人。1896年生。民国初年毕业于县立高小。1925年由国民党容城县党部推荐,南下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分发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历任排、连、营长、团副等职。

    1926年,杨杰随师参加北伐,以作战勇敢受到上峰赏识。1929年后,入河南登封、郑州等地,对唐生智等军作战。1931年,入河北讨伐石友三。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杨杰随部驻江苏、常州等地为后继,并参与修筑无锡至江阴、常州至溧阳战备公路。此后数年,先后在皖、赣、鄂、豫、陕、甘等省与红军作战。1937年4月,第一师从西安移防徐州,杨杰升任该师第一旅第二团团长。不久,再升为第一旅少将副旅长,仍兼第二团团长。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第一师于8月底由徐州开赴无锡,旋转赴淞沪,向宝山、北泗塘一带增援。刚刚抵达目的地,原防部队98师的阵地已失,杨杰等遂奋勇应战。10月初,杨杰率部转至蕴藻浜近旁的西唐桥村防守。6日,日军第三、九两师团由蕴藻浜北岸向第一师正面强攻,杨杰部拚死抵御。10日,战况愈急,友军旅长几次打电话询问战况,杨杰总是镇定地回答:“当能支持,不须后援。” 激战至11日晚,日军炮火加密,第一旅的防御工事大部被毁,阵地一度危急。为挽转战况,杨杰不顾日军炮火猛烈,冲出掩蔽部,亲临最前线督战,不料被日军发现,中弹阵亡,时年四十二岁。

    郝梦龄将军,字锡九,1898年生于河北藁城县庄合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家贫,只读了三年私塾,即辍学随父务农。  1912年,十四岁的郝梦龄到正定县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因不堪忍受老板的虐待,又投入奉军,在奉军将领、其表兄魏益三手下当兵,从此开始戎马生涯。魏益三见他勤奋好学,送他上小学。1916年,郝梦龄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  1919年毕业,被分配到西北边防军见习,旋任排长。后回魏益三部,历任连长、营长、团副等职。

    1925年11月,郝梦龄随魏益三参加郭松龄反张作霖的战争,在巨流河决战中负伤。郭氏战败后,曾代表魏益三去秦皇岛与张学良的代表会晤,拒绝了张学良对魏部的挽留。1926年1月,魏部投奔孙岳,归属冯玉祥的国民军,编为第四军。郝梦龄任第二旅第四团团长。此后,魏部又接受吴佩孚的“讨逆联军”  副司令齐燮元的收编,郝任第三路第二旅第四团团长,后又以军功擢升第八军第二十六旅旅长。

    1927年3月,郝梦龄响应北伐,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第二师师长。5月,奉武汉国民政府之命,率部随唐生智由鄂入豫,与奉系军阀作战,围攻遂平,收降万余,立下战功。1928年,率部由豫入冀,追击奉军,克复丰润、滦州等地。1929年初,军队缩编,郝梦龄任陆军第一师第三十二旅旅长,改任陆军五十四师第161旅旅长。

    同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郝梦龄率部进击湖北的桂系军队,连克罗田、黄陂、当阳、宜昌等城。5月,桂军败退龙州。10月,西北军将领宋哲元等通电讨伐蒋介石,兵出潼关。奉蒋之命,郝率部在河南登封附近的鹅岭口一带布防阻击,初被西北军梁冠英部击退,但退而不散,经七天苦战而扭转战局,得以进军洛阳。西北军受挫而退入潼关。

    1930年3月,郝梦龄升任第五十四师师长。4月,阎锡山、冯玉祥联合讨伐蒋介石,爆发了中原大战。郝所率之第五十四师,归属蒋军第三军团,受何成濬指挥,防守在平汉线战场。后转赴陇海线战场同西北军作战。在拓城,与勇猛的孙连仲、吉鸿昌部交战失利,郝率部顽强坚持,守住了阵地。7月,郝梦龄被擢升为第九军副军长,仍兼五十四师师长。随后,郝率部参加了攻占郑州等地的作战。中原大战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所部接受改编而告结束。第九军留驻郑州休整、补充兵员。郝梦龄兼任郑州警备司令。

    1930年10月,第九军奉命入赣,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郝梦龄兼任湘鄂赣边防第五区“剿匪清乡”司令,率第五十四师进至武宁,“清剿”鄂赣边的工农红军。第一次“围剿”失败后,郝部于1931年3月初退驻永丰一带。4月,开始对苏区第二次”围剿”。第五十四师归第五路军指挥,属右翼方面。5月初,郝梦龄指挥所部进占藤田,又占百富和沙溪。

    15日,**、朱德集中三万兵力猛攻蒋军右翼,锐不可挡。  郝梦龄迅速放弃沙溪,退回永丰。至月底,第二次“围剿”又被粉碎。7月,蒋介石亲自指挥三十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第九军由永丰向前推进,逐步向苏区深入。8月初,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等部隐蔽迂回接敌。7日拂晓,工农红军突然向第九军之一部发起猛烈攻击,歼其一个旅,郝梦龄即率第五十四师由良村出援。途中与红军遭遇,所部一触即溃。

    红军衔尾紧追并攻入良村,歼第五十四师师部和所属两个旅的大部。郝梦龄逃出苏区,险些被俘。第三次“围剿”失败后,第九军因损失惨重而进行了整编,持有武器的官兵缩编为一个师,仍用第五十四师番号,由郝梦龄指挥,留在江西,继续参加对苏区的“围剿”。9月,郝升任第九军军长,仍兼任第五十四师师长。1932年6月,郝梦龄率部移驻鄂东,兼任豫鄂皖三省边区的追剿指挥官,参加了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1935年,国民党政府授郝梦龄陆军中将衔,郝奉命调往贵阳,任绥靖区指挥官,并督修川黔、黔滇公路及贵阳、遵义机场。此时,日寇侵华日剧,华北危机。郝梦龄勤于练兵,朝夕淬砺。  1937年5月,郝梦龄被调往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行至重庆,得知卢沟桥事变发生,立即返回所部,请缨杀敌未允。再次上书坚请,终被批准,夙愿得偿。即由贵阳率部北上,万里赴戎机。

    9月15日,路过武汉,郝将军回寓所与家人话别。他已下定誓死保国卫民之决心,临别时为子女们写下遗嘱,交给长女慧英,准她三天后开阅。遗嘱写道:  “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们要听母亲的教调,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留于慧英、慧兰、荫楠、荫槐、荫森五儿云。”

    将军与老母、夫人、子女告别后,率部兼程北上,驰骋于平汉路沿线,后入晋增援。10月3日,郝梦龄向所部军官作战前动员,他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国活我死。”

    4日午夜,率部抵达太原以北八十余公里的忻口。此时,日军已突破平型关、雁门关一线的内长城防线,凶锋直指太原。忻口地方,右托五台,左倚云中,地势险要,忻口一线已成了屏障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忻口部署重兵,组织防御。战区前敌总司令卫立煌将到达忻口地区的中央军、晋绥军统一编成中央、左翼、右翼三个兵团,郝梦龄担任中央兵团总指挥,辖第九、十九、二十一、三十五共四个军。

    10日,将军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为国庆二十六周年纪念日,回忆先烈缔造国家之艰难,到现在华北将沦落日人之手,我们太无出息、太不争气了。”

    在此决战前夜,他给妻子写了诀命书:

    “余自武汉出发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亦要照拂。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对国际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秋贤协助,拙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

    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爱家之情,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13日,日军第五师团等部共五六万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向忻口发起猛攻。中国将士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誓与阵地共存亡。

    郝梦龄浴血督战于忻口左侧的永兴村、安家庄一带,面对枪林弹雨,不稍退却。第九军防守的南怀化高地被日军攻占,防线出现了破口,争夺拉锯战愈加惨烈。郝将军在一个高地上训话说:“先前我们一个团守这个阵地,现在剩下一百多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就不算完。我出发前已在家里写下遗嘱,不打败日本决不生还。现在我和你们一起坚守这个阵地,决不后退。我若先退,你们不论是谁,都可以枪毙我!”

    官兵士气大振,高呼:“誓死坚守阵地!”

    为收复南怀化高地,稳住防线,郝梦龄奉总指挥部之命,指挥七个旅从正面攻击敌军。16日凌晨2时,反击开始。郝军长身先士卒,挥兵疾进,连克几个山头。至5时许,天色微明。郝梦龄急于前往独立第五旅的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官兵告诉他,前面有一段路是被日军火力封锁着的,十分危险。劝他写个书面命  令,派人送去。郝军长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说罢便向前沿阵地奔去。在穿越日军火力封锁地段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郝梦龄将军为国捐躯的精神鼓舞着广大官兵奋勇抗敌。中**队以劣势装备在忻口与日军相持二十多天,歼敌二万之众。后因晋东娘子关弃守,忻口的中**队奉阎锡山之命  于11月1日全线撤退,忻口会战结束。

    郝梦龄将军灵柩于10月24日运回武汉,各界代表四千余人到火车站迎灵。11月15日,武汉三镇举行故军长郝梦龄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志哀。举行了国葬,郝将军遗体被安葬在卓刀泉山麓。12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褒扬令,追授郝梦龄陆军上将衔。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章节目录

1937血与悲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叁叁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叁叁亖并收藏1937血与悲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