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月和马文才站着看山长王世玉挥笔写字已经快一刻钟了,郭明月没出声打扰山长,她安静地地站在一旁等着山长落下最后一笔。而马文才,郭明月不知道他究竟是跟上来干什么。但郭明月跟马文才不熟,也不好赶人,只好尽量忽略他。
见王世玉落笔,郭明月这才站前一步,行礼后在王世玉深深的目光下跟他陈述这件事情的经过。郭明月注视着王世玉的眼睛说道:“山长,整件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明远请山长定夺。”郭明月相信山长会给了合理的处罚的。
马文才站在郭明月左边后侧,他没有开口,他只是在注视着郭明月与山长的对话。马文才想不明白,为什么郭明远能为祝英台做到如此地步?为什么郭明远如此不畏强权?竟令他……有些……有些羡慕……但马文才很快就把这个想法彻底抹掉,他马文才,从不需要羡慕谁。
这边是山长和郭明月的谈话还在继续……“明远呀,这梁山伯和祝英台都还没过来跟说说这件事,你……为何会先替他们抱不平?”王世玉的字帖写好了,只见字帖上的墨字在宣纸上纵横。
“山长,梁山伯本性敦厚,常言得饶人处且饶人;而祝英台在家排行第九,自幼长辈疼爱有加,本性纯良,他怎知小人之患。”郭明月解释给山长听,因为她早已将梁祝当成了挚友来看待,所言所思,句句质朴,句句诚挚。如果不是郭明月对祝英台的劝告,祝英台大有可能对王蓝田轻拿轻放,放过王蓝田一马,而梁山伯也会如此。
“仅是如此?”王世玉眼睛目光炯炯地看着郭明月,不经意间,流露出些许讶异。为了郭明月此人对友人的了解知悉。
郭明月继续说给山长听:“山长,明远认为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所以朋友一词可抵千金,明远为友出头,这是便是明远此行最大的理由了。”郭明月说得铿锵有力,她讲的这几句话就让让王世玉从中看见郭明远温厚良善的品格。
王世玉听完什么深深叹了口气,他道:“明远呐,过来看看这幅字。”王世玉招呼郭明月看他刚刚那篇字帖。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此话是三国诗人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第三十二首》中的一句诗句。全诗是如此的: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郭明远站在山长旁边,把全诗诵读了出来,他赞道:“山长,你用笔圆润丰满,结体略取横式,重心安稳,而且疏朗有致,山长书法造诣极高!”郭母的书法鉴赏训练在此时出现了极大的效果。但是……
但是……此时却是魏晋诗人阮籍在司马氏为了篡取魏朝,大肆杀戮异己,诗人在期间屡遭迫害。他既要避祸保全自身,又想要发泄出内心的忧患与愤懑,因此,只能以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表达出内心炽热的情感,以及对这个阴暗时局的忧患。
山长……他的心中怀有心事呀!
郭明月看着此诗句中想着:这个时期,朝廷只求苟安东南,无意北还;这个时期的东晋,时局正处于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时期,东晋偏安中原版图的南方一隅。而北方则是野心勃勃的前秦,西方则有吐谷浑及白兰等国虎视眈眈,整个中原版图被切割开得七零八落。
东晋本就应该奋起挽救山河,而有了北伐名将恒温拥兵自重这个前例,东晋王室对将士们完全不敢放权,这就让北伐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虽然有郭崇山郭将军身先士卒打头阵,收服了大部分领土,让民间有识之士纷纷称快,但……自从郭崇山将军卸甲归乡,这个东晋又陷入了沉寂之中,激不起太大的浪花……
而且九品中正制让士族子弟享有优待,让平民无力出头,士族一直矜贵,百姓永远贫贱,这就加剧了社会的各种矛盾,社会极其不平等,终有一天,现在还看不出来,但……在某一天,这些问题会蜂拥而出……
王世玉看着郭明月不知在思索些什么,是思索郭明月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是感叹着这一代年轻人还没有熄灭心中的熊熊火焰,是欣喜中华大地还未完全失去薪火,这些都无从知晓。王世玉此刻只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试着相信这群年轻的学子们。
王世玉说道:“明远,这件事我会秉公处理的。”王世玉给了郭明月这句话。
郭明月这才放下了心,辞别王世玉,与马文才同行。马文才也不知是来干嘛的!他竟没为玩蓝田求情……
马文才说道:“郭明远,你说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你也太天真了吧!要我说,只有握在手里的力量才是最真实的……”马文才也没指望郭明月听入耳,他只是说出自己的话。
郭明月没理睬他。
“诶,郭明远……”马文才这回说得有些小声,但他的话中好像含着困惑。见郭明月转过头看向他,马文才却看向晴空万里的蓝天喃喃道:“你说……晋朝应该如何呢?”马文才从小就立志从军报效国家,但所见所闻,无不令他失望,无不令他感到晋朝……
郭明月没有想到马文才跟自己说出他的所思所虑,郭明月不想敷衍马文才,她这么说道:“我们活在当下,自然也奋斗在当下。”而且……“我从不认为你马文才是一个会逃避的人!”
马文才听完直接楞在了当场,他说出此话,根本没指望郭明远回答。但郭明远却给了他这么一句话,他心想:没想到,竟你郭明月了解我!没想到!没想到!他的心里又在说:但是,郭明远,我马文才可不相信所谓的朋友!要是有所谓的朋友,那,郭明远,你的朋友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你可是……我的对手呀!
见王世玉落笔,郭明月这才站前一步,行礼后在王世玉深深的目光下跟他陈述这件事情的经过。郭明月注视着王世玉的眼睛说道:“山长,整件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明远请山长定夺。”郭明月相信山长会给了合理的处罚的。
马文才站在郭明月左边后侧,他没有开口,他只是在注视着郭明月与山长的对话。马文才想不明白,为什么郭明远能为祝英台做到如此地步?为什么郭明远如此不畏强权?竟令他……有些……有些羡慕……但马文才很快就把这个想法彻底抹掉,他马文才,从不需要羡慕谁。
这边是山长和郭明月的谈话还在继续……“明远呀,这梁山伯和祝英台都还没过来跟说说这件事,你……为何会先替他们抱不平?”王世玉的字帖写好了,只见字帖上的墨字在宣纸上纵横。
“山长,梁山伯本性敦厚,常言得饶人处且饶人;而祝英台在家排行第九,自幼长辈疼爱有加,本性纯良,他怎知小人之患。”郭明月解释给山长听,因为她早已将梁祝当成了挚友来看待,所言所思,句句质朴,句句诚挚。如果不是郭明月对祝英台的劝告,祝英台大有可能对王蓝田轻拿轻放,放过王蓝田一马,而梁山伯也会如此。
“仅是如此?”王世玉眼睛目光炯炯地看着郭明月,不经意间,流露出些许讶异。为了郭明月此人对友人的了解知悉。
郭明月继续说给山长听:“山长,明远认为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所以朋友一词可抵千金,明远为友出头,这是便是明远此行最大的理由了。”郭明月说得铿锵有力,她讲的这几句话就让让王世玉从中看见郭明远温厚良善的品格。
王世玉听完什么深深叹了口气,他道:“明远呐,过来看看这幅字。”王世玉招呼郭明月看他刚刚那篇字帖。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此话是三国诗人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第三十二首》中的一句诗句。全诗是如此的: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郭明远站在山长旁边,把全诗诵读了出来,他赞道:“山长,你用笔圆润丰满,结体略取横式,重心安稳,而且疏朗有致,山长书法造诣极高!”郭母的书法鉴赏训练在此时出现了极大的效果。但是……
但是……此时却是魏晋诗人阮籍在司马氏为了篡取魏朝,大肆杀戮异己,诗人在期间屡遭迫害。他既要避祸保全自身,又想要发泄出内心的忧患与愤懑,因此,只能以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表达出内心炽热的情感,以及对这个阴暗时局的忧患。
山长……他的心中怀有心事呀!
郭明月看着此诗句中想着:这个时期,朝廷只求苟安东南,无意北还;这个时期的东晋,时局正处于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时期,东晋偏安中原版图的南方一隅。而北方则是野心勃勃的前秦,西方则有吐谷浑及白兰等国虎视眈眈,整个中原版图被切割开得七零八落。
东晋本就应该奋起挽救山河,而有了北伐名将恒温拥兵自重这个前例,东晋王室对将士们完全不敢放权,这就让北伐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虽然有郭崇山郭将军身先士卒打头阵,收服了大部分领土,让民间有识之士纷纷称快,但……自从郭崇山将军卸甲归乡,这个东晋又陷入了沉寂之中,激不起太大的浪花……
而且九品中正制让士族子弟享有优待,让平民无力出头,士族一直矜贵,百姓永远贫贱,这就加剧了社会的各种矛盾,社会极其不平等,终有一天,现在还看不出来,但……在某一天,这些问题会蜂拥而出……
王世玉看着郭明月不知在思索些什么,是思索郭明月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是感叹着这一代年轻人还没有熄灭心中的熊熊火焰,是欣喜中华大地还未完全失去薪火,这些都无从知晓。王世玉此刻只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试着相信这群年轻的学子们。
王世玉说道:“明远,这件事我会秉公处理的。”王世玉给了郭明月这句话。
郭明月这才放下了心,辞别王世玉,与马文才同行。马文才也不知是来干嘛的!他竟没为玩蓝田求情……
马文才说道:“郭明远,你说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你也太天真了吧!要我说,只有握在手里的力量才是最真实的……”马文才也没指望郭明月听入耳,他只是说出自己的话。
郭明月没理睬他。
“诶,郭明远……”马文才这回说得有些小声,但他的话中好像含着困惑。见郭明月转过头看向他,马文才却看向晴空万里的蓝天喃喃道:“你说……晋朝应该如何呢?”马文才从小就立志从军报效国家,但所见所闻,无不令他失望,无不令他感到晋朝……
郭明月没有想到马文才跟自己说出他的所思所虑,郭明月不想敷衍马文才,她这么说道:“我们活在当下,自然也奋斗在当下。”而且……“我从不认为你马文才是一个会逃避的人!”
马文才听完直接楞在了当场,他说出此话,根本没指望郭明远回答。但郭明远却给了他这么一句话,他心想:没想到,竟你郭明月了解我!没想到!没想到!他的心里又在说:但是,郭明远,我马文才可不相信所谓的朋友!要是有所谓的朋友,那,郭明远,你的朋友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你可是……我的对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