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国都,王宫深处,太上皇李刚结束了闭关,从密室里走了出来。

    他离开密室后并没有直接去找儿子,而是先去了一趟北齐的国库。

    自从北齐大军挥师北上后,国君李天明就将自己用来处理政事的书房,变成了寝宫。

    一连大半个月都没见到国君的王后田氏,这会儿正带着两个端着汤盅的宫女,往国君的书房走去。

    只是她才走到离书房不远的春雨亭,迎面就见到几位打扮美艳的年轻妃子,似是正带着婢女在宫中随意游玩,其中一个不经意转头,忽然发现了站在自己不远处的王后娘娘。

    她连忙提醒了其他几女,一时间,这几位美貌的妃子慌忙上前几步,齐齐给王后行了一礼道,“臣妾给王后娘娘请安。”

    离得近了,王后越发能看清这些新进的宫妃们,都有着不俗的姿色,心中已是开始恨得咬牙了,脸上却露出了温婉大气的笑容道,“免礼,妹妹们都起来吧。”

    好一群小浪蹄子!一个个不去后花园里,偏偏来离书房近的地方晃悠,只怕心里都有着小盘算咧!若非陛下这些日子勤于政务,怕不是要被你们这群小妖精,迷得神魂颠倒了!

    这边,王后和一众宫妃开始了日常闲聊(勾心斗角),另一边,太上皇从国库出来后,取出一枚方形锦盒,然后在书房里找到了累得正在打盹的国君。

    国君一睁眼,发现自己的父皇正站在眼前,想来是已经出关了,连忙向其请安。

    “明儿,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

    太上皇伸出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然后将手中的锦盒放在案桌上。

    “父皇知道,现在的局势对我北齐不利。我北齐五十万大军已经北上,如果冯广带人从东面突击,东面的那些城池,根本毫无抵抗之力。不过我北齐也绝非只能束手就擒,这盒子,你先打开看看。”

    李天明听着自己父皇的一番话,有些疑惑的打开了那个锦盒,里面躺着的是一枚雕刻有九条龙纹的玉玺。

    这个东西就是父皇曾经说过的,他北齐国的底蕴吗?能解他北齐当下的燃眉之急?

    仿佛看出自家儿子的疑惑,太上皇淡定的捋着自己的小胡须道,“你可不要小看这枚玉玺,当初不知有多少强者想要抢夺此物,却未能如愿。此宝乃是数千年前大唐皇朝用来镇压国运之物,堪称‘国之重器’!昔日,大唐英才豪杰辈出,诗仙、诗圣、诗豪、诗魔、诗佛、诗鬼……这样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是以那时天地间另开辟了一条修行大道,名曰文道!”

    “文道?”李天明若有所思道,“我记得那似乎是能让读书人能够提笔杀敌的力量。”

    “不错,文人饱读诗书后,靠沟通文曲星宿,借星光洗炼,积攒文气,凝聚文宫。这样就能化诗词歌赋为力量,诛灭罪徒、为国杀敌。”

    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能有这样的力量?

    李天明有些惊诧,如果父皇所言属实,那么文道的力量要比他想得还要强大。

    接下来,太上皇又给他讲了许多关于大唐皇朝的辛秘。

    李天明一边听着,一边联想到昔日大唐的皇族也姓李,整个人的心便忍不住开始扑通扑通乱跳了。

    太上皇似乎看出了什么,但是他却忽然转口不谈这些往事了。

    “我北齐最东边,和昭国接壤的是洪城,那里有为父多年前埋下的一颗文道种子。等下,你只需按照我所言,写下敕令,用九龙玺盖章,洪城便能够守住了。”

    事到如今,李天明焉有不信自己的父皇之理?

    他立即开始提笔,按照太上皇口述,写下一封敕令,然后用九龙玺盖章。

    就在印章离开纸面的那一刻,远在洪城的风老翰林,只觉得自己体内突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股力量无比的温和,却也无比的磅礴,让他忍不住想要开口吟诗,将其释放出来。

    他知道,这是许多年前的国君陛下,也就是如今的****经叮嘱过他的时机到了。

    洪城之外,秦军已派出了十万大军出动,正要攻城,准备一举拿下这座小城。

    墙头之上,风城主正了正自己的衣物,他不禁回想起自己昔日少年时,也曾有过的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热血理想,顿时豪情从中而来,张口便吟道: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银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点贼。

    初春二三月,北地多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此诗刚吟完,本是温和的春风瞬时化作一把把无形的利刃,狠狠刺在攻城的秦军身上,惊得他们连连后退,不知发生了何事。

    这些利刃所化的风越聚越多,将整个洪城都护在其中,秦军顶着刺骨疼的大风攻城,却是难以寸进。

    攻城遇阻的消息很快传到秦军主帅那里。

    冯广听闻洪城城主忽然使出了妖法,立即点兵带人上前查看情况。

    洪城的城楼之上,风老翰林看着自己所吟的诗句,果真化作了实打实的力量,保护了自己所在的城池和自己身后的百姓,心中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秦军未退,依然在前虎视眈眈,如此看来,只用他自己的诗词怕是不够的。

    风老翰林思索了片刻,又张口吟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

    此诗乃是诗仙所做的《侠客行》,他才吟诵了不到一半,忽然胸口一窒,有血气上涌,显然是自己体内的力量,还不足以让他吟诵出整首诗来。

    老翰林暂时缓了缓,然而就在他停下之后,洪城门口,从虚空中走出来一个骑着银鞍白马的少年侠客,他的头上系着代表侠士的武缨,腰间佩带一柄闪亮的弯刀。

    侠士驱马前行,没有人看到他是如何出刀的。

    只是在他走过的地方,倒下了一具又一具尸体。

    此时已经骑马赶到前方的冯广,见此情况,瞳孔顿时一缩。见多识广的他,自然能够认出那个骑马而来的少年侠客乃是文道力量所化。

    但是这怎么可能?

    大唐皇朝都已经覆灭上千年了,怎么可能还有人能掌握文道的力量?

    冯广心中不解,但是没有人能为他解开这疑惑。

    眼见自己麾下的士兵们开始畏惧那个诡异出场的骑马侠客,冯广知道这样不行,他下令让弓箭手瞄准侠客,疯狂的进行射击。

    这个侠客似乎没有独立的意识,只知道前进、杀人。

    由于射来的箭矢太多太多,而侠客又离召唤他出来的风老翰林越来越远。最终,当侠客体内的文气被耗尽后,靠近他的秦军只听到“啵”得一声,侠客的身影连同他座下的白马,一同化作了碎片,消失在了空气中。

    城墙之上,风老翰林见侠客消失,又瞥见了敌军主帅冯广露了面,便强行提了一口气上来,又开口吟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他话音刚落,一个手持长弓的将军虚影,登时浮现在洪城之外,而将军手中的长弓和箭矢骤然对准了冯广所在的位置。

    这一刻,冯广感受了一种致命的危险。

    只见将军虚影面无表情,将手中的长箭射出。

    此箭没有直接射向冯广,而是被射向了天上,然而这样却更加可怕,因为被瞄中的冯广根本就不知道这支箭会从哪里突然冒出来!

    果不其然,这支箭被射入空中后,竟然转了个弯,凭空出现在冯广身后,要将其一箭穿心!

    关键时刻,一直护在冯广身边的一名亲信,奋不顾身的冲上来,将冯广扑倒,那支箭直接射穿了他的脑袋。

    从这名亲信的颅骨里迸出来的鲜血,溅了冯广一脸。

    他抹去脸上的血迹,看向洪城城墙所在的方向,眼睛里隐隐冒出一簇簇仇恨的火苗。直到此时,他才开始正眼看待那位站在城墙上屹立不倒的风城主。

    冯广让人将这名为自己挡箭而死的亲信抬了下去,接着他亲自抬手搭弓,对准半空中那名将军的虚影,放出一箭。后者先前在射出一箭后,身形已经开始变薄,此时受了冯广这位大宗师全力一击,虚影便彻底破碎了。

    风老翰林见将军虚影破碎,还要张口继续吟诵新的诗句,然而一道滚烫的液体却顺着他的鼻孔里流了出来。

    他本是凡人身体,今天借用了太多次文道的力量,身体已经开始承受不住了。

    他飞快的擦去这道血液,看向下方,却见冯广正用手中的箭对准了自己。

    就在他以为冯广要射出这一箭的时候,他却弯弓朝空中一射,一只健壮的海东青应声落地,被一名秦军接住。

    海东青腿上绑着的信筒很快被人拆开,信筒上面的暗金色花纹是大秦独有的,里面的信也是从国都咸城传过来的。

    冯广放下手中的弓箭,接过了这封信。他还没有看完,整个人的脸色就遽然大变,等到再三看了好几遍后,他的脸色反而恢复如常了。

    “传本帅军令!立即鸣金收兵!”

    此时面色平静的冯广,内心却快要急到爆炸了。

    北齐的军队一路北上,竟然成功打到了国都咸城附近?!国中留守的十几万大军,竟然在潼城第一战中,就被对方坑杀了七八万?

    难道说他一直以来的认识都是错的?他大秦的军队并不是最强的,北齐的军队才是?

    无论冯广现在愿不愿意接受咸城已被北齐几十万大军包围的处境,他都必须率领大量人马赶回去支援。

    城墙上,风老翰林听到了敌人鸣金收兵的号角声,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直到身边的守城卫兵们都开始欢呼“退兵了,秦军退兵了!”他才知道自己没有听错。

    他回头看着城内劫后余生,彼此相拥着喜极而泣的老百姓们,脸上也跟着露出了笑容。只是他还没笑多久,整个人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一直守在他身边的几名卫兵连忙将人扶住,匆匆送回城主府中,找来大夫医治。

    …………

    北齐国都,得到秦国从东面退兵消息的李天明,终是松了一口气。

    但紧接着,北面传来急件,说是大秦国要与北齐进行和谈,商谈停战的事宜。不过他们指定了代表北齐前去谈判的人,只能是天下无双派的那位慕掌门。

    李天明思忖着,如今东面的冯广已经带兵回援了,西面的宋国也是被围了国都,坚持不到几日了。这两面完全可以凑出几十万人马回援咸城,到那时,他北齐的军队就得腹背受敌了。

    至于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那座墙高城深的咸城,他自问北齐军还没有这等实力。

    如今看来,两国和谈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

    只是这一次,他却是不得不消耗掉一次让慕圣出手的机会了。

    …………

    大秦国都,咸城。

    城外,几十万的北齐军就地驻扎,围困住了咸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出口。

    身为大秦国第一智囊的安昀,却仍安然待在自己的小院里,用一小炉子烹煮着茶水。

    而此时坐在他对面的人,却是一脸的不安。

    茶煮好了,安昀亲手为对方倒了一杯,轻声道了一句,“喝茶。”

    对方诚惶诚恐的接过茶水,抿了一口,却喝得太急,根本没有尝出茶水的味道。

    “公子,我是真的不知道那个天下无双派的普通弟子去过白夜楼的消息会有那么重要,那时公子您正在执掌灭四国的策略,所以我就没想着向您汇报这件小事……”,茶水下肚后,对方终于忍不住开口解释了起来。

    他知道,今天公子请他喝茶,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情。潼城一战,秦军之所以会死伤惨重,皆是因为对方拿出等一种黑色圆球状的神秘武器。

    而他在北齐皇城的情报网,就曾经记录过这种武器。

    当时,是一名叫做史泰的天下无双派弟子,利用白夜楼先前欠下的承诺,找到去年被白夜楼挖入楼中的一位兵之大匠,拿出一张图纸,请他为自己打造一些东西。

    那些东西就是一个个的黑色可拼接起来的小圆球,里面是空心的。当时没人知道这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还以为是这名弟子用来修炼的特殊武器。所以探子记录下这个信息后,上面的人并没有怎么在意。

    安昀又抬手为对方续了一杯茶道,“你只知道去白夜楼的是个普通弟子,却不知道指使他去做这件事情的,是天下无双派中唯一的核心弟子——周静双。那位兵之大匠,脾气古怪,讨厌看到女人,而那位慕掌门,昔日也传出过大匠之名,因而更不受对方待见。为此,周静双只能将慕掌门交给她去办的任务,转交给门中那个叫史泰的小子去办。”

    坐在安昀对面的人,听到这里已是不敢动弹半分。

    公子早就叮嘱过他,要盯着那位慕圣的一举一动,可他倒好,竟然连对方交代弟子去办的事情都忽略掉了。如今更是因此疏忽,导致秦军潼城一战大败,眼下更是被对方几十万大军围城。

    一想到这里,这名中年男子忍不住湿了眼眶,跪拜在安昀面前哭求道,“回禀公子,是小人有罪!都是小人一时疏忽,才害得我大秦有此一败,更是因为小人的过错,害得公子您今日被国君责难!小人唯愿一死以赎罪尔!”

    安昀平静的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道,“只有活人才能赎罪,死了就什么都做不了了。大秦虽然败了一场,却还没有走到最后一步,接下来两国之间还会开始和谈。我要你重新回到北齐去,继续潜伏,收集关于慕掌门的一切信息。事无巨细,都必须定期汇报给我。这一次你听明白了吗?”

    “是,小人都听明白了!小人这就去办!”

    男子又冲安昀连连磕头,直到额头上沁出了鲜血,安昀才挥挥手,让他退了下去。

    接下来,那位慕掌门很快就会代表北齐国来大秦进行谈判了吧?

    如果不出意外,百晓他应该也会跟着一起来,来向自己兑现两人当日立下的赌约。

    如此想来,还真是让人有几分期待呢。

    炉子上,茶水被烧得滚烫,白色的雾气从壶口逸出。不远处的山茶花依然红的娇艳、白的高洁,一派春景,美不胜收。

章节目录

女帝要从掌门做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垛墙头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垛墙头草并收藏女帝要从掌门做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