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见到李靖他们的反应,李祐彻底的愣住了。
“你们……作为大将军,”李祐不可思议的问道,“居然连三十六计都不知道么?”
“三十六计?什么三十六计?”
李靖、柴绍、秦琼和程咬金都面露茫然之色,李祐想了想,才稍微明白了一点。
这三十六计,虽然是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使用最为出名,但实际上《三国演义》不过是一部后世的小说,真正的《三十六计》成书也是在明清时期。
而现在可是唐朝,李靖他们要是听说过,那才叫有鬼了。
“殿下,这三十六计到底是什么东西?”柴绍问道。
“额……”
李祐语塞了一下,随便编出个理由:“此乃我阅编史书后,心有所感所归纳出的兵法,因为大多源于历史,所以我还以为诸位大人都有所耳闻呢。”
这算是从侧面填上了自己之前反应的坑,但李靖他们却不知道这是李祐瞎说的,还真以为理由讲的是真的呢。
“哈哈,殿下都已经能写出兵法了,还真是有心了。”
秦琼哈哈一笑,虽然语气赞赏,却能让人很明显的听出完全没有重视。
“殿下真是长大了呢……”
“能开始思考军队之事,甚好!”
“我是不是也要找个时间归纳本兵法了呢?”
其余几人也都一起笑了笑,尽皆没把李祐的话当成一回事。
毕竟李祐虽然发明了火炕,发明了马蹄铁,但这些和行军打仗压根就是两码事。
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还从未从军打仗过,又怎么可能单靠看书就写出什么兵法?
“想必是殿下志在意得的写出些粗浅知识,然后称之为兵法了吧……确实是有心了,不过未免也太过小看兵法二字了。”
李靖一边想着一边摇了摇头,随口继续自己刚才的问题。
“那殿下可以说说,这以逸待劳究竟是何解?”
李祐翻了翻自己以前看书的记忆,说道:“所谓以逸待劳,此即致敌之法也。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看着李祐侃侃而谈,程咬金听得目瞪口呆。
“停……停!停一下!”
程咬金不得不打断李祐,李祐不满的问道:“程将军有何见教?”
程咬金抽了抽嘴角道:“有没有讲得粗浅一点的,让我这大老粗也能听的明白?”
“好吧,”李祐想了想,道,“其实简单来说,以逸待劳就是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我们大唐军马用了马蹄铁后,比起敌人在路上损耗严重的疲惫马匹,自然是处于养精蓄锐后的全盛状态!”
“这……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啊?”
李靖、秦琼和柴绍闻言,纷纷互相对视了一眼。
他们能从对方的眼里看见惊诧之色!
“殿下这兵法,似乎并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啊?”
李靖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追问道:“那围魏救赵呢?殿下又是何解?”
“关于围魏救赵嘛……”李祐解释道,“不知道诸位大人听说过过去赵国和卫国的战争吗?其中齐国为了救下赵国,直接打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魏国退军,从而救下了赵国。”
“从中衍生出的道理,即是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所谓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
李靖等人越听越是震惊,李祐直接拿历史来举例,这莫非真的是他从史书上领悟出来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李祐未免也太妖孽了!
“还有声东击西呢?”
秦琼忍不住问道,柴绍也补了一句:“欲擒故纵又是什么意思?”
见到面前为大唐南征北战的几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们,因为自己的话语而如此的震撼,李祐心头也闪过一丝成就感。
毕竟这些可都不是一般人,而是几乎站立于这个时代行军打仗的顶点的名将军神啊!
“首先是声东击西,意思就是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
李祐满嘴跑火车,连卦象都扯上了,一下子就让程咬金他们听得感觉各种高大上。
“要运用声东击西,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李祐顿了顿,继续道:“最后的欲擒故纵,意思是要捉住谁,就要先故意放开谁,这是为了进一步的控制,所以才先故意放松一步。”
“所谓纵着,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古话说的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
等李祐说完,李靖、秦琼、柴绍还有程咬金都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了!
访问*%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
见到李靖他们的反应,李祐彻底的愣住了。
“你们……作为大将军,”李祐不可思议的问道,“居然连三十六计都不知道么?”
“三十六计?什么三十六计?”
李靖、柴绍、秦琼和程咬金都面露茫然之色,李祐想了想,才稍微明白了一点。
这三十六计,虽然是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使用最为出名,但实际上《三国演义》不过是一部后世的小说,真正的《三十六计》成书也是在明清时期。
而现在可是唐朝,李靖他们要是听说过,那才叫有鬼了。
“殿下,这三十六计到底是什么东西?”柴绍问道。
“额……”
李祐语塞了一下,随便编出个理由:“此乃我阅编史书后,心有所感所归纳出的兵法,因为大多源于历史,所以我还以为诸位大人都有所耳闻呢。”
这算是从侧面填上了自己之前反应的坑,但李靖他们却不知道这是李祐瞎说的,还真以为理由讲的是真的呢。
“哈哈,殿下都已经能写出兵法了,还真是有心了。”
秦琼哈哈一笑,虽然语气赞赏,却能让人很明显的听出完全没有重视。
“殿下真是长大了呢……”
“能开始思考军队之事,甚好!”
“我是不是也要找个时间归纳本兵法了呢?”
其余几人也都一起笑了笑,尽皆没把李祐的话当成一回事。
毕竟李祐虽然发明了火炕,发明了马蹄铁,但这些和行军打仗压根就是两码事。
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还从未从军打仗过,又怎么可能单靠看书就写出什么兵法?
“想必是殿下志在意得的写出些粗浅知识,然后称之为兵法了吧……确实是有心了,不过未免也太过小看兵法二字了。”
李靖一边想着一边摇了摇头,随口继续自己刚才的问题。
“那殿下可以说说,这以逸待劳究竟是何解?”
李祐翻了翻自己以前看书的记忆,说道:“所谓以逸待劳,此即致敌之法也。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看着李祐侃侃而谈,程咬金听得目瞪口呆。
“停……停!停一下!”
程咬金不得不打断李祐,李祐不满的问道:“程将军有何见教?”
程咬金抽了抽嘴角道:“有没有讲得粗浅一点的,让我这大老粗也能听的明白?”
“好吧,”李祐想了想,道,“其实简单来说,以逸待劳就是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我们大唐军马用了马蹄铁后,比起敌人在路上损耗严重的疲惫马匹,自然是处于养精蓄锐后的全盛状态!”
“这……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啊?”
李靖、秦琼和柴绍闻言,纷纷互相对视了一眼。
他们能从对方的眼里看见惊诧之色!
“殿下这兵法,似乎并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啊?”
李靖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追问道:“那围魏救赵呢?殿下又是何解?”
“关于围魏救赵嘛……”李祐解释道,“不知道诸位大人听说过过去赵国和卫国的战争吗?其中齐国为了救下赵国,直接打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魏国退军,从而救下了赵国。”
“从中衍生出的道理,即是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所谓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
李靖等人越听越是震惊,李祐直接拿历史来举例,这莫非真的是他从史书上领悟出来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李祐未免也太妖孽了!
“还有声东击西呢?”
秦琼忍不住问道,柴绍也补了一句:“欲擒故纵又是什么意思?”
见到面前为大唐南征北战的几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们,因为自己的话语而如此的震撼,李祐心头也闪过一丝成就感。
毕竟这些可都不是一般人,而是几乎站立于这个时代行军打仗的顶点的名将军神啊!
“首先是声东击西,意思就是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
李祐满嘴跑火车,连卦象都扯上了,一下子就让程咬金他们听得感觉各种高大上。
“要运用声东击西,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李祐顿了顿,继续道:“最后的欲擒故纵,意思是要捉住谁,就要先故意放开谁,这是为了进一步的控制,所以才先故意放松一步。”
“所谓纵着,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古话说的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
等李祐说完,李靖、秦琼、柴绍还有程咬金都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了!
访问*%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