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笑着看着年轻人,指着自己说道:“我是谁?我是李中行,晋商四家的李家家主,我为什么要和他们掺和,一群不要命的东西。”
“你说,现在天下盐商,属谁啊?”李中行摇晃着自己的椅子,对身边的儿子李希说道。
李希虽然年轻,可是却不傻,从小跟着父亲做生意,又长在晋商这样的家庭,他对这些自然了如指掌。沉吟了片刻,李希这是在稳定自己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刚刚有些操切了,也没着急回答自己父亲的问题。
李中行看着儿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还是有些毛躁,不过还年轻,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这个样子。能够思考,这就很好。
“爹,你是不是觉得这一次的事情有不妥啊?”李希看着李中行,迟疑着问道。
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李中行笑着说道:“大明盐场虽然不少,但是出盐最多的还是两淮,所以朝廷才会在扬州设立两淮盐运使。”
“扬州今日之繁华,全都因为这个衙门在扬州,扬州也因此成为天下巨富之地。”
“在扬州的盐商之中,两个地方的人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一个是咱们晋商,一个他们徽商。”李中行说道这里,脸上的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两淮产盐,盐运往边镇,这个时候徽商占了便宜,他们就在两淮,可以组织人运粮食换盐引,然后回去换盐。咱们晋商,靠近边镇,可以再边镇种粮食去换盐引。”
“所以虽然都说扬州盐商,可是实际上扬州盐商却不是扬州人,而是徽商和晋商。”
李希听的很认真,虽然他以前也跟着父亲做生意,可是这些东西他还是第一次听父亲讲。显然这些都是一些不为人知,并且深层次的东西。
“大家起家的时候都是辛辛苦苦过来的,后来渐渐日子好过了,不用在运粮了,直接花钱买卖就是了。”
“可是你会买,别人也会买,只是把盐从盐场拉出去来,然后贩卖到各地去,中间还有私盐渔利,盐的利润太大了。谁都会想着参一脚,那些勋贵不就是如此。”
“他们占窝,咱们出钱,可是这钱大概该赚还是赚,只不过亏钱的是百姓,是朝廷。”
“不过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做,怕什么?”李中行自嘲的笑了笑:“可是也有人怕啊!不是每一个盐商都是傻子,你有再多钱又如何?人家想杀你的时候,你也只能乖乖的伸出头去。”
“沈万三如何?还不是落得一个家破人亡,家产充公的下场。”
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李中行笑着说道:“所以咱们李家会有一个家训,那是咱们李家先祖在入行做盐的时候,留下的一句家训,七个字“商人富贵不出头”。”
“这么多年了,你爹我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咱们李家经常被人质疑是凑上晋商四大家的,可是那有如何?虚名罢了。是晋商四大家,咱们还是李家,不是晋商四大家,咱们还是李家。”
李希静静的听着,身子都下意识的坐直了。
“大家有了钱了,谁都不想有一日落得沈万三的下场,那就的想办法呗!”李中行自嘲的说道:“只不过晋商和徽商想的办法不一样。”
“徽商觉得咱们有钱,那就用钱开路,去贿赂官员,交好勋贵,许以钱财。钱财不行,再许以美色,买不到好的,那就自己养,于是扬州瘦马风行天下。”
“后来他们又觉得这样还是不保险,勋贵和官员那是会翻脸的。”
“于是开始资助士子,与有前途的年轻人联姻,给德高望重的士人扬名,帮他们建造书院。总之一句话,巩固自己的地位,让朝中有自己的人。”
这还是李希第一次听到父亲说这些事情,他以前还是因为这些看不起那些徽商。
总觉得那些徽商除了会享受,玩女人,附庸风雅,其他的什么都不会。现在听了老爹的说法,李希终于明白了,原来事情没有看着这么简单啊!
“咱们晋商呢?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啊!”李中行笑着说道:“不过咱们晋商是不学他们那一套。”
“人家都说咱们晋商扣,还叫咱们扣老西,只不过咱们和他们信奉东西不一样罢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晋商四大家,大家都一样做买卖。”
“可是大家也怕啊!钱越来越多,这心就越来越没底气。”
“大家就想着要朝中有人,人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咱们这也是朝中有人好行商。加上做商人的,一辈子被人瞧不起,要做人上人,还是的读书。”
“于是大家就请先生,给家族里面的子弟读书。”
“现在的晋商四大家,是为什么成为晋商四大家的?不是因为生意做得好,而是因为家里面的人官做得好。原本还不好排谁第一,可是自从张四维入内阁之后,这张家可就是第一了。”
“现在又做了内阁首辅,这张家就更不可一世了。”
“排在第二的王家,三边总督王崇古,别说县官不如现管,人家是三边总督,正管着这一亩三分地,王家的生意会小了?只不过王崇古致仕了,这两年才稍稍逊色于张家。”
“排在第三的就是范家,在咱们这四家里面,范家人虽然朝中无大员,可是在山西陕西之地,地方官员之中,范家的子弟最多,实力雄厚。”
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李中行笑着说道:“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咱们李家这个晋商四大家的名字,来的有些虚?真的像人家说的是凑进晋商四大家里面的?”
看着儿子的样子,李中行笑了:“咱们李家家训,商人富贵不出头,最后一位有什么不好?”
“这一次的河间府私盐案,看起来只是一次私盐案,可是聪明人还是有很多的,你看那些徽商吓的,屁颠颠的跑到京城来,还把咱们也给叫来。”
“有什么用?现在想起急来了,早干嘛去了。”
李希沉吟了片刻,转头看着自己的老爹问道:“爹,那这一次朝廷到底要如何做呢?”
“你问我,我问谁?”李中行没好气的说道:“连张家都不知道,我们怎么可能知道,你看看张家,一点都不闹腾,那群徽商愿意闹腾,那就让他们闹腾呗。”
“与其乱撞,还不如静观其变!”李中行对李希说道:“这些天让你找的门路,找了吗?”
“爹,找了,孩儿已经认识了张勋,这几天和他也熟悉了,钱给的也差不多了,他已经答应了给孩儿引荐张鲸了。”李希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李中行笑着说道:“这就好,别跟着那些徽商瞎闹,咱们按照咱们自己的方法做。”
“孩儿明白!”李希点了点头,态度恭敬的说道:“孩儿一定不让爹失望。”
虽然瓦剌人的事情掀起了不少的风波,可是朝廷内外最期待的还是关于河间钱家的事情,这件事情牵扯的人太多了。关键是这件事情的走向,会牵扯到很多的人。
内阁这边也一样,大家都在等着皇上对这件事情的批复,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朱翊钧叫了勋贵入宫。
从国公到侯爷,再到伯,朱翊钧把这些人都叫到了宫里面,还有其他的皇亲国戚,武清伯李伟,以及王皇后的父亲永年伯王伟。这位现在也是炽手可热,大明谁不知道皇上对王皇后那是宠爱有加。
勋贵们原本还不以为意,可是入宫之后,大家就发现不同了,因为皇上叫他们来的是乾清宫的大殿。
原本以为不是那么正式的,可是现在看来,这很正式。
英国公张溶站在最前面,但是却抱着肩膀闭目养神,似乎睡着了一样。在他的身边,定国公徐文壁,此时也是一脸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意思就很明显,你们都别来找我了。
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要有事情发生了。
这个时候,众人看到西宁侯从后面走了进来,不少人就是眼睛一咪,西宁侯的事情大家自然都知道,现在他出现在这里,肯定不是什么好兆头。
“皇上驾到!”随着张鲸的喊上,朱翊钧从巨大的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勋贵们连忙跪倒在地上,大声的说道:“参加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朱翊钧笑着说道:“朕自亲政以来一直都没和诸位爱卿聊一聊,今日趁着大家闲暇,找大家说说话。大家也不用拘束,在场的不是大明的勋贵就是大明的勋戚,没什么不能说的。”
“原本朕也没想到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直到这一次的私盐案。”
听到朱翊钧提起私盐案,所有人都是猝然一惊,显然皇上下面的估计不是什么好话了。
“大家都是大明的功臣之后,都是对大明有功之人,朕原本以为大家都能过的挺好,毕竟皇家给了大家世袭的爵位,世代公侯,怎么也能过好日子了,没想到大家的日子过得这么惨,朕之过也!”
“你说,现在天下盐商,属谁啊?”李中行摇晃着自己的椅子,对身边的儿子李希说道。
李希虽然年轻,可是却不傻,从小跟着父亲做生意,又长在晋商这样的家庭,他对这些自然了如指掌。沉吟了片刻,李希这是在稳定自己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刚刚有些操切了,也没着急回答自己父亲的问题。
李中行看着儿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还是有些毛躁,不过还年轻,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这个样子。能够思考,这就很好。
“爹,你是不是觉得这一次的事情有不妥啊?”李希看着李中行,迟疑着问道。
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李中行笑着说道:“大明盐场虽然不少,但是出盐最多的还是两淮,所以朝廷才会在扬州设立两淮盐运使。”
“扬州今日之繁华,全都因为这个衙门在扬州,扬州也因此成为天下巨富之地。”
“在扬州的盐商之中,两个地方的人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一个是咱们晋商,一个他们徽商。”李中行说道这里,脸上的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两淮产盐,盐运往边镇,这个时候徽商占了便宜,他们就在两淮,可以组织人运粮食换盐引,然后回去换盐。咱们晋商,靠近边镇,可以再边镇种粮食去换盐引。”
“所以虽然都说扬州盐商,可是实际上扬州盐商却不是扬州人,而是徽商和晋商。”
李希听的很认真,虽然他以前也跟着父亲做生意,可是这些东西他还是第一次听父亲讲。显然这些都是一些不为人知,并且深层次的东西。
“大家起家的时候都是辛辛苦苦过来的,后来渐渐日子好过了,不用在运粮了,直接花钱买卖就是了。”
“可是你会买,别人也会买,只是把盐从盐场拉出去来,然后贩卖到各地去,中间还有私盐渔利,盐的利润太大了。谁都会想着参一脚,那些勋贵不就是如此。”
“他们占窝,咱们出钱,可是这钱大概该赚还是赚,只不过亏钱的是百姓,是朝廷。”
“不过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做,怕什么?”李中行自嘲的笑了笑:“可是也有人怕啊!不是每一个盐商都是傻子,你有再多钱又如何?人家想杀你的时候,你也只能乖乖的伸出头去。”
“沈万三如何?还不是落得一个家破人亡,家产充公的下场。”
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李中行笑着说道:“所以咱们李家会有一个家训,那是咱们李家先祖在入行做盐的时候,留下的一句家训,七个字“商人富贵不出头”。”
“这么多年了,你爹我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咱们李家经常被人质疑是凑上晋商四大家的,可是那有如何?虚名罢了。是晋商四大家,咱们还是李家,不是晋商四大家,咱们还是李家。”
李希静静的听着,身子都下意识的坐直了。
“大家有了钱了,谁都不想有一日落得沈万三的下场,那就的想办法呗!”李中行自嘲的说道:“只不过晋商和徽商想的办法不一样。”
“徽商觉得咱们有钱,那就用钱开路,去贿赂官员,交好勋贵,许以钱财。钱财不行,再许以美色,买不到好的,那就自己养,于是扬州瘦马风行天下。”
“后来他们又觉得这样还是不保险,勋贵和官员那是会翻脸的。”
“于是开始资助士子,与有前途的年轻人联姻,给德高望重的士人扬名,帮他们建造书院。总之一句话,巩固自己的地位,让朝中有自己的人。”
这还是李希第一次听到父亲说这些事情,他以前还是因为这些看不起那些徽商。
总觉得那些徽商除了会享受,玩女人,附庸风雅,其他的什么都不会。现在听了老爹的说法,李希终于明白了,原来事情没有看着这么简单啊!
“咱们晋商呢?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啊!”李中行笑着说道:“不过咱们晋商是不学他们那一套。”
“人家都说咱们晋商扣,还叫咱们扣老西,只不过咱们和他们信奉东西不一样罢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晋商四大家,大家都一样做买卖。”
“可是大家也怕啊!钱越来越多,这心就越来越没底气。”
“大家就想着要朝中有人,人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咱们这也是朝中有人好行商。加上做商人的,一辈子被人瞧不起,要做人上人,还是的读书。”
“于是大家就请先生,给家族里面的子弟读书。”
“现在的晋商四大家,是为什么成为晋商四大家的?不是因为生意做得好,而是因为家里面的人官做得好。原本还不好排谁第一,可是自从张四维入内阁之后,这张家可就是第一了。”
“现在又做了内阁首辅,这张家就更不可一世了。”
“排在第二的王家,三边总督王崇古,别说县官不如现管,人家是三边总督,正管着这一亩三分地,王家的生意会小了?只不过王崇古致仕了,这两年才稍稍逊色于张家。”
“排在第三的就是范家,在咱们这四家里面,范家人虽然朝中无大员,可是在山西陕西之地,地方官员之中,范家的子弟最多,实力雄厚。”
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李中行笑着说道:“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咱们李家这个晋商四大家的名字,来的有些虚?真的像人家说的是凑进晋商四大家里面的?”
看着儿子的样子,李中行笑了:“咱们李家家训,商人富贵不出头,最后一位有什么不好?”
“这一次的河间府私盐案,看起来只是一次私盐案,可是聪明人还是有很多的,你看那些徽商吓的,屁颠颠的跑到京城来,还把咱们也给叫来。”
“有什么用?现在想起急来了,早干嘛去了。”
李希沉吟了片刻,转头看着自己的老爹问道:“爹,那这一次朝廷到底要如何做呢?”
“你问我,我问谁?”李中行没好气的说道:“连张家都不知道,我们怎么可能知道,你看看张家,一点都不闹腾,那群徽商愿意闹腾,那就让他们闹腾呗。”
“与其乱撞,还不如静观其变!”李中行对李希说道:“这些天让你找的门路,找了吗?”
“爹,找了,孩儿已经认识了张勋,这几天和他也熟悉了,钱给的也差不多了,他已经答应了给孩儿引荐张鲸了。”李希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李中行笑着说道:“这就好,别跟着那些徽商瞎闹,咱们按照咱们自己的方法做。”
“孩儿明白!”李希点了点头,态度恭敬的说道:“孩儿一定不让爹失望。”
虽然瓦剌人的事情掀起了不少的风波,可是朝廷内外最期待的还是关于河间钱家的事情,这件事情牵扯的人太多了。关键是这件事情的走向,会牵扯到很多的人。
内阁这边也一样,大家都在等着皇上对这件事情的批复,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朱翊钧叫了勋贵入宫。
从国公到侯爷,再到伯,朱翊钧把这些人都叫到了宫里面,还有其他的皇亲国戚,武清伯李伟,以及王皇后的父亲永年伯王伟。这位现在也是炽手可热,大明谁不知道皇上对王皇后那是宠爱有加。
勋贵们原本还不以为意,可是入宫之后,大家就发现不同了,因为皇上叫他们来的是乾清宫的大殿。
原本以为不是那么正式的,可是现在看来,这很正式。
英国公张溶站在最前面,但是却抱着肩膀闭目养神,似乎睡着了一样。在他的身边,定国公徐文壁,此时也是一脸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意思就很明显,你们都别来找我了。
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要有事情发生了。
这个时候,众人看到西宁侯从后面走了进来,不少人就是眼睛一咪,西宁侯的事情大家自然都知道,现在他出现在这里,肯定不是什么好兆头。
“皇上驾到!”随着张鲸的喊上,朱翊钧从巨大的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勋贵们连忙跪倒在地上,大声的说道:“参加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朱翊钧笑着说道:“朕自亲政以来一直都没和诸位爱卿聊一聊,今日趁着大家闲暇,找大家说说话。大家也不用拘束,在场的不是大明的勋贵就是大明的勋戚,没什么不能说的。”
“原本朕也没想到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直到这一次的私盐案。”
听到朱翊钧提起私盐案,所有人都是猝然一惊,显然皇上下面的估计不是什么好话了。
“大家都是大明的功臣之后,都是对大明有功之人,朕原本以为大家都能过的挺好,毕竟皇家给了大家世袭的爵位,世代公侯,怎么也能过好日子了,没想到大家的日子过得这么惨,朕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