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国庆放假,陆文浩回了家,一共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重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陆文浩最喜欢的小说。演义不是历史,总是把最好的内容给了主角,比如草船借箭之于诸葛孔明。但陆文浩总觉得演义中的这位武侯出场时多智似妖,谢幕时却万般无奈,有些不平衡。陆文浩最喜欢的人物却是周瑜,他觉得周公瑾才是位活生生的智将,敢爱敢恨,有勇有谋,若能珍惜已然拥有的,不有嫉妒之心,仅是见贤思齐,那是怎样的人生赢家啊!但即使演义不如陆文浩所愿,他仍然认为,周瑜才是栩栩如生的人物!

    大概因为这个缺憾,陆文浩也非常喜欢三国演义大粉丝田中芳树所著的科幻小说《银河英雄传说》,在他看来,这就是一本科幻版的三国,主角之一杨威利是个毫无嫉妒之心的人物,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和战术才华。在黑客生涯乃至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陆文浩都非常乐于将战略和战术的思维运用进去。《孙子兵法》云道天地将法,陆文浩认为,战略乃道,战术乃法,好的战略下,战术往往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某些战术的达成又有改变战略格局的力量,其间自然涉及到好的将领根据不同情况灵活的运用战略或者战术优势。陆文浩甚至自己总结了一种思路叫做“阳谋”,与阴谋不同,阳谋更接近道的境界,你知道他会这样做,但却仍然阻止不了。

    此时,来自日本的超人气动画《海贼王》已在校园广为流传,陆文浩惊讶的发现,把西游记加上现代和未来科技,加上梦想,加上友情、亲情、爱情,加上奋斗就是一个围绕着叫做monkey的人物的冒险故事了。“日本人根据《三国演义》可以写出《银河英雄传说》,根据《西游记》可以画出《海贼王》,我们只会拍新版某某剧么?”这是陆文浩的困惑,但他深信:“我们的文化没问题,只是我们的创造力还不够。”

    第二件事是再读更新后的计算机发展史。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开篇就要介绍计算机发展简史,但内容过于生硬枯燥,认真看过的人寥寥无几。陆文浩同样不喜欢这样的简史介绍,有机会上网的时候,他总会收集一些计算机发展历史的细节,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

    陆文浩手里有一本电子英汉词典,这是他高中时期用自己好长时间积攒的零花钱买的,美其名曰学背单词,实际上一大用途就是在这堂而皇之的借口下阅读他喜欢的资料。这本电子英汉词典使用纽扣电池,能长期持续供电,可以连接电脑后传输存入需要的资料,方便查阅,是陆文浩最喜欢的电子器件宝贝之一,取名为“卧刀1#”,陆文浩持续更新的计算机发展史资料就存在这“卧刀”里。

    如果让陆文浩简单讲诉一下他眼中的计算机发展历史,大概会是这样的:

    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以后,人们想方设法提高它的硬件能力,同时根据新硬件应用的需求,不断提供更强大的软件。

    大家排队使用一台计算机是很不方便的,需要多台计算机,而同时有好多公司在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后根据其原理设计制造出了不同硬件的计算机,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机可以运行的软件是不同的,如果要让软件在不同的计算机运行,那就要根据不同的计算机改动软件,这显然是极不方便的,如果能把某台计算机上较好的管理这台计算机所有硬件的资源管理系统管进行扩展,让它安装在不同厂商的计算机上后都可以运行,那么大家根据这个资源管理系统来编写程序不就可以在不同厂商的计算机运行了吗?这样的资源管理系统就是具有推广意义的操作系统,典型的代表就是微软、苹果以及linux操作系统。

    多台计算机不可能放置在同一个地方,却有相互拷贝一些软件、资料的需求,并且有的计算机使用某个软件厂商的操作系统,而别的计算机使用的又是其它软件厂商的操作系统,软件、资料格式不一定通用,怎么办呢?干脆定下一些约定,大家不管开发什么软件都遵守这样的约定,那么通过这样的约定用电信息的线路把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后,就可以分享、打开软件、资料,同时不必在意作为获取软件、资料的来源的那些计算机用的是什么软件了,这样的约定就是网络协议,这样的技术逐步推广就成了互联网。

    一方面有了互联网,那么可不可以简化一下普通人用的计算机?比如减少一些硬件,他们使用的时候只要通过互联网连接功能十分强大的核心计算机就可以了;一方面互联网的网速是有限的,并且连接的用户不断增加,一些开发的软件对硬件也提出更高的需求,那么可不可以把普通人用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加以强化,让软件运行主要在普通人自己的计算机?

    随着科技发展,核心计算机的模式已经没法满足一些大数据的计算的要求,扩建、新建需要的费用极高,同时已经广泛应用的能力极大提升的个人计算机不可能立刻淘汰,在遵守协议的前提下,能不能开发一些软件,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可以把大数据的计算任务分散开来,充分利用目前已经有的这些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进行分块儿计算,最后把结果合并起来?这就是分布式计算的思维,典型的代表就是google搜索。

    这种分布式计算思维为核心计算机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伴随着网速、硬件性能的提高以及软件开发理念的发展,能不能利用这些已经投入使用的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通过遵守协议的形式开发一些软件系统,使用这些软件的时候就好像是面对着一台核心计算机,但使用的资源却是背后那些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于是云平台的理念就逐步形成了。

    当计算芯片的使用已不局限于计算机,当程序化的电子屏幕、智能手机等都能通过一些协议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一个比互联网更为宏大的物联网就诞生了。。。

    实际上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远不止如此简单,涉及操作系统版本的不断升级、新通信协议的出现、加密技术的出现、不同原理的硬件投入使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等等,陆文浩认为自己对计算机历史的研究对其黑客生涯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如果搞清楚一个协议要达到的目的,它约定了什么,是怎样的原理,那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不论这个协议后续如何不断改进,遵守这个协议的软件、硬件就一定要完成某些特定的工作,黑客自然可以研究这整个过程如何利用,即只要做这样的工作,就必然为我所用。

    那么这样的研究岂不是太过散乱?认为自己是历史研究员甚于黑客的陆文浩并不这样认为。既然这一切都是从一台计算机开始的,不论如何发展,都可以看作一台计算机,只是越发有了更加复杂的结构,通过原理、协议等共通的东西组合起来而已。自己的计算机怎么用?其它的计算机也能这样用?甚至其它不是计算机的设备也能这样用?有了这个思路,在陆文浩的眼前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计算世界。陆文浩清楚的记得,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他一边儿通过自己的电脑练习着黑客技术,一边儿对应着记忆中的计算机发展历史,突然就看到了一个如此清晰的世界,即使这个世界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就是如此清晰!当时的他从座位上一跃而起,狂笑数声,那是他人生中极少的热血沸腾的时刻,仿佛得道一般。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P></TD>

章节目录

网的那一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流浪的键盘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流浪的键盘手并收藏网的那一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