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87)</p>

    姐俩回来, 一人抱着一个刚卤出来的猪蹄啃, 然后说学校的事,清宁又说刚在刘燕儿家看到的事。品書網 英子一惊一乍的, “这事可不能胡说,有些人真能开天眼的。”</p>

    清宁对着自家姨妈皱鼻子,“您怎么还信这个……”</p>

    英子拍清宁:“小孩子家家的, 别觉得了两天学了不得了。你们才见了多少?”</p>

    又说起当年她们俩的亲舅舅生子结婚的时候闹出来的被亲妈身的事。“你说你们舅舅是那种胡来的人吗?满嘴会不会胡说八道, 装神弄鬼的?不会!那你们说怎么解释?”</p>

    解释不了。</p>

    她姨妈这么说, 她二伯肚子里的故事更多。</p>

    说是那些年开着拖拉机出去给村里拉东西,半夜见远远的穿着白衣服的人成群结队的,“我还说这谁家办丧事大晚的出殡呢。结果不停的摁喇叭,前面的人也都不动。下了车心说过去看看, 结果一下车,又都不见了。这一群人呢,说走都走完了?不能啊!我又车, 结果前面还是乌泱泱的穿着白衣服的人。我这心里犯嘀咕了, 也不敢犹豫, 下车扒拉了干草弄了些枯枝,在车前面的路点火了。不敢走了, 点着烟做到车等着,等到凌晨四五点的时候, 觉得困的不行, 感觉是眯了一小下, 醒来火也灭了, 路也干净了。这我也不敢动,又把火点着,等天亮。等路有人了,这才敢走。结果往前走了一百多米,看见一大片坟场。这说起来都有二十年了,我再不敢走那条路……”</p>

    说的清宁脊背汗毛都竖起来了。本来还想着晚住回隔壁自家的宅子去,结果愣是不敢了。</p>

    英子说老二:“快别说了,孩子胆小。”</p>

    正说着呢,韩彩儿来了。</p>

    农村不城里,来客人了敲门啥的。</p>

    大白天的,农村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的。谁家关了大门,那基本没有啥大事正事都不敲门的。肯定是人家家里不方便。一般情况下,白天是歇晌,门都是开着的。邻里来来去去的,也没防谁。</p>

    因此门帘子一挑,韩彩儿直接进来了。</p>

    英子说:“有猪蹄,尝点?”</p>

    这位爷不客气,盘子里夹了一块吃。</p>

    俩大的抱的整个的在啃,清安牙还没换玩,抱着整个儿吃不方便,切成小块在盘子里放着,为的是吃着方便的。</p>

    韩彩儿拿了一个蹄尖塞到嘴里,说了一句入味,开始说燕儿的异之处,“……一眼看出我肚子里这个是个小子……我这还真是个小子……”</p>

    英子心说,难怪清宁觉得有猫腻,谁不知道你肚子里的是个小子。是闺女你不会生了。</p>

    刚跟刘家闹了事,她不好过深的打听,只笑着听她说。</p>

    韩彩儿嘴里含着蹄尖,说的口沫横飞,清宁默默的退了两步,坐了个小板凳,听韩彩儿在那里嘚吧。</p>

    “……好些人都来了……”</p>

    听见了,外面乱糟糟的。</p>

    “……说老李家的羊得往东边找,说王家还得娶第二个儿媳妇……”</p>

    英子的脸都变了,李家的羊肯定得往东边找,几个小伙子半夜给偷了在东边宰杀了,还过来问她要不要羊肉。李家的缺德,常把家里的羊带出去啃别人的庄稼,不少人都知道这谁偷了羊的事,还偷偷的买了羊肉,但是没人告诉他们家。这事对有些人来说是秘密,当然了,这也包括老李家的人。像是韩彩儿这种嘴里守不住秘密的人,属于那些不知情的。</p>

    还有王家的儿媳妇,这个真有点一言难尽。</p>

    王家的儿子窝囊,儿媳妇呢整天的花里胡哨往城里跑。跟村好几个人都不清不楚的。王家这儿子当活王八不敢言语,但老王两口子可不是吃素的。不过是两人不常在村里,在县城弄了个菜铺子卖菜呢。今儿燕儿把事挑明了,肯定有人找老王两口子说这说那的。啥叫要娶第二个媳妇,两口子一个儿子,娶第二个媳妇要么是媳妇半路的死了,要么是有啥缘故过不到头。看着吧,两口子这婚是离定了。</p>

    别人开天眼许是真的,但燕儿这只怕不怎么真。</p>

    这孩子有心,指不定是听人说闲话,记下了这一言半语的,这会子拿出来骗钱的。</p>

    心里有了这想法,反倒是不怕了。</p>

    神鬼人得敬而远之,但是人闹妖,这真没什么好怕的。</p>

    她也只一听,谁爱信谁信去。</p>

    像是英子这种知道点这些事的内情的,肯定不信。像是韩彩儿这种的,啥也不知道的,可不被糊弄住了。</p>

    英子知道这事糊弄人,但也不好对人明说。但被糊弄住的,却又开始四处宣扬去了。</p>

    这半信半疑的事,传的最快。</p>

    不到晚,好些人家都拿着点心烟酒登门了,叫给看看。</p>

    尤其是怀孕的,医院不给瞧,托关系找熟人还得塞红包,数目小了还怕人家不给好好看。再给弄错了男女。所以来找燕儿了。两三块钱一包点心,或者再给小姑娘三块两块的,试试呗。</p>

    忍冬对这事半信半疑的,有人说:“真有这种人。五弊三缺的命数,你家这燕儿,还不是爹妈不要的……”</p>

    在刘家,有孩子他奶的那几年,这孩子过的也还好。可自打瘫在炕没两年人没了,燕儿的日子越发不好过的。</p>

    “你再看看你家这情况……”这人低声道:“俩孩子都有些……”残缺,“燕儿的命硬……”</p>

    忍冬心里咯噔一下,没错!</p>

    说嘛,给出去的孩子都好好的,哪怕引产不足月生下来的,都健健康康浑浑全全的。怎么到了留在身边的,都有毛病呢?</p>

    这是全报应到自家身了。</p>

    是自己的两个孩子给她挡了灾了。</p>

    等家里没人了,忍冬这么跟燕儿说的:“……这啥事都得有因果。有人为你挡灾了,你得回报人家……”</p>

    燕儿点头如捣蒜:“是!我要是不好好的对弟弟妹妹,会横祸而死的。”</p>

    心里不喜欢燕儿,但不得不说这个说法她心里安稳了。</p>

    哪怕是她没良心,可也不敢不对自家的孩子好,她得还因果。</p>

    燕儿说:“妈,我都想好了。我以后不住校了,早晚走着来回……晚在家给人看看事儿,怎么也能赚几个钱的……”</p>

    这事这么定了。</p>

    县城走一趟得一个多小时,步行!</p>

    所以早不到五点的你起床,而晚六点多放学后,走到家得八点多。入秋了之后,天越来越短了,六点天黑透了。这早晚都是夜色里赶路。</p>

    忍冬说了一声:“好!”</p>

    其实燕儿想骑自行车的,骑自行车能快一半的路程。</p>

    但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有时候下地还得用。肯定不会给她用的。</p>

    清宁回家后跟她爸她妈说起这些事:“刘燕儿……我都有些怕了……心眼太多了……”</p>

    都是逼的!</p>

    林雨桐说:“跟清平说一声,以后少跟那孩子接触。”心思有点斜了。</p>

    清宁点点头,缩了缩脖子,“要说起来,感觉燕儿的情商绝对算是高的……”</p>

    是!没谁教过。只凭着自己的揣摩。察言观色、揣摩人心、趋利避害,瞧着吧,这孩子算一号人物。</p>

    清宁还提醒说,说不定周一的时候忍冬会来道歉。</p>

    林雨桐摇摇头,两家刚打完仗,道啥歉?绝对不会的事。</p>

    果不其然,忍冬只去了学校,老师说啥她都点头应承,然后从老师办公室出来,直接回家了。</p>

    清平总时不时的看刘燕儿一下,谁知道还真一副高人风范,也不跟高洁说话了。跟班的任何人都不怎么搭话了。</p>

    学总是最后一个到的,放学也总是最早一个走的。午从不去食堂吃饭,学拿个馒头着咸菜疙瘩啃了完了。</p>

    有时候也会用罐头瓶装半瓶子的凉拌洋葱这样的菜拿来,塞到桌兜里。午着馒头吃了。洋葱到了一定的季节,便宜的很。一毛钱能买好几斤。家里没别的菜,是这种能放的住的菜才最多。可这菜凉拌了吃,味道特别大。罐头瓶又不是饭盒,盖住没啥味了。这种罐头瓶打开后盖子基本都盖不严实的,有些压根没有盖子。敞着还没吃呢,味道出来了。教室里到处都是。午再一吃,到处都是味道。</p>

    刘燕儿倒是坦然的很,但周围的同学感受不是很好。有些同学觉得也忍了,自家也是屁股大点的地方,菜碟子放在桌子的时候还不是满屋子都是味道?但有些忍不了。</p>

    尤其是高洁,更加忍受不了。</p>

    “你为什么不放在教室外面的窗台去。”高洁捏着鼻子,许是真有些洁癖,都快哭出来一样,“又没人吃你的饭菜,你放在窗户外面能怎么着?”</p>

    他们俩靠窗坐着,刘燕儿还在最里面,站起来手都能从窗户伸出去。</p>

    高洁这么说,大家都觉得合理。放在外面窗台,伸手拿进来的事,干嘛非得弄的整个教室都是一股子的味道。</p>

    刘燕儿耷拉着脸,谁说啥都不理,拿着作业只做她的。</p>

    高洁忍无可忍,找班主任,一个要求:“换座位!”</p>

    能换吗?</p>

    老师也是艰难岁月走出来的,一点饭菜的味道怎么了?那个时候想闻饭菜的味道还闻不到呢。</p>

    没换成作为,还被老师给说教了:不能娇气,要学会体谅。</p>

    高洁出来真哭了。</p>

    去高部找严格:“你去给我们老师说说吧……”</p>

    “我凭啥去啊?”严格莫名其妙,“我又不是你的家长……”</p>

    “但严叔叔有面子……”高洁拉着严格的胳膊不撒手,“快点去嘛……”</p>

    教室里进进出出的人都跟着起哄:“哎呦!咱们小严格也有妹妹追了!”</p>

    严格跟清宁同岁,虽然长的帅气,成绩也不错,出身也良好,但是没人追。不是大家眼瞎,主要是年龄在那里放着呢。初生跟高生起来,显得稚嫩的多呢。谁会想着跟小弟弟谈恋爱?</p>

    清宁的桌兜里会有别人送的水果早点之类的东西,但严格绝对没有。</p>

    大哥哥跟小妹妹谈恋爱这正常,还真不怎么见大姐姐跟小弟弟谈恋爱的。</p>

    因此,一见是初部的小学妹拉着严格不撒手,都起哄了。</p>

    “严格,带妹妹去啊。”</p>

    去去去!边去!</p>

    啥也不知道起啥哄?!</p>

    他扭头小心的看清宁,清宁也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把头一低,继续看书去了。</p>

    完了!</p>

    清宁这是生气了。</p>

    严格把高洁的手撕开:“我跟你啥关系啊?凭啥你理直气壮的用我爸的面子。你咋不用你爸的面子呢。别闹了,赶紧回去,我急着厕所呢。”</p>

    一溜烟躲男厕去了。</p>

    清宁‘嗤’的一笑,同桌用胳膊肘轻轻的怼了清宁一下,“小竹马跑了?”</p>

    私底下不好人打趣班最小的一对,跟连体婴似的粘着,看着逗人的不行。</p>

    这会子突然冒出来一个‘第三者’,好些人都偷着瞧清宁呢。</p>

    清宁指了指外面:“啥小竹马?人家两人也是青梅竹马呢。”</p>

    高洁在教室门口气的直运气,又扭头看里面坐着的清宁,只觉得脸都丢尽了。我爸爸的面子要是好使,我干嘛来求你。</p>

    林雨桐回家的时候,清远朝楼台指了指,她不知道啥意思,去露台一瞧,清宁和严格在露台写作业,但气氛吧,明显不对。</p>

    她扭脸低声问清远:“怎么了?”</p>

    清远摇摇头,肩膀耸了一下,两手一摊,表示我也不知道。</p>

    不知道不知道吧,随他们去。</p>

    回了客厅,见清远守着电视不动,才问他:“作业写完了?”</p>

    清远拿着遥控器换台:“嗯!完了。”说着还道,“明儿早我们九点才课,早别叫我。”</p>

    “咋这么晚呢?”学校有啥事,我咋不知道呢?</p>

    清远看他妈:“不是大学开学,叫我们学校的老师帮忙干啥吗?妈你不知道?”</p>

    还真忘了。</p>

    大学开学是九月十二到十四,算是晚的。</p>

    林雨桐一拍脑袋,还真把这事给忘了。</p>

    好些学生拿着通知书,看着面的地址,差点都哭了。这到底是啥学校啊。一个小县城里,怎么设立了分校了。好些孩子都不愿意的。要不是给的凭不会掺假,真的,不去的!</p>

    有好些都是大城市的孩子,因为调配等各种原因被农业大学录取了,心里有落差的。可结果呢?还去什么分校!</p>

    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没有了半分憧憬。</p>

    可真等买票的时候才发现,好像也不是特别偏僻。</p>

    为啥呢?</p>

    因为不管是走铁路还是公路,甚至是做飞机,都是可以的。汽车站、火车站、机场都有校车接送。</p>

    等一进入开发区的范围,都不由的挤到开着的车窗口朝外看。</p>

    我的天啊!</p>

    小桥流水、船只来往、人|流如织、两边高楼林立,各色的招牌颇有现代都市的气息。</p>

    来接学生的,有大学的老师,有从各单位抽调出来的人员,临时充当讲解员路看到的建筑和景色。</p>

    等车拐弯,了通往大学的大桥,车顿时欢呼起来。</p>

    这是最早到的一拨学生,到的时候还不到八点,正是湖雾气蒸霭的时候。小岛隐在缭绕的雾气之间,朦胧的如同海市蜃楼,太阳光透过云层,似乎所有的景致都披了七彩的霞光。</p>

    整个车的学生,顿时欢呼了起来。</p>

    有的还一个劲的喊着:“停车!停车!”</p>

    车缓缓的停下来,学生们一个个的跑下车,对着湖面是一阵狂喊,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我的大学,我来了!”然后飞奔着朝学校大门而去。</p>

    紧跟着,是一群,争先恐后的奔着校门而去。</p>

    林雨桐陪着老师在船,此时才笑道:“现在您放心了吧。都挺喜欢这里的。”</p>

    “爱校,也是一种动力。”秦国看着扑向学校的学生,眼里带着笑。</p>

    因为大学生的到来,整个开发区,仿佛注入了一股子活力。</p>

    而与此同时,县里开始积极的准备撤县升市的工作。</p>

    这是有很多硬性指标的。如:总人口50万以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达到这些标准了,可以申请设市撤县。</p>

    四爷被抽到到筹备小组,担任副组长,负责日常事务。</p>

    这不光得筹备,还得往走,去京城活动活动。这得国|务院批的。</p>

    如今全县的非农业人口靠着开发区的拆迁,算是基本达到要求了。国民生产总值,也是开发区带动的。今年的势头,只怕一个开发区的生产总值,得是全县的两倍有余。</p>

    不过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如市政建设的很多方面,都要跟得。如今筹备,只要一两年下来,能审批下来算不错了。</p>

    四爷看着并不着急,不疾不徐的,回来也不见加班,差不多都是陪着俩孩子学习呢。</p>

    今年的雨特别多,从九月下旬到十月份,淅淅沥沥的下的没停过。</p>

    又是一个灾年。</p>

    黄河滩种棉花的,正是棉花开的时节,这样的天气,收回来的棉花都是湿漉漉的,晒不开发霉。还有苹果,这玩意别觉得没损失。一样的!成熟了,结果冷水一浇,都裂开了。只要裂开一点,这都不算是正品的水果。不耐运,不能储藏,只能算是次果往果汁厂送的这类货。价位不在一个档次。</p>

    老二来家里专门跟四爷说了一次果园的事,又算了一笔账,今年大部分人,其实是入不敷出的。地里的投资大,但最后这回报却真是打了折扣了。</p>

    又说老大家的:“承包了三十亩种棉花,赔了。”</p>

    事实两个孩子一直在他们家吃饭,两口子守在地头,可是有啥用呢。减产不说了,棉花也不了等级。</p>

    今年九月一号当天,一大早俩孩子背着书包在饭店门口站着呢。</p>

    英子问咋了,俩娃才说没学费,报不了名。是英子给的钱,好歹叫孩子去学了。</p>

    老二还趁机跟清宁和清远说:“好好学吧,千万别当农民。靠天吃饭的,辛苦一年,老天说收收了……”</p>

    所以还是得搞副业嘛。</p>

    清宁去厨房给她妈说:“好歹我姨妈的饭馆天天都有进账的。”</p>

    人说家财万贯不如日进一,说的是这个道理。</p>

    做餐饮,用的是自家的店铺,那肯定是不会赔的。</p>

    林雨桐叹气说:“总还是得有人种地的。”</p>

    说着话,张嫂那边把菜切好了,林雨桐这边开火炒了,跟清宁说:“跟你三伯打电话,叫过来吃饭,说你二伯也在。”</p>

    老三来的很快,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来了。</p>

    来的时候扛了一箱子猕猴桃,本地不常见这玩意,是从外县弄来的。</p>

    “徐强那小子有心。”老三一边擦手一边道,“那小子也能吃苦。周末跟着司机跑短途,回来捎带点货。这玩意是他弄回来了。”又叫清宁,“听你徐叔说里面有软的,你挑出来扔了……”</p>

    清宁一脑门的问号:“好容易放软了为啥要扔了?”</p>

    嗯?</p>

    老三也卡壳了,“好容易放软了?不是吃硬的吗?”</p>

    谁说的?!</p>

    清远嘿嘿笑:“我徐叔把软的都扔了?”</p>

    “嗯呢!”老三也跟着笑,“说是软了的都是坏的。还专门嘱咐我,说没来的及挑,别嫌弃。又说这玩意的味道实在是不好,能吃吃不能吃扔了。吓的我都不敢叫清涓尝。想着你们俩大点了,说不得能受了这味道……”</p>

    真是会糟践东西。</p>

    可惜了的!</p>

    这真是能闹笑话啊。</p>

    老三坐餐桌去了,三两盘子凉菜,几瓶啤酒,还都是饮料厂自己产的,味道也还行。</p>

    老二问老三的生意:“不受影响?”</p>

    “主要是批发,外省走货呢。影响不大。”老三抿着酒,“如今这生意也好做,价钱,能稍微低一些,人工成本南方要低。”</p>

    老二对生意这事不是很懂,倒问了老三的私事:“找个正经女人,好好的过日子……”</p>

    要说老三身边没女人,这个说不好。</p>

    何小婉说有,老三从来不辩解,那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有还是没有。</p>

    都觉得老三应该有,离婚了,别管何小婉承认不承认,都离婚了。有有钱,还年轻,身边只带着个小闺女,真说起来,这条件算是找个年轻的姑娘,也找的着。</p>

    可一直也没听老三说过要结婚的事。从来都不见提。</p>

    老二问了,老三才道:“算了吧!如今跟我的,有几个是图我这个人,而不是看我的钱的。犯不的!”</p>

    话也是实话,钱叫别的女人花了,倒不如给孩子留着。</p>

    可这年纪才哪到哪?</p>

    林雨桐说:“你俩这不清不楚的,将来我三嫂还是得怨你……”</p>

    “不用等将来,现在都怨我呢。”老三也是一肚子的苦水。</p>

    之前闹了好几次了,去店里闹,不出面都不行,问自己啥意思?这日子能过不能过?能过过,不能过别耗着她。</p>

    “我当是说,有好的,你只管去。觉得孩子是拖累,你给我扔着。”老三苦笑,“我心里不是滋味,但总想着,好歹孩子是解脱了。”</p>

    说的是清辉。</p>

    她真走了那一步,清辉肯定是带不走的。扔给他,他反倒好接手了。</p>

    问题是,你这边不结婚,那边何小婉心里还是觉得你俩没分开,还得跟着你耗着。</p>

    成了个死结了。</p>

    这个事没法说了,跳过这个话题,四爷提醒两人,“手里别攒钱,趁着钱还值钱,不管是投资也好,还是干别的也罢,不要放在银行了……”</p>

    通货膨胀这个词老二老三听不懂,但是钱不值钱了,这个道理他们懂。</p>

    反正是啥都涨价了。</p>

    老三坐生意的,最敏锐,出厂价每次都涨,他怎么会没察觉。</p>

    老二叹:“本来日子不好过,钱还偏偏不值钱了。”</p>

    农民觉得难,老三说:“那是没见那下岗的,日子咱的日子也不轻松。”</p>

    这才说了下岗没两天,老大两口子来了,这回两口子机灵了,说是找林雨桐来问问,看看在哪里能买到铺面?</p>

    这可真是……</p>

    林雨桐不能问人家有钱没,只能委婉的问:“打算花多少钱买?”按着你能出的起的价钱,给你寻找合适的铺子呗。</p>

    李仙儿笑:“我们买断工龄了,我跟你大哥两人,人家给了五千块。”</p>

    买断工龄?!</p>

    也是这笔钱拿到之后,以后他们跟单位没一毛钱的关系了。</p>

    林雨桐微微皱眉,五千块钱?如今真不算多的。</p>

    她跟两人说涨价的事,“一斤米都涨了好几毛了,更别说铺子。我二哥三哥家的铺子,那是最早期,开发区最早投入建设的项目。那时候周围这一片还都是农村。也是预售的,当时的商业街还是荒地。所以那时候便宜,五千块能买两铺子。可现在呢?开发区都完善了,也逐步成熟了。县政府都往过搬迁,成县心了。这五千,是偏僻的地方,现在是一间铺面也买不下了。”</p>

    一间铺子都买不到?</p>

    两口子的脸色不好看,“涨的这么快?”</p>

    林雨桐点头:“要么,你们是考虑在商场买个摊位,不大,能摆俩柜台。要么,是在镇,镇心的位子买院子,前面当铺面,后面盖房子。”这么算,钱是够的。</p>

    金满城说:“实在不行,买房子也行。住到县城来,再找活干……”</p>

    这也是个思路。</p>

    “两居室……如今得一万多,五千不够一半,去银行贷款的话也行,是一月得一两百的月供。”林雨桐起身,“要不,咱们去看看?不在开发区的话,房子便宜一些。像是一些旧家属院,三五千绝对能买到。”</p>

    转来转去,耗了林雨桐大半天的时间,两口子不买了。</p>

    看了开发区这边的房子,再看老城区的房子,这一对,觉得花钱买个旧屋子不划算。想买好的吧,主要是怕每月一两百还不。没稳定的收入谁敢说一定能还。</p>

    然后气哼哼的,“不买了!太平镇一样的住。回去盖房!坚决盖房。”</p>

    还真是雷厉风行,之前把半拉子厦房盖起来了,如今盖正房。</p>

    林雨桐回去跟四爷说了这事,四爷说:“这一辈子的贫富,许真是天注定的。”</p>

    桐桐给的主意真是好主意,买个摊位怎么了?如今这商场的一个柜台,是卖女人的头花皮筋这些,都不少赚。或者真在镇心买个院子,前面随便做点啥生意,后院住人,这日子都过起来了。英子的例子那不是摆在那里吗?</p>

    非不听!一点累都不想受,只想着拿这钱买个铺子,靠铺子的租金过日子。</p>

    可这运道偏偏不济,刚涨价了他的钱刚到位了。</p>

    如今又赶在通货膨胀的时候盖房子。房地产热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涨价最厉害的是地皮和建材。</p>

    以前一两千能盖起的房子,等真的买转买瓦请人工,一项一项的花出去以后才发现,这五千好像盖个房子还有点紧张。</p>

    老二说老大:也不知道你这账是怎么算的?这五千买个旧院子住着也尽够了。房不新,但地段好。非花了五千在坟场边盖新房,房倒是新的,可除了住,还能干啥?</p>

    英子教育清平,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你大伯跟你大伯娘是这样……”</p>

    清平又跟清宁说了这话,“……原本我还不服气,结果大伯干的事叫人真想不通。盖房梁收礼金大概能收一两千吧。结果大伯去买了个二手摩托车,花了大概一千多。反正没剩下多少了。冬天没啥收入,再过个年,钱完了。把我爸气的,说有俩一两千块钱,明年开春,把房子粉刷出来了。”</p>

    清宁知道农村盖房子的事,粉刷也简单,掉个顶棚,粉白个墙面,然后油漆个门窗,按玻璃行了。有条件的把地面打成水泥的,没条件的是砖铺出来的地面,一样的整齐干净。把窗帘这些都算,也是一千块钱顶天了。</p>

    可那摩托车,除了骑出去瞧着威风以外,啥也不剩了。这玩意买回来再想卖出去,又是得打个折扣了。</p>

    姐妹俩说着话,外面的雪越发的大了。</p>

    林雨桐不叫清平回去住了,路不放心,叫暂时住在这边。</p>

    偶尔住一两晚,她倒是不抗拒。</p>

    清宁朝外看了看,又看了看表,“妈,我跟我姐出去一趟……”</p>

    “干啥呀?”林雨桐正准备给他们热牛奶呢。</p>

    “去买烤红薯,还有糖炒栗子。”清宁皱皱鼻子,“是突然想吃了……”</p>

    四爷下来说:“爸出去给你买去,外面多冷……”</p>

    “想出去转转……”说着,拿大衣递给清平,拉着她走。</p>

    等客厅里只剩下两口子了,四爷才说:“等孩子们睡了,我带你去个好地方……”</p>

    啥地方啊?</p>

    林雨桐心里跟猫爪挠似的,只等着熊孩子们赶紧睡觉。</p>

    结果熊孩子们真不急,清宁跟清平出了小区,顺着香味找过去,小吃街卖啥的都有。</p>

    两人站在串串香的小推车边,一人吃了两块钱的,解了馋,这才找其他好吃的。</p>

    烤红薯要了六个,又买了一大兜子糖炒栗子,这才转身准备往回走。</p>

    清平盯着街对面一家刚开业没多久的火锅店看,“你看那门口站着的,是谁?”</p>

    清宁的视力不错,带着迎宾牌的,可不正是刘燕儿,“她不学了?”</p>

    “呢。”清平的眼神有些复杂,“她其实也不容易。”</p>

    大冷天的,站在雪地里,还不能裹着大棉袄,那不好看。一站是好几个小时,得等到火锅店打烊才能下班。</p>

    “估计是睡到店里的。”回去的路,清平这么跟清宁说。</p>

    可怜人多了,在清宁看来,这个最不值得同情。</p>

    到了家门口了,清宁先摁了对面严家的门,门铃才一响,严格开门了,“听见你们下去又来的……”</p>

    清宁把吃的分了一半给他,还探头进去跟严厉和史可打了招呼:“叔叔阿姨尝尝,下雪吃这个最香了。”</p>

    “也不怕冷。”史可笑道,“赶紧回家去。”</p>

    到家清宁还想跟爸妈嘚吧几句呢,结果被她妈催着:“赶紧吃,赶紧睡,别耽误……”</p>

    不是说刚吃了不能急着睡吗?</p>

    四爷在书房里笑,好容易等到都睡了,林雨桐跟做贼似的进书房,穿着大羽绒服,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不是出去吗?走吧!”</p>

    四爷笑:我是想跟你出去约会,又不是去偷情。怎么鬼鬼祟祟的?!</p>

章节目录

敛财人生[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林木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木儿并收藏敛财人生[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