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答话。
沉默了片刻,张幼林又问:“听说,革命党在南方前前后后搞了六次武装起义,不是都败了吗这条道儿,恐怕是行不通吧”
“革命嘛,哪儿能没有流血牺牲呀。”
张幼林思忖着:“可这流血牺牲,换来的是什么呢”
“民众的觉醒啊。”汪兆铭不假思索。
庄虎臣不以为然:“汪掌柜的,我瞧着,民众还是该干嘛就干嘛,离您说的那个觉醒还远着呢。”
“那就是流血牺牲的还不够。”汪兆铭又挥起了拳头。
张幼林站起身:“六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多少是个够呢”
“我给你做个比喻,烧熟米饭,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柴禾,二要有做饭的锅,柴禾燃烧自己、化为灰烬,把热量传给米,才使生米变成了熟饭;锅呢是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革命党人的奋斗,一是作为柴禾,奉献自己,甘心把自己化为灰烬;二是作为锅,以坚忍不拔的耐力,煎熬自己,煮成革命之饭,中国需要多久,革命党人就会奉献多久,直到推翻封建统治的那一天”
汪兆铭慷慨激昂,张幼林听得津津有味,庄虎臣皱起了眉头。
汪兆铭注意到庄虎臣的表情,于是住了口:“张先生,你对这些有兴趣,欢迎过去坐坐,咱们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已经接近午夜,守真照相馆内的灯还亮着,汪兆铭、黄复生、陈璧君三人相对而坐,他们正在策划新的刺杀行动。
黄复生说道:“路线我勘查清楚了,摄政王载沣每天早晨8点出王府,经过鼓楼大街,从景山后门进宫。”
“我们是否可以从鼓楼大街的矮墙后面投炸弹”陈璧君征询着他俩的意见。
汪兆铭站起来,在铺子里踱步:“不知你们注意到了没有,鼓楼大街正在修路,那一带的闲杂人员太多,不好下手,我们的目标是摄政王载沣,尽可能不伤及无辜。”
陈璧君看着他:“那什么地方合适呢”
“什刹海和后海的分界处有一座小桥,叫银锭桥,那个地方很僻静,是载沣的必经之路。”
黄复生思忖着:“你的意思是,我们把炸弹埋在银锭桥下,等载沣过桥的时候引爆炸弹”
汪兆铭点头:“对,到时候我去引爆,与载沣同归于尽。”
庄虎臣昨儿晚上回了趟家,今儿早上刚一拐进琉璃厂,就听见卖报小男孩的沿街叫卖声:“看报了,看报了,在守真照相馆抓到了革命党,看报了,刺杀摄政王的革命党,在守真照相馆被抓到了”庄虎臣一愣,快步走上前买了一份,站在街边就看上了,额头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
守真照相馆的大门已经被贴上了封条,周围挤得水泄不通。“劳驾,让我过去,您劳驾”庄虎臣费力地穿过人群,迈上荣宝斋的台阶。到了门口,他站住了,侧着头向守真照相馆张望,嘴里不禁发出一声长叹:“唉汪掌柜的,你这是何苦啊”
庄虎臣进到铺子里,张喜儿、王仁山、云生正凑在一块儿议论隔壁的事,张喜儿问道:“掌柜的,您都知道了吗”
庄虎臣挥了挥手里的报纸:“这上头儿都登出来了。”
张喜儿摇着头:“瞧着汪掌柜他们文邹邹的,哪儿象刺客呀。”
“人不可貌相。”庄虎臣坐下。
云生奉上茶来:“掌柜的,他们是怎么被巡警发现的”
庄虎臣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报上说,汪掌柜的是中了朝廷的计了,巡警在银锭桥下发现了炸弹以后,立马儿就明白是革命党干的,朝廷怕革命党跑了,有意向报社放出风儿来,说这是朝廷内部争权夺利,还说凶手已经逮着了。”
“巡警怎么就查到汪掌柜他们就是行刺的革命党呢”王仁山皱着眉头问。
庄虎臣赞赏地看着他:“这话问到点儿上了,巡警是干什么的从银锭桥底下取出炸弹,懂行的一瞧就瞧出来了,炸弹里的**是外国造,可有几颗铁钉是咱们这儿的,就这么着,顺藤摸瓜,可着北京城的铜铁铺子查了个六够,骡马市儿大街的鸿太永铁铺认出那几颗铁钉是他们做的,订货人就是守真照相馆的掌柜汪兆铭。”
“巡警可真够能个儿的”云生感叹着。
这一晚上,张幼林一直眉头紧锁,直到将近午夜,躺在床上还在沉思。何佳碧给他掖了掖被角,忧心忡忡地说道:“这可不好办,刺杀摄政王可不是银子能摆平的事儿。”
“是啊,朝廷已经宣布准备立宪,据说法部将按照文明国家的办法开庭审理这个案子,所以不会象戊戌六君子那样匆匆就斩首结案,这就有时间想办法。
何佳碧看着他:“幼林,我说句话,也许你不爱听,这弄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儿,忙儿没帮上不说,连你也搭进去,你跟汪兆铭非亲非故的,值当的吗”
张幼林坐起来:“这事儿我仔细想过,值当汪兆铭他们是在用个人的流血牺牲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大多数人的幸福,这里面也包括你、我;虽然我没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但是,我钦佩他们那种献身精神。佳碧,你放心,我会权衡利弊,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帮助他们。”
几天之后,肃亲王的手下、民政部的右参议陈光启带着张幼林来到了民政部餐厅的雅间,肃亲王平时就在这里招待客人。陈光启经常光顾荣宝斋,和张幼林也算是熟人了。张幼林环顾四周,雪白的墙壁上除了挂着两幅书法外,房间里几乎没有其它的装饰,他不禁感叹到:“没想到这么简朴”
两人坐定,张幼林问:“陈大人,您把西陵圣母帖交给肃亲王,他没说什么吗”
“肃亲王打开看了看,赞叹不已,说真是一件难得的宝贝,我就趁机把你的意思说了,希望肃亲王手下留情,对汪兆铭、黄复生从轻发落。”
“肃亲王的态度呢”这是张幼林最关心的。
“他没表态,只是说要见见送西陵圣母帖的人”
陈光启的话还没说完,肃亲王善耆手里拿着一个卷轴推门进来,俩人赶紧站起身。善耆把卷轴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张先生,请坐,你是荣宝斋的东家,排场惯了,我这儿是清水衙门,对不住啦。”
“您客气。”
三人落座,善耆端详着张幼林:“你跟汪兆铭是什么关系”
“萍水相逢,他的照相馆和荣宝斋仅一墙之隔,我们就算是邻居吧。”
“我听说,西陵圣母帖是你的家传之宝,为什么不惜拿出如此贵重之物,救一个萍水相逢的人”
“和您一样,钦佩他的人品、人格。”张幼林不假思索。
听到这话,善耆神色大变:“谁说我钦佩他了”
旁边的陈光启一见善耆变了脸,头上的冷汗马上就冒出来了,张幼林却不动声色:“我是在您主审汪兆铭的法庭上看出来的。大人,我知道您做过崇文门的税务监督,那是老佛爷特意给您的肥差,负责进京物品的税收,大家都不言自明,税务监督除了向国库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以外,剩下的就可以据为己有,老佛爷本来是想让您发一笔财,可您却向国库缴纳了超过定额的税款,并由此引起王公贵族的不满,受到弹劾;我还知道,您在九门提督和民政部尚书的任上在北京修铁路、通邮、办自来水厂”
“够了。”善耆打断了张幼林。
“所以,我认为您是个深明大义、以江山社稷为重的好官,因此我敢为汪兆铭、黄复生求情。”
沉默了片刻,善耆问道:“照你这么说,汪兆铭谋刺摄政王也是为了江山社稷了”
“请恕我直言,正是,只是与您的方式不同而已。”张幼林直抒胸臆。
善耆一拍桌子:“大胆你拿西陵圣母帖贿赂我,就不怕我把你当成汪兆铭的同党抓起来”
张幼林依然是不动声色,他十分冷静:“如果您非要把我当成汪兆铭的同党,我也只好认了,这在我决定做这件事儿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只是有一点,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担,不要牵连我的家人和朋友。”
话音刚落,善耆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张先生果然胆识过人,你倒真像个革命党,来,我敬你一杯”
张幼林与善耆碰杯,二人一饮而尽。
善耆说道:“我到法部大狱看过汪兆铭,和他有过一番辩论,汪兆铭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是太激进了,其实在某些方面,朝廷和汪兆铭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嘛,可是汪兆铭认为革命党和朝廷之间没有谈判的必要,革命党惟一要做的,就是用武力推翻朝廷,这就太过分了。”
“大人,革命党我不大了解,可汪兆铭先生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不管汪先生的行为如何,至少有一点我是相信的,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为着整个国家,仅凭这一点,我就佩服他,希望您能高抬贵手,放汪先生一马,至少要保全他和黄复生的性命”
“张先生,我实话告诉你,这个案子很快就要结了,最后定的罪名是误解朝廷,对汪兆铭、黄复生从轻发落,判处终身监禁。”
张幼林神情激动:“谢谢谢谢大人这都是您的功劳。”
善耆摆摆手:“也不全是,摄政王也是个识大体的人,汪兆铭、黄复生在法庭上的表现你还看不出来吗他们根本不怕死,革命党搞暗杀,就是要玉石俱焚,他们巴不得杀身成仁、留名青史,朝廷杀了汪兆铭、黄复生,不仅吓不倒那些革命党,还会激起民众对朝廷的不满,所以,还是不杀为好。”
善耆起身拿起西陵圣母帖,郑重地递给张幼林:“张先生,你的心意我领了,君子不夺人之爱,况且我善耆做了一辈子官,还没收过任何不义之财,张先生,你收好,千万不要陷我于不义,我还有事,先走一步,告辞了。”
善耆走出了餐厅,张幼林愣在那里,随即泪水从眼眶里涌出来
1911年10月10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的晚上,湖北武昌城内的清军新式陆军士兵哗变,攻占了楚望台的军械库,经过一夜的激战,第二天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宣布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的成功,极大地震撼了全国,湖南、陕西等地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各地形势风起云涌。
武昌起义成功后,在短短一个多月中,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1911年11月6日,朝廷宣布释放汪兆铭和黄复生,北京各界一千余人前往法部大狱门前隆重欢迎这两位谋刺摄政王的义士。
汪兆铭出狱后的第三天,来到荣宝斋,从皮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送给张幼林。张幼林把汪兆铭送到了大门外,两人握手告别,汪兆铭真诚地说道:“张先生,将来有事可以到南京来找我,也可以写信,托胡汉民先生转交给我。”
张幼林神色淡然:“君子之交淡如水,汪先生是干大事儿的人,不要为我等俗人分心,今后如果到北京,汪先生别忘了来荣宝斋坐坐,喝杯茶就行了。”
“一定的,张先生,再见”汪兆铭登上了马车。
“再见,一路平安”
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马车渐渐远去了,庄虎臣从铺子里走出来:“幼林,你的胆子可真够大的,汪掌柜这样的人不是咱来往的,弄不好,连铺子带家可就全玩儿完了。”
张幼林若有所思:“汪兆铭这样的人,有缘得见一位,此生足矣”
回到荣宝斋后院的北屋,张幼林把汪兆铭送的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兽面铺首形的古墨,他仔细看了看,不觉大吃一惊:“狻猊墨师傅,这可是价值连城啊”
“你说什么让我看看。”庄虎臣接过古墨仔细辨认了一番,不觉激动起来,声音颤抖着:“幼林,真是潘谷的狻猊墨”庄虎臣把墨送到张幼林的鼻子前让他嗅了嗅:“闻到香味儿了吧书上说,这墨研开了以后,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味儿不衰。”
张幼林感叹着:“汪先生真是太客气了师傅,那咱们就拿它作镇店之宝吧。”
“好啊荣宝斋有了镇店的狻猊墨,琉璃厂的南纸店就更没法儿跟咱比了。”庄虎臣喜形于色。
庄虎臣请人为“狻猊”墨配上了红色锦缎的底座和精巧的玻璃罩子,在荣宝斋前厅正中间的货架子上专门辟出了一格供放。庄虎臣每次从它面前走过,都禁不住要喜滋滋地看上两眼。
就在庄虎臣还沉浸在喜得镇店之宝的这些日子里,大清国摇摇晃晃,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紫禁城养心殿颁布了宣统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至此,统治了中国268年的清王朝正式灭亡。
傍晚时分,庄虎臣办完事回到荣宝斋,云生凑过去:“掌柜的,额大人找您好几回了。”
额尔庆尼的画展开在荣宝斋后院北屋的条案上,张喜儿和王仁山围在桌子旁聚精会神地看着,庄虎臣坐在一旁,他问张喜儿:“你觉着怎么样”
“我瞧着不错,可是,掌柜的,我可看不出门道儿来。”
“要是你没上手就能看出门道儿来,还不成精啦”庄虎臣又问王仁山:“你呢,仁山”
“我看是沈周的真迹,您瞧,这是沈周独有的短条皴,起笔、收笔不裹锋,虽说皴笔的层次不算多,可斫得好。”
庄虎臣颇为意外:“你懂画儿以前没听你提过呀”
王仁山一笑:“我爹喜欢字画,也好画几笔,我也就是学了点儿皮毛,不过,您也别听我的,这画儿还得找懂的人掌掌眼。”
“那是。”庄虎臣点头。
“掌柜的,这阵子老有人上铺子来,问收不收字画儿。”张喜儿给庄虎臣续上茶。
“我也琢磨这事儿呢,做买卖,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咱荣宝斋虽说一直是家南纸店,可眼下风头儿变了,咱们也得跟着风头儿走。”
王仁山思忖着:“您的意思是,咱们增加新业务”
“对,眼下正是收名人字画儿的好时候,大清国没了,这阵子,宫里头的东西开始向外流了,前朝的王公大臣,像额大人这样儿的,没了进项儿,往后都得靠卖东西过日子。”
张喜儿想了想:“咱收古玩不是来钱更快吗”
庄虎臣摇头:“不成,古玩这行儿水太深,弄不好就翻船。”
“那名人字画儿就不翻船啦”
“名人字画儿我好歹有点儿底儿,但先别指望这个发大财,有人送来,撞就撞上了,价钱高的、瞧不准的,都不要。”
张喜儿皱着眉头:“咱铺子里,除了您和仁山懂一些,我和伙计们都不懂,这怎么办呢”
庄虎臣喝了口茶:“做这个,心态要好才成,从明儿个起,我先把跟名人字画儿有关的一些个东西,陆续教给你们。”
民国初年是个动荡的时代,正当琉璃厂上的各家铺子使出浑身解数琢磨赚钱的新门道时,1917年6月14日,长江巡阅使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军”进入北京,黎元洪大总统被迫下令解散国会,7月1日,“辫子军”控制了通往紫禁城的道路及电信局、车站等一些重要场所和设施,张勋通电全国各省,宣布已“奏请皇上复辟”,要求各省即刻“遵用正朔,悬挂龙旗”。
京城的旗人得知这个消息,立即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额尔庆尼更是泪流满面,他击磬焚香,对着紫禁城的方向长跪不起:“皇上啊皇上,您终于回来啦”而更多的人对小皇上忽然又回到了龙椅上感到惊诧。
那天上午,一队“辫子军”在琉璃厂快马驶过,伙计们纷纷从铺子里出来看热闹,陈福庆紧走几步赶上前面的庄虎臣:“嘿,庄掌柜的,新鲜了,皇上都没了好几年了,怎么又出来梳着辫子的官军了这算哪一出啊”
庄虎臣摇了摇头,没答话,他急匆匆地向荣宝斋走去。进了铺子,庄虎臣皱着眉头吩咐云生:“赶紧到后头找辫子去。”
云生以为自个儿听错了,他瞪大了眼睛:“掌柜的,您说什么呢”
“我让你到后头找辫子去”庄虎臣不耐烦地又重复了一遍。
“这上哪儿找去呀早没了。”云生转念一想:“您要辫子干嘛呀”
庄虎臣坐下:“昨儿个皇上又给请回来了,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黄龙旗又挂上了,没辫子哪儿成啊。”
“这不是给咱们出难题吗”云生撅起了嘴。
庄虎臣正在想主意,张喜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掌柜的,不好了,额大人领着辫子兵奔咱们这儿来了。”
“啊额大人又抖起来了那得赶紧准备准备。”庄虎臣带着众人七手八脚地忙乎开了。
不大一会儿,一队辫子兵簇拥着额尔庆尼和张勋在荣宝斋的门口下了马,张勋看了一眼门楣上高悬着的匾,走进了荣宝斋。
庄虎臣的脑袋后面拖着一条临时用麻绳编的假辫子慌忙迎上去:“大人请。”
张勋在铺子里四处看着:“听说,皇上以前使的御笔、龙墨都是从荣宝斋进的”
庄虎臣点头:“没错,您想用点儿什么”
“我不用什么,是给皇上用,还照老规矩办,马上派人送到宫里。”
“是,大人。”庄虎臣恭敬地答道。
额尔庆尼凑近了庄虎臣:“张大人可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儿,皇上刚回宫里,各项事务还没落梃,张大人就张罗上了,一看,没有御笔、龙墨,这哪儿成啊可不能坏了规矩,这么着,张大人亲自就过来了。”
张勋在铺子里转了一圈,临走的时候发现了庄虎臣脑袋后面拖着的假辫子,他伸手抻下来:“掌柜的,你这辫子”
“临时凑合凑合。”庄虎臣很是尴尬。
张勋把假辫子狠狠地扔在地上,语词严厉:“辫子凑合凑合也就罢了,本官不追究你,可皇上的御用品你可不能凑合,不然,后果你是清楚的。”
庄虎臣的脸上冒出了冷汗:“不敢,不敢,额大人作证,荣宝斋卖的就是这块牌子。”
没过几天,庄虎臣就按照老规矩把皇上御用的文房用品赶制出来,如数送进了宫里。他心里还盘算着:这下儿可好了,和宫里的买卖又接上了,往后荣宝斋的生意又能红火起来可谁承想,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庄虎臣想得那样简单。7月12日,庄虎臣正走在前门大街上,忽然身后传来密集的枪声,他赶紧闪身窜到旁边一家饭庄的台阶上,只见一队辫子兵仓皇逃窜,后面不远处,政府军的骑兵追赶上来,辫子兵落到地上的黄龙旗被政府军的骑兵任意践踏着,路上飞扬起漫天的尘埃庄虎臣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没醒过味儿来。
马路对面二楼的一个茶馆里,额尔庆尼垂头丧气:“唉,好
... </P></TD>
答话。
沉默了片刻,张幼林又问:“听说,革命党在南方前前后后搞了六次武装起义,不是都败了吗这条道儿,恐怕是行不通吧”
“革命嘛,哪儿能没有流血牺牲呀。”
张幼林思忖着:“可这流血牺牲,换来的是什么呢”
“民众的觉醒啊。”汪兆铭不假思索。
庄虎臣不以为然:“汪掌柜的,我瞧着,民众还是该干嘛就干嘛,离您说的那个觉醒还远着呢。”
“那就是流血牺牲的还不够。”汪兆铭又挥起了拳头。
张幼林站起身:“六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多少是个够呢”
“我给你做个比喻,烧熟米饭,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柴禾,二要有做饭的锅,柴禾燃烧自己、化为灰烬,把热量传给米,才使生米变成了熟饭;锅呢是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革命党人的奋斗,一是作为柴禾,奉献自己,甘心把自己化为灰烬;二是作为锅,以坚忍不拔的耐力,煎熬自己,煮成革命之饭,中国需要多久,革命党人就会奉献多久,直到推翻封建统治的那一天”
汪兆铭慷慨激昂,张幼林听得津津有味,庄虎臣皱起了眉头。
汪兆铭注意到庄虎臣的表情,于是住了口:“张先生,你对这些有兴趣,欢迎过去坐坐,咱们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已经接近午夜,守真照相馆内的灯还亮着,汪兆铭、黄复生、陈璧君三人相对而坐,他们正在策划新的刺杀行动。
黄复生说道:“路线我勘查清楚了,摄政王载沣每天早晨8点出王府,经过鼓楼大街,从景山后门进宫。”
“我们是否可以从鼓楼大街的矮墙后面投炸弹”陈璧君征询着他俩的意见。
汪兆铭站起来,在铺子里踱步:“不知你们注意到了没有,鼓楼大街正在修路,那一带的闲杂人员太多,不好下手,我们的目标是摄政王载沣,尽可能不伤及无辜。”
陈璧君看着他:“那什么地方合适呢”
“什刹海和后海的分界处有一座小桥,叫银锭桥,那个地方很僻静,是载沣的必经之路。”
黄复生思忖着:“你的意思是,我们把炸弹埋在银锭桥下,等载沣过桥的时候引爆炸弹”
汪兆铭点头:“对,到时候我去引爆,与载沣同归于尽。”
庄虎臣昨儿晚上回了趟家,今儿早上刚一拐进琉璃厂,就听见卖报小男孩的沿街叫卖声:“看报了,看报了,在守真照相馆抓到了革命党,看报了,刺杀摄政王的革命党,在守真照相馆被抓到了”庄虎臣一愣,快步走上前买了一份,站在街边就看上了,额头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
守真照相馆的大门已经被贴上了封条,周围挤得水泄不通。“劳驾,让我过去,您劳驾”庄虎臣费力地穿过人群,迈上荣宝斋的台阶。到了门口,他站住了,侧着头向守真照相馆张望,嘴里不禁发出一声长叹:“唉汪掌柜的,你这是何苦啊”
庄虎臣进到铺子里,张喜儿、王仁山、云生正凑在一块儿议论隔壁的事,张喜儿问道:“掌柜的,您都知道了吗”
庄虎臣挥了挥手里的报纸:“这上头儿都登出来了。”
张喜儿摇着头:“瞧着汪掌柜他们文邹邹的,哪儿象刺客呀。”
“人不可貌相。”庄虎臣坐下。
云生奉上茶来:“掌柜的,他们是怎么被巡警发现的”
庄虎臣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报上说,汪掌柜的是中了朝廷的计了,巡警在银锭桥下发现了炸弹以后,立马儿就明白是革命党干的,朝廷怕革命党跑了,有意向报社放出风儿来,说这是朝廷内部争权夺利,还说凶手已经逮着了。”
“巡警怎么就查到汪掌柜他们就是行刺的革命党呢”王仁山皱着眉头问。
庄虎臣赞赏地看着他:“这话问到点儿上了,巡警是干什么的从银锭桥底下取出炸弹,懂行的一瞧就瞧出来了,炸弹里的**是外国造,可有几颗铁钉是咱们这儿的,就这么着,顺藤摸瓜,可着北京城的铜铁铺子查了个六够,骡马市儿大街的鸿太永铁铺认出那几颗铁钉是他们做的,订货人就是守真照相馆的掌柜汪兆铭。”
“巡警可真够能个儿的”云生感叹着。
这一晚上,张幼林一直眉头紧锁,直到将近午夜,躺在床上还在沉思。何佳碧给他掖了掖被角,忧心忡忡地说道:“这可不好办,刺杀摄政王可不是银子能摆平的事儿。”
“是啊,朝廷已经宣布准备立宪,据说法部将按照文明国家的办法开庭审理这个案子,所以不会象戊戌六君子那样匆匆就斩首结案,这就有时间想办法。
何佳碧看着他:“幼林,我说句话,也许你不爱听,这弄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儿,忙儿没帮上不说,连你也搭进去,你跟汪兆铭非亲非故的,值当的吗”
张幼林坐起来:“这事儿我仔细想过,值当汪兆铭他们是在用个人的流血牺牲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大多数人的幸福,这里面也包括你、我;虽然我没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但是,我钦佩他们那种献身精神。佳碧,你放心,我会权衡利弊,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帮助他们。”
几天之后,肃亲王的手下、民政部的右参议陈光启带着张幼林来到了民政部餐厅的雅间,肃亲王平时就在这里招待客人。陈光启经常光顾荣宝斋,和张幼林也算是熟人了。张幼林环顾四周,雪白的墙壁上除了挂着两幅书法外,房间里几乎没有其它的装饰,他不禁感叹到:“没想到这么简朴”
两人坐定,张幼林问:“陈大人,您把西陵圣母帖交给肃亲王,他没说什么吗”
“肃亲王打开看了看,赞叹不已,说真是一件难得的宝贝,我就趁机把你的意思说了,希望肃亲王手下留情,对汪兆铭、黄复生从轻发落。”
“肃亲王的态度呢”这是张幼林最关心的。
“他没表态,只是说要见见送西陵圣母帖的人”
陈光启的话还没说完,肃亲王善耆手里拿着一个卷轴推门进来,俩人赶紧站起身。善耆把卷轴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张先生,请坐,你是荣宝斋的东家,排场惯了,我这儿是清水衙门,对不住啦。”
“您客气。”
三人落座,善耆端详着张幼林:“你跟汪兆铭是什么关系”
“萍水相逢,他的照相馆和荣宝斋仅一墙之隔,我们就算是邻居吧。”
“我听说,西陵圣母帖是你的家传之宝,为什么不惜拿出如此贵重之物,救一个萍水相逢的人”
“和您一样,钦佩他的人品、人格。”张幼林不假思索。
听到这话,善耆神色大变:“谁说我钦佩他了”
旁边的陈光启一见善耆变了脸,头上的冷汗马上就冒出来了,张幼林却不动声色:“我是在您主审汪兆铭的法庭上看出来的。大人,我知道您做过崇文门的税务监督,那是老佛爷特意给您的肥差,负责进京物品的税收,大家都不言自明,税务监督除了向国库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以外,剩下的就可以据为己有,老佛爷本来是想让您发一笔财,可您却向国库缴纳了超过定额的税款,并由此引起王公贵族的不满,受到弹劾;我还知道,您在九门提督和民政部尚书的任上在北京修铁路、通邮、办自来水厂”
“够了。”善耆打断了张幼林。
“所以,我认为您是个深明大义、以江山社稷为重的好官,因此我敢为汪兆铭、黄复生求情。”
沉默了片刻,善耆问道:“照你这么说,汪兆铭谋刺摄政王也是为了江山社稷了”
“请恕我直言,正是,只是与您的方式不同而已。”张幼林直抒胸臆。
善耆一拍桌子:“大胆你拿西陵圣母帖贿赂我,就不怕我把你当成汪兆铭的同党抓起来”
张幼林依然是不动声色,他十分冷静:“如果您非要把我当成汪兆铭的同党,我也只好认了,这在我决定做这件事儿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只是有一点,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担,不要牵连我的家人和朋友。”
话音刚落,善耆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张先生果然胆识过人,你倒真像个革命党,来,我敬你一杯”
张幼林与善耆碰杯,二人一饮而尽。
善耆说道:“我到法部大狱看过汪兆铭,和他有过一番辩论,汪兆铭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是太激进了,其实在某些方面,朝廷和汪兆铭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嘛,可是汪兆铭认为革命党和朝廷之间没有谈判的必要,革命党惟一要做的,就是用武力推翻朝廷,这就太过分了。”
“大人,革命党我不大了解,可汪兆铭先生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不管汪先生的行为如何,至少有一点我是相信的,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为着整个国家,仅凭这一点,我就佩服他,希望您能高抬贵手,放汪先生一马,至少要保全他和黄复生的性命”
“张先生,我实话告诉你,这个案子很快就要结了,最后定的罪名是误解朝廷,对汪兆铭、黄复生从轻发落,判处终身监禁。”
张幼林神情激动:“谢谢谢谢大人这都是您的功劳。”
善耆摆摆手:“也不全是,摄政王也是个识大体的人,汪兆铭、黄复生在法庭上的表现你还看不出来吗他们根本不怕死,革命党搞暗杀,就是要玉石俱焚,他们巴不得杀身成仁、留名青史,朝廷杀了汪兆铭、黄复生,不仅吓不倒那些革命党,还会激起民众对朝廷的不满,所以,还是不杀为好。”
善耆起身拿起西陵圣母帖,郑重地递给张幼林:“张先生,你的心意我领了,君子不夺人之爱,况且我善耆做了一辈子官,还没收过任何不义之财,张先生,你收好,千万不要陷我于不义,我还有事,先走一步,告辞了。”
善耆走出了餐厅,张幼林愣在那里,随即泪水从眼眶里涌出来
1911年10月10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的晚上,湖北武昌城内的清军新式陆军士兵哗变,攻占了楚望台的军械库,经过一夜的激战,第二天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宣布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的成功,极大地震撼了全国,湖南、陕西等地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各地形势风起云涌。
武昌起义成功后,在短短一个多月中,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1911年11月6日,朝廷宣布释放汪兆铭和黄复生,北京各界一千余人前往法部大狱门前隆重欢迎这两位谋刺摄政王的义士。
汪兆铭出狱后的第三天,来到荣宝斋,从皮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送给张幼林。张幼林把汪兆铭送到了大门外,两人握手告别,汪兆铭真诚地说道:“张先生,将来有事可以到南京来找我,也可以写信,托胡汉民先生转交给我。”
张幼林神色淡然:“君子之交淡如水,汪先生是干大事儿的人,不要为我等俗人分心,今后如果到北京,汪先生别忘了来荣宝斋坐坐,喝杯茶就行了。”
“一定的,张先生,再见”汪兆铭登上了马车。
“再见,一路平安”
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马车渐渐远去了,庄虎臣从铺子里走出来:“幼林,你的胆子可真够大的,汪掌柜这样的人不是咱来往的,弄不好,连铺子带家可就全玩儿完了。”
张幼林若有所思:“汪兆铭这样的人,有缘得见一位,此生足矣”
回到荣宝斋后院的北屋,张幼林把汪兆铭送的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兽面铺首形的古墨,他仔细看了看,不觉大吃一惊:“狻猊墨师傅,这可是价值连城啊”
“你说什么让我看看。”庄虎臣接过古墨仔细辨认了一番,不觉激动起来,声音颤抖着:“幼林,真是潘谷的狻猊墨”庄虎臣把墨送到张幼林的鼻子前让他嗅了嗅:“闻到香味儿了吧书上说,这墨研开了以后,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味儿不衰。”
张幼林感叹着:“汪先生真是太客气了师傅,那咱们就拿它作镇店之宝吧。”
“好啊荣宝斋有了镇店的狻猊墨,琉璃厂的南纸店就更没法儿跟咱比了。”庄虎臣喜形于色。
庄虎臣请人为“狻猊”墨配上了红色锦缎的底座和精巧的玻璃罩子,在荣宝斋前厅正中间的货架子上专门辟出了一格供放。庄虎臣每次从它面前走过,都禁不住要喜滋滋地看上两眼。
就在庄虎臣还沉浸在喜得镇店之宝的这些日子里,大清国摇摇晃晃,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紫禁城养心殿颁布了宣统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至此,统治了中国268年的清王朝正式灭亡。
傍晚时分,庄虎臣办完事回到荣宝斋,云生凑过去:“掌柜的,额大人找您好几回了。”
额尔庆尼的画展开在荣宝斋后院北屋的条案上,张喜儿和王仁山围在桌子旁聚精会神地看着,庄虎臣坐在一旁,他问张喜儿:“你觉着怎么样”
“我瞧着不错,可是,掌柜的,我可看不出门道儿来。”
“要是你没上手就能看出门道儿来,还不成精啦”庄虎臣又问王仁山:“你呢,仁山”
“我看是沈周的真迹,您瞧,这是沈周独有的短条皴,起笔、收笔不裹锋,虽说皴笔的层次不算多,可斫得好。”
庄虎臣颇为意外:“你懂画儿以前没听你提过呀”
王仁山一笑:“我爹喜欢字画,也好画几笔,我也就是学了点儿皮毛,不过,您也别听我的,这画儿还得找懂的人掌掌眼。”
“那是。”庄虎臣点头。
“掌柜的,这阵子老有人上铺子来,问收不收字画儿。”张喜儿给庄虎臣续上茶。
“我也琢磨这事儿呢,做买卖,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咱荣宝斋虽说一直是家南纸店,可眼下风头儿变了,咱们也得跟着风头儿走。”
王仁山思忖着:“您的意思是,咱们增加新业务”
“对,眼下正是收名人字画儿的好时候,大清国没了,这阵子,宫里头的东西开始向外流了,前朝的王公大臣,像额大人这样儿的,没了进项儿,往后都得靠卖东西过日子。”
张喜儿想了想:“咱收古玩不是来钱更快吗”
庄虎臣摇头:“不成,古玩这行儿水太深,弄不好就翻船。”
“那名人字画儿就不翻船啦”
“名人字画儿我好歹有点儿底儿,但先别指望这个发大财,有人送来,撞就撞上了,价钱高的、瞧不准的,都不要。”
张喜儿皱着眉头:“咱铺子里,除了您和仁山懂一些,我和伙计们都不懂,这怎么办呢”
庄虎臣喝了口茶:“做这个,心态要好才成,从明儿个起,我先把跟名人字画儿有关的一些个东西,陆续教给你们。”
民国初年是个动荡的时代,正当琉璃厂上的各家铺子使出浑身解数琢磨赚钱的新门道时,1917年6月14日,长江巡阅使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军”进入北京,黎元洪大总统被迫下令解散国会,7月1日,“辫子军”控制了通往紫禁城的道路及电信局、车站等一些重要场所和设施,张勋通电全国各省,宣布已“奏请皇上复辟”,要求各省即刻“遵用正朔,悬挂龙旗”。
京城的旗人得知这个消息,立即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额尔庆尼更是泪流满面,他击磬焚香,对着紫禁城的方向长跪不起:“皇上啊皇上,您终于回来啦”而更多的人对小皇上忽然又回到了龙椅上感到惊诧。
那天上午,一队“辫子军”在琉璃厂快马驶过,伙计们纷纷从铺子里出来看热闹,陈福庆紧走几步赶上前面的庄虎臣:“嘿,庄掌柜的,新鲜了,皇上都没了好几年了,怎么又出来梳着辫子的官军了这算哪一出啊”
庄虎臣摇了摇头,没答话,他急匆匆地向荣宝斋走去。进了铺子,庄虎臣皱着眉头吩咐云生:“赶紧到后头找辫子去。”
云生以为自个儿听错了,他瞪大了眼睛:“掌柜的,您说什么呢”
“我让你到后头找辫子去”庄虎臣不耐烦地又重复了一遍。
“这上哪儿找去呀早没了。”云生转念一想:“您要辫子干嘛呀”
庄虎臣坐下:“昨儿个皇上又给请回来了,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黄龙旗又挂上了,没辫子哪儿成啊。”
“这不是给咱们出难题吗”云生撅起了嘴。
庄虎臣正在想主意,张喜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掌柜的,不好了,额大人领着辫子兵奔咱们这儿来了。”
“啊额大人又抖起来了那得赶紧准备准备。”庄虎臣带着众人七手八脚地忙乎开了。
不大一会儿,一队辫子兵簇拥着额尔庆尼和张勋在荣宝斋的门口下了马,张勋看了一眼门楣上高悬着的匾,走进了荣宝斋。
庄虎臣的脑袋后面拖着一条临时用麻绳编的假辫子慌忙迎上去:“大人请。”
张勋在铺子里四处看着:“听说,皇上以前使的御笔、龙墨都是从荣宝斋进的”
庄虎臣点头:“没错,您想用点儿什么”
“我不用什么,是给皇上用,还照老规矩办,马上派人送到宫里。”
“是,大人。”庄虎臣恭敬地答道。
额尔庆尼凑近了庄虎臣:“张大人可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儿,皇上刚回宫里,各项事务还没落梃,张大人就张罗上了,一看,没有御笔、龙墨,这哪儿成啊可不能坏了规矩,这么着,张大人亲自就过来了。”
张勋在铺子里转了一圈,临走的时候发现了庄虎臣脑袋后面拖着的假辫子,他伸手抻下来:“掌柜的,你这辫子”
“临时凑合凑合。”庄虎臣很是尴尬。
张勋把假辫子狠狠地扔在地上,语词严厉:“辫子凑合凑合也就罢了,本官不追究你,可皇上的御用品你可不能凑合,不然,后果你是清楚的。”
庄虎臣的脸上冒出了冷汗:“不敢,不敢,额大人作证,荣宝斋卖的就是这块牌子。”
没过几天,庄虎臣就按照老规矩把皇上御用的文房用品赶制出来,如数送进了宫里。他心里还盘算着:这下儿可好了,和宫里的买卖又接上了,往后荣宝斋的生意又能红火起来可谁承想,事情的发展并不像庄虎臣想得那样简单。7月12日,庄虎臣正走在前门大街上,忽然身后传来密集的枪声,他赶紧闪身窜到旁边一家饭庄的台阶上,只见一队辫子兵仓皇逃窜,后面不远处,政府军的骑兵追赶上来,辫子兵落到地上的黄龙旗被政府军的骑兵任意践踏着,路上飞扬起漫天的尘埃庄虎臣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没醒过味儿来。
马路对面二楼的一个茶馆里,额尔庆尼垂头丧气:“唉,好
... </P></TD>