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三房众人在当晚举行了小小的家宴,庆贺谢显之与谢谨之兄弟平安无事地从竹山书院归来,也是庆贺湖阴县的这一场水患终于过去了。
虽然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要忙,族里有不少人病倒了,还有许多产业、房屋受损,谢家角的堤坝与祖坟在洪水过后需要整修,过不了多久又要过年了……但这并不妨碍谢家人先私底下小小地祝贺一番。大家平安迈过了这个坎,心里都充满了庆幸与感恩。
文氏还与宗房的妯娌们,以及二房的谢梅珺商议了,要找个好日子,到附近的寺庙去上香还神。
谢徽之在一家人高高兴兴吃饭的时候,又说了一个好消息:金山卫的官兵感激谢家借出老宅,又派了仆人照看他们的伤兵,并及时请来大夫医治时疫、提供充足物资等事,应允可以给谢家两个名额,加入金山卫。只要表现不是太差,起码也是个小旗的品阶。这两个名额的归属,就交给谢家三房决定了。
谢徽之还有点小心动呢,他实在是不太耐烦读书。但等他从萧瑞那里打探到,金山卫治军很严,卫所里所有士卒军官都要参加日常操练,不能偷懒,而且操练还颇为辛苦之后,就立刻打消了某些想法。他把这件事告诉文氏,看族里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文氏闻言顿时发起了愁:“我们上哪儿找合适的人选去?家里除了你,男孩子们都是文弱的,你又要考科举。我看,还是报到宗房去吧。咱们谢氏族人里没有合适的,姻亲那里兴许有合适的人选。”
谢慕林心中一动:“谢家怎会没有人选?六房的谨洪哥不就挺合适吗?身材高大健壮,又有力气,还从小习武,差一点儿就进了县衙做捕头了。”
谢慕林扮男装随族中叔伯兄弟们巡了大半个月的谢家角,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获得了日常穿男装的许可,还与许多族人混熟了,也更了解许多人的家庭情况。
她说的这位谢谨洪堂兄,本身其实是五房旁支的儿子,却过继到了六房旁支一对没有儿女的夫妇名下为嗣。如今,他亲生父母与嗣父母都已相继去世了,只剩下五房的亲祖父祖母、亲叔一家,以及一位亲兄长这几位血亲。由于他的嗣母娘家兄弟是邻近归安县的捕头,他从小跟着这位舅舅习武,学了一身好武艺,差一点儿就要入了归安县做捕快,却被他本生家庭的亲人拦下了。
五房已出了一位同进士,一心要再多培养几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出来,谢谨洪的长兄便是其中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苗子,眼下二十多岁,已是童生,随时都有可能考中秀才。倘若他成了秀才,他的嫡亲兄弟却做了捕快,入了皂吏一流,多少有些给他脸上抹黑。因此,五房上下坚决反对谢谨洪去归安县,反倒让他入族学读书,就算什么都读不成,好歹也能多沾些书香气息,将来由家族安排去打理点产业,总比做皂吏体面些,不会给兄长丢脸。然而谢谨洪哪里耐烦读四书五经?只把兵书和律法方面的书籍记熟了,还喜好看些山川地理的杂书,五房又担心他会成为讼棍或游侠,平日里从没什么好话。
谢慕林听说这种事时,只觉得荒唐无比。谢谨洪的兄长连秀才都还没考中呢,就先阻拦过继出去的兄弟前程了,是不是想太多了些?况且,做捕快又有什么丢脸的呢?皂吏又如何?宗房的谢瑁之妻王氏是主簿之女,娘家父亲原也是从吏员升上去才做的主簿,宗房跟他家联姻,也没觉得有什么。五房这么瞧不起吏员,是在嫌弃谁呢?
谢慕林还听到有些族人私底下抱怨五房,说宗房是一族之长,二房有翰林又有书院,三房出了个从三品的高官,四房出了正经进士,五房只是有个同进士而已,前头四个房头,却都不如五房规矩大。谢慕林总算明白这所谓的“规矩大”是什么意思了。
她心中不以为然,认为宗房与二房、四房都不吭声,就只有三房出头,才能为谢谨洪争取一个光明的前程了。他今年不过是二十一岁,还未娶妻,这一生还很长,怎能一直被兄长阻碍?那是早已将他出继出去的亲人,既然已经放弃了他,又凭什么继续操纵他的人生呢?
于是谢慕林便对文氏说:“谨洪哥挺合适的,生得高大英武,身手也好,性情很是敦厚宽和,只是碍着咱们谢家没有合适的门路,又怕做了捕快后,沦入皂吏贱籍,会妨碍五房读书的堂兄弟名声。但他从军就没这个问题了,军户子弟也是能科举的,若他做了武官,还能光宗耀祖呢。咱们谢家虽然一心要做个诗礼大族,但若有子弟能在军伍中做出点成绩来,也一样是给祖上添光采的事,不是吗?”
文氏深觉女儿说得有理:“回头跟宗房说起的时候,我就提一提谨洪吧。除了他,咱们族里也确实没别人更合适了。就算要舍一个名额给姻亲,也不能一点儿好处都不给咱们自家人吧?金山卫感激的,毕竟是我们谢家人呢。”
这事儿就此议定,宗房还是相当尊重文氏意见的,金山卫承的是三房的恩惠,这种事文氏发了话,就基本算是定下来了。
谢慕林笑笑,不再多说,却看到哥哥谢谨之暗暗瞪了自己一眼,知道他这是抱怨自己又把文氏推出去得罪人了。
可是,文氏如今是族里品阶最高的诰命,只靠着温柔和气在族里挣好人缘是不够的,总要表现出一点强势来,才不容易被人小看、利用。反正,为族中晚辈安排好前程,任谁都没法说她有错,说担心谢谨洪从军会影响他哥哥的名声?总得要他哥哥考出个功名来,才好说这话吧?否则,为了个童生,把一个小旗甚至是更高的武官给放弃了,那是人干事?
等到族人看清楚,文氏不但温柔和气,怜贫惜弱,大方地接济、提携十三房发财,还能给族中孤儿安排光明前程,谁还会不拥护她呢?就算五房有再多的怨言,也会抛诸脑后了。
明年文氏就要去北平与谢璞团聚,到时候她身为一位三品官的正妻,是需要与人交际往来,掌管一家中馈的。若还是从前那副柔柔弱弱、认为全世界都是好人的模样,也不知会不会被人算计欺负呢。谢慕林很想让她先在族里锻炼一下,反正五房再怎么作妖,也不会太过分的。
吃过晚饭,一家人说说笑笑,有坐在花厅里喝茶聊天的,有出去慢走散步的,还有人惦记着自己院子里的事,早早告退了。谢徽之给两位哥哥使了个眼色,又轻轻扯了一下谢慕林的袖子,兄妹四人寻了个理由,告退出来,转道去了谢显之的雪松院,在正堂里坐下说话。
谢徽之不等谢显之唤丫头上茶,便急急道:“大哥,我从萧二那里听说了些你生母的消息!”
()
虽然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要忙,族里有不少人病倒了,还有许多产业、房屋受损,谢家角的堤坝与祖坟在洪水过后需要整修,过不了多久又要过年了……但这并不妨碍谢家人先私底下小小地祝贺一番。大家平安迈过了这个坎,心里都充满了庆幸与感恩。
文氏还与宗房的妯娌们,以及二房的谢梅珺商议了,要找个好日子,到附近的寺庙去上香还神。
谢徽之在一家人高高兴兴吃饭的时候,又说了一个好消息:金山卫的官兵感激谢家借出老宅,又派了仆人照看他们的伤兵,并及时请来大夫医治时疫、提供充足物资等事,应允可以给谢家两个名额,加入金山卫。只要表现不是太差,起码也是个小旗的品阶。这两个名额的归属,就交给谢家三房决定了。
谢徽之还有点小心动呢,他实在是不太耐烦读书。但等他从萧瑞那里打探到,金山卫治军很严,卫所里所有士卒军官都要参加日常操练,不能偷懒,而且操练还颇为辛苦之后,就立刻打消了某些想法。他把这件事告诉文氏,看族里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文氏闻言顿时发起了愁:“我们上哪儿找合适的人选去?家里除了你,男孩子们都是文弱的,你又要考科举。我看,还是报到宗房去吧。咱们谢氏族人里没有合适的,姻亲那里兴许有合适的人选。”
谢慕林心中一动:“谢家怎会没有人选?六房的谨洪哥不就挺合适吗?身材高大健壮,又有力气,还从小习武,差一点儿就进了县衙做捕头了。”
谢慕林扮男装随族中叔伯兄弟们巡了大半个月的谢家角,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获得了日常穿男装的许可,还与许多族人混熟了,也更了解许多人的家庭情况。
她说的这位谢谨洪堂兄,本身其实是五房旁支的儿子,却过继到了六房旁支一对没有儿女的夫妇名下为嗣。如今,他亲生父母与嗣父母都已相继去世了,只剩下五房的亲祖父祖母、亲叔一家,以及一位亲兄长这几位血亲。由于他的嗣母娘家兄弟是邻近归安县的捕头,他从小跟着这位舅舅习武,学了一身好武艺,差一点儿就要入了归安县做捕快,却被他本生家庭的亲人拦下了。
五房已出了一位同进士,一心要再多培养几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出来,谢谨洪的长兄便是其中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苗子,眼下二十多岁,已是童生,随时都有可能考中秀才。倘若他成了秀才,他的嫡亲兄弟却做了捕快,入了皂吏一流,多少有些给他脸上抹黑。因此,五房上下坚决反对谢谨洪去归安县,反倒让他入族学读书,就算什么都读不成,好歹也能多沾些书香气息,将来由家族安排去打理点产业,总比做皂吏体面些,不会给兄长丢脸。然而谢谨洪哪里耐烦读四书五经?只把兵书和律法方面的书籍记熟了,还喜好看些山川地理的杂书,五房又担心他会成为讼棍或游侠,平日里从没什么好话。
谢慕林听说这种事时,只觉得荒唐无比。谢谨洪的兄长连秀才都还没考中呢,就先阻拦过继出去的兄弟前程了,是不是想太多了些?况且,做捕快又有什么丢脸的呢?皂吏又如何?宗房的谢瑁之妻王氏是主簿之女,娘家父亲原也是从吏员升上去才做的主簿,宗房跟他家联姻,也没觉得有什么。五房这么瞧不起吏员,是在嫌弃谁呢?
谢慕林还听到有些族人私底下抱怨五房,说宗房是一族之长,二房有翰林又有书院,三房出了个从三品的高官,四房出了正经进士,五房只是有个同进士而已,前头四个房头,却都不如五房规矩大。谢慕林总算明白这所谓的“规矩大”是什么意思了。
她心中不以为然,认为宗房与二房、四房都不吭声,就只有三房出头,才能为谢谨洪争取一个光明的前程了。他今年不过是二十一岁,还未娶妻,这一生还很长,怎能一直被兄长阻碍?那是早已将他出继出去的亲人,既然已经放弃了他,又凭什么继续操纵他的人生呢?
于是谢慕林便对文氏说:“谨洪哥挺合适的,生得高大英武,身手也好,性情很是敦厚宽和,只是碍着咱们谢家没有合适的门路,又怕做了捕快后,沦入皂吏贱籍,会妨碍五房读书的堂兄弟名声。但他从军就没这个问题了,军户子弟也是能科举的,若他做了武官,还能光宗耀祖呢。咱们谢家虽然一心要做个诗礼大族,但若有子弟能在军伍中做出点成绩来,也一样是给祖上添光采的事,不是吗?”
文氏深觉女儿说得有理:“回头跟宗房说起的时候,我就提一提谨洪吧。除了他,咱们族里也确实没别人更合适了。就算要舍一个名额给姻亲,也不能一点儿好处都不给咱们自家人吧?金山卫感激的,毕竟是我们谢家人呢。”
这事儿就此议定,宗房还是相当尊重文氏意见的,金山卫承的是三房的恩惠,这种事文氏发了话,就基本算是定下来了。
谢慕林笑笑,不再多说,却看到哥哥谢谨之暗暗瞪了自己一眼,知道他这是抱怨自己又把文氏推出去得罪人了。
可是,文氏如今是族里品阶最高的诰命,只靠着温柔和气在族里挣好人缘是不够的,总要表现出一点强势来,才不容易被人小看、利用。反正,为族中晚辈安排好前程,任谁都没法说她有错,说担心谢谨洪从军会影响他哥哥的名声?总得要他哥哥考出个功名来,才好说这话吧?否则,为了个童生,把一个小旗甚至是更高的武官给放弃了,那是人干事?
等到族人看清楚,文氏不但温柔和气,怜贫惜弱,大方地接济、提携十三房发财,还能给族中孤儿安排光明前程,谁还会不拥护她呢?就算五房有再多的怨言,也会抛诸脑后了。
明年文氏就要去北平与谢璞团聚,到时候她身为一位三品官的正妻,是需要与人交际往来,掌管一家中馈的。若还是从前那副柔柔弱弱、认为全世界都是好人的模样,也不知会不会被人算计欺负呢。谢慕林很想让她先在族里锻炼一下,反正五房再怎么作妖,也不会太过分的。
吃过晚饭,一家人说说笑笑,有坐在花厅里喝茶聊天的,有出去慢走散步的,还有人惦记着自己院子里的事,早早告退了。谢徽之给两位哥哥使了个眼色,又轻轻扯了一下谢慕林的袖子,兄妹四人寻了个理由,告退出来,转道去了谢显之的雪松院,在正堂里坐下说话。
谢徽之不等谢显之唤丫头上茶,便急急道:“大哥,我从萧二那里听说了些你生母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