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忍不住了
这一夜,都疯了,斗争至今,人心还是人心吗?
久攻不破长安门的曹钦也开始了最后的疯狂,他用火烧起了长安门,但长安门内的御林军早有防备,水缸沙子一应俱全,外加长安门早已被砖头堵上了,烧破了宫门也是无妨。
久攻不下的鞑军已经失去了耐心,于是乎曹钦疯狂的让他们先掠夺一番,以压制这股无法发泄的怒火。老百姓自然没有什么油水,被烧杀掠夺,满门灭口的多数是刚才并不作为的那些所谓的“忠臣义士”。
英子在暗处看着这一切,冷冷的哼了一声说道:“轮回报应屡试不爽,袖手旁观反受灭顶之灾,活该!”
杨郗雨笑了笑说道:“再热闹一些吧,再热闹一些估计那人就该忍不住诱惑了。”
英子迟疑片刻才说道:“要是朱见闻忍住了大乱的诱惑,没有跟着起兵造反,妹妹将如何收场?”
谭清也看向杨郗雨,杨郗雨眼中精光一闪说道:“那也动手,不然我不放心,现在的等待不过是给韵之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罢了。”谭清笑道:“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咱们家我算看明白了,就英子姐善良。”
自从白勇死后,谭清为白勇守寡,日日夜夜吃斋穿皂,头发高高盘起,一根素簪扎着。今日看到谭清的笑容,杨郗雨和英子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谭清终于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一通掠夺之后,曹钦高喊道:“长安门攻不下来,咱们去东安门。”此时天已经有些微明了,不少鞑官心中已然明白,这次政变算是败了,只是他们还抱有最后一丝侥幸,希望从东安门能够打入宫中,执行着曹钦“异想天开”的安排。
所有人陷入一种癫狂状态,他们烧杀辱掠,不光是为了保持着这种亢奋的战斗热情,更是因为若真不能成功,还可以裹着财物接机溜出京城,也算没白忙活一场。等过两年风平浪静了,再回来当一名鞑军,毕竟这次谋反的罪魁祸首是曹家父子二人。至于帮凶实在太多,也不好一并牵连,杀几个领头的法不责众时间长也就过去了,现如今这种想法充斥着整个鞑军之中。
故而,看似现在的鞑军热情澎湃的,其实很容易一触即溃。
孙镗大难不死逃过了乱军的厮杀,他既没有躲在朝房里,也没有回自己家,更没有逃开,而是向着兵营走去,他要带兵救驾。他没有兵符,这一夜他是在朝房度过的,明日就要领了兵符西征了,去接管甄玲丹和晁刑打下的大片疆土。
可是睡到半夜却发现大事不好,于是便去搬救兵,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相应自己,而手中确实没有兵符,因为兵符是要第二天出征的时候才领的,如今这幅场景让孙镗激动地差点哭出来,还是忠义之士多啊。
本以为没有兵符的情况,能有一百人跟自己走,去用鲜血换取国之安定就不错了。却未曾想到,自己振臂一呼之下,呼啦啦的竟有两三千人加入进来。
孙镗凭经验迅速的推翻了先前的想法,当兵吃粮那有什么忠义爱国之士。于是便以为这些人是照着功名和平叛后的嘉奖而来的,于是乎孙镗便想大肆宣扬一番,却发现眼前的这群人眼光中透出一股坚定,并且自己列队报号,报号中分别有一个词“密十三”和“天字多少号”号码各不相同。
孙镗疑惑了,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可是既然能跟着自己去杀敌平叛就是好样的,也顾不得这么多,于是带着这队人马朝着长安门跑去。
朱见闻坐不住了,他算着时间,从政变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几个时辰了,这说这次叛变很不成功,没有一举获胜,同时也说明了个问题,京城防备空虚,卢韵之的确出城去了,并没有潜伏在城里。
而城内的明军根本无力抵抗,否则也不会让混乱持续这么久。所以现在两方应该是势均力敌的,朱见闻支持谁,谁的胜算就更大一些。朱见闻想了,如果一旦政变成功立刻倒戈相向,杀了曹吉祥,然后禁闭城门收拢军队的控制权,把出城的卢韵之拒之门外,宣布其是乱臣贼子,方可成大事。
这个计划或许有些仓促,但日后的事情慢慢安排就好,当今是大乱之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或许曹吉祥和京城守军已经拼的两败俱伤了,只要自己加入便可坐收渔人之利。
朱见闻在屋里急的团团转,最后猛然抓起杯子摔到地上,喝令道:“集结勤王军,列队随我杀入皇宫,勤王护驾,剿灭宫中控制皇上的奸党!”当然勤王军的将士们自然不知道,其实皇宫内的曹吉祥早已被制服,即使知道或许也会听从朱见闻的一切安排,因为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
朱见闻的五百人勤王军都是忠于统王朱见闻的,朱见闻工于心计,经过很长时间的暗查才发现,这队人马并没有卢韵之派进来的卧底。当然卢韵之并不是好心,因为勤王军包括这一切是杨郗雨安排的,杨郗雨深知朱见闻的性格,所以干脆一个卧底都不安排,让朱见闻放心,这才能够真正做到引蛇出洞。对此,卢韵之又一次默许了。
正因为这支五百个精壮的忠诚战士所组成的队伍,朱见闻才会参与到这场“游戏”中来,由此看来,杨郗雨的这步棋其实走对了。
朱见闻率军朝着长安门进发,这里是进攻皇宫的最好的宫门,善于守城的朱见闻自然知道。可是半道上却得知,曹钦已经带人转攻东安门去了,朱见闻勃然大怒道:“真他娘的乱弹琴!”
话虽如此,但朱见闻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进攻长安门,死攻!
天从蒙蒙亮变成了一丝放晴,当朱见闻率部赶到长安门的时候,却发现了在东安门前排列着的一千余人,这些人身材不一,不全是膀大腰圆之辈,却个个眼冒精光,一看就是高手。朱见闻心中一惊,不由得大叫一声:“不好,中计了!”
久攻不破长安门的曹钦也开始了最后的疯狂,他用火烧起了长安门,但长安门内的御林军早有防备,水缸沙子一应俱全,外加长安门早已被砖头堵上了,烧破了宫门也是无妨。
久攻不下的鞑军已经失去了耐心,于是乎曹钦疯狂的让他们先掠夺一番,以压制这股无法发泄的怒火。老百姓自然没有什么油水,被烧杀掠夺,满门灭口的多数是刚才并不作为的那些所谓的“忠臣义士”。
英子在暗处看着这一切,冷冷的哼了一声说道:“轮回报应屡试不爽,袖手旁观反受灭顶之灾,活该!”
杨郗雨笑了笑说道:“再热闹一些吧,再热闹一些估计那人就该忍不住诱惑了。”
英子迟疑片刻才说道:“要是朱见闻忍住了大乱的诱惑,没有跟着起兵造反,妹妹将如何收场?”
谭清也看向杨郗雨,杨郗雨眼中精光一闪说道:“那也动手,不然我不放心,现在的等待不过是给韵之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罢了。”谭清笑道:“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咱们家我算看明白了,就英子姐善良。”
自从白勇死后,谭清为白勇守寡,日日夜夜吃斋穿皂,头发高高盘起,一根素簪扎着。今日看到谭清的笑容,杨郗雨和英子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谭清终于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一通掠夺之后,曹钦高喊道:“长安门攻不下来,咱们去东安门。”此时天已经有些微明了,不少鞑官心中已然明白,这次政变算是败了,只是他们还抱有最后一丝侥幸,希望从东安门能够打入宫中,执行着曹钦“异想天开”的安排。
所有人陷入一种癫狂状态,他们烧杀辱掠,不光是为了保持着这种亢奋的战斗热情,更是因为若真不能成功,还可以裹着财物接机溜出京城,也算没白忙活一场。等过两年风平浪静了,再回来当一名鞑军,毕竟这次谋反的罪魁祸首是曹家父子二人。至于帮凶实在太多,也不好一并牵连,杀几个领头的法不责众时间长也就过去了,现如今这种想法充斥着整个鞑军之中。
故而,看似现在的鞑军热情澎湃的,其实很容易一触即溃。
孙镗大难不死逃过了乱军的厮杀,他既没有躲在朝房里,也没有回自己家,更没有逃开,而是向着兵营走去,他要带兵救驾。他没有兵符,这一夜他是在朝房度过的,明日就要领了兵符西征了,去接管甄玲丹和晁刑打下的大片疆土。
可是睡到半夜却发现大事不好,于是便去搬救兵,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相应自己,而手中确实没有兵符,因为兵符是要第二天出征的时候才领的,如今这幅场景让孙镗激动地差点哭出来,还是忠义之士多啊。
本以为没有兵符的情况,能有一百人跟自己走,去用鲜血换取国之安定就不错了。却未曾想到,自己振臂一呼之下,呼啦啦的竟有两三千人加入进来。
孙镗凭经验迅速的推翻了先前的想法,当兵吃粮那有什么忠义爱国之士。于是便以为这些人是照着功名和平叛后的嘉奖而来的,于是乎孙镗便想大肆宣扬一番,却发现眼前的这群人眼光中透出一股坚定,并且自己列队报号,报号中分别有一个词“密十三”和“天字多少号”号码各不相同。
孙镗疑惑了,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可是既然能跟着自己去杀敌平叛就是好样的,也顾不得这么多,于是带着这队人马朝着长安门跑去。
朱见闻坐不住了,他算着时间,从政变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几个时辰了,这说这次叛变很不成功,没有一举获胜,同时也说明了个问题,京城防备空虚,卢韵之的确出城去了,并没有潜伏在城里。
而城内的明军根本无力抵抗,否则也不会让混乱持续这么久。所以现在两方应该是势均力敌的,朱见闻支持谁,谁的胜算就更大一些。朱见闻想了,如果一旦政变成功立刻倒戈相向,杀了曹吉祥,然后禁闭城门收拢军队的控制权,把出城的卢韵之拒之门外,宣布其是乱臣贼子,方可成大事。
这个计划或许有些仓促,但日后的事情慢慢安排就好,当今是大乱之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或许曹吉祥和京城守军已经拼的两败俱伤了,只要自己加入便可坐收渔人之利。
朱见闻在屋里急的团团转,最后猛然抓起杯子摔到地上,喝令道:“集结勤王军,列队随我杀入皇宫,勤王护驾,剿灭宫中控制皇上的奸党!”当然勤王军的将士们自然不知道,其实皇宫内的曹吉祥早已被制服,即使知道或许也会听从朱见闻的一切安排,因为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
朱见闻的五百人勤王军都是忠于统王朱见闻的,朱见闻工于心计,经过很长时间的暗查才发现,这队人马并没有卢韵之派进来的卧底。当然卢韵之并不是好心,因为勤王军包括这一切是杨郗雨安排的,杨郗雨深知朱见闻的性格,所以干脆一个卧底都不安排,让朱见闻放心,这才能够真正做到引蛇出洞。对此,卢韵之又一次默许了。
正因为这支五百个精壮的忠诚战士所组成的队伍,朱见闻才会参与到这场“游戏”中来,由此看来,杨郗雨的这步棋其实走对了。
朱见闻率军朝着长安门进发,这里是进攻皇宫的最好的宫门,善于守城的朱见闻自然知道。可是半道上却得知,曹钦已经带人转攻东安门去了,朱见闻勃然大怒道:“真他娘的乱弹琴!”
话虽如此,但朱见闻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进攻长安门,死攻!
天从蒙蒙亮变成了一丝放晴,当朱见闻率部赶到长安门的时候,却发现了在东安门前排列着的一千余人,这些人身材不一,不全是膀大腰圆之辈,却个个眼冒精光,一看就是高手。朱见闻心中一惊,不由得大叫一声:“不好,中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