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当下,安然听了司琰的吹捧,笑道“能为陛下分忧就好。帮夫君分忧,也是我这个做妻子的分内之事。”
司琰听安然这样说,就觉得心里熨帖,想着安然这么厉害,还这么事事依着他,这样的好老婆哪里找?自然对安然越发地好。
虽然解决了钱的事,现在不用为钱的事操心了,不过司琰也不想之前内帑的钱,就那么轻易落在了周贵太妃手中。
这一点,不光他看不下去,他母亲周太后也接受不了。
之前没心情也没精力处理这事,现在有钱用了,有心情和精力了,司琰想起这一茬,自然就想解决了,当然了,需要完美解决,也就是说,既能将钱弄到手,还不能让民间说他欺负孤儿寡母。
“父皇给了十皇弟三万亩官庄,再加上亲王俸禄,这么多怎么也够用了,还给了她那么内帑的钱,真的是太过分了,不弄回来,我这心里不舒坦。”
听了司琰的抱怨,安然劝他不用直接去抢。
“虽然先帝提了她的位份,是想让她在先帝驾崩后,位份高,待遇高,能过的更好,但先帝在时,她可不光是靠着那点份例过日子的,还有先帝的赏赐,现在先帝驾崩了,她没了赏赐,生活水平马上落了下来。再者,宫里事情多着呢,下面的人看她落魄了,送去的一应物资,肯定不会达标,况且,先帝在时她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本来待遇就降了,物资还不达标,她肯定受不了,毕竟由奢入俭难,受不了怎么办,手头有那么多钱,肯定就忍不住花钱维持以前的生活,到时我将她身边的人,都换成你的人,让你的人忽悠她多买些东西,低买高卖,陛下从中赚点差价,不多久这钱就能败光,然后这大部分钱,不就能回到陛下您手中了,总比您直接抢,外人说您不仗义强。”
司琰听了,不由抚掌大笑道“梓童这主意大妙,行,就按梓童说的做吧。”
司琰还想到了更多,那就是,他十弟年幼,每年的官庄和俸禄收入也都在周贵太妃手中,到时她为了维持较好的生活,说不得也会花了,到时也是花到了他手上,这样一来,说是父皇给老十那么多官庄和俸禄,但暂时这些东西,其实是落到了他手上,这让他对父皇那么早就给老十加封,还给了那么多,让他每年损失惨重,也能接受一点了,毕竟东西虽给老十了,但最后是他得了,这也还行。
至于老十成年了,到时东西落不到自己手上了,自己每年要净支出那么多钱,再加上其他兄弟的开支,要掏空他的家底了,那是十多年后的事了,到时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还不知道呢,就像安然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说吧。
安然的猜测不错,周贵太妃还真的由奢入俭难,在先帝驾崩,移宫到慈恩宫,跟周太后等先帝妃嫔住在一起后,院落变小,待遇变差,的确让她受不了。
更受不了的是,周太后还天天让她过去请安问好,天天折磨她。
——其实还要托司琰懒得搭理周太后那些提议的福,要不然,周太后可是将宫中一堆她看不顺眼的妃嫔拉了出来,让司琰撤了封号打入冷宫的,司琰觉得这是父亲的妃嫔,他这样做会遭人议论,没搭理,要不然周贵太妃这会儿不光是日子不好过,而是要封号都没了,直接呆在冷宫了,那就更惨了。
这种情况下,周贵太妃会受得了才怪了,毕竟她从一进宫就受宠,可从没吃过这样的苦头。
精神上吃苦头就算了,反正她也反抗不了,物质上吃苦头,她就不想忍受了,于是在司琰的人的忽悠下,加上她自己也想改善生活,于是便将先帝给她的钱,拿出来,让太监侍女,去内务府买买买了。
司琰看周贵太妃还真像安然说的那样,开始花钱了,然后那些钱,通过低买高卖,到了自己手中,不由高兴。
他说过自己不会找老十的麻烦,但也不想给他超过规制的东西,亲王有多少俸禄和官庄,他可以给他,但在这之外,想超越其他兄弟,获得更多的东西,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俩没那份交情。
摆平了周贵太妃之后,司琰这边是没什么事可做了,毕竟钱有了,朝廷嘛,有大臣们维持着,他只要批个折子就行,自然轻松。
别的朝代皇帝很辛苦,但本朝皇帝不辛苦,原因也很简单,前几代皇帝倒还勤勉,到了近几代皇帝,一个比一个懒,懒人有懒办法,那就是将朝政大事尽委于内阁,也就是放权,不像别的朝代,皇帝集权过头,恨不得事事亲历亲为,但因不少皇帝不了解民情,亲历亲为也没见得做出来的成绩有多好,毕竟你的能力不见得就比那些大臣强。
但放权也有坏处,那就是会出现像汪首辅那样的权臣。
虽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但也导致皇帝的权力被架空,无论做点什么事,只要大臣们反对,都进行不下去,好比先帝本来想立周皇贵妃为皇后,又或者想从国库捞点钱用用,都搞不定,皇帝当到这份上,也是委屈。
其实安然倒觉得这样不错,有点君主立宪的味道,只一点,前朝大臣选拔体质还有问题,一些大臣只想捞钱,谋利益,不会管天下百姓,这也是内阁盛行之后,朝廷的事虽然解决了,但民间矛盾日深的原因,因为这些高官,都是各方利益代言人,但唯独不会代表老百姓,只会想办法怎么更狠地压榨老百姓,为自己这方利益获得更多的好处。
只要解决了这事,司琰当个只批大事折子的闲人,倒也是可以的。
好在安然已经深耕朝廷多年,所以这事也不太难解决,很快就在安然的授权下,对选官体质进行了改革,更接近君主立宪国家的状态,当然鉴于这个时代的落后,肯定要做些变通,但问题不大,起码比本来的内阁选拔制度更好。
。
司琰听安然这样说,就觉得心里熨帖,想着安然这么厉害,还这么事事依着他,这样的好老婆哪里找?自然对安然越发地好。
虽然解决了钱的事,现在不用为钱的事操心了,不过司琰也不想之前内帑的钱,就那么轻易落在了周贵太妃手中。
这一点,不光他看不下去,他母亲周太后也接受不了。
之前没心情也没精力处理这事,现在有钱用了,有心情和精力了,司琰想起这一茬,自然就想解决了,当然了,需要完美解决,也就是说,既能将钱弄到手,还不能让民间说他欺负孤儿寡母。
“父皇给了十皇弟三万亩官庄,再加上亲王俸禄,这么多怎么也够用了,还给了她那么内帑的钱,真的是太过分了,不弄回来,我这心里不舒坦。”
听了司琰的抱怨,安然劝他不用直接去抢。
“虽然先帝提了她的位份,是想让她在先帝驾崩后,位份高,待遇高,能过的更好,但先帝在时,她可不光是靠着那点份例过日子的,还有先帝的赏赐,现在先帝驾崩了,她没了赏赐,生活水平马上落了下来。再者,宫里事情多着呢,下面的人看她落魄了,送去的一应物资,肯定不会达标,况且,先帝在时她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本来待遇就降了,物资还不达标,她肯定受不了,毕竟由奢入俭难,受不了怎么办,手头有那么多钱,肯定就忍不住花钱维持以前的生活,到时我将她身边的人,都换成你的人,让你的人忽悠她多买些东西,低买高卖,陛下从中赚点差价,不多久这钱就能败光,然后这大部分钱,不就能回到陛下您手中了,总比您直接抢,外人说您不仗义强。”
司琰听了,不由抚掌大笑道“梓童这主意大妙,行,就按梓童说的做吧。”
司琰还想到了更多,那就是,他十弟年幼,每年的官庄和俸禄收入也都在周贵太妃手中,到时她为了维持较好的生活,说不得也会花了,到时也是花到了他手上,这样一来,说是父皇给老十那么多官庄和俸禄,但暂时这些东西,其实是落到了他手上,这让他对父皇那么早就给老十加封,还给了那么多,让他每年损失惨重,也能接受一点了,毕竟东西虽给老十了,但最后是他得了,这也还行。
至于老十成年了,到时东西落不到自己手上了,自己每年要净支出那么多钱,再加上其他兄弟的开支,要掏空他的家底了,那是十多年后的事了,到时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还不知道呢,就像安然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再说吧。
安然的猜测不错,周贵太妃还真的由奢入俭难,在先帝驾崩,移宫到慈恩宫,跟周太后等先帝妃嫔住在一起后,院落变小,待遇变差,的确让她受不了。
更受不了的是,周太后还天天让她过去请安问好,天天折磨她。
——其实还要托司琰懒得搭理周太后那些提议的福,要不然,周太后可是将宫中一堆她看不顺眼的妃嫔拉了出来,让司琰撤了封号打入冷宫的,司琰觉得这是父亲的妃嫔,他这样做会遭人议论,没搭理,要不然周贵太妃这会儿不光是日子不好过,而是要封号都没了,直接呆在冷宫了,那就更惨了。
这种情况下,周贵太妃会受得了才怪了,毕竟她从一进宫就受宠,可从没吃过这样的苦头。
精神上吃苦头就算了,反正她也反抗不了,物质上吃苦头,她就不想忍受了,于是在司琰的人的忽悠下,加上她自己也想改善生活,于是便将先帝给她的钱,拿出来,让太监侍女,去内务府买买买了。
司琰看周贵太妃还真像安然说的那样,开始花钱了,然后那些钱,通过低买高卖,到了自己手中,不由高兴。
他说过自己不会找老十的麻烦,但也不想给他超过规制的东西,亲王有多少俸禄和官庄,他可以给他,但在这之外,想超越其他兄弟,获得更多的东西,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俩没那份交情。
摆平了周贵太妃之后,司琰这边是没什么事可做了,毕竟钱有了,朝廷嘛,有大臣们维持着,他只要批个折子就行,自然轻松。
别的朝代皇帝很辛苦,但本朝皇帝不辛苦,原因也很简单,前几代皇帝倒还勤勉,到了近几代皇帝,一个比一个懒,懒人有懒办法,那就是将朝政大事尽委于内阁,也就是放权,不像别的朝代,皇帝集权过头,恨不得事事亲历亲为,但因不少皇帝不了解民情,亲历亲为也没见得做出来的成绩有多好,毕竟你的能力不见得就比那些大臣强。
但放权也有坏处,那就是会出现像汪首辅那样的权臣。
虽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但也导致皇帝的权力被架空,无论做点什么事,只要大臣们反对,都进行不下去,好比先帝本来想立周皇贵妃为皇后,又或者想从国库捞点钱用用,都搞不定,皇帝当到这份上,也是委屈。
其实安然倒觉得这样不错,有点君主立宪的味道,只一点,前朝大臣选拔体质还有问题,一些大臣只想捞钱,谋利益,不会管天下百姓,这也是内阁盛行之后,朝廷的事虽然解决了,但民间矛盾日深的原因,因为这些高官,都是各方利益代言人,但唯独不会代表老百姓,只会想办法怎么更狠地压榨老百姓,为自己这方利益获得更多的好处。
只要解决了这事,司琰当个只批大事折子的闲人,倒也是可以的。
好在安然已经深耕朝廷多年,所以这事也不太难解决,很快就在安然的授权下,对选官体质进行了改革,更接近君主立宪国家的状态,当然鉴于这个时代的落后,肯定要做些变通,但问题不大,起码比本来的内阁选拔制度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