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75)</p>

    这是怎么话说的?</p>

    这时不时的来点事, 刺激一下三观, 林雨桐和四爷那是无所谓啊。 但是清宁被吓着我了。</p>

    我大伯这还没怎么着呢?</p>

    怎么说到改嫁了呢?</p>

    这要真进去了, 要是真遇到啥不幸了,完蛋了!孩子全给扔下不要了。</p>

    我二伯跟我姨妈两人是招谁惹谁了,把孩子给人家留下, 凭啥啊?</p>

    是爹死了还是娘没了?</p>

    得叫叔叔婶子养孩子的!</p>

    没这道理嘛!</p>

    “怕不是我大伯母愿意的吧。”不是说了娘家妈给找的吗?</p>

    这傻孩子!</p>

    要是自己不愿意, 她已经已经出嫁的姑娘,她爹妈是再能耐,说叫她嫁了她嫁了?肯定是男方那边条件这边好吧。</p>

    别不信,事真有这种为了自己的日子好过, 把孩子扔了的。啥时候都不缺。</p>

    何小婉才不管这事该不该叫孩子知道, 说了只图她的嘴痛快呢。见小老太从房间里出来了,拍了拍身边的沙发, “奶, 过来坐啊, 跟您说个热闹……”</p>

    热闹啥啊?</p>

    没心没肺的!不够闹心的呢。都够一场大戏的了。</p>

    小老太坐过去说何小婉:“不说劝劝,咋跑过来了?”</p>

    “我咋劝。”何小婉双手一拍,“人家是奔着好日子去了。那李婆子给她闺女找了一个七十多的,说是退休干部, 一月工资桐和老四加起来还高。一月给李仙儿两百块,人家在市里, 以后是市里的人了。这条件不好?好吃好喝的, 每月干落两百块, 哪找这好事?我看我大嫂子坐在她妈身边一声也不言语, 说孩子先叫老二家管着,一个月给五十块钱……啊呸!我二哥二姐少那五十块钱吗?不过赵爱华那女人倒是挺虎的,怼的李婆子一愣一愣的……”</p>

    是说赵爱华把她自己个当金家的人,金家的事她跟着掺和了。</p>

    林雨桐是不想回去,但不回去一趟估摸着是不行。别人说的那母女俩怕是不信,得自己跟她们说了,人才能拦住。</p>

    不是李仙儿跟金满城多好,非得惯这事。</p>

    孩子咋办呢?</p>

    真叫李仙儿改嫁了,那真把老二两口子给坑死了。凭着金满城那能耐,养孩子?他能养他自己都不错了。这是跟李仙儿一块过日子呢,再不好吧,至少两人算是完完整整的一家人。不管是歪的邪的,两口子不是也过到现在了?给兄弟们添麻烦了,但也仅限于一年两三次一两次。这要真分开了,完蛋了,这麻烦成了天长日久的了。</p>

    林雨桐自己开车去,清宁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估摸是想去瞧热闹,愣说是想她二伯跟姨妈了。</p>

    行吧!</p>

    带着闺女,捎着何小婉,一进巷子,听见赵爱华的大嗓门:“……亲家大婶你不怕叫人戳脊梁骨,谁家没点坎儿,谁家没点难,都照你这样子撺掇,那世的夫妻九成半都过不成……”</p>

    李婆子当年那是能把金大婶气的浑身抽搐的神存在,一拍屁股蹦的三尺高的,“我咋了?我为了我闺女的,我不怕挨骂!我还是叫我闺女奔着好日子去的……”</p>

    “啥好日子?好日子是给个老棺材瓤子当小老婆又当老妈子呗。那年纪你还大,你咋不去呢?你去了你闺女有当大官的便宜爹了,日子也好过了……”赵爱华荤素不忌,半点都不看李仙儿的脸,撕扯开了叫骂。</p>

    据说,当年为了拦住赵爱华跟老五,李仙儿在老宅巷子里,叫骂的这难听。</p>

    说到底,赵爱华还是记仇了,这是借机把当时受得委屈给找补回来。</p>

    反正话是够缺德,李婆子正一拍大腿要撒泼打滚,林雨桐黑着脸进去了,“也别闹了!这事好办,要改嫁是吗?我这打发人去法院,先把这边给判的离婚了……”</p>

    “离啥婚?”李婆子往后一所,林雨桐一进来她有些害怕,“都没结婚证呢,离啥婚?”</p>

    “没有结婚证,也构成事实婚姻。”林雨桐看着李婆子,“要么叫法院审判,废除婚姻关系。要么你叫你闺女去,随后判一重婚罪。要是想着不要结婚证,这事也不行,你们找的那位跟人家的老婆有染,这叫通|奸罪。”</p>

    反正不管你怎么着,这个罪那个罪的绕不过去。</p>

    林雨桐还继续道:“这里面还牵扯到遗弃罪,教唆罪等等,婶子,您这么大年纪了……”</p>

    李婆子吓的往后退了两步,语气都软了:“也没说非去嫁人……是说孩子先放你二哥这里,叫你大嫂去市里打工去,给人家当个保姆啥的,也不能带孩子……要不然你大哥进去了,俩孩子咋办?”</p>

    “我大哥这三两月的,出来了,咋的了?家里没余粮了?吃不起饭了?”林雨桐说李婆子,“那是婶子你不对啊。我大嫂当年也是大包小包的往娘家背,这遇到难处了,不能光是金家管,李家站在高处看笑话吧。叫闺女外孙吃口饭,给不起啊?”</p>

    孩子为啥得金家老二两口子负责呢。</p>

    不管从哪方面讲,这外祖父外祖母都是拍在叔叔婶子前面的。</p>

    可别说啥孩子姓金,不关他们李家的事。讲道理有人情的人家不是那么做的。</p>

    李仙儿看了林雨桐一眼:“你大哥三两个月回来?不是说得好几年呢吗?”</p>

    林雨桐也不问她听谁说的,只道:“三两个月咋了?好几年又咋了?孩子不要了过的好了?那边是啥情况你心里知道。这世,能白头到老的是夫妻,老来能享福那才是有福。你年纪轻轻的,有手有脚的,享啥清福啊?”</p>

    现在是享福了,那边那老头能跟你白头不?伺候两年那边先走了,你说你能去哪?最后还得靠孩子。你说你都不管孩子了,将来孩子能给你养老?</p>

    孩子不小了,不是记事的小屁孩了。</p>

    又是威逼,又是说道理,把母女俩给打发走了。</p>

    英子拿着扫炕的扫帚疙瘩往老二脊背打:“我跟你说,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一天到晚这都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再有两回,咱俩这日子崩过了,离婚!”</p>

    何小婉跟一边说:“二姐都是那得道的人呢!这回也给气飞了!”</p>

    没这样的,自己都知道孩子麻烦,不带孩子自己奔着好日子去了,却把孩子给叔叔和小婶子一扔,也是哔了狗的逻辑了。</p>

    英子打累了,见老二坐在那里不动,由着他打,也打不下去了,扔了扫帚,跟林雨桐哭啊:“我这是侥幸的……要是老大婆不声不响的走了,把孩子往这里一撂,你说我这是管还是不管?”</p>

    管吧,真管不过来,再说了,凭啥啊。</p>

    不管吧,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不说了,那是真狠不下那个心来。</p>

    “都怪你二哥!”英子气的浑身都颤,“他要不是多事儿,管人家的孩子,人家能第一时间想着把孩子给扔到这里?”</p>

    然后叹气:“当年咋瞎了眼了,掉金家这个大坑里了,你看这七事八事,都成大家伙嘴里的笑话了……”</p>

    何小婉笑:“那谁叫你当年看我二哥了呢?”</p>

    看个屁!</p>

    “当年要是招赘去那边,哪里有这么多的怂事情。”英子这回被气的不轻,老二的日子且得难过一段时间。</p>

    清宁在屋子外头听了全场之后,跟清平嘀咕去了。</p>

    俩女孩能说啥话?</p>

    问问你来那个了没?疼不疼啊?你们班有几个女生来事了?课方便不方便什么的?</p>

    清平属于正常的,跟同龄的孩子一块,班里有三五个女孩也来事了,下课不能去玩等等的。</p>

    清宁的同学都大几岁,女生差不多都来那个了。</p>

    说说同学,说说老师,然后清平呢,学校这段时间基本不课,晌午排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下午一人一把铁锹,帮着学校绿化。</p>

    还把手伸出来给清宁看:“三个水泡,看见了没?”</p>

    清宁不可思议,“真不课啊?”</p>

    “真不。”清平把书包拿给清平看,“一本时刻朗诵的小本本,老师说进度赶的,之前赶了一段时间课,过后再赶一段时间,不耽误。”</p>

    能不耽误吗?</p>

    这劳动的时间和强度未免太大。</p>

    清平说:“学校门口那个坡,以前又窄又陡,我们都修的可宽可长了……”</p>

    长了自然不陡了。</p>

    可清宁默默在心里算了一下土方,需要动的土方得推土机干两天的了,靠着这些小学生干,这些老师真是太可怕了。</p>

    一到三年级的肯定不干,六年级要升学,也不干。</p>

    四五年纪的小学生。</p>

    “还植树,挖可深的坑,从公社后头那口井抬水……”</p>

    清平越说她越是觉得不在村里学简直是太好了。那口井她知道,是据说爷爷曾经跳进去过的井。从那口井到学校,得一里半的路程,来回是三里。也是说两个孩子挑一桶水得走三里路。这后半天时间不停的往返……</p>

    不敢想象。</p>

    两人的手放在一起,明显清平的更粗糙,骨节也更大。</p>

    胳膊伸出来一,一个粗壮有力,一个纤细白皙。</p>

    回家的路清宁嘚吧嘚吧的跟她妈说清平学校的事,“……咋这么烦人呢?教育局一说去检查,下面的老师跟疯了一样,啥都扔了,只叫应付领导的事。学习也不学习,排练节目有啥用啊。是老师写好的稿子叫学生背的熟练,然后一遍一遍的练……这是不负责任,得跟我爸说说……”</p>

    你爸不管教卫。</p>

    “这些弊端你看在眼里行了,要改变得到你们这一代人身……”林雨桐这么说。</p>

    大部分家长的观念里,还是更相信老师。当年一个个的都是把老师□□的不行不行的。当年有多瞧不,如今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越是厉害。事实,大部分老师都挺好的,放学留下来,盯着孩子背诵,没责任心的老师谁管你?</p>

    至于说对级领导重视,还在于工资的问题。</p>

    表现好了,是希望工资能批下来。老师也得养家活口,也得吃饭供养孩子念书。</p>

    人之常情嘛!</p>

    “不管是啥事情,你都别急着下结论。在心里多思几番,翻过来倒过去,在你的位置想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考虑。”林雨桐借机教孩子,“对别人不要过于苛刻,宽容一些,大度一些。”</p>

    总的来说,做人还是得厚道。</p>

    精明跟厚道这并不矛盾。</p>

    一路说着话回来了,一进门清远抱怨,“怎么不带我?”</p>

    你玩的野的根本不着家,我怎么带你?</p>

    快到五一了,有新通知下来了。林雨桐不光是县劳|模,还是市劳模,省劳模。</p>

    这个没有争议。</p>

    开发区是再大家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p>

    如今看那建筑,说是雨后春笋一点也不为过。真是一天一个样儿。</p>

    最早建好的是工业区,等到八月份,基本全部能投入生产了。厂子一开工,人气带动起来了。</p>

    靠着工业区的那一片有个小商业街,跟着同步建设。</p>

    哪里没有对外卖商铺,还是作为一个便民的设施。小摊位按照小时计时收费,卖早点可以,卖饭晚饭也可以,晚摆夜市也行。反正摆几个小时收几个小时的钱。</p>

    类似于这样的小商业街,每隔一段都会有一个。是怕将来这路边摊不好管理。</p>

    都有了不怎么花钱还遮风挡雨的地方,大家也都知道去哪里能做生意,哪里能买东西。习惯了成了自然了。</p>

    林雨桐如今天天催的是批发市场和酒店的进程。</p>

    厂子开始生产,必然会对外销售,也必然会有外地客商前来。</p>

    这两个地方都是跟那边有这直接的关系的,得赶紧。</p>

    已经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施工了,林雨桐还是觉得慢。</p>

    四爷说她:“你是心急。”</p>

    啥事都不能一步到位。</p>

    急什么啊?</p>

    谁说都不顶用,火啊,牙疼啊。</p>

    那边通知说省里开表彰大会,得赶紧准备。</p>

    她是真不想去,但这事不去真不行。当天去当天回,清远想跟着,不带!</p>

    小老太叮嘱开车的秦芳:“可得小心着些……”</p>

    小姑娘点头如捣蒜:“肯定开的稳稳的。”</p>

    林雨桐跟小老太说:“机场这说话开通了,等暑假的时候,带您去南边看看……”</p>

    小老太笑着说好,说这一辈子啥都坐过了,是没坐过飞机。</p>

    出来一趟了,反正当天回,给小老太买了西餐店做的糕点,又给孩子买了披萨,这些在县城里还是没有的。</p>

    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九点多了。</p>

    小老太竟然也没睡,笑呵呵的跟俩孩子做一块看电视呢。</p>

    林雨桐笑着进去,笑容微微顿了一下,看着小老太的脸愣了几秒。</p>

    小老太看孙女:“看我做什么?给孩子们买东西了,忘了给我买了?”</p>

    那哪能呢?</p>

    林雨桐收起那一瞬的不自然,“有蛋糕,新做的,您尝尝。”</p>

    清宁欢呼着接过去,“妈你去洗手,我来切……”</p>

    四爷正好下来,见林雨桐站在一边,表情有些不对,出声道:“这事避着我吃啥呢?”</p>

    清远招呼他爸:“有好吃的!快来!等到这么晚也不算亏了。”</p>

    张婶帮着清平拿碟子,林雨桐往四爷那边走了两步,低声说了两个字——绝汗!</p>

    绝汗如油!</p>

    林雨桐在小老太的脸看见了。</p>

    没病没灾,不痛不痒,但是到了大限了,能怎么办?</p>

    四爷钻了林雨桐的手,坐过去,看着俩孩子这个给小老太喂一口,那个给小老太喂一口。这个说这层奶油好吃,那个说夹层的蓝莓酱最可口。</p>

    小老太高兴,“是当年在大海吃到的,味道更好了。”</p>

    俩孩子笑,主要是我们喂给您的呗,滋味不一样。</p>

    林雨桐吸吸鼻子:“那是过去,您现在去海,只怕早不是您记忆里的样子了。机场下个月修好了,有直达海的航班,到时候带您再故地重游去……”</p>

    小老太摆摆手:“这一辈子,遭过罪,可总的来说老来是享了孙女的福了……”</p>

    “您还得接着享我的福呢?”清宁嘿嘿笑,用手指点了奶油点了弟弟的鼻子又点小老太。</p>

    小老太抬手作势要拍这臭丫头,嘴里念叨了一句:“调皮……”然后手慢慢垂下了。</p>

    林雨桐的眼泪刷的一下下来了,“奶……”她带着哭腔叫了一声。</p>

    俩孩子后知后觉的,知道情况不对了。</p>

    清远轻轻的拉小老太的手摇了摇:“……您这还没吃完呢,咋睡着了?”</p>

    清宁手里的盘子掉到地了,转身去找电话:“电话……电话……叫救护车……”</p>

    天若杀人,医者难医!</p>

    四爷起身,将小老太抱着放回房间,林雨桐找了衣裳出来,给趁着身体还软,帮着梳洗完,利索的把衣裳给穿整齐了。</p>

    救护车来了也无济于事,只遗憾的宣布,人没了。</p>

    人没了,但也不能在县城治丧。</p>

    将人放到救护车,直接回镇。</p>

    这边救护车一响,惊动一片,这边人还没抬到救护车呢,那边该知道消息的都知道了。</p>

    乌泱泱的来了半条巷子的人,明光亲自过来之后,来的人更多了。</p>

    老孙也过来了,帮着招呼,安排人手送人回去。</p>

    老三得到消息的时候晚了,过来人给抬到车了。</p>

    一家子跟着回去,一进村子,一大片等着的人。是柳成知道消息给村部打了电话,该知道的都知道了。</p>

    英子把宅子都收拾利索了,哪里停灵哪里做礼房哪里待客,亭亭当当的。</p>

    半夜一点,半个村子都灯火通明。</p>

    棺椁四爷早踅摸好木料叫人做出来了,前两年悄悄的给放在杂物房里。平时也是锁着的。小老太并不知道。</p>

    提前办寿材这没啥忌讳的,还冲喜呢。</p>

    那帝王从年轻的时候修建陵寝,也不没忌讳吗?</p>

    这,林雨桐也没敢叫小老太知道。</p>

    谁都有走的那一天,小老太年纪大了,怕有个措不及手。</p>

    可不真措不及手,早走的时候,还好好的,面色红润,说话气也足。等晚回来,这样了。</p>

    寿终正寝,临走没有受一丁半点的罪,是带着笑高兴的走的。</p>

    用大家的话说:这才是真正的福气。</p>

    这也是唯一叫人觉得安慰的地方。</p>

    林雨桐和四爷自然是要披麻戴孝的,后来认了英子,那英子和老二也跟着。老三说了,“咱家剩这一个长辈了。老人对咱们不错。哪个孩子去了,都没薄带了。我给奶披麻戴孝。”</p>

    如此一来,金家的都跟着披麻戴孝。</p>

    赵爱华的俩儿子都回来了,正儿八经的穿着白,但袖子却用红布抱着。</p>

    到了曾孙子辈分,都是得披挂红绸子的。</p>

    这意味着喜丧,是该欢喜的事情。</p>

    金家本来有十个孩子,再加外姓的两个,光是挂红的,十多个。</p>

    人家说的时候都会说:哎呦!看这老太太的福气,这么多人给挂红呢。</p>

    这是长寿且子孙繁茂的象征。</p>

    好些人说,福禄寿喜四样,小老太这辈子占全了。是一等一的有福之人。</p>

    又有人说,人家积德啊。不由的想起当年捐款的事。</p>

    林家成拄着拐杖来了,瞎子爹林家娘,专门从省城回来,按照辈分,老太太给他们养了孩子,是恩人也是长辈。披麻戴孝不过分。</p>

    如此一算,穿白的,带红的,满满的一院子。</p>

    齐家也来凑热闹,一个个穿着丧服,乌泱泱的一大群人,屋里跪不下,跪在巷子里。</p>

    不少人私底下说:这后辈有出息了,这赶着来当孝子贤孙的多。</p>

    说的是齐家这样的。</p>

    还专门找人给四爷和林雨桐捎话,说是齐家坟里有老太太的地方,叫把小老太给葬过去。</p>

    才不!</p>

    跟蔡姥姥挨着行,俩人还能做个伴。老二在跟前,随时都能照看坟场。有个四时三节的,算是赶不回来,也有人给烧张纸。</p>

    从第二天开始,来祭奠的络绎不绝。从镇到县到市里,跟林雨桐和四爷有关系的没关系的,以集体的身份的,以个人的身份的,人没断过。</p>

    车多的得专门安排交警指挥交通了。</p>

    光是花圈把整条巷子靠里头的位置堵了一半,每天还在增加。</p>

    啥叫牌面?啥叫场面?</p>

    有些了年纪的人说,好几十年,都不见这个热闹劲了。</p>

    放电影,在英子饭馆门口,那里挨着大路,门前空地又足够宽敞。昼夜不停的演,也不管有人看没人看,因着这都是别人送的。图是一热闹。</p>

    等到入殓了,英子说,要不要添点金饰?</p>

    林雨桐摇摇头,没给添金饰,只把老太太一直保存的那颗子弹放在她的手心里,叫带着去了。</p>

    等到棺木合,要出丧入葬了。</p>

    来帮着抬棺的几百人个都不止,把老太太的棺椁是举在头一个个的往过传递着往前走的。谁家有过这场面?</p>

    根本不用抬,人乌泱泱的从家里能排到坟场去。都举着胳膊托着老太太。</p>

    清宁心说:我再也不嫌弃老家的人事多了,真的!别看平时麻烦了点,真到了事,显出来了。你把人家的事当事了,人家把你的事也当真的很。</p>

    是一直不待见的大伯母和五婶子,到了事,那也是不含糊。来回的招待女客,跑进跑出四天四夜的事,基本每天都是打个盹,醒来去忙了。</p>

    别看披麻戴孝的多,可这里面没一个跟小老太有血缘关系的。都是些没丝毫血亲的人。</p>

    是养了林雨桐,然后看着清宁和清远俩孩子长大了。</p>

    眼泪也只有他们掉的才是最真诚的。</p>

    可明知道别人都是假的,可这心里还是舒服。还是想着,把老人家最后一件事体体面面的给办了,叫她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走了。</p>

    看惯了生死了,难受着慢慢也习惯了。</p>

    最接受不了的不是清宁,反而是清远。这孩子一下子都蔫了。</p>

    金大婶没了的时候,清宁是记得的,而且也是明白了,人死了是怎么了。</p>

    可清远那时候到底是小了点,有模糊的印象,但到底跟他奶的感情没跟小老太那么深。</p>

    孩子问他妈说:“人为什么会死了?”</p>

    是啊!人为啥会死?为啥要死呢?</p>

    生老病死是这么循环的,天道是如此。</p>

    过了头七,一家子才回城。以后封双七三七都回来烧纸,一直要烧够七七。然后是五十天,一百天。</p>

    清远到家发烧了,迷迷糊糊的。</p>

    林雨桐给灌了药,四爷看不是办法,“跟着咱们睡一段时间吧。”</p>

    没想到一个男孩子,在这事的接受能力有这么大的问题。</p>

    林雨桐都没急着班,在家陪着清远。</p>

    清远有时候会对着小老太的房间愣神,要么对着遗像眼泪下来了。</p>

    四爷说送学校去:“转移一下注意力,都好了。”</p>

    好是好了,可这孩子明显像是长大了懂事了一样。</p>

    每经历一件事,会叫人成长一次,蜕变一次。大人只能默默的看着,帮不了他。</p>

    但这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p>

    去的人去了,其实还是有些不方便的。小老太在家,也不干啥,也不叫她干啥了。有张嫂呢。以前吧,林雨桐出门很放心。张嫂再是保姆,可小老太只要在家,孩子在家没啥操心的。可如今没这么个人了,张嫂再是熟悉,再是觉得不错,可把孩子跟保姆放家里,林雨桐不放心了。</p>

    白天的事尽量白天完成。真有工作要谈,咱不出去应酬,家里交保姆做俩菜,咱们在家里喝都行。</p>

    林雨桐把理由先说了:“我两都忙,真再外面不回来,孩子谁管?”</p>

    闺女大了,到了青春期不好管。儿子大了,开始调皮了,更不好管。</p>

    理解理解!</p>

    然后清远不怎么出去玩了,他发现更好玩的事了。</p>

    听爸爸妈妈跟那些人说话,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p>

    慢慢的,清宁发现,清远可了不得了。在二楼的阳台往下看,这些人是来求办事的,还是商量事,来人跟自家爹妈关系的远近程度,他只看着这些人进门,能猜个八九不离十。</p>

    她把这些写信给严格。</p>

    严格回信说:他现在也可以。</p>

    清宁才不信:小屁孩都能耐的不行了。</p>

    这天去学校,老师叫她还有另外俩女孩子去办公室。办公室里坐着个秃顶的男人。</p>

    这人清宁是见过的,一进门清远说,这准是做生意的来巴结咱妈的。</p>

    她对这个人的发型记忆犹新。</p>

    不动声色的跟进去,结果老师跟那男人笑着说:“张总,条件好的女孩子这三个了。要是不行,您去外班找找。”</p>

    干嘛呢?</p>

    老师一说,清宁才明白了,这人是做服装生意的,到学校来找几个形体气质好的姑娘家做平面模特。给的价钱相当诱人,一次给两万。</p>

    这钱谁不动心?</p>

    清宁眯了眯眼睛,心里警惕起来了。</p>

    如今怕是那些拍挂历的,也赚不了这么多?</p>

    学生装而已,一次给两万?一年四季的衣裳,一年岂不是赚八万?</p>

    这人这生意这么做不得赔死了。</p>

    县这么多的学校,偏找到自家班。怎么那么巧?</p>

    衣服说到底还是要发往大城市的,大城市多了去了,好看的漂亮的各方面条件好的也很多,干嘛不去选,偏在小县城选。</p>

    跟何况,用专业的模特岂不是更好。</p>

    县里的学生,除了黑白免冠照片,再是集体照,要么是全家福。</p>

    照相的时候都少,那所谓的镜头感,摆姿势啥的,会吗?</p>

    还开出这么高的价格。</p>

    去问问,给两万块钱,把家里的大姑娘卖给他的都大有人在呢。</p>

    不等对方说话,清宁跟老师说:“我妈我爸都不让做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p>

    这老师不好说话了,但还是提醒:“这是合法的……”</p>

    合法收入?</p>

    多少人行贿都变相的把不合法的变成合法的了。</p>

    子女受贿,家人受贿,这都是要追究的。</p>

    清宁对着张总的印象不好,老妈又不收钱财,只要按规矩办事不完了,变相的塞了钱,生意更好了?</p>

    扯淡!</p>

    清宁特别严肃的跟老师说:“您是老师,听您的话是对应该的。但也得分情况!”</p>

    她直接出了办公室,没去学校,而是直接回家了。</p>

    后面那张总追出去不见小姑娘人影了。</p>

    清宁回来把事情跟林雨桐一说,特别生气的道:“……我不信我们老师没拿好处!有点好处把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给卖了。”</p>

    没错!老师肯定是收好处了。</p>

    这人找去目的不纯,也不可能不跟老师交底,连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都不说,不怕把事情办差了?</p>

    孩子还是未成年人,送到学校为的是什么?</p>

    结果呢?</p>

    倒是老师把孩子给推出来了。</p>

    这是清宁长心眼了,要是不长心眼的孩子,听老师的话,跟着人家去拍照,等把钱拿回来了,晚了。</p>

    这不光是害了孩子,毁了孩子,更是很可能将两口子给拖下水。</p>

    这老师只是拿了点钱,觉得这不是大事。</p>

    可事实,危害大了去了。</p>

    林雨桐给四爷去了一个电话,然后四爷安排给闺女转学的事。</p>

    啥话也不说,只给那边的校长打了个电话,说把我家孩子的档案准备一下,要转学。</p>

    十分突兀的。</p>

    这必然是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或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了。</p>

    那位班主任没想到会是这个后果,“……说穿几件新衣服给拍照,我寻思也不是什么大事,叫孩子去了……真没别的啥意思……我去门跟金清宁的家长解释……”</p>

    解释啥?</p>

    啥也不用解释了!</p>

    这事办的得多糊涂。</p>

    林雨桐对这位老师其实一直有点小意见,得从那次自家孩子被外班的男同学跟着结果起了冲突这事,当时那事处理的,林雨桐觉得有问题。不过事情解决了,也不能要求人人都面面俱到,这事她跟四爷都没说。你说当时来了那么多找事的家长,你做老师的该不该先把小姑娘叫办公室门口,叫小姑娘叫家长,你说这万一有个脾气暴的,出来一看是这孩子吧,打孩子两下怎么办?</p>

    自家班的孩子,然后说一女孩打了那么多男孩,她连给辩解一句都没有。反正没她的事,你叫家长来你们处理去吧。</p>

    再加这回的事,那边底细都不了解,敢把大姑娘往人家手里送。拍了泳装怎么说?偷拍了换衣服的裸|照怎么办?</p>

    把学生交给你们,你们是这么对学生的?</p>

    太气人了!</p>

章节目录

敛财人生[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林木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木儿并收藏敛财人生[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