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由校的联姻提议,后水尾自然欢喜不得,有了明朝这个靠山他不但可以确保自己的地位,还能趁机夺回失去已久的权力。德川家光那边也是支持的,和子是他的妹妹,兴子是他的外甥,这两个女人将帮助他牢固的控制日本。只有织田信衡的内心是警惕的,他知道一旦江户幕府搭上明朝这条线,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枚弃子,先前德川忠长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当然这个提议也引起了朝廷内部的强烈反对,朱慈烺是嫡长子,身份贵不可言,大臣们已经要求立为太子,以保证大明国本的稳固。若是让他迎娶一位藩属国的皇室女子,这有悖于明朝的体统,弄不好还会影响他顺利的继承大统。

    这些反对的奏折很快便淹没了司礼监的文案,曹化淳心知兹事体大,非他一人可以处理,索性又把这些奏折抬到上书房内,谨慎的说道:

    “万岁爷,内臣不得干政是太祖高皇帝的遗训,此事涉及国本奴才不敢妄言,一切全凭主子定夺。”

    朱由校抬头看了一眼曹化淳,见他脸色煞白暗暗发笑,心想你这个鬼机灵反应倒是挺快,可此时你不替我挡枪要你何用,于是故意拉长脸说道:

    “前方的战报每日不下数百件,朕哪里还有精力?你且把这些东西抬回去,一切等落日行动结束后再议。”

    曹化淳见皇帝语气坚定,犹豫了片刻后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一脸惆怅的起身告退。他知道这个黑锅不好背,说不定就会成为千夫所指,将来被发配到南海子净军也未可知。

    等他走后,朱由校望着龙案的几封奏折一筹莫展。落日行动原本是要在十年后进行的,谁知半路杀出了四国联军,朱由校认为机不可失,这才提前介入日本的内乱。如今这场战争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织田和德川两大家族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不惜放纵部下抢夺粮草和壮劳力,导致日本境内的春耕荒废,流民四起,饿殍遍野。

    为了寻找一线生机,这些难民有的往北逃至北海道和库页岛,还有的偷渡到九州岛希望得到明朝的庇护。其实接收难民并不麻烦,关键是要有足够的粮食,明军跨海作战后勤补给本就困难,哪里会有多余的物资养活他们?

    为此商周祚在皇帝的授意下,只留下有手艺的工匠、矮于车轮的孩童,以及三十岁以下的女人,其余全部转手卖给约瑟夫。这些英格兰人名义上是招工,其实就是诱骗免费的劳动力到美洲淘金,属于早期的贩奴贸易。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明朝内部,由于魏忠贤将三饷摊派到全国各地,这使得自然环境本就非常恶劣的西北雪上加霜。天启六年这里遭遇罕见的干旱,后来又出现蝗灾,致使田地几乎绝产。当地百姓为了生计被迫前往陕西、河南、四川讨饭,沿途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为了缓解灾情,西北总督卢象升四次上奏折请求取消征收甘肃、宁夏的三饷,并要求朝廷拨款赈灾,开放粮仓周济灾民。同时安排甘肃巡抚左光斗、总兵罗乾象加强警备,防止流民趁机作乱。

    魏忠贤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凑齐军饷,自然不会同意卢象升的提议,两人势如水火,一时难分胜负。可是入秋以后,流民越聚越多,西北各州县经常出现打家劫舍的情况,治安压力非常大。那些脑袋上长着反骨的阴谋家趁机煽动难民闹事,高迎祥、罗汝才、李自成等陆续登上历史的舞台。

    按照大明律例,各地巡抚要如实奏报叛乱的情况,朝廷也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应对,但落日行动马上要进入第二阶段,这个时候跟皇帝说发生叛乱无异于找死。午朝时孙承宗、韩爌、黄克缵、李邦华、朱燮元等一干老臣面色沉重,不知该如何开口,朱由校虽然已经得到戚兴国的密报,却也装作不知。最后还是敢于仗义执言的郑三俊站了出来,俯首嚎啕大哭的说道:

    “启奏陛下,讨伐倭寇的战争已达成预期的目标,说明王师天道昭昭,列祖列宗有在天之灵。可是今年西北旱情严重,庄稼几乎绝产,若继续在当地征收三饷,微臣担心像高迎祥、罗汝才等贼人的叛乱会越来越多。”

    朱由校听完假装非常吃惊,愤怒的拍了下桌子,大声责问道:

    “诸位爱卿,郑大人此话是何意?”

    韩爌见郑三俊已经向皇帝摊牌,自知身为内阁首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索性将西北的局势一股脑的交代清楚。朱由校表面上越听越气,咬牙切齿的咒骂魏忠贤祸国殃民,发誓要将这个狗奴才拖到午门枪毙半个小时。不过他内心则是一阵狂喜,该来的总会来,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高迎祥造反的才华在动乱的西北发挥的淋漓尽致,逮住机会便劝说流民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而死?加上整个朝廷已经迁至南京,皇帝正在全力指挥讨倭的战争,他认为这是绝佳的机会,带领手下的得力干将一路往东前进。攻克汉中后将瑞王府劫掠一空,又命部下把王府内外杀的鸡犬不留,以此断绝众人的退路。

    瑞王府的惨案很快便传到南京,这让朱由校非常恼火,责令卢象升火速驰援汉中,并安排曹文诏、罗乾象、艾万年从三面夹击这股叛军。眼见官军来势汹汹,高迎祥自知无法正面迎战,便在磨盘山与罗汝才、横天王、九条龙等人合兵一处,进入防守比较薄弱的山西省南部,依托太行山跟朝廷周旋。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乃中原地区重要的地理屏障,往东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北上可以直达京师,南下可以攻击洛阳。高迎祥带着十几万部众很快便在这里驻扎下来,成为太行第一大盗,还叫人模仿梁山好汉在山寨内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可是他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自打天启皇帝登基以来,他一直在调拨内银赈济灾民,犒赏边关将士,自己却过得非常简朴。每顿饭不过是四菜一汤,一件龙袍穿了六年,每年处理政务的时间多达七、八个时辰。更有甚者,小皇帝多次率军出征,剿灭女真、蒙古的匪首,平息西南土司叛乱,眼下他又在东海讨伐倭寇,这难道不是在替天行道?

    由于太行山不属于西北总督的管辖范围,卢象升追到这里后只能停止行军,命令曹文诏、罗乾象、艾万年原地待命,自己则亲自前往大同与宣大总督董汉儒商议。逃出生天的高迎祥瞅准明朝调兵制度的漏洞,星夜驰往洛阳,声明只为了福王的金钱百万,不会伤及无辜。

    这个福王乃万历的三子朱常洵,母亲便是大名鼎鼎的郑贵妃,即国本之争的主人公。朱常洛入驻东宫以后,万历帝将这个心爱的儿子封到繁华的洛阳,并拿出四万顷良田供他享用。

    地位尊贵的朱常洵从小便养尊处优,到洛阳后终日饮酒作乐,喜好美人与歌舞,对外界的灾情、叛乱漠不关心。直到高迎祥的叛军兵临城下,这才幡然醒悟,连忙宴请河南参政王胤昌、总兵王绍禹,以及副将刘见义、罗泰,并拿出黄金千两招募勇士拒敌,自己手持长矛多次冲入敌阵,颇有朱元璋的雄风。

    在朱常洵的带领下,洛阳百姓纷纷登上城墙帮助官军退敌,高迎祥见状立即鸣金收兵,假装溃不成军。是夜朱常洵在王府宴请各位守将,不料王绍禹早就觊觎他的万贯家财,暗中勾结高迎祥里应外合,打开北门引贼入城,亲自率兵包围王府。叛军早已尝到了洗劫王府的甜头,当即蜂拥而入将福王的家产搬运一空,顺手将活人屠杀殆尽。

    众人在洛阳烧杀抢掠了三天三夜,高迎祥这才想起牢里还关着朱常洵,便命人将他押到大营。为了让部下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高迎祥命李自成想个办法处置这位体态臃肿的福王。

    李自成不知是计,自鸣得意的上前不怀好意的捏了捏他身上的赘肉,突然灵机一动,让人把朱常洵绑起后剥光剃毛,并用药物灌肠,里里外外的捯饬干净后将其扔到大锅里和几只野鹿煮成一锅“福禄汤”。

    高迎祥此举虽然过于残暴,但却让叛军士气大振,各路匪首自知不是他的对手,便共同推举他为闯王,作为众人的首领。此时高迎祥似乎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以为乳臭未干的天启皇帝会和朱常洵一样腐败无能,便开始盘算北上攻打京师,与南京的朝廷划江而治。

章节目录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鹤北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鹤北飞并收藏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