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无道,成汤取之;殷商立六百载,传至帝辛;商纣无道,于是武王兴义兵,隳其庙堂,周氏立国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矣。

    话说,周天子建国之后,听从相国姜子牙的建议,将天下分封,化作七十二国。天子居其中,诸侯拱卫之。

    武王六十而崩,俟后成王继位,成王再传康王,康王传昭王……宣王再传幽王。

    话说这位周幽王,可是一位荒唐透顶的主,他有一宠妃子名曰褒姒,据说其人长得倾国倾城,美艳无双,可惜生来不好笑。

    为讨得美人欢心,周幽王费尽了满腔心思,最后竟无故点燃都城烽火台,召来各勤王诸侯。

    众诸侯带兵前来骊山,发现并无敌情,才知被戏耍了。而褒姒坐在城头看着诸侯们一副恼怒的模样,竟觉得很有趣,于是抿嘴一笑。

    虽然只是一笑,却将幽王看得痴了。面对诸侯的诘问,幽王只是随口敷衍就将他们打发了。

    后岁,犬戎真发兵来攻,幽王仓皇点燃烽火台,不料,众诸侯却无一人来援。

    结果便是镐京被破,周幽王凄惨地死在骊山脚下,而褒姒也被人掳走。

    自此以后,周王室权威一落千丈,等到平王东迁洛,重建周朝时,竟无一位诸侯到场朝贺。

    再之后东周分两半,春秋与战国,但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都没将周王朝放在眼里。

    周朝名存而实亡!

    而到了战国后期,诸侯相争,纷纷掀起灭国战争,周王室的存在更是岌岌可危了。

    此时的中原大地,已经到了周赧王二十四年,即秦昭襄王十四年。

    由于诸天至高降下法旨,历代人皇不得享寿超过百岁,所以从夏启开始,到如今的历代人主无不是壮年而亡。

    无论其功参造化也好,泯然众人也罢,时间一到,不管你多么的权势滔天,也得往那阎罗大殿走一遭。

    由诸天至高联手定下的法则,除非逆天改命,否则绝难更改。

    只是天,有这么好逆的吗?

    所以,很多时候人皇明知道自己受诸天忌惮,也不得不忍受着。

    估摸着当初姬发也是这么个想法,用分封诸侯的法子,分担人皇气运,好叫自家的江山长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来说,姬发无疑是成功的。

    大周从武王开始算起,到现在的王周赧王,加起来已经享国七百余年,都快八百年了,远远超过了诸圣所限制的六百之数。

    不过这般的国寿,拿来又有何用呢?

    周赧王心中苦涩,当初为自家养马的嬴姓一族,都已经在西边崛起。

    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又接连出了三代雄主,直接将宿敌魏国打回了老家,还强占了河西之地。

    上一代秦王,秦武王甚至还跑到自己的洛阳宫中,问鼎之轻重。

    哎,大周在自己手中还能撑多久呢?

    周赧王坐在王座之上,不舍地轻抚黄金做成的扶手。

    没人想做亡国之君,他也不想,可是天不遂人愿,天命确实已经不在周了。

    ……

    魏地,新城。

    此时的新城如同人间炼狱一般,无数身着黑甲的武士将新城团团包围。

    旷野之中,处处都是烧焦的死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尸臭与排泄物混合的气味,让人忍不住作呕。

    而城中守卫的魏卒全都一脸麻木,机械式地搭弓引箭,胡乱地将弓箭射出,也不看射中与否。

    仗打到这个地步,结局已经注定了。

    新城魏军之所以咬死了都不投降,乃是因为秦军自商鞅改革之后,设二十军爵,皆以战功授爵。

    即斩获敌人一个头颅,便授一爵。

    因而大多数时候,即便敌人已经放下武器,但秦军依旧杀不停手。

    没办法,谁叫你的脑袋值钱呢?而我正好又缺,所以只好借君头颅一用咯。

    所以各国军队只要与秦国交战,只要是遇上必输的局,绝对是死战到底。

    反正投降了也会被人摘掉头颅去请功,家人还会受到牵连。那还不如战死沙场,也能给子孙留个荫庇。

    秦军再是虎狼之师遇上这般的硬骨头,久攻不下也深感到吃不消。

    所以才出现了这奇葩的一幕,进攻的一方消极进攻,防守的一方也消极防御。

    不过秦军好歹粮草充足,还有大量粮草从后方运到前线。

    而新城守军就没这么好运了,城中粮草早就消耗殆尽,从大梁来的援军也悉数被秦军打退。

    弓尽粮绝!

    双方只等着最后一刻的到来,那就是——城破之日。

    一日晌午,秦军正是午餐的时候,从秦军营帐中升起股股炊烟。黍饭蒸熟的香气飘到新城城楼,已经饿到眼冒绿光的魏卒全都口齿生津,腹中咕咕地叫到,几乎不能站立起来。

    忽然之间,从天际划过一道红芒,恍若彗星一般,照着半边天都通红,在场之人,不论秦魏,全都将目光投向这道红芒,目露震惊。

    只见这道红芒径直朝新城战场冲来,砸到新城之上,顿时土飞石走,火光冲天,半个新城都化为无有。

    而剧烈的震荡将另一半城的人畜尽数震死,连带着城外的秦军都受了影响,死伤枕籍。

    等到秦司马好不容易压下了心中的惊讶收拢了军部,派人缓缓往城中摸进。

    一路之上,随处可见瘦骨嶙峋的魏国武卒的尸体,全都是双目睁大,七窍流血,死相可怖!

    秦军也罕见的没有收割人头,而且持戈缓缓往陨石落下之处前进。

    有关天陨之事,其实发生过不少次,秦人也不是那么无知,只是这次陨石坠落恰好在眼前而已。

    短暂的惊慌之后,秦军便飞快地恢复了秩序,该救治伤员的救治伤员,该探路的去探路。

    不是他们真的悍不畏死,而是他们明白,临阵脱逃是个什么罪名,秦律严苛,不是说说而已,甚至天灾猛兽都有所不如。

    “大人!找到了。”一个上造屯长一脸欣喜地大喊道。

    只见城市中央,突兀地出现了一个漏斗型的天坑!其中还冒着道道火光,而周围的建筑早就在天陨接地的瞬间,被冲击波湮灭成灰飞。

    秦司马闻言,急促地往声音方向赶来。

    “可是此地?”他急切地问道。

    那屯长似乎从来没有与这等贵人接触过,激动得满脸通红。

    “回大人,正是此处了!”

    那名司马点点头,对左右喝道:“来!给我将此坑里之物取出来,本将要献于大王!”

    天陨可是个好东西,上次蜀郡落下来一块天陨,先王直接将其拿去让工匠打造成一把神兵,即是现在大秦的镇国之宝大天龙符。

    因而,这个天陨之物其价值之大,甚至高过十万级头颅。

    这司马想想便觉得激动,功劳大矣!

    不过,真当他在遐想之时,惊变陡然发生。

    只见那天坑之中,突然爆发惊天红芒直冲云霄,将进去坑中的几人吞没,连一声惨叫都没发出就形神俱灭,化作飞灰。

    然后听得“铮”的一声,那道红芒仿佛一顿,从中散出数道红线向四周散开。

    秦军司马还没回过神来,就感觉下身一凉,然后腰间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

    他忙低下头一看,却看到让自己惊骇欲绝的一幕——只见自己的上身往前倾斜倒去,而自己的下半身却稳稳当当地立在原地!

    “呃,呃。”他喉咙干喝了几声,终究是说不出声来。

    不光是他,还有他身边,和眼前所及的地方,竟没剩一个站着的人!

    一时,血流满整个新城。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章节目录

我名白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东乡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乡河并收藏我名白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