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诡异的笑容把一众皇子的心都凉透了,连忙避开目光。
“朕此番也不仅仅是说些家常话,最主要的是你的大皇兄说,府衙知事一职一直悬空,京中也是有些案件需要处理,暂代的人选,朕以为由谨言你推荐为好,朕只相信你的眼光。”
他突然提议又是让众人看不清他的心思,只得抱着观望的态度,等待着他们的谈话。
赵元明又说“先前也不是没有大臣推荐过,多数是一些在边疆有些战绩的将士,朝中的一些规矩他们不懂,就算在边疆如何出彩,也不可能做好京都的差事,自然,京都的人也做不好边疆的差事,先前我军大将军韩老将军想要请辞,朕也是不知该如何回应,实在没有好的人选。”
赵元明看似闲话家常,鲁莽如赵元重只听见表面的意思,心急的说“父皇,儿臣以为这么多年来磨练足够,就是差一个可以到战场上立功的机会。”
“你能有此壮志雄心,也不枉这些年朕对你的教育,吃些菜吧。”赵元明敷衍几句。
众人看不清他的意图,赵元明把大皇子冷落完后,又说“韩老将军听闻失婴案主谋是楼兰国的太子,对于易容术也是来寻过朕帮助,说是营中出了奸细,手段和被捉的歹徒用的是同一种手法,不知谨言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赵谨言一怔,这才醒觉自己这些日子的全副心思都在寻找妻子一事,期间确实有人曾经来访,可他哪有心思去接待。
“儿臣深居王府,对此事未有研究。”
“眼下画儿失踪,这也不失为一个突破点,不如你去了解一番?也算解了韩老将军的担忧了。”赵元明脸上从容自若,一切好似都是家常闲谈。
赵谨言好似听出暗藏的其他讯息,只是他脑袋混乱,一时也没发现其中不妥,只好随声迎合“儿臣遵旨。”
送走了一干人等,赵谨言坐在席上出神,一动不动的,谁也不敢向前打扰。
多日来的困扰好似突然明朗了,身为南充朝的三皇子,势力在朝中举足轻重,这样的权势他为何放着不用,非要挠破脑袋去琢磨线索。
拥有这样的权力,他大可行非常之举,集中精力捣破楼兰国这一条唯一的线索,就不信他踏平楼兰国的那一刻,就算夏如画不在其中,那有关联的人物还能少了?
有了这样的觉悟,他先是到访韩老将军的府上,表明自己的来意后,韩老将军对赵谨言的赏识,当场便表态。
心底有了把握,早朝时,赵谨言当着文武百官面前,把自己的意图表明。
一旁的皇子只觉得他异想天开,他在京中当了多久的闲散王爷,也就成日围着那夏如画转,成婚前更是多有荒唐之举,先是点评了京中所有待字闺中的高门贵女,还因为小事把贵族女子囚禁,这种种……
“吾儿能有此觉悟,朕深感欣慰。”
一众皇子对赵元明的态度表示讶异,前几日看他对大将军之位仍有所保留,莫非他正是有意为之?不过大将军一职是好是坏仍在未知,心机如二皇子赵意兴这般,自然是没有轻举妄动。
大皇子赵元重却如故的鲁莽,立即表示反对“谨言,你如此冒进实在不妥,加上你家王妃还下落不明,你就不打算多点心思去寻觅,搞不好再晚些便要——”
“各位爱卿不知对瑞王的请求有何看法?”赵元明适时的打断,不悦的睨了他一眼,人虽蠢,可到底是自己的骨肉。
赵谨言对夏如画的深情,京中谁人不知,也不怕因此血染大殿,按照他对赵谨言的了解,也不是没有可能,都还只是年少轻狂,多经历些也是好事。
大殿之上一时低声议论,这时,右丞相站出来回禀“圣上,瑞王殿下有过功绩,在京中更是受百姓爱戴,臣以为,若只是当这个大将军之位,实在屈才了,圣上在位多年,却一直迟迟未立太子,臣以为不妥,请圣上以大局为重。”
左丞相立即站出来反对“右丞相,你何故在此时提起此事,太子一事圣上自有定夺,何须你旁敲侧击的。”
作为三朝元老,这样的开头自然是要他们这些一品大员来说,更何况立太子之事早些年他左丞相便已经提议,而且提议的竟然是大皇子赵元重,唯一的理由是立长为先。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多有不服,立嫡立贤为首要,立长算什么?加上大皇子赵元重善妒无才无德,是个明理的普通少年都不会选他。
太傅亦站出来反驳“左丞相此言差矣,圣上的儿子之中,瑞王的优秀,满朝百官都是信服的,只叹他意在为百姓谋福祉,他的伟大和谦虚,放眼众皇子中,更无人能及,如今好不容易有治国平天下的大志,是天下之福音,臣以为应当顺势而为。”
“如此太傅大人您是觉得瑞王还要高于圣上的旨意?”左丞相质问。
“左丞相大人莫非没学过一句俗语?强扭的瓜不甜,圣上惜才,希望瑞王不止为京都百姓谋福祉,更是为整个国家谋福祉,如今瑞王殿下觉悟,左丞相为何不以国家为优先,如此抗拒是为何?”太傅说。
“我何时抗拒,太子一事自有圣上圣裁,何须你在此指手画脚,你这是藐视圣威。”左丞相日常般极力反对。
场面一时针锋相对,赵元明向来开明,因此这样的朝堂争论也就变得寻常,只是大殿之上,任谁都看出此事是当今圣上开口,右丞相等人只是附议,就是他左丞相眼拙。
“左丞相这是在问朕的意见吗?还是替朕做主了?”
“圣上,臣绝不容许其他人对圣上的藐视。”左丞相自诩赤胆忠心。
他理直气壮在赵元明眼里不值一文,“朕得左丞相的维护,甚感欣慰,不过朕以为右丞相太傅所言甚是,有些明面上不能说的话,朕便与众卿家心照不宣了,朕的孩儿亦不负众望,立志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
“朕此番也不仅仅是说些家常话,最主要的是你的大皇兄说,府衙知事一职一直悬空,京中也是有些案件需要处理,暂代的人选,朕以为由谨言你推荐为好,朕只相信你的眼光。”
他突然提议又是让众人看不清他的心思,只得抱着观望的态度,等待着他们的谈话。
赵元明又说“先前也不是没有大臣推荐过,多数是一些在边疆有些战绩的将士,朝中的一些规矩他们不懂,就算在边疆如何出彩,也不可能做好京都的差事,自然,京都的人也做不好边疆的差事,先前我军大将军韩老将军想要请辞,朕也是不知该如何回应,实在没有好的人选。”
赵元明看似闲话家常,鲁莽如赵元重只听见表面的意思,心急的说“父皇,儿臣以为这么多年来磨练足够,就是差一个可以到战场上立功的机会。”
“你能有此壮志雄心,也不枉这些年朕对你的教育,吃些菜吧。”赵元明敷衍几句。
众人看不清他的意图,赵元明把大皇子冷落完后,又说“韩老将军听闻失婴案主谋是楼兰国的太子,对于易容术也是来寻过朕帮助,说是营中出了奸细,手段和被捉的歹徒用的是同一种手法,不知谨言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赵谨言一怔,这才醒觉自己这些日子的全副心思都在寻找妻子一事,期间确实有人曾经来访,可他哪有心思去接待。
“儿臣深居王府,对此事未有研究。”
“眼下画儿失踪,这也不失为一个突破点,不如你去了解一番?也算解了韩老将军的担忧了。”赵元明脸上从容自若,一切好似都是家常闲谈。
赵谨言好似听出暗藏的其他讯息,只是他脑袋混乱,一时也没发现其中不妥,只好随声迎合“儿臣遵旨。”
送走了一干人等,赵谨言坐在席上出神,一动不动的,谁也不敢向前打扰。
多日来的困扰好似突然明朗了,身为南充朝的三皇子,势力在朝中举足轻重,这样的权势他为何放着不用,非要挠破脑袋去琢磨线索。
拥有这样的权力,他大可行非常之举,集中精力捣破楼兰国这一条唯一的线索,就不信他踏平楼兰国的那一刻,就算夏如画不在其中,那有关联的人物还能少了?
有了这样的觉悟,他先是到访韩老将军的府上,表明自己的来意后,韩老将军对赵谨言的赏识,当场便表态。
心底有了把握,早朝时,赵谨言当着文武百官面前,把自己的意图表明。
一旁的皇子只觉得他异想天开,他在京中当了多久的闲散王爷,也就成日围着那夏如画转,成婚前更是多有荒唐之举,先是点评了京中所有待字闺中的高门贵女,还因为小事把贵族女子囚禁,这种种……
“吾儿能有此觉悟,朕深感欣慰。”
一众皇子对赵元明的态度表示讶异,前几日看他对大将军之位仍有所保留,莫非他正是有意为之?不过大将军一职是好是坏仍在未知,心机如二皇子赵意兴这般,自然是没有轻举妄动。
大皇子赵元重却如故的鲁莽,立即表示反对“谨言,你如此冒进实在不妥,加上你家王妃还下落不明,你就不打算多点心思去寻觅,搞不好再晚些便要——”
“各位爱卿不知对瑞王的请求有何看法?”赵元明适时的打断,不悦的睨了他一眼,人虽蠢,可到底是自己的骨肉。
赵谨言对夏如画的深情,京中谁人不知,也不怕因此血染大殿,按照他对赵谨言的了解,也不是没有可能,都还只是年少轻狂,多经历些也是好事。
大殿之上一时低声议论,这时,右丞相站出来回禀“圣上,瑞王殿下有过功绩,在京中更是受百姓爱戴,臣以为,若只是当这个大将军之位,实在屈才了,圣上在位多年,却一直迟迟未立太子,臣以为不妥,请圣上以大局为重。”
左丞相立即站出来反对“右丞相,你何故在此时提起此事,太子一事圣上自有定夺,何须你旁敲侧击的。”
作为三朝元老,这样的开头自然是要他们这些一品大员来说,更何况立太子之事早些年他左丞相便已经提议,而且提议的竟然是大皇子赵元重,唯一的理由是立长为先。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多有不服,立嫡立贤为首要,立长算什么?加上大皇子赵元重善妒无才无德,是个明理的普通少年都不会选他。
太傅亦站出来反驳“左丞相此言差矣,圣上的儿子之中,瑞王的优秀,满朝百官都是信服的,只叹他意在为百姓谋福祉,他的伟大和谦虚,放眼众皇子中,更无人能及,如今好不容易有治国平天下的大志,是天下之福音,臣以为应当顺势而为。”
“如此太傅大人您是觉得瑞王还要高于圣上的旨意?”左丞相质问。
“左丞相大人莫非没学过一句俗语?强扭的瓜不甜,圣上惜才,希望瑞王不止为京都百姓谋福祉,更是为整个国家谋福祉,如今瑞王殿下觉悟,左丞相为何不以国家为优先,如此抗拒是为何?”太傅说。
“我何时抗拒,太子一事自有圣上圣裁,何须你在此指手画脚,你这是藐视圣威。”左丞相日常般极力反对。
场面一时针锋相对,赵元明向来开明,因此这样的朝堂争论也就变得寻常,只是大殿之上,任谁都看出此事是当今圣上开口,右丞相等人只是附议,就是他左丞相眼拙。
“左丞相这是在问朕的意见吗?还是替朕做主了?”
“圣上,臣绝不容许其他人对圣上的藐视。”左丞相自诩赤胆忠心。
他理直气壮在赵元明眼里不值一文,“朕得左丞相的维护,甚感欣慰,不过朕以为右丞相太傅所言甚是,有些明面上不能说的话,朕便与众卿家心照不宣了,朕的孩儿亦不负众望,立志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