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生活很简单,简单到自己不需要刻意的去适应。早晨,伴随着鸡叫起床,吃过早饭和同龄的孩子到村里的私塾去读书,私塾的夫子领读一遍,讲解一遍然后就是背诵,中午在私塾里用饭,下午习字,练完字就可以回家了。

    云海开始觉得自己有点享受这简单的生活了,每天云母都早早的烧好了早饭,自己的竹水壶的水都会换上新的,傍晚的时候云姝总是坐在路边,托着腮帮等着哥哥回来,父亲看到自己回来了,都会扛着锄头领着自己和妹妹进门。晚上父亲总要自己把新学的文章背一遍,云母则在一旁吱呀吱呀的纺纱。

    当然如果没有戒尺,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默书对云海来说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使用了二十多年的简化字时不时会出现在云海的笔下,把夫子气的胡子一翘一翘的,每到这个时候,先生的戒尺会狠狠的落在云海的手心里,真疼。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身的遗憾,云先生对读书看得特别重,除了每天让云海背书,还隔三差五的让他默写。“读书是条生路”,云先生对云海说:“就算当不了秀才,也能去村里的私塾坐馆”。

    现在还是明初,秀才还很稀缺,不是大塾馆根本就请不到秀才,许多乡间的私塾只能退而求其次,请些相对较好对的老童生,塾管里教的也都是《百家姓》《神童诗》《千字文》这些发蒙的书籍,然后再教《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一般来说读完《诗经》就可以去村里当坐馆先生了。

    云先生对读书看得很重,云海也不敢放松,何况他是真心在为自己着想,加上前世现代教育的功底,一段时间过后,云海的课业水平在一群蒙童之间出类拔萃。他闲暇的时候也会帮父母做些农活。

    民以食为天,初夏时节,正是夏收的农忙时期,村里的孩子都到田里去帮忙,私塾也停课了。这一日,云海和村里的板儿一起去稻田的水车上车水,河水经过水车流到沟渠里,泛起的水花,溅到脚上,带来丝丝的凉意,让人感觉很舒服。

    两个人趴在水车的栏杆上,看着潺潺的河水在沟渠里流淌,板儿开口对云海说:“云海,夫子说你书读的越来越好了,说不定你将来能中状元呢。”状元,云海没想过,明朝的松江和苏州是科举强人辈出的地方,自己又算哪根葱哪根蒜。

    云海摇头对板儿说道:“别瞎说,状元是文曲星下凡,能当个秀才,我爹就满足了。板儿,你将来想干什么。”

    板儿认真的想了下:“我想攒些钱,盖个像你家一样的三间瓦房,这样就不怕漏雨了。”云海觉得这是个很自然的想法,好房子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老百姓朴实的愿望。板儿继续说着:“盖了房子后,我就到你家来提亲,娶你妹妹当老婆了,哎,云海,你干吗,别踢我啊。”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云海还真把云姝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妹,他看着板儿还在流鼻涕的样子,忍不住又踢了一脚。

    一队队民夫夹杂着士兵,从村口的大路上走过,听着车夫的号子声,云海忍不住问道:“这里这么热闹,要打仗了吗?”

    板儿疑惑的对云海说:“云海,你不知道吗?我们村旁边的金山卫要修城了,征了许多徭役。”金山卫,眀朝四大卫之一,云海心理寻思着,既然是四大卫,驻扎的军士肯定不少,如果要修城的话,货运会更加频繁,这条路上的行人也会越来越多。

    “路上的行人越多,夏天口渴的人就多,口渴就要喝水,这条路没个歇脚的地方,如果我们在路边摆个茶摊,肯定会有很多人来买水。”云海回去是这样和云先生解释的,摆个茶摊就能赚到钱,云先生全家很怀疑这个他们看来疯狂的想法,当云海把一碗冰镇绿豆汁放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所有疑虑都被打消了。没有人会怀疑冰镇饮料在夏天的诱惑力,令他们更想不到普通的硝石竟然能作出冰块。

    历史上唐朝就记载了硝石制冰的方法,没想到几百年后明朝,知晓这个方法的人还是那么少。“海儿,你还要读书,不应当持此贱业”云先生有点担心,毕竟经商之道在当时看来还是非主流的行业,科举取士才是正途。“父亲,笔墨纸砚、时文集注都需花钱购买”云海劝解着父亲,教育需要很大的投入,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现在云家的家底根本不够培养一个举子。云先生知道孩子赚钱是为了读书的时候,也就叹口气默许了。

章节目录

大明海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风雨雪萧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雨雪萧萧并收藏大明海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