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就像王氏自己喜欢炫富摆排场,除了自己人,外人看不出来他们府上不行了一样,当年王氏二婚夫家,也是靠着这个炫富摆排场传统骗到王氏的,让王氏以为那家比自己家风光,其实都是炫富摆排场,摆出来的,打眼看上去,好像很风光,但其实知道内情的人,仔细一研究,就能发现他们家的情况根本没面上看上去那样好。
因王氏嫁的人并不像别人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好,所以王大奶奶对丈夫这个姑姑,自然看不上眼。
更看不上眼的是,既然知道夫家条件不好,何不再换一个?反正当年承恩公府正红火,太后身体好着呢,再换也是可以的啊。
偏偏王氏换了一个就变胆小了,觉得再换一个,连换两个会惹人笑,哪怕上当了,也不敢再换了。
这样的表现,自然叫王大奶奶看不起。
这会儿看宋大公子犯了死罪,就更看不上了,想着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做娘的眼光不怎么好,做儿子的也一样。
那样一副好牌——姑祖母是太后,表舅是皇帝,外家是承恩公府,母亲后嫁之人表面上也风光,且府里祖母祖父父亲全站在他这一边,而他的对手,他后娘娘家不过是皇商出身的家庭(因为永宁侯前头有个嫡子,且他年纪大了,所以二婚没能娶到出身很好人家的姑娘也很正常),弟弟比他小好几岁,这样一副好牌,他还能打成这样,把自己折腾死了,王大奶奶自然就更看不上了。
当然了,王大奶奶这就是马后炮,事实上,之前她一直觉得宋大公子背景强,袭爵不成问题,所以对方每次来,她明明很殷勤来着,现在人家犯了死罪,她就马后炮起来,觉得看不上人家了。
所以王大奶奶自觉自己比丈夫姑姑和宋大公子聪明,其实只是自以为聪明,真正水平,跟那俩也差不多。
这场事件中,最觉得有意外之喜的,估计就是永宁侯现夫人了。
她知道丈夫前妻生的儿子,出身好,有权有势,还得公公婆婆喜爱,丈夫也听公公婆婆的话,所以她知道爵位之事,她儿子没戏唱了,所以一直在帮儿子挣钱,就想着将来儿子就算不能袭爵,得个丈夫给的荫封,手上再有很多钱,日子也能过的不错。
哪知道丈夫前妻生的儿子能作死到那种程度呢,从龙之事竟然也敢掺和,竟敢帮着二皇子害三皇子,顺带害她儿子,现在好了,东窗事发,人没了。
这前头的嫡子没了,她儿子就是唯一的嫡子,将来爵位有了,她挣的万贯家财也有了,儿子简直就是人生赢家了。
她从没想过天上还真能掉馅饼,还直接塞她儿子嘴里了,所以这一段时间以来,永宁侯夫人那可真是高兴。
当然了,她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婆婆(公公前不久已死)和丈夫,因为宋大公子被皇帝判了死罪,心情不好,尤其是一直喜爱宋大公子的婆婆,已经痛苦的快要厥过去了,她要在这时候表现出高兴,估计这两人要气死,所以便带着儿子女儿,老老实实窝在自己院子里,不作声,免得被婆婆迁怒。
这是很有可能的,毕竟永宁侯老夫人现在心情正不好,而宋大公子的外家可是承恩公府,她也怕那边不高兴,也会找她的麻烦,她一个无权无势的,连丈夫都不站在她这一边,顶多算中立,到时要是婆婆和承恩公府甚至丈夫前妻那边一起找她的麻烦,她可顶不住,所以哪怕高兴,她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永宁侯夫人猜的不错,永宁侯老夫人的确接受不了自己一手带大的宋大公子就这样没了,悲痛了几天后,永宁侯老夫人就跟永宁侯提出,说将来爵位给宋大公子的儿子继承,这样一来,就算宋大公子死了,儿子能继承爵位,想来他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但这个要求,被一向孝顺的永宁侯拒绝了。
永宁侯道:“娘,咱们全府上下,差点因老大满门抄斩了,您觉得,我将来将爵位给老大儿子,陛下会同意么?况且,爵位由谁继承,是皇上说了算,儿子能自作主张,按自己的想法,把爵位给谁?儿子怕自己这样自作主张,陛下又要着恼,将咱们家爵位捋了可怎么办?”
永宁侯老夫人听永宁侯这样说,不敢继续提了,毕竟之前皇帝说要将永宁侯府满门抄斩时,她也是吓晕了的,只是之后发现不会抄斩了,心情恢复了,她又有精力同情宋大公子了,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但既然儿子怕这样搞永宁侯府要遭殃,她自然也不能逼儿子搞了,免得别真的出事了,那她临到老了,还没了诰命身份,成了普通百姓,那自然不是她能接受的。
虽然她的确心疼孙子,想把爵位要来给孙子的孩子,但,如果这事涉及到侯府安危,还有她的诰命,她也不敢继续不管不顾地闹了。
于是这事便这样消停了。
而听说了这事的永宁侯夫人,也是松了口气,想着幸好丈夫还没糊涂到底,要是丈夫真那样干了,她敢打赌,皇帝是肯定要生气,找他们家麻烦的,毕竟皇帝气才消多久,永宁侯府就敢往上凑?
同时心里对永宁侯老夫人不免越来越厌恶。
以前看她帮着宋大公子欺负自己儿子,她就厌恶了,现在看宋大公子闹出了这样大的事来,她还帮着他们一家,想欺压他们母子,她就更厌恶了。
只是她人微言轻,不能怎么着她,所以只能暂时忍耐罢了。
且不说永宁侯府的事,却说安然这边。
在这一场事件过后,二皇子没了竞逐大宝的资格,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周皇贵妃自然是高兴的。
不过她觉得,儿子还是要娶汪家女,才更保险,所以这天,周皇贵妃便安排三皇子,跟汪首辅的女儿见面。
几个皇子自然都是认识汪首辅女儿的,毕竟在不少宴会中见过,但多见见可以多培养培养感情,到时也能增大成功的机会,所以周皇贵妃自然想办法安排汪首辅女儿跟自家儿子见面了。
因王氏嫁的人并不像别人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好,所以王大奶奶对丈夫这个姑姑,自然看不上眼。
更看不上眼的是,既然知道夫家条件不好,何不再换一个?反正当年承恩公府正红火,太后身体好着呢,再换也是可以的啊。
偏偏王氏换了一个就变胆小了,觉得再换一个,连换两个会惹人笑,哪怕上当了,也不敢再换了。
这样的表现,自然叫王大奶奶看不起。
这会儿看宋大公子犯了死罪,就更看不上了,想着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做娘的眼光不怎么好,做儿子的也一样。
那样一副好牌——姑祖母是太后,表舅是皇帝,外家是承恩公府,母亲后嫁之人表面上也风光,且府里祖母祖父父亲全站在他这一边,而他的对手,他后娘娘家不过是皇商出身的家庭(因为永宁侯前头有个嫡子,且他年纪大了,所以二婚没能娶到出身很好人家的姑娘也很正常),弟弟比他小好几岁,这样一副好牌,他还能打成这样,把自己折腾死了,王大奶奶自然就更看不上了。
当然了,王大奶奶这就是马后炮,事实上,之前她一直觉得宋大公子背景强,袭爵不成问题,所以对方每次来,她明明很殷勤来着,现在人家犯了死罪,她就马后炮起来,觉得看不上人家了。
所以王大奶奶自觉自己比丈夫姑姑和宋大公子聪明,其实只是自以为聪明,真正水平,跟那俩也差不多。
这场事件中,最觉得有意外之喜的,估计就是永宁侯现夫人了。
她知道丈夫前妻生的儿子,出身好,有权有势,还得公公婆婆喜爱,丈夫也听公公婆婆的话,所以她知道爵位之事,她儿子没戏唱了,所以一直在帮儿子挣钱,就想着将来儿子就算不能袭爵,得个丈夫给的荫封,手上再有很多钱,日子也能过的不错。
哪知道丈夫前妻生的儿子能作死到那种程度呢,从龙之事竟然也敢掺和,竟敢帮着二皇子害三皇子,顺带害她儿子,现在好了,东窗事发,人没了。
这前头的嫡子没了,她儿子就是唯一的嫡子,将来爵位有了,她挣的万贯家财也有了,儿子简直就是人生赢家了。
她从没想过天上还真能掉馅饼,还直接塞她儿子嘴里了,所以这一段时间以来,永宁侯夫人那可真是高兴。
当然了,她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婆婆(公公前不久已死)和丈夫,因为宋大公子被皇帝判了死罪,心情不好,尤其是一直喜爱宋大公子的婆婆,已经痛苦的快要厥过去了,她要在这时候表现出高兴,估计这两人要气死,所以便带着儿子女儿,老老实实窝在自己院子里,不作声,免得被婆婆迁怒。
这是很有可能的,毕竟永宁侯老夫人现在心情正不好,而宋大公子的外家可是承恩公府,她也怕那边不高兴,也会找她的麻烦,她一个无权无势的,连丈夫都不站在她这一边,顶多算中立,到时要是婆婆和承恩公府甚至丈夫前妻那边一起找她的麻烦,她可顶不住,所以哪怕高兴,她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永宁侯夫人猜的不错,永宁侯老夫人的确接受不了自己一手带大的宋大公子就这样没了,悲痛了几天后,永宁侯老夫人就跟永宁侯提出,说将来爵位给宋大公子的儿子继承,这样一来,就算宋大公子死了,儿子能继承爵位,想来他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但这个要求,被一向孝顺的永宁侯拒绝了。
永宁侯道:“娘,咱们全府上下,差点因老大满门抄斩了,您觉得,我将来将爵位给老大儿子,陛下会同意么?况且,爵位由谁继承,是皇上说了算,儿子能自作主张,按自己的想法,把爵位给谁?儿子怕自己这样自作主张,陛下又要着恼,将咱们家爵位捋了可怎么办?”
永宁侯老夫人听永宁侯这样说,不敢继续提了,毕竟之前皇帝说要将永宁侯府满门抄斩时,她也是吓晕了的,只是之后发现不会抄斩了,心情恢复了,她又有精力同情宋大公子了,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但既然儿子怕这样搞永宁侯府要遭殃,她自然也不能逼儿子搞了,免得别真的出事了,那她临到老了,还没了诰命身份,成了普通百姓,那自然不是她能接受的。
虽然她的确心疼孙子,想把爵位要来给孙子的孩子,但,如果这事涉及到侯府安危,还有她的诰命,她也不敢继续不管不顾地闹了。
于是这事便这样消停了。
而听说了这事的永宁侯夫人,也是松了口气,想着幸好丈夫还没糊涂到底,要是丈夫真那样干了,她敢打赌,皇帝是肯定要生气,找他们家麻烦的,毕竟皇帝气才消多久,永宁侯府就敢往上凑?
同时心里对永宁侯老夫人不免越来越厌恶。
以前看她帮着宋大公子欺负自己儿子,她就厌恶了,现在看宋大公子闹出了这样大的事来,她还帮着他们一家,想欺压他们母子,她就更厌恶了。
只是她人微言轻,不能怎么着她,所以只能暂时忍耐罢了。
且不说永宁侯府的事,却说安然这边。
在这一场事件过后,二皇子没了竞逐大宝的资格,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周皇贵妃自然是高兴的。
不过她觉得,儿子还是要娶汪家女,才更保险,所以这天,周皇贵妃便安排三皇子,跟汪首辅的女儿见面。
几个皇子自然都是认识汪首辅女儿的,毕竟在不少宴会中见过,但多见见可以多培养培养感情,到时也能增大成功的机会,所以周皇贵妃自然想办法安排汪首辅女儿跟自家儿子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